×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保健产品市场监管与治理

保健产品市场监管与治理

1星价 ¥56.2 (7.2折)
2星价¥56.2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0713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92
  • 出版时间:2020-12-01
  • 条形码:9787513071321 ; 978-7-5130-7132-1

内容简介

当前, 我国保健市场快速发展, 但其中存在的某些问题, 如虚假宣传、 欺诈营销等, 不仅扰乱了保健市场经营秩序, 还威胁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 本书围绕我国保健产品监管展开研究, 一方面对我国当前保健市场问题及其监管实践进行整体分析,并基于市场构成要素的卖方、 买方、 市场信息、 政府监管四维度框架分析了我国保健市场问题的成因以及综合治理思路; 另一方面重点分析保健产品监管的核心问题 (虚假宣传和欺诈营销)、 核心对象 (保健食品监管)、 核心举措 (消费者教育), 进而提出我国保健产品监管的对策、 建议。

目录

目 录

第 1 章 导 论

1.1 保健品定义

1.2 相关概念与区别

1.2.1 保健食品

1.2.2 药品

1.2.3 医疗器械

1.2.4 化妆品

1.2.5 消毒产品

1.3 保健用品的主要类型与典型违法行为

1.3.1 主要类型

1.3.2 典型违法案例

1.4 研究对象界定

1.5 研究思路

第 2 章 相关理论基础

2.1 监管价值相关理论

2.1.1 市场失灵理论

2.1.2 公共利益理论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4 制度主义监管理论

2.2 监管策略相关理论

2.2.1 回应性监管理论

2.2.2 智慧监管理论

2.2.3 整体性治理理论

2.3 监管风险相关理论

2.3.1 委托代理理论

2.3.2 监管俘获理论

2.3.3 监管政治理论

第 3 章 我国保健市场问题全景分析: 问题、 危害与归因

3.1 保健市场问题的形式与后果

3.1.1 保健市场问题的多种形式: 基于保健市场流程的分析

3.1.2 保健市场问题的后果: 多重危害性

3.2 保健市场问题成因分析

3.2.1 保健市场的卖方: 企业社会责任缺失

3.2.2 保健市场的买方: 消费不理性与消费异化

3.2.3 保健市场的信息: 保健品信息不对称与经营者不当信息行为

3.2.4 保健市场的政府监管: 监管缺位与监管不力

3.2.5 保健市场乱象产生的社会大背景

第 4 章 我国保健市场的政府监管实践与综合治理

4.1 我国保健市场监管的主要做法

4.1.1 保健品生产经营企业的 “准入监管”

4.1.2 保健品生产经营企业的日常监督检查

4.1.3 保健品生产经营环节的 “双随机一公开”飞行检查

4.1.4 保健品虚假宣传和广告监管

4.1.5 保健品市场专项整治

4.1.6 保健品领域消费者权益保护

4.2 我国保健市场监管存在的问题分析

4.2.1 对保健食品以外的保健用品和保健服务监管不足

4.2.2 市场准入的 “发证式” 监管存在的不足

4.2.3 对保健品企业日常监督检查的常态化、 规范化水平不高

4.2.4 保健市场流通过程的虚假宣传和欺诈营销监管成为 “弱项”

