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文详情
- ISBN:978712238453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30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122384539 ; 978-7-122-38453-9
内容简介
本书是在生物化学、无机化学、有机化学及食品化学等前期课程知识基础上,就食品中水分、蛋白质、糖、脂类、维生素、矿物质、酶、风味物质、次生代谢产物、有害成分等主要化学性质、食品功能性、生理功能及储运加工过程中变化等方面的新知识及研究热点进行介绍,从而使研究生了解到更系统、更先进和更科学的食品化学基础知识,为本学科其他课程的学习、创新能力及专业发展提供基础。 本书是食品科学与工程一级学科下各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必修课及非本学科来源博士生的补选课的教材。
目录
第1章水分/1
1.1概述1
1.2冷冻和脱水过程中食品变化的相关基础理论2
1.2.1脱水7
1.2.2冰的结构7
1.2.3食品中水与非水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10
1.2.4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10
1.2.5冷冻和脱水过程中食品变化的相关基础理论12
1.2.6相平衡13
1.2.7状态图16
1.2.8结晶17
1.3冻藏过程中冰对食品稳定性的影响24
1.4玻璃化温度与食品稳定性25
1.5分子移动性、水分转移与食品稳定性27
1.5.1分子移动性与食品稳定性27
1.5.2水分转移与食品稳定性28
1.6食品中水分的研究热点30
1.6.1亚临界水提取技术30
1.6.2核磁共振技术检测食品中水分状态变化30
1.6.3等离子体活化水30
1.6.4电解水31
参考文献31
第2章蛋白质/33
2.1蛋白质及肽的营养性与功能性33
2.1.1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33
2.1.2蛋白质在食品中的功能性37
2.1.3不同来源蛋白质的营养性与功能性38
2.1.4肽、活性肽以及风味肽42
2.2蛋白质在加工与贮藏中的变化48
2.2.1适度的热处理与蛋白质的营养性及安全性48
2.2.2热处理与氨基酸的化学变化49
2.2.3蛋白质交联50
2.2.4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氧化52
2.2.5羰氨反应54
2.2.6食品中蛋白质的其他反应55
2.3蛋白质改性57
2.3.1物理改性57
2.3.2化学改性58
2.3.3酶法改性61
2.4食品蛋白质研究热点63
2.4.1人造蛋白肉技术63
2.4.2肽组学技术63
参考文献64
第3章糖/66
3.1概述66
3.1.1食品中常见的糖67
3.1.2低聚糖和多糖的功能性72
3.2抗性淀粉78
3.2.1抗性淀粉的分类和定义78
3.2.2抗性淀粉的抗性机理及其生理功能80
3.2.3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因素82
3.2.4抗性淀粉的制备84
3.3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化87
3.3.1甲壳素、壳聚糖及壳寡糖概述87
3.3.2壳聚糖的化学改性89
3.3.3壳聚糖的降解91
3.4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93
3.4.1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93
3.4.2多糖的结构分析96
3.5食品糖研究热点103
3.5.1糖领域的相关基础研究103
3.5.2糖食品领域的开发应用103
参考文献104
第4章脂类/107
4.1天然脂类的化学性质108
4.1.1食品中的脂肪酸108
4.1.2常用油脂的脂肪酸分布与组成109
4.1.3油脂和脂肪酸的化学反应110
4.1.4异构化反应112
4.2油脂在贮藏加工中的化学反应114
4.2.1油脂氧化机理114
4.2.2油脂的酸败和回味121
4.2.3油脂氧化程度及氧化稳定性评价122
4.3油脂中的非甘油酯成分128
4.3.1简单脂质128
4.3.2复杂脂质133
4.4油脂改性135
4.4.1油脂氢化135
4.4.2油脂分提137
4.4.3酯交换140
4.5油脂取代物143
4.5.1油脂模拟物143
4.5.2油脂替代物144
4.6油脂加工方法及加工产品146
4.6.1油脂加工方法146
4.6.2加工产品147
4.7食品脂质研究热点151
4.7.1脂肪酸营养151
4.7.2脂溶性微量伴随物151
4.7.3脂质代谢途径152
4.7.4不同类型脂肪细胞代谢途径152
参考文献152
第5章维生素/155
5.1概述155
5.1.1维生素的概念155
5.1.2维生素的特点及稳定性156
5.1.3维生素的生物利用率156
5.1.4维生素的分类157
5.2维生素在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变化158
5.2.1食品原料本身的影响158
5.2.2食品加工前预处理的影响159
5.2.3食品加工过程的影响160
5.2.4食品贮藏过程的影响161
