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资本论》学习纲要(修订版)

《资本论》学习纲要(修订版)

1星价 ¥61.6 (7.0折)
2星价¥61.6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66567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4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513665674 ; 978-7-5136-6567-4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大致分为三个部分:部分是导论,主要介绍马克思写作《资本论》的背景,《资本论》的研究对象、方法和整体结构。第二部分是主体,主要是按照《资本论》一、二、三卷的顺序,分10个专题论述《资本论》的基本原理。遵照中央党校常务副校长李书磊在2011年教学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精神,即理论研究一定要有历史感,作者在每个专题论述中又分为三个部分:一是该理论专题的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主要从总体上、结构上把握该原理的基本框架和基本精神;二是该理论专题的基本要点,主要从要点上深化认识,掌握该理论的基本原理和基本观点;三是该理论专题的思想来源和现实拓展,主要联系马克思该理论的形成过程和该理论在当代情况下的不同理解,从对该理论的来源和进一步发展中进行拓展,以体现理论的形成和发展过程实际上是一个实践的不断展开和深化的历史过程。第三部分是附录,主要是对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进行解读。

目录

导言《资本论》的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1 **章商品和货币理论(《资本论》**卷**篇)22 **节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22 一、《资本论》**卷的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22 二、《资本论》**卷**篇的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23 第二节商品和货币理论的基本要点24 一、关于商品价值的分析24 二、价值形式的发展——货币的起源和本质28 三、价值规律——价格及其变动32 第三节商品和货币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拓展36 一、马克思和劳动价值论的思想来源36 二、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与西方经济学中的价值理论的分野39 三、马克思劳动价值理论的展开及其当代理解41 第二章剩余价值生产理论(《资本论》**卷第二篇至第六篇)61 **节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61 第二节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基本要点63 一、由货币向资本的转化63 二、剩余价值的生产过程67 三、资本的本质和形式71 四、剩余价值生产的两种基本方法73 五、绝对剩余价值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生产的关系78 六、资本主义工资82 第三节剩余价值生产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拓展87 一、马克思关于剩余价值起源的发现87 二、关于资本概念的不同理解90 三、关于劳动力商品概念的不同理解92 四、关于货币转化为资本的*低数量界限与我国划分私营 经济的标准问题94 五、关于现阶段存在的剥削现象的不同理解95 第三章资本积累理论(《资本论》**卷第七篇)100 **节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100 一、研究对象100 二、逻辑结构101 第二节资本积累理论的基本要点101 一、生产和再生产101 二、资本主义简单再生产102 三、剩余价值转化为资本106 四、资本积累的必然性和决定积累量的因素109 五、资本主义积累的一般规律112 六、资本主义积累的历史趋势119 第三节资本积累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拓展123 一、古典政治经济学关于资本积累的观念123 二、资本主义的历史地位与发展趋势124 三、关于马克思“重建个人所有制”的不同理解126 四、如何认识当代资本主义130 第四章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资本论》第二卷**篇至第二篇)133 **节研究对象、逻辑结构和写作出版133 一、《资本论》第二卷的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133 二、《资本论》第二卷的写作出版134 第二节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的基本要点136 一、资本的形态变化及其循环(第二卷**篇)136 二、资本周转(第二卷第二篇)148 三、劳动期间、生产时间和流通时间对资本周转速度的影响153 四、可变资本的周转及其对年剩余价值量和年剩余价值率的影响155 第三节资本循环和周转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拓展156 一、关于固定资本和流动资本理论的历史发展156 二、产业资本连续循环的条件与加快资本周转的意义161 三、固定资本折旧基金的使用与扩大再生产163 四、关于公共工程(道路、运河)的建设由国家向企业家 投资的转变164 第五章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资本论》第二卷第三篇)167 **节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167 一、研究对象167 二、逻辑结构171 第二节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的基本要点172 一、社会总产品的构成和社会生产的两大部类172 二、简单再生产的实现条件174 三、扩大再生产条件下社会总产品的实现180 第三节社会资本再生产和流通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拓展186 一、马克思再生产理论的思想来源186 二、马克思的经济危机理论189 三、关于两大部类与三次产业分类法190 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的转变191 第六章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资本论》第三卷**篇至第三篇)197 **节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197 一、《资本论》第三卷的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197 二、《资本论》第三卷**篇至第三篇的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201 第二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基本要点203 一、剩余价值转化为利润203 二、利润转化为平均利润209 三、平均利润率趋向下降的规律215 第三节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拓展221 一、古典经济学将价值与生产价格相混同产生的后果221 二、关于价值转型中的市场机制223 三、平均利润和生产价格理论对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指导意义229 第七章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资本论》第三卷第四篇)231 **节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231 一、研究对象231 二、逻辑结构232 第二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的基本要点232 一、商业资本232 二、商业利润236 三、商业资本的周转240 第三节商业资本和商业利润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拓展242 一、马克思商业资本理论的形成242 二、关于商业和服务业劳动的性质问题244 三、马克思商业资本理论的现实意义246 第八章生息资本和信用理论(《资本论》第三卷第五篇)249 **节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249 一、研究对象249 二、逻辑结构250 第二节生息资本和信用理论的基本要点251 一、借贷资本和利息251 二、资本主义信用255 三、股份公司和虚拟资本259 四、信用制度下的货币流通264 五、高利贷资本267 第三节借贷资本和信用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拓展268 一、马克思的借贷资本和信用理论的思想来源268 二、马克思关于市场经济发展与所有制形式变革的理论与现实269 三、马克思关于金融危机的理论277 第九章超额利润转化为地租理论(《资本论》第三卷第六篇)282 **节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282 一、研究对象282 二、逻辑结构283 第二节地租理论的基本要点284 一、土地所有权与资本主义地租284 二、级差地租286 三、绝对地租293 四、非农业地租和土地价格296 五、资本主义以前的地租向资本主义地租的过渡298 第三节地租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拓展299 一、马克思地租理论的思想来源299 二、中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改革301 第十章各种收入及其源泉理论(《资本论》第三卷第七篇)306 **节研究对象和逻辑结构306 一、研究对象306 二、逻辑结构306 第二节收入及其源泉理论的基本要点307 一、马克思对“三位一体公式”的批判308 二、马克思对“亚当·斯密教条”的批判312 三、资本主义的分配关系与生产关系、阶级结构313 第三节收入分配理论的思想来源和拓展319 一、马克思收入分配理论的形成319 二、关于财富生产和收入分配321 附录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导言》导读 332 参考文献343 后记347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王天义,河南郑州人,经济学博士后,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经济学部教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中国《资本论》研究会原副会长、中国政治经济学学会副会长、首都经济学家论坛副主席、清华大学等全国多所重点大学兼职教授。先后在《中国社会科学》《求是》《人民日报》等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0余部,主持完成多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课题,有多项学术成果获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