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200225

包邮2200225

¥17.2 (4.8折) ?
1星价 ¥24.5
2星价¥24.5 定价¥36.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291323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58
  • 出版时间:2018-01-01
  • 条形码:9787229132361 ; 978-7-229-13236-1

本书特色

红岩精神同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一样,都是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研究与弘扬红岩精神,有助于增强共产党员的自身修养,有助于我们弘扬中国梦,讲好中国共产党担当使命的故事,在全社会汇聚起同心共筑中国梦的强大精神力量。厉华先生作为研究与弘扬红岩精神的领头人,从1988年至2017年,先后为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部队、学校做了1618场有关红岩精神的报告会,足迹遍布全国,受众面广,效果非常好!其曾被央视“百家讲坛”栏目邀请,做相关讲座。《忠诚与信仰》就是以上报告的一次集结。

内容简介

该书为厉华历年来研究红岩精神的*新成果,以通俗读物的形式传播红岩精神。全书共分为信仰的较量、忠诚自己的政治选择、血和泪的嘱托——解读狱中八条、不可忘记的总结四个板块。全书语言生动活泼,学术性与趣味性俱佳,采用对比手法,将革命烈士忠诚于自己信仰的故事与叛徒们背叛信仰的悲惨下场结局形成鲜明的对比,用血的教训再一次告诉读者理想信念的重要性。理想信念是中国共产党坚持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核心。该书的编辑出版,有助于进一步弘扬红岩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有助于增强共产党员的自身修养,是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进一步深化与阐释。

目录

一、信仰的较量
黑牢诗人——蔡梦慰烈士
为了免除下一代的苦难——何敬平烈士
虎入笼中威不倒——黄显声将军
许党为民万事轻——罗世文、车耀先烈士
为了明天的学习——谭沈明烈士
余祖胜烈士刻小红星
挖地牢的国民党宪兵韦德福
在烈火中永生的叶挺将军
李青林战胜酷刑。狱中策反看守
狱中绣制的五星红旗
二、忠诚于自己的政治选择
修身律己,党性、人性要统一
“为天地存正气,为个人全人格”的何功伟
心存敬畏,执行纪律
红岩秘密战线上的张露萍
绝不玷污党的荣誉
用生命捍卫党的荣誉的刘国链
甘当无名英雄
严于律己,执行纪律的情报人员沈安娜
舍子救党的谢育才
敢于担当、襟怀坦白的江姐
在金钱和理想的天平上
王朴烈士和他的妈妈金永华
百万富翁的无产者卢绪章
肖林与三块银圆
三、血与泪的嘱托——解读狱中八条
四、不可忘记的总结
后记:演讲报告的记录
附件一:历年来报告会统计
附件二:参考资料
展开全部