5.3维生素的结构与功能162
5.3.1维生素A162
5.3.2维生素D163
5.3.3维生素E164
5.3.4维生素K164
5.3.5维生素B1165
5.3.6维生素B2166
5.3.7泛酸166
5.3.8维生素B5167
5.3.9维生素B6167
5.3.10维生素H168
5.3.11维生素B11168
5.3.12维生素B12169
5.3.13维生素C170
5.4食品中维生素的增补171
5.4.1维生素增补的目的171
5.4.2维生素增补的基本原则171
5.4.3粮食制品中维生素营养增补172
5.5食品维生素研究热点172
参考文献172
第6章矿物质/173
6.1概述173
6.1.1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定义与分类173
6.1.2生命体中矿物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174
6.1.3生命体内矿物质的功能175
6.2矿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及存在状态183
6.2.1矿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及转化183
6.2.2金属元素在食物中的赋存状态185
6.2.3金属元素在食物中赋存状态的研究技术简介196
6.3食品中矿物质的理化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202
6.3.1食品中矿物质的理化性质202
6.3.2食品中矿物质的营养性及重金属的有害性203
6.4食品中矿物质的含量及影响因素208
6.4.1食品原料生产对食品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209
6.4.2加工对食品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211
6.4.3贮藏对食品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212
6.5加工及贮藏对食品中矿物质形态的影响212
6.5.1加工贮藏对食品中矿物质形态的改变212
6.5.2加工贮藏对食品中矿物质形态改变的影响因素213
6.6食品矿物质研究热点214
6.6.1一元与多元相结合214
6.6.2研究方向高度细化214
6.6.3多学科深度交叉更受青睐214
参考文献215
第7章酶/217
7.1概述217
7.1.1酶的概念与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218
7.1.2酶分子的结构与功能219
7.1.3酶学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220
7.1.4酶的稳定性223
7.2固定化酶225
7.2.1酶的固定化方法226
7.2.2固定化酶的性质228
7.2.3影响固定化酶反应动力学的因素229
7.2.4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举例229
7.3酶的化学修饰231
7.3.1酶化学修饰的基本要求232
7.3.2酶化学修饰程度和修饰部位的测定232
7.3.3酶分子的化学修饰方法233
7.4非水相酶催化作用239
7.4.1非水相酶催化反应体系239
7.4.2非水介质中酶的结构与性质241
7.4.3有机介质中酶催化作用在食品及其相关领域中的应用244
7.5酶传感器245
7.5.1酶传感器概述246
7.5.2酶传感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247
7.6食品酶学研究热点249
参考文献249
第8章食品风味/251
8.1概述251
8.1.1食品风味的概念251
8.1.2食品风味的分类253
8.1.3食品风味化学研究历程253
8.1.4食品风味的分析方法254
8.1.5食品风味的感官评定254
8.2食品原料中风味成分及其形成途径255
8.2.1植物性食品中风味物质及其形成途径255
8.2.2乳酸-乙醇发酵产生的风味物质263
8.2.3油脂产生的风味物质263
8.2.4动物性食品中风味物质及其形成途径264
8.3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产生的风味物质267
8.3.1美拉德反应产生的风味物质267
8.3.2脂质降解产生的风味物质270
8.3.3类胡萝卜素氧化降解产生的风味物质272
8.4风味物质的微胶囊化技术272
8.4.1风味物质微胶囊化的优点272
8.4.2风味物质微胶囊化的方法273
8.4.3微胶囊化风味物质的控制释放281
8.5食品风味研究热点281
参考文献282
第9章次生代谢产物/283
9.1概述283
9.1.1次生代谢的概念283
9.1.2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类和命名284
9.1.3生物合成途径284
9.1.4食品中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性285
9.2黄酮类化合物286
9.2.1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288
9.2.2黄酮苷291
