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牧户福利差异影响研究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牧户福利差异影响研究

1星价 ¥49.7 (7.2折)
2星价¥49.7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6304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0
  • 出版时间:2021-05-01
  • 条形码:9787513630443 ; 978-7-5136-3044-3

本书特色

本书研究在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背景下牧户的绝对福利水平、相对福利差异变动及其影响因素,对牧户进行合理补偿,健全相应的就业、教育、社保等配套政策,以提高牧户的福利水平,缩小牧户间的福利差距,不断增强牧民参与草原生态补奖政策的主动性、积极性和满意度。

内容简介

总书记在2013年5月24日十八届中央政治局第六次集体学习时的讲话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关系人民福祉、关乎民族未来。”总书记在参加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强调“内蒙古有森林、草原、湿地、河流、湖泊、沙漠等多种自然形态,是一个长期形成的综合性生态系统,生态保护和修复必须进行综合治理。保护草原、森林是内蒙古生态系统保护的首要任务”。从2011年起实施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是维系草原生态平衡的重要举措之一,也关系到牧户的生产与生活方式的改变。本书在总结、借鉴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福利经济学、农村经济学、自然资源环境经济学、社会学的研究理论和分析方法为依据,将牧区的牧户家庭作为研究对象,基于阿马蒂亚?森的可行能力理论,从牧户福利的研究视角出发,探究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下牧户家庭总福利保证水平的变化、牧户福利的相对差异及其影响因素等一系列问题,对于实现牧区草原增绿、牧户增收以及牧业增效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目录

目录
1绪论1
1.1研究背景1
1.1.1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简述1
1.1.2内蒙古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情况3
1.1.3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下牧户福利研究的必要性5
1.2研究目的及意义7
1.2.1研究目的7
1.2.2研究意义8
1.3国内外研究进展11
1.3.1生态补偿的研究进展11
1.3.2农牧户福利的研究进展14
1.3.3生态补偿影响农牧户福利的研究进展17
1.3.4研究进展评述21
1.4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22
1.4.1研究内容 22
1.4.2研究方法22
1.5研究思路23
1.6研究的创新之处24
2理论基础26
2.1福利经济学理论26
2.1.1福利的界定26
2.1.2福利测度的理论27
2.1.3福利比较与福利改进29
2.1.4可行能力理论31
2.2外部性理论33
2.2.1外部性的内涵33
2.2.2外部性后果的分析34
2.3公平理论36
2.3.1公平、均等理念的阐述36
2.3.2不平等的测度37
2.4可持续生计理论39
2.4.1可持续生计的概念39
2.4.2可持续生计分析框架内容39
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对牧户福利差异影响研究目录2.5本章小结40
3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下牧户福利测度的理论分析框架和假设41
3.1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下牧户福利变化的经济学理论分析和假设41
3.1.1基于成本收益分析法的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对牧户
福利影响分析41
3.1.2基于埃奇沃斯盒状图分析法的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对牧户
福利影响分析43
3.2可行能力视角下牧户福利测度的理论分析框架45
3.2.1家庭功能与家庭福利界定45
3.2.2牧户家庭福利的特殊性48
3.2.3可行能力视角下牧户福利测度的理论分析框架49
3.3本章小结53
4调查实施后的基本信息统计55
4.1调查区域选取及其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概况55
4.1.1调查区域选取及其基本情况55
4.1.2调查区域草原生态补奖政策实施概况57
4.1.3调查区域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效果58
4.2调查问卷设计62
4.3数据来源与调查方法62
4.3.1数据构成及调查样本选取原则62
4.3.2调查方法64
4.3.3样本的分布情况65
4.3.4问卷的信度和效度67
4.4问卷的初步统计70
4.4.1户主的属性70
4.4.2被调查牧户家庭的基本信息70
4.5本章小结74
5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前后牧户福利的绝对水平变化分析75
5.1补奖牧户家庭福利的功能性活动、相关指标选取及统计性描述75
5.1.1草原生态补奖牧户福利测度的功能性活动及其指标设定75
5.1.2总样本牧户家庭福利变化模糊评价指标的描述性统计83
5.2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牧户福利测度分析方法86
5.2.1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影响牧户福利的研究假设86
5.2.2福利模糊函数的设定87
5.2.3指标变量和隶属函数的设定87
5.2.4指标的加总89
5.2.5确定连续型初级指标隶属度时*大值与*小值的设置90
5.3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前后牧户福利的绝对水平变化分析91
5.3.1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前后牧户福利绝对水平变化的
测算结果91
5.3.2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前后牧户福利各个维度变化分析93
5.4本章小结98
6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前后牧户福利的相对差异分析100
6.1补奖机制实施前后牧户整体福利差异测度的实证分析100
6.1.1福利总模糊指数及各功能性活动隶属度的牧户分布情况100
6.1.2按异质性因素对补奖牧户整体福利差异分解的扩展分析103
6.2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前后牧户内部福利分配差异测度的
实证分析112
6.2.1牧户内部福利分配差异的洛伦兹曲线分析112
6.2.2牧户内部福利分配差异的基尼系数分析113
6.3本章小结115
7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下牧户福利的影响因素分析117
7.1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影响牧户福利变化的研究进展117
7.1.1草原生态补奖机制的研究进展117
7.1.2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影响牧户福利变化的研究进展119
7.2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下牧户福利影响因素的分位数回归121
7.2.1分位数回归法121
7.2.2计量模型及变量定义122
7.2.3补奖牧户福利的影响因素分析124
7.3本章小结130
8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132
8.1研究结论132
8.1.1基于可行能力理论的家庭福利分析框架适用于补奖牧户
福利差异问题研究132
8.1.2科学、合理地构建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下牧户家庭福利
测度的理论模型133
8.1.3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下补奖牧户福利水平虽有提高
但仍有改进的空间133
8.1.4草原生态补奖机制实施后牧户的福利差异正在加大134
8.1.5草原生态补奖机制下牧户福利差异受多种因素的影响135
8.2政策建议136
8.2.1补奖标准要适当提高,动态调整机制要逐步建立136
8.2.2牧户参与补奖的机制要完善,牧户参与补奖的意愿要提高138
8.2.3福利改进的程序要公平与效率兼顾,福利改进的方式
要合理适度139
8.2.4自上而下的供给决策机制要改变,单中心供给体制要向
多中心供给体制变革141
8.2.5牧户生计资本状况要改善,牧户可持续生计要维系145
8.3研究展望148
参考文献149
索引167
后记169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康晓虹,1980年生,内蒙古包头人,管理学博士,副教授,美国加州州立理工大学访问学者,兼任内蒙古农村牧区治理能力现代化研究基地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农牧区资源管理、农牧区经济政策及投融资。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内蒙古社会科学项目和内蒙古教育厅项目等多项课题,参与国家和省部级课题1十多项;在《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农业技术经济》《干旱区资源与环境》等核心期刊发表论文二十余篇,出版科普读物、教材两部;研究成果荣获内蒙古自治区第五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三等奖;完成的咨询建议入选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宣传部的“内蒙古智库成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