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光荣之城:上海红色纪念地100(少儿版)

光荣之城:上海红色纪念地100(少儿版)

1星价 ¥16.3 (4.3折)
2星价¥16.0 定价¥3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8617402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93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48617402 ; 978-7-5486-1740-2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本书是一部为广大青少年量身定制的党史学习读物,通过梳理100个上海红色地标的故事、嵌入音频二维码,能够让孩子们随时随地了解上海红色文化,亲近党史。一方面,书中如实描述了中国共产党在上海留下的故事和印迹,适合作为“红色大寻访”的旅游指南,边访边读,学到干货满满的党史知识;另一方面,本书也是“百年百章”上海市红领巾学党史争章地图活动配套用书,鼓励少先队员打卡红色地标,让党史学习教育“活”起来,让孩子们“动”起来,从“要我学”变为“我要学”,从“我来听”过渡到“我来讲”,让红色基因、革命薪火代代传承。

内容简介

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非常不错编撰,精挑上海100处重要红色地标,并对照绘制100个红色地标漫画,生动讲述适合少年儿童阅读的党史故事。书中还收录了历史老照片、建筑手绘、现代摄影等各类图照150幅,用通俗的语言、丰富的图片为各个年龄段的孩子带来非常不错而有趣的党史事迹,回答上海何以成为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之地、光荣之城,让孩子在图文并茂的内容中立体感受上海的红色血脉。同时配以红色地标故事解说音频,扫码就可收听,兼顾了识字不多的学龄前儿童,具有听书护眼功能,是一本“听得进、记得住”的青少年党史学习读物。

目录

**章 日出东方

中国共产党开“史”的地方

探索真理的启航

青春渔阳里

作始也简,将毕也巨

“天下工人是一家”

革命征途中的“指路明灯”

从小团体到群众性大党


第二章 领导中枢

小小三曾里,堂堂中央局

革命高潮中的宣传中心

望德里的生死一线间

大隐隐于市

为复兴革命“强筋健骨”

党的秘密工作总枢纽

“中央负责同志看文件的地方”

闹市中的“红色堡垒”

风雨经远里,军史丰碑地

古董店里的“神秘生意”

开创通讯先河

“听风者”训练营

“红色中华”从这里孕育

地下号角

“云上”的“地下”工作

隐秘而伟大

“周公吐哺,天下归心”

黎明到来之前的“潜伏”

谋篇划策向光明


第三章 先驱足迹

伟人初心确立之地

甲秀里的难忘岁月

在上海的湖南“阿刘”

沧海横流 唤醒工农

“鹤鸣于九皋,声闻于天”

“精诚无间同忧乐”

永远和党在一起

据敌腹建奇功

刀尖行走十二载

“民族魂”*后的坚守

“花开希望蕊,理智复能言”

“矛盾”中产生的“茅盾”

以笔代剑展锋芒


第四章 红色文化

党培养妇女干部的**站

弄堂里的红色学府

在中国文化运动史上尽一部分责任

“为革命的青年作革命的指导”

重建党的舆论宣传阵地

中国革命文化的鲜明旗帜

巾帼摇篮,战地红花

红色血脉的“避风港”

抗战烽火中的红色新闻队

划破黑夜的那一束光


第五章 浦江堡垒

孕育干部的摇篮

上海郊县农民武装斗争的指挥部

从同福里到慎成里的风雨守望

复燃革命火种

石库门中的抗战“心脏”

艰难时局下的抗日力量“中转站”


第六章 英烈丰碑

浑身是胆任去留

“工人万代仰施英”

“孤岛”抗战女杰

电波中的永恒

守护红色电台

壮志未酬身先死

龙华喋血不眠夜


第七章 峥嵘岁月

高歌昂首是工人

中国工人运动的辉煌一页

爱国何罪?爱国无罪!

反帝反战总动员

要和平、反内战的震天呼喊

战斗的人民武装

红旗漫舞上海城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国共产党开“史”的地方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地(《新青年》编辑部)旧址 位于黄浦区南昌路100弄(原环龙路老渔阳里)2号,是一幢坐北朝南的两楼两底砖木结构石库门旧式里弄住宅建筑。旧址现为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 中国在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后,1919年5月4日,北京爆发了一场中国人民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的五四爱国运动。6月,上海工人开始大规模罢工,显示了工人强大的力量,五四爱国运动*终取得胜利。 作为五四运动的领导人,陈独秀和李大钊通过中国工人运动的实践和对俄国十月革命经验的学习,逐步认识到,要用马克思主义改造中国,必须建立俄国那样的无产阶级政党。就在陈独秀从北京秘密来上海的途中,两人商讨了在中国建立共产党组织的问题。 1920 年初,陈独秀到上海后寓居环龙路老渔阳里 2 号,《新青年》编辑部也设在这里。4 月,经共产国际批准,俄共(布)远东局海参崴分局外国处派出全权代表维经斯基等来到上海,很快与陈独秀等建立联系。维经斯基了解到五四运动后中国工人阶级和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情况后,认为中国已经具备建立共产党的条件。在维经斯基等人的帮助下,陈独秀等人加快了建党工作的步伐。 1920年6月,陈独秀同李汉俊、俞秀松、施存统、陈公培 5 人在老渔阳里 2 号开会商议,决定成立共产党组织。这次会议明确建立的是共产主义的政党,初步定名为社会共产党。会上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起草了具有党纲、党章性质的若干条文。8 月,陈独秀致信李大钊征求对于党的名称的意见,李大钊主张定名为“共产党”。陈独秀接到回信后,表示非常赞同。在上海成立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实际上是中国共产党的发起组织,是各地共产主义者进行建党活动的联络中心。 中国共产党发起组成立后,积极推动各地共产党早期组织的建立。1920 年秋至 1921 年春,北京、武汉、长沙、广州、济南等地的先进分子以及旅日、旅法留学生和华侨中的先进分子相继建立了共产党早期组织。中国共产党从此开“史”了!

作者简介

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是中国共产党史研究部门,也是市委主管党史业务的工作部门,承担党史的征集、整理、研究、编纂等工作。 共青团上海市委员会是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地方组织的领导机构,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上海市代表大会闭会期间领导全市共青团的工作。 少先队上海市工作委员会简称“少工委”,在同级少代会闭会期间,执行党的指示、团组织和教育部门的部署及少代会的决议,领导少先队经常性工作。 马婉,复旦大学历史学博士,任职于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科研处,主要从事中国近现代史研究、中共党史宣传教育和上海主题展览策划等工作,撰有《红色起点——上海市100个红色地标》《从小县城到大都市》《城市建筑大发现》等专著数本,参与编写《上海红色旅游指南》《上海文化发展四十年》《中共党史大辞典》《中国共产党人的故事》等著作,担任《儿童时代》红色印记版块专栏作家。此外,在《历史教学问题》《上海党史与党建》《中国社会科学报》《文汇报》《团结报》等期刊、报纸发表文章数十篇。学术成果曾多次获得全国及上海党史优秀成果奖。 张鼎,中共上海市委党史研究室研究二处三级主任科员,助理研究员,历史学硕士。参与编写《中国共产党在上海100年》《影像中国70年??上海卷》《上海救援唐山大地震(口述实录卷)》《上海普陀城区史》等多部著作,在《上海党史与党建》等学术期刊发表论文十余篇,另在《上海支部生活》《新民晚报》《社会科学报》《党史信息报》等刊物发表文章三十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