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769175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3cm
  • 页数:250页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57691752 ; 978-7-5576-9175-2

本书特色

●“企业文化理论之父”、组织心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埃德加 · 沙因经典作品,企业文化变革的实践指南。 ● 全新的案例研究,全新的动态模型理论。书中还提供了极具实操性的文化变革实践工具。 ●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三部分, 认识文化变革领导力、理解和评估企业文化、企业文化变革实践 ; 内容包括: 文化变革领导力的新隐喻 ; 文化变革领导力的动态模型 ; 外部视角下的文化结构等。

目录

**部分 认识文化变革领导力 第1章 文化变革领导力的新隐喻 海滩隐喻,文化、变革和领导力的相互关系 让文化变革具体和明确起来 为企业构建标准框架 第2章 文化变革领导力的动态模型 用四级关系模型重新认识领导力 明确变革的目的 变革计划中的 5 种文化元素 关于文化变革领导力的经验和教训 第二部分 理解和评估企业文化 第3章 外部视角下的文化结构 文化的结构与实践 三层次文化模型 荷塘隐喻,捕捉文化三层次的结构属性 从“露出水面”的表象推断企业文化 从对外宣传的信息推断企业文化 社会文化能成为企业的价值观念吗 共同的基本假设:了解文化基因 评价企业文化时要注意的 3 个关键点 第4章 内部视角下的文化实践 企业文化的 3 个维度 亚单位和亚文化 企业内部员工的文化实践具有社会 - 技术性 用全局眼光看待所有文化元素 第5章 如何进行文化评估 文化评估模型 用调查法评估文化时的注意事项 4 种文化模型 其他文化模型和评估系统 开展文化评估的 3 大驱动力 文化变革中的关键变量 第三部分 企业文化变革实践 第6章 如何有效地进行文化变革 启动文化变革的原因 反学习和新学习,深度转型性变革 文化变革的社会心理学模型 变革的 3 个关键原则 两种机制助力变革进程 构建并行学习系统,管理变革流程 变革团队和变革 5 步骤 让团队支持文化变革的 8 大条件 变革领导者**的 3 大能力 第1章 成熟企业该如何进行文化变革 启动文化变革计划 将愿景表述为可操作的具体行为 分析变革的驱动力和约束力 教育干预,将理论应用于日常实践中 对技术文化开展结构性变革 如何让员工参与到变革计划中 “暂停计划”,加强员工的心理安全感 让员工参与设备的重新设计 培训内部人士,创建新的团队社交活动 高管的责任 阿尔法电力公司文化变革的启发 第1章 如何应对文化变革的影响 宏观市场低迷,变革势在必行 应用科特变革模型的 8 大步骤 从“1.4”到“0.9” 旅馆式办公 工作模式的改变,带来公司氛围的改变 未曾预料到的文化变革后果 如何对待变革的衍生影响 如何降低技术变革带来的社会文化风险 阿尔法电力公司与贝塔公司的对比 第9章 如何处理跨文化问题 新型合作方式带来的挑战 文化合并的 4 种模式 *初的筛选考察“文化智力” 提供知识和培训 积极发挥谦逊领导力,让学习者参与进来 工作前与工作中的联合学习 流程审查,团队的主要学习机制 文化陷阱,“我们已经相互理解”的错觉 文化岛屿,构建新的沟通规则 对话过程 跨文化分析的重点对话问题 额外的工作 结语 文化变革领导力的未来 附录 制订文化变革计划的 4 种工具
展开全部