4.2.5 运动式监管难以建立保健市场治理的长效高压机制

4.2.6 消费者端的监管效用尚未充分发挥

4.3 监管与超越监管: 完善保健市场综合治理的思路

4.3.1 构建保健品生产经营者的内部与外部责任机制

4.3.2 重视消费者教育, 提升保健品消费理性

4.3.3 促进保健品信息对称和规范营销信息传递

4.3.4 提升监管效能, 克服监管失灵

第 5 章 典型发达国家保健品虚假宣传和欺诈营销监管的经验

5.1 美国

5.1.1 监管法规体系

5.1.2 监管体制

5.2 欧盟

5.2.1 监管法规体系

5.2.2 监管体制

5.3 日本

5.3.1 监管法规体系

5.3.2 监管体制

5.4 加拿大

5.4.1 监管法规体系

5.4.2 监管体制

5.5 澳大利亚

5.5.1 监管法规体系

5.5.2 监管体制

5.6 启示

5.6.1 法律规定比较具体明确

5.6.2 通过专门法律对食药领域虚假宣传的规制

5.6.3 监管责任比较明确

5.6.4 保健品上市后监管比较系统、 科学

5.6.5 行业自我监管比较发达

第 6 章 我国保健市场虚假宣传与欺诈营销问题分析

6.1 法律法规方面的问题

6.1.1 虚假宣传方面

6.1.2 欺诈营销方面

6.2 监管方面的问题

6.2.1 媒体、 媒体监管机构、 市场监管机构复杂关系造成的监管问题

6.2.2 属地化监管带来的监管困扰

6.2.3 个别地区对保健食品与保健用品区分不清

6.2.4 社会监督的力量还不够

6.2.5 多头管理带来的监管困扰

6.3 消费者教育方面的问题

6.3.1 消费教育缺失, 理性消费能力较低

6.3.2 食物营养教育缺失, 健康素养水平较低

第 7 章 典型发达国家保健食品制度及其监管

7.1 美国

7.1.1 进行功能声称的食品

7.1.2 膳食补充剂

7.1.3 日常监管

7.2 欧盟

7.2.1 进行营养与健康声称的食品

7.2.2 食品补充剂

7.3 日本

7.3.1 特殊健康用途食品

7.3.2 营养功能声称食品

7.3.3 功能声称食品

7.3.4 日常监管

7.4 加拿大

7.4.1 自然健康产品

7.4.2 进行健康声称的食品

7.5 澳大利亚

7.5.1 补充药品

7.5.2 进行功能声称的食品

7.6 启示

7.6.1 产品跨度广与功能分类化

7.6.2 健康功能评价的科学基础应反映和包容不同的哲学取向

7.6.3 产品可及性与安全性的平衡

7.6.4 上市后监管的重要性

第 8 章 保健食品定位研究

8.1 保健食品定位的历史分析

8.1.1 相关产品从食品药品分化中衍生阶段(改革开放初—1994 年)

8.1.2 保健食品与保健药品并行阶段(1995—2003 年)

8.1.3 纳入食品注册管理阶段 (2004—2014 年)

8.1.4 作为特殊食品双规制管理 (2015 年至今)

8.2 保健食品定位的哲学基础

8.2.1 中医和药膳理论

8.2.2 现代医学和营养学

8.2.3 二者的统一与矛盾

8.3 保健食品定位的属性分析

8.3.1 划分标准的设定及操作性问题

8.3.2 安全与风险的关系问题

第 9 章 保健食品上市后监管问题分析

9.1 保健食品监管的案例分析

9.2 监管中的主要问题

9.2.1 监管体制的影响

9.2.2 地方保护主义问题

9.3 监管模式方面的问题

9.3.1 运动式治理的不足

9.3.2 网络化带来的挑战

第 10 章 日本国民消费与食品健康素养教育经验

10.1 日本对国民的消费教育

10.1.1 消费者教育法制化

10.1.2 教育方式

10.1.3 教育特点

10.2 日本对国民的食育

10.2.1 日本关于食育的政策

10.2.2 日本食育的实施主体

10.2.3 食育的具体措施

10.3 启示

第 11 章 保健市场治理的对策建议

11.1 对保健产品实行分类管理

11.2 花大力气解决虚假宣传与欺诈营销问题

11.2.1 完善有关法律法规, 健全监管的法制基础

11.2.2 明确监管分工, 提升监管效能

11.2.3 实行科学监管、 透明监管, 打破监管中的利益保护

11.2.4 发挥社会监督作用, 推动社会共治

11.3 加快保健食品监管改革进程

11.3.1 进一步明晰保健食品的制度定位

11.3.2 重塑政府的监管职能定位

11.3.3 以西方营养学和传统药膳理论为依据实施分类化管理

11.4 着眼长远, 夯实行业规范发展的基础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闫志刚,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讲师,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博士,曾在清华大学和原国家食品药品监管总局做博士后研究。主要研究领域:公共管理理论与实践,政府监管。在国家行政学院学报、中国高校社会科学等核心期刊发表文章2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