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26693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9cm
  • 页数:11,449页
  • 出版时间:2021-04-01
  • 条形码:9787542669339 ; 978-7-5426-6933-9

本书特色

·《红楼梦》是中国人的文化博物馆和精神家园 诞生于大清全盛时期的《红楼梦》是四大名著之首,曹雪芹以宝黛情感悲剧和四大家族的兴衰为经纬,在衣食住行和喜怒哀乐的种种可能性之外,更展示了一幅广博深邃的思想画卷,呈现了中国文化和生活方式的方方面面,堪称中国人的文化博物馆和精神家园。 ·揭开钗黛之争、父子之争是曹雪芹的灵魂悖论 钗黛的差异、贾政与贾宝玉的差异,并非好坏、善恶、封建与反封建的冲突,而是中国本土两大文化——儒文化与庄禅文化的冲突,也即曹雪芹灵魂的悖论。 ·走出考据,看暗线和伏笔之外的思想景观 抛开王国维的“论”,抛开俞平伯的“辨”,也不同于蒋勋和白先勇的“文本解读派”,跳出考据与逻辑,不陷入事无巨细的故事情节,而以大观视角看《红楼梦》的人和事,重估是非善恶。 ·立足于更广阔的视野和更强大的参照系,堪称一部浓缩版的文学思想史 指出《红楼梦》是家族身世的外部传记,更是曹雪芹的灵魂传记,既是家族史,又是心灵史。兼以比较文学的视角,对标莎士比亚、托尔斯泰等作家,轻松看懂《红楼梦》未被阅尽的忏悔意识、救赎意识、悲剧性以及荒诞性。

内容简介

本书作者刘再复采取了”红楼梦论”、”红楼梦辨”之外的第三种形态”红楼梦悟”来阅读《红楼梦》, 和读者一起来挖掘这部中国*丰富的“人性宝藏、艺术宝藏”、“思想宝藏、哲学宝藏”。

目录

总序 本书序一:以悟法读悟书 本书序二:尝试《红楼梦》阅读的第三种形态 辑 《红楼梦》悟 小引(14 则) 上篇(97 则):写于1985—2000 年 中篇(93 则):写于2005 年 下篇(100 则):写于2007 年 第二辑 《红楼梦》论 论《红楼梦》的永恒价值 一、人类精神高度的坐标 二、《红楼梦》的宇宙境界 三、悲剧与荒诞剧的双重意蕴 四、诗意生命系列的创造 五、高视角与低姿态的艺术和谐 六、呈现内在视野的东方史诗 论《红楼梦》的忏悔意识 一、悲剧与“共犯结构” 二、忏悔者的性格与心灵 三、“还泪”的隐喻 四、伟大的忏悔录 五、文学的超越视角 论《红楼梦》的哲学内涵 一、《红楼梦》的哲学视角 二、《红楼梦》的哲学基石 三、《红楼梦》的哲学问题 四、《红楼梦》的哲学境界 五、哲学的兼容与哲学大自在 第三辑 《红楼梦》议 酸论 贾雨村心态 贾环执政 贾环无端恨妙玉 贾府的“断后”现象 彩云姐妹 贾代儒论作诗的时间 贾元春谈“颂诗”可以不作 我*喜欢傻大姐 王熙凤兼得三才 潇湘馆闹鬼之后 贾赦的读书经 小议贾政 附录 “红楼”助我开生面 刘再复谈“红楼四书”的写作 不为点缀而为自救的讲述:原“红楼四书”总序
展开全部

节选

134.历来的“拥薛”与“拥林”之争,乃是两种不同的生命指向之争。这里有率真与世故之争,有重伦理重秩序与重自然重自由之争,有重儒与重禅之争。多数的中国人甚至多数的中国女子都无法面对林黛玉,因为她的精神境界太高,高到与世俗世界格格不入。她的“无立足境,是方干净”的精神制高点,只有贾宝玉一人可以仰望。说“高处不胜寒”,也只有林黛玉体验得*为深切。她孤寒到极点,孤寒到从血脉深处迸出“冷月葬诗魂”的诗句,孤寒到预感“人向广寒奔”的生命结局。这种孤高冷绝的灵魂,也只有贾宝玉才能理解。宝玉之外,其他人可以跟她交往,但无法面对,一面对就会发现自身的鄙俗、世故与苍白。 ......

作者简介

刘再复,1941年生于福建南安县,曾任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文学研究所所长。20世纪80年代末旅居美国,现任美国科罗拉多大学客座研究员、香港城市大学中国文化中心名誉教授、台湾东海大学讲座教授。主要著作有《鲁迅美学思想论稿》《性格组合论》《传统与中国人》《放逐诸神》《罪与文学》《现代文学诸子论》《人论二十五种》《漂流手记》等,作品已译为英、韩、日、法、德等多种文字出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