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牛津通识读本:免疫系统

牛津通识读本:免疫系统

1星价 ¥23.4 (6.0折)
2星价¥23.4 定价¥3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44786256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6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44786256 ; 978-7-5447-8625-6

本书特色

2020年年初一场新型冠状病毒的大流行一下子让大家意识到,人类在不断演化、更新迭代的大自然面前仍然束手无策。因此,越来越多的有识之士意识到加强免疫学,尤其是感染免疫学研究发展的紧迫性和重要性。在本书中,保罗??克莱纳曼描述了免疫系统在健康和疾病状态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并考察了人类免疫系统的进化、行为控制的基本规则,以及它所面临的主要威胁。作为一本深入浅出的医学普及型读物,它可以帮助有志于将自己的技术背景投入免疫学研究的专业人士,或只是希望了解免疫学大致进展的普罗大众,打开一扇通往免疫学认知的窗口。

内容简介

免疫系统是由一系列器官、细胞和化学信号传递机制构成的,它们就像一个团队协同工作,来为人体对抗感染提供防护。本书主要介绍了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和关键触发信号,以及它们是如何施加保护效应的,其中包括先天免疫反应和适应性免疫反应。当免疫系统无法被有效激活时,就会导致严重的感染、遗传性疾病乃至艾滋病。而在另一个相反的特别,过度的免疫反应则会导致炎症性疾病,比如多发性硬化症、类风湿性关节炎以及过敏和哮喘。免疫系统是人类健康的核心,也是众多医疗研究的关注点,尤其是在疫苗设计中对免疫记忆(长期的持续保护)创造的利用,已成为医药研究的主要突破点。随着免疫疗法和疫苗技术的不断进步,人类将能够更有效地对抗21世纪的主要疾病。