9.2.3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292
9.2.4典型的黄酮类化合物293
9.3萜类化合物302
9.3.1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303
9.3.2萜类化合物的一般性质303
9.3.3典型的萜类化合物303
9.3.4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312
9.4生物碱312
9.4.1生物碱的结构与分类313
9.4.2生物碱的一般性质314
9.4.3食品中的生物碱315
9.4.4生物碱的研究进展321
9.5含硫化合物322
9.5.1十字花科中的含硫化合物322
9.5.2蒜中含硫化合物324
9.5.3葱中含硫化合物326
9.5.4韭菜中含硫化合物327
9.5.5含硫化合物的研究进展327
9.6食品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热点329
参考文献329
第10章食品中有害成分/333
10.1食品中抗营养素334
10.1.1植酸334
10.1.2草酸336
10.1.3多酚类化合物的抗营养性338
10.1.4消化酶抑制剂339
10.2内源性有害成分343
10.2.1过敏原343
10.2.2有害糖苷类346
10.2.3有害氨基酸349
10.2.4凝集素350
10.2.5皂素353
10.2.6生物胺356
10.2.7水产食物中有害成分360
10.3食品中外源性有害成分362
10.3.1重金属元素363
10.3.2农药残留363
10.3.3二吖恶英及其类似物366
10.3.4兽药残留368
10.3.5渔药残留372
10.4加工及贮藏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372
10.4.1烧烤、油炸及烟熏等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372
10.4.2热作用下氨基酸的外消旋作用379
10.4.3硝酸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380
10.4.4氯丙醇383
10.4.5容具和包装材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384
10.5食品中有害成分研究热点385
参考文献386
第11章食品分散体系/389
11.1泡沫结构390
11.1.1食品泡沫的形成390
11.1.2泡沫的稳定性392
11.1.3泡沫流变性394
11.1.4消泡和泡沫的抑制395
11.1.5泡沫体系的研究举例395
11.2悬浮液、乳状液和悬乳浊液399
11.2.1悬浮液399
11.2.2乳状液401
11.2.3悬乳浊液405
11.3凝胶410
11.3.1凝胶的类型411
11.3.2凝胶的流变学特性411
11.3.3食品中的典型凝胶体系413
11.3.4凝胶体系研究举例——卡拉胶凝胶422
11.3.5凝胶体系研究举例——鱼糜凝胶424
11.4食品胶体研究进展428
11.4.1特定的食品应用递送体系428
11.4.2由植物基成分构建的胶体递送体系429
11.4.3多成分的胶体递送体系429
参考文献429
1.1概述1
1.2冷冻和脱水过程中食品变化的相关基础理论2
1.2.1脱水7
1.2.2冰的结构7
1.2.3食品中水与非水成分之间的相互作用10
1.2.4水分活度与食品稳定性10
1.2.5冷冻和脱水过程中食品变化的相关基础理论12
1.2.6相平衡13
1.2.7状态图16
1.2.8结晶17
1.3冻藏过程中冰对食品稳定性的影响24
1.4玻璃化温度与食品稳定性25
1.5分子移动性、水分转移与食品稳定性27
1.5.1分子移动性与食品稳定性27
1.5.2水分转移与食品稳定性28
1.6食品中水分的研究热点30
1.6.1亚临界水提取技术30
1.6.2核磁共振技术检测食品中水分状态变化30
1.6.3等离子体活化水30
1.6.4电解水31
参考文献31
第2章蛋白质/33
2.1蛋白质及肽的营养性与功能性33
2.1.1蛋白质的营养价值评价33
2.1.2蛋白质在食品中的功能性37
2.1.3不同来源蛋白质的营养性与功能性38
2.1.4肽、活性肽以及风味肽42
2.2蛋白质在加工与贮藏中的变化48
2.2.1适度的热处理与蛋白质的营养性及安全性48
2.2.2热处理与氨基酸的化学变化49
2.2.3蛋白质交联50
2.2.4蛋白质和游离氨基酸的氧化52
2.2.5羰氨反应54
2.2.6食品中蛋白质的其他反应55
2.3蛋白质改性57
2.3.1物理改性57
2.3.2化学改性58
2.3.3酶法改性61
2.4食品蛋白质研究热点63
2.4.1人造蛋白肉技术63
2.4.2肽组学技术63
参考文献64
第3章糖/66
3.1概述66
3.1.1食品中常见的糖67
3.1.2低聚糖和多糖的功能性72
3.2抗性淀粉78
3.2.1抗性淀粉的分类和定义78
3.2.2抗性淀粉的抗性机理及其生理功能80
3.2.3抗性淀粉形成的影响因素82
3.2.4抗性淀粉的制备84
3.3甲壳素、壳聚糖及其衍生化87
3.3.1甲壳素、壳聚糖及壳寡糖概述87
3.3.2壳聚糖的化学改性89
3.3.3壳聚糖的降解91
3.4多糖的提取、分离纯化和结构分析93
3.4.1多糖的提取与分离纯化93
3.4.2多糖的结构分析96
3.5食品糖研究热点103
3.5.1糖领域的相关基础研究103
3.5.2糖食品领域的开发应用103
参考文献104
第4章脂类/107
