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眼科学(第3版/研究生/配增值)

眼科学(第3版/研究生/配增值)

1星价 ¥109.7 (8.5折)
2星价¥109.7 定价¥12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31563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85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117315630 ; 978-7-117-31563-0

内容简介

全套教材共包括五个系列:科研公共学科主要围绕研究生科研中所需要的基本理论知识,以及从很初的科研设计到很终的论文发表的各个环节可能遇到的问题展开;实验技术与统计软件系列介绍了SAS统计软件、SPSS统计软件、分子生物学实验技术、免疫学实验技术等常用的统计软件以及实验技术;基础前沿与进展系列主要包括了基础学科中进展相对活跃的学科;临床基础与辅助学科系列包括了临床型研究生所需要进一步加强的相关学科内容;临床专业学科系列通过对疾病诊疗历史变迁的点评、当前诊疗中困惑、局限与不足的剖析,以及研究热点与发展趋势探讨,启发和培养临床诊疗中的创新。

目录

绪论

**部分 名家述评·导师寄语
**章 科研工作中的“胡思乱想”,冥思苦想,边做边想,奇思妙想——试以弱视为例与研究生朋友谈新思维
一、所谓的“胡思乱想
二、冥思苦想
三、边做边想
四、既非”奇思“亦非”妙想
第二章 脚踏实地,仰望星空——试论医学假设在生命科学领域研究生培养中的作用
一、医学假设在医学研究生的培养中有什么作用呢?
二、假设有什么特点?
三、在医学假设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四、注重积累
第三章 眼科的转化医学
第四章 愿每个眼科研究生都有光明的未来
第五章 关注生物材料在眼科的成果转化——与研究生谈眼科生物医用材料的转化医学发展现状与实施策略
一、人工晶状体
二、青光眼植入物
三、人工玻璃体
四、角膜接触镜和人造角膜
五、眶内植入材料
六、医用胶
第六章 医学职业规划——寄语年轻医师的成长
一、新形势下的有利条件
二、年轻医师怎么规划好自己的职业生涯?
三、团队与个人的关系
第七章 浅谈眼肿瘤眼眶病研究生的培养
一、综合临床能力的培养
二、科研能力的培养

第二部分 眼科学术现状·存在的问题·研究思路
**章 眼睑病
**节 概述
第二节 眼睑炎症
一、睑腺炎
二、睑板腺囊肿
三、睑缘炎
四、病毒性睑皮炎
五、接触性睑皮炎
第三节 眼睑位置与功能异常
一、倒睫和乱睫
二、睑内翻
三、睑外翻
四、眼睑闭合不全
五、上睑下垂
六、眼睑痉挛
七、眼睑皮肤松弛症
第四节 眼睑肿瘤
一、良性肿瘤
二、恶性肿瘤
第五节 眼睑先天异常
一、先天性睑裂狭小症
二、双行睫
三、内眦赘皮和下睑赘皮
四、先天性眼睑缺损
第二章 结膜炎
**节 干眼症及病理心理因素与研究方向
第二节 人工泪液的现状、局限性与改进前景
第三节 滥用抗生素眼药的现状及对策
第四节 非感染性结膜炎的困惑
第五节 角膜缘干细胞的诸多问题
第六节 过敏性结膜炎的防治难题与科研思路
第七节 结膜用药新途径与新药物开发途径
第八节 干眼二十年
一、干眼新定义
二、干眼诊断现存的多个标准与问题
三、干眼的发病机制逐步得到深入认识
四、干眼治疗不应仅局限于人工泪液
五、重视医源性干眼有助于获得更好的疾病预后
……
第三章 角膜病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宁利,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现任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国家眼科诊断与治疗设备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主任,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组长,亚太眼科学会主席。2014年当选国际眼科科学院院士。  主要致力于青光眼、白内障、屈光及遗传眼病等方面的临床和基础研究,从事眼科临床与科研工作36年,完成各类眼科手术2万余台。主持***项目16项(首席3项,包括863计划1项和重大专项2项)。以首作者或通讯作者发表论文513篇,其中SCI文章210篇,总他引7343次,连续5年入选Elsevier高被引学者榜。主编眼科学教材及专著40部,制定指南、共识及标准规范36项,获发明专利25件。以首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2项,获国家卫生健康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获“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入选北京学者、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国家“万人计划”)。    杨培增,教授,主任医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学科评议组成员,重庆市“两江学者”特聘教授,国际眼炎症学会执行理事,亚太眼内炎症学会执行理事,国际葡萄膜炎研究组成员,国际Behcet病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重庆市首席医学专家。  以项目负责人获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研究群体、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重点国际(地区)合作研究项目、973计划项目、“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研发计划,以首作者和/或通讯作者在Nature Genetics等SCI杂志发表论文215篇,以首完成人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3项、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6项,获亚太眼内炎症学会杰出成就奖、重庆市科技突出贡献奖、全国卫生系统先进工作者、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中美眼科学会金钥匙奖和金苹果奖、第六届中国医师奖、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专家、全国五一劳动奖章、全国模范教师、全国医德楷模、全国杰出专业技术人才、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周年”纪念章、重庆英才·优秀科学家等荣誉及称号。    徐国兴,眼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1医院眼科中心主任,福建省眼科研究所所长,福建医科大学眼视光系主任,全国防盲技术指导组副组长。  1982年毕业于福建医科大学医学系,1995年受国家公派赴美国内布拉斯加大学眼科系留学,在晶状体和视网膜病基础与临床有较深造诣。中国中西医结合学会眼科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预防医学会公共卫生眼科学分会副主任委员。《国际眼科纵览》《国际眼科杂志》副主编,《中华眼科杂志》等期刊编委。担任教材《激光眼科学》《眼科学》《眼科学基础》主编,主译英国皇家医学院《临床眼科学〉。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5项,在国内外发表论文118篇,获省部级科学技术奖二等奖4项,已为国家培养眼科博士、硕士116人。被评为第三届“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    孙兴怀,医学博士,主任医师,眼科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近视眼重点实验室主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眼科学与视觉科学系主任,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候任主任委员,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眼科学与视觉科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上海市医学会眼科专科分会主任委员,亚太眼科学院院士,世界青光眼协会理事等。  发表专业论文300余篇,包括Nature Genetics,Progress in Retinal and Eye Research,Curr Biology,Ophthalmology等杂志,入选上海市优秀学科带头人、上海领军人才、卫生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荣获“上海市优秀科研院所长奖”“上海市职工科技创新标兵”称号,上海市科技精英,上海医学科技奖一等奖,上海医学发展杰出贡献奖,上海市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全国优秀眼科医师,中国医院协会优秀医院院长,中华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中华眼科杰出成就奖,中美眼科学会金苹果奖,亚太眼科学会杰出贡献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等。    王雨生,空军军医大学西京医院眼科教授,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全军眼科研究所所长。中华医学会眼科学分会常务委员、眼底病学组副组长,中国医师协会眼科医师分会眼底病专业委员会副主任委员,中华医学会儿科学分会眼底病学组副组长。任《中华眼底病杂志》《国际眼科杂志》《眼科新进展》《国际眼科纵览》等杂志副主编,《中华眼科杂志》《中华眼视光学与视觉科学杂志》《中华实验眼科杂志》《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眼科》《中华神经外科疾病研究杂志》等10余种专业杂志编委。  以首完成人获省部级科学技术进步奖一、二等奖共4项,主持973计划项目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等课题20余项,发表论文480余篇,主编专著8部,参与多部眼科学教材的编写工作。2010年被评为首届“中国眼科医师奖”,2013年起享受陕西省政府“三秦人才津贴”。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