目录

致 谢 
缩略语表 
**章 什么是免疫系统? 
第二章 **反应者:先天免疫反应 
第三章 适应性免疫:(非)自身发现之旅 
第四章 制造记忆 
第五章 免疫力过低:免疫失败 
第六章 免疫力过高:自身免疫性疾病与过敏性疾病 
第七章 免疫系统2.0 版:生物疗法和免疫疗法 
索 引 
英文原文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什么是免疫系统? 免疫系统与免疫力 大多数人都熟知免疫力这一概念。免疫力的主要含义是面对传染病时保持健康,换种比喻方式可理解为免除一些令人不快的税款。“Immunity”一词源自拉丁语,意为“不常见的”或“有特权的”。这种含义可能是人们通过日常观察所得出的:普通人容易感染疾病,而特殊的人则会受到保护或免于感染。 尽管在流行病(多数人被感染、少数人免于感染的情况)的语境下,免疫这一概念非常容易理解,然而它隐藏了一个鲜有人知的特征。如今,我们已经认识到是免疫系统让我们一直保持健康—免疫系统的基本要素对保持健康十分有效,只有当免疫系统存在缺陷时,我们才容易感染特定类型的疾病。换句话说,在进化过程中,免疫系统已经受千锤百炼,因此可以非常有效地对付许多传染性生物体,免疫系统通过将这些传染性生物体从体内清除或挡在体外而让个体不会罹患任何重大疾病。 新型病原体(可引起疾病的微生物体),尤其是跨物种感染人体的病原体(例如,埃博拉病毒),会给免疫系统带来一系列新的挑战—但幸运的是,设计免疫系统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这种难以预见的威胁。不过,还有许多其他生物体仅在免疫结构或防御系统受损或发育不足时(例如,在新生儿中)引起疾病,或者通过特定基因的突变而引起疾病。此类感染(例如,由某些类型的细菌和酵母菌引起的感染)通常被称为机会感染(即,它们仅在某些条件下致病)。一个著名的案例就是“泡泡男孩”戴维?? 维特尔:他的免疫系统非常脆弱,即使简单的身体接触也可能让他置身于严重感染的风险之中。正是此类案例—“自然条件下的实验”,或是可在实验室条件下进行研究的突变—让我们了解了免疫系统的正常功能,这就是所谓的“日常”宿主防御。如果脱离本书语境,用乔尼?? 米切尔的话来说就是:“当你失去时才知道自己拥有过什么。” 免疫系统不仅抵御来自外部的威胁,而且也抵御内部的威胁。免疫系统可视为一种用于维持体内现状的系统,即所谓的体内平衡。因此,当一种外部生物入侵体内时,就会激活免疫系统来消除它。然而,当个体内部出现异常的组织变化并形成癌症时(正常调节的组织转变为增长和定位不受自然控制的异常组织),免疫系统也会发挥作用,这一点正为越来越多的人所认识。在某些(非常罕见的)情况下,癌症实际上可能是由某种微生物引起的—例如,病毒与宫颈癌(人类乳头瘤病毒或HPV) 和某些淋巴癌(淋巴瘤,由爱泼斯坦—巴尔病毒引起)的形成有关。在这种情况下,免疫系统有可能对引起癌症的病毒做出反应。在许多其他情况下,免疫系统也有可能识别出癌组织内部的变化。本书稍后会对这一识别方式的诸多制衡机制进行讨论,而现代免疫学*令人兴奋的特征之一就是,可以利用免疫反应为癌症提供全新的有效治疗方法。 免疫系统的另一个重要特征,可由其所抵御的微生物体的特性得知。与宿主相比,细菌和病毒的基因组(生命体中遗传物质的总量)相对较小—例如,某些细小病毒只能编码两个完整的基因,而与此相比,人类能编码大约两万个完整的基因。病毒的基因组可以是RNA或DNA—RNA或DNA可以携带相同类型的遗传信息,只不过会表现出不同的病毒生活方式。病毒会大规模地快速复制这些基因组(在病毒感染期间,每毫升血液中可能会复制出数百万个病毒),这就使突变和自然选择过程可以快速进行。在某些情况下,病毒使用的复制机制甚至会加剧这种情况—某些RNA病毒的聚合酶(一种通过复制基因组从而复制病毒的蛋白质)缺乏校对功能。如果人类以这样的错误率复制其庞大的基因组,那将是一种灾难,但对于病毒而言,如果复制的基因组有缺陷,则很容易进行替换。 栖息在宿主细胞中的病毒,会利用宿主自身的机制将宿主的某些真实基因组整合至自身的基因组中。例如,感染了世界上大部分人口的巨细胞病毒(CMV)就已经把几个免疫基因整合至自己的基因组中,并进行修改而为己所用。显然,这种适应的主要动机是为了逃避宿主免疫系统—尤其是病毒会使用这种方法从而在单个宿主或种群中长期存在。这样做的结果是,宿主与病原体之间共同进化的过程延长了—在单个宿主中,病原体可以快速完成适应,甚至有可能在几天之内适应个体的免疫反应,例如HIV。 根据我们如何理解免疫系统,也可以推导出一个重要的结论—如果说病毒已经适应了通过诸如阻断化学信号或阻断整个细胞通路的方式来躲避宿主的免疫反应,或者有效对抗宿主免疫反应的某个方面,那么这就在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在正常的宿主防御策略中存在特定的分子或通路,同时也说明了其所具有的局限性。就像安全服务可以利用黑客来测试网络的防御性能一样,研究病毒可以让我们了解大量关于正常免疫系统的功能以及如何操纵免疫系统的知识。罗尔夫??辛克纳吉和彼得??多赫蒂的合作研究方向就是如何通过淋巴细胞识别病毒,并因此获得了1996年的诺贝尔奖,而辛克纳吉则将病毒描述为免疫学“*好的老师”。 ……

作者简介

保罗??克莱纳曼(Paul Klenerman),牛津大学纳菲尔德医学院胃肠病学教授、威康基金会高级临床研究员、牛津生物医学研究中心的免疫课题主任,负责撰写了《牛津内科学》的“适应性免疫”一章,并与人合写了该书的“丙型肝炎病毒”一章。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