节选

变革的 3 个关键原则 力场既有驱动力又有约束力,那么变革是如何发生的?是什么打破了平衡?是什么激励员工去展开学习?此处有 3 个关键原则发挥了作用。 变革原则 1:只有当驱动力大于约束力,或者生存焦虑大于学习焦虑,抑或是两者兼有时,学习行为或变革才会发生。 从“驱动力 = 约束力”到“驱动力>约束力”。 如果按上述简单方程式所示,那么很明显,想要达成驱动变革的目的,方式有两种。其一,变革领导者可以通过加大力度劝导、增加激励措施、增加威胁或以其他方式向学习者施加压力,来加强驱动力,促使学习者展开反学习和新学习。通常,这是*明显的方式,因为这些驱动力往往在变革领导者的把控之下。但是,经研究发现,加强驱动力通常只会增加约束力,使得学习者更加抵触学习、整个系统中的紧张态势加剧,而且潜在的冲突会变得更加明显。 其二,可以通过减小约束力来获得更大的驱动力。这意味着,变革领导者需要了解生存焦虑和学习焦虑的性质,了解学习者真正担心的是什么,并思考应如何减轻他们的恐惧。这种方式相较**种方式而言更加困难,因为它需要变革领导者花更多时间和精力与学习者建立人际关系,只有构建起彼此足够信任的关系,使学习者从心理上感到足够安全,学习者才会坦言自己究竟在焦虑什么。如此,变革领导者才能进一步确定需要采取何种措施以使学习者停止抵抗。 矛盾的是,第二种方式要求领导者首先成为学习者,与目标学习者建立关系,从而使学习者能坦率直言。当变革领导者致力于建立这种关系时就会发现,双方参与彼此关系的构建这一行为本身就能成为激励学习者开始放弃旧方式、学习新事物的主要动力。 当我们在探讨“提高变革目标的参与度”时,通常不仅意味着向学习者提出一些问题,并观察他们当前的状态,而且意味着需要切实地建立起一种关系,使双方的关系变得更加紧密,减少公事公办的冷漠。这一点正是变革的第二个原则。 变革原则 2:通过减小约束力而非增加驱动力,来进一步减轻学习焦虑而非增加生存焦虑,从而更好地促进学习和对变革的内化过程。 从“驱动力 = 约束力”到“驱动力>约束力”。 变革领导者不应采取“胡萝卜加大棒”即奖励与惩罚并存的激励政策,而应与学习者之间切实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从而能站在学习者的立场上思考问题,并在实施干预措施时能使学习者从心理上感到安全。学习者如果没有足够的安全感,就不会向变革领导者坦述焦虑的根源。如此一来,变革领导者可能就很难找到帮助学习者克服焦虑的方法。这并不是说,对学习者持有“和善有加”的态度是变革领导者需要持有的价值主张,而是要变革领导者认识到,有效的沟通和信任是建立在良好的人际关系之上的,只有以此为基础,才能使学习者*大限度地参与到变革之中,从而保证变革得以顺利推行和内化。 变革原则 3:学习者所需的心理安全感要求变革领导者在变革过程的所有阶段都与学习者保持第二级人际关系。 学习者需要一种心理安全感,需要组织能保证反学习和再学习的痛苦是可以忍受的、值得的,而且*重要的是,需要组织能提供足够的时间和其他所需资源来支持他们开展新学习。变革负责人只有与学习者建立起更加私人化的第二级人际关系,才能从学习者口中获知他们具体在抵制什么。这就意味着,变革负责人需要放弃“外部专家”的角色,因为“外部专家”通常只是单方面“告知”学习者必须做的事情、必须相信新的方式,因为新方式“已经通过了经验的证明”、“属于*佳实践”或“已证明了其有效性”。 也许一个非常有人格魅力的领导者能单方面说服学习者,但通常现实情况是,只有当领导者和学习者之间建立起良好的人际关系时,学习者才会坦诚他们在变革过程中所感受到的不适和恐惧以及抵制的原因,才会相信变革领导者所宣扬的新方式。对变革领导者而言,能从学习者身上获取关键信息,并真心诚意地聆听他们的需求,是一项极为关键的技能。 在推行变革时,学习新的技能往往需要采用合适的技术,所有人的关注点通常都会放在此类事情上,相较而言,人们会认为构建人际关系只不过是动动嘴巴而已。诸如拥有清晰积极的愿景、为新学习提供必要的时间和资源等原则,在技术文化问题范畴确实需要得到重视,但是,如果学习者的参与度不高,或者与变革领导者、教练和其他学习者没有建立起第二级人际关系,那么,上述原则能产生的影响则极为有限。通常,变革计划失败的原因大都在于,变革领导者认为只要他们已经表达得“足够清晰”,作为变革目标的学习者就能理解透彻。成功的文化变革需要领导者和学习者能坦诚相待、相互信任,如果双方保持公事公办的心理距离,那么这种人际关系将无法达到成功推行文化变革所要求的程度。

作者简介

埃德加 · 沙因 ●“企业文化理论之父”,组织心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美国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终身荣誉教授,世界百位z具影响力的管理大师之一。 ● 曾为苹果、花旗银行、宝洁、摩托罗拉、惠普、壳牌、数字设备公司等知名企业和国际原子能机构做管理咨询。其主要著作《组织文化与领导力》《沙因组织心理学》《职业锚》等都是管理学领域的经典著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