节选

在重庆的西北郊有一座歌乐山,这座山地貌平平不具特色,它没有华山之险、泰山之雄、黄山之奇,更没有峨眉之秀。在空间范畴它不足挂齿,但在时间意义上,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却无法绕开它!因为它属于历史,属于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 从1939年到1949年,国民党军统局在重庆西北郊下的歌乐山设立了两所秘密监狱——白公馆监狱、渣滓洞监狱。 白公馆,原为四川军阀白驹建造的郊外别墅。 1939年,国民党军统局买下此处建立军统违纪人员看守所。在国民党发动**次反共高潮后,共产党员、革命志士也被关押于此。 1943年,“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建立后,白公馆被美方来华人员看中,全部关押者被转到渣滓洞监狱继续囚禁,白公馆变成“中美合作所来华人员第三招待所”。 1945年抗战胜利后,“中美特种技术合作所”按照中美双方签订的协议宣告结束,美方人员撤走。汉奸周佛海、罗君强、丁默邮等人被押到重庆,关押在白公馆。 1946年,白公馆又作为国民党保密局的特别看守所,接受了由贵州息烽集中营迁来的72名政治犯。 因“上下川东武装起义”、“《挺进报》事件”、“小民草案”和“六一大逮捕”被捕的“政治犯”的一部分也曾关押在此。 新中国成立后,白公馆又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西南战犯看守所,先后关押过国民党战犯、特务。 1955年12月30日,公安部发出通知,为了加强对战犯的管理教育工作,搜集历史资料和有利于和平解放台湾的工作,决定集中关押国民党战犯。白公馆关押的部分战犯被押往北京功德林战犯管理所继续关押改造,其他战犯在松山劳改农场和新建劳改工厂继续改造。 1956年,白公馆成为四川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作为阶级斗争和爱国主义教育的场所对外开放。 当年在白公馆被关押的革命志士,没有经过法庭审判,没有刑期。国民党要将被关押的“政治犯”改造成为“良民”。只要退出共产党组织,向国民党政府写出悔过书,就能够走出监狱。为此,国民党特务在白公馆的墙上、柱头上写了一些改造、软化革命志士思想意志的标语: 进思尽忠 退思补过 明其道不计其功 正其宜不谋其利 自觉、自警 自动、自省 在歌乐山下,国民党当年设立的另一所监狱是渣滓洞监狱。 渣滓洞,原为人工开采的一个小煤窑,因为产出的煤矸石含量多,老百姓就把煤窑称为渣滓洞。 白公馆作为美方人员招待所后,原关押人员全部迁到渣滓洞。 1946年,关押人员又迁回白公馆,渣滓洞监狱一度关闭。1947年,渣滓洞监狱又开始关押因“上下川东武装起义”、“《挺进报》事件”、“小民革案”和“六一大逮捕”被捕的“政治犯”。 在监狱外院的墙上写有“长官看不到、想不到、听不到、做不到的,我们要替长官看到、想到、听到、做到”,“命令重于生命,工作岗位就是家庭”等警示特务看守的训词,以及国民党党员12条守则。 在关押“政治犯”的内院墙上,写有用来改造和软化革命者思想意志的标语: 青春一去不复还细细想想认明此时与此地切莫执迷 宁静忍耐毋怨毋尤苦海无边回头是岸 政府痛惜你们背道而去极望你们转头归来 在监狱这个特殊的战场上,被关押的革命志士与国民党的改造进行着激烈的对抗! 没有刑期的关押和夏炎冬冻的阴暗牢房,消磨软化着人的意志;一日两餐“三多饭”(渣多、霉多、稗子多)和每天仅放风十分钟的自由限制。国民党特务要把被关押者改造成为再没有反抗意志的“良民”。 烈士蔡梦慰被捕前是《国民公报》的一名记者,他发誓要把狱中的一切记录下来,使后人知道“人间魔窟”白公馆、渣滓洞两所监狱的惨烈。狱中,他写下了《黑牢诗篇》的长诗,并在大屠杀时将诗稿抛入荒草丛中。解放后,人民解放军在清理刑场时发现了这份手稿。诗中有这样一段记录: 手掌般大的一块地坝, 箩筛般大的一块天: 二百多个不屈服的人, 锢禁在这高墙的小圈里面, 一把将军锁, 把世界分隔为两边。 空气呵, 日光呵, 水呵…… 成为有限度的给予。 人,被当作牲畜, 长年的关在阴湿的小屋里。 长着脚呀,眼前却没有路……P1-5

作者简介

厉华,文博研究馆员。现任重庆红岩联线文化发展管理中心主任,重庆红岩革命历史博物馆馆长,中国民主党派历史陈列馆馆长。中国共产党第十六次、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代表。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文化部优秀专家奖。2004年荣获全国爱国主义教育先进工作者称号;2005年荣获中国青少年社会教育“银杏奖”;2007年入选全国宣传文化系统首批“四个一批”人才;2008年被评为全国文物系统“郑振锋一王冶秋文物保护奖”先进个人;2009年荣获重庆市新中国建国60周年突出贡献奖。 代表著作:《红岩魂——来自白公馆、渣滓洞的报告》、《红岩魂——来自歌乐山的报告》、《中美合作所集中营史实研究与保护利用》、《风雨白公馆》、《路在脚下》、《再铸红岩魂》。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