4.1天然脂类的化学性质108
4.1.1食品中的脂肪酸108
4.1.2常用油脂的脂肪酸分布与组成109
4.1.3油脂和脂肪酸的化学反应110
4.1.4异构化反应112
4.2油脂在贮藏加工中的化学反应114
4.2.1油脂氧化机理114
4.2.2油脂的酸败和回味121
4.2.3油脂氧化程度及氧化稳定性评价122
4.3油脂中的非甘油酯成分128
4.3.1简单脂质128
4.3.2复杂脂质133
4.4油脂改性135
4.4.1油脂氢化135
4.4.2油脂分提137
4.4.3酯交换140
4.5油脂取代物143
4.5.1油脂模拟物143
4.5.2油脂替代物144
4.6油脂加工方法及加工产品146
4.6.1油脂加工方法146
4.6.2加工产品147
4.7食品脂质研究热点151
4.7.1脂肪酸营养151
4.7.2脂溶性微量伴随物151
4.7.3脂质代谢途径152
4.7.4不同类型脂肪细胞代谢途径152
参考文献152
第5章维生素/155
5.1概述155
5.1.1维生素的概念155
5.1.2维生素的特点及稳定性156
5.1.3维生素的生物利用率156
5.1.4维生素的分类157
5.2维生素在食品加工与贮藏过程中的变化158
5.2.1食品原料本身的影响158
5.2.2食品加工前预处理的影响159
5.2.3食品加工过程的影响160
5.2.4食品贮藏过程的影响161
5.3维生素的结构与功能162
5.3.1维生素A162
5.3.2维生素D163
5.3.3维生素E164
5.3.4维生素K164
5.3.5维生素B1165
5.3.6维生素B2166
5.3.7泛酸166
5.3.8维生素B5167
5.3.9维生素B6167
5.3.10维生素H168
5.3.11维生素B11168
5.3.12维生素B12169
5.3.13维生素C170
5.4食品中维生素的增补171
5.4.1维生素增补的目的171
5.4.2维生素增补的基本原则171
5.4.3粮食制品中维生素营养增补172
5.5食品维生素研究热点172
参考文献172
第6章矿物质/173
6.1概述173
6.1.1食品中微量元素的定义与分类173
6.1.2生命体中矿物质在元素周期表中的分布174
6.1.3生命体内矿物质的功能175
6.2矿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及存在状态183
6.2.1矿物质在生物体内的分布及转化183
6.2.2金属元素在食物中的赋存状态185
6.2.3金属元素在食物中赋存状态的研究技术简介196
6.3食品中矿物质的理化性质、营养性及安全性202
6.3.1食品中矿物质的理化性质202
6.3.2食品中矿物质的营养性及重金属的有害性203
6.4食品中矿物质的含量及影响因素208
6.4.1食品原料生产对食品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209
6.4.2加工对食品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211
6.4.3贮藏对食品中矿物质含量的影响212
6.5加工及贮藏对食品中矿物质形态的影响212
6.5.1加工贮藏对食品中矿物质形态的改变212
6.5.2加工贮藏对食品中矿物质形态改变的影响因素213
6.6食品矿物质研究热点214
6.6.1一元与多元相结合214
6.6.2研究方向高度细化214
6.6.3多学科深度交叉更受青睐214
参考文献215
第7章酶/217
7.1概述217
7.1.1酶的概念与作为生物催化剂的特点218
7.1.2酶分子的结构与功能219
7.1.3酶学对食品科学的重要性220
7.1.4酶的稳定性223
7.2固定化酶225
7.2.1酶的固定化方法226
7.2.2固定化酶的性质228
7.2.3影响固定化酶反应动力学的因素229
7.2.4固定化酶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举例229
7.3酶的化学修饰231
7.3.1酶化学修饰的基本要求232
7.3.2酶化学修饰程度和修饰部位的测定232
7.3.3酶分子的化学修饰方法233
7.4非水相酶催化作用239
7.4.1非水相酶催化反应体系239
7.4.2非水介质中酶的结构与性质241
7.4.3有机介质中酶催化作用在食品及其相关领域中的应用244
7.5酶传感器245
7.5.1酶传感器概述246
7.5.2酶传感器在食品工业中的应用247
7.6食品酶学研究热点249
参考文献249
第8章食品风味/251
8.1概述251
8.1.1食品风味的概念251
8.1.2食品风味的分类253
8.1.3食品风味化学研究历程253
8.1.4食品风味的分析方法254
8.1.5食品风味的感官评定254
8.2食品原料中风味成分及其形成途径255
8.2.1植物性食品中风味物质及其形成途径255
8.2.2乳酸-乙醇发酵产生的风味物质263
8.2.3油脂产生的风味物质263
8.2.4动物性食品中风味物质及其形成途径264
8.3食品加工贮藏过程中产生的风味物质267
8.3.1美拉德反应产生的风味物质267
8.3.2脂质降解产生的风味物质270
8.3.3类胡萝卜素氧化降解产生的风味物质272
8.4风味物质的微胶囊化技术272
8.4.1风味物质微胶囊化的优点272
8.4.2风味物质微胶囊化的方法273
8.4.3微胶囊化风味物质的控制释放281
8.5食品风味研究热点281
参考文献282
第9章次生代谢产物/283
9.1概述283
9.1.1次生代谢的概念283
9.1.2次生代谢产物的分类和命名284
9.1.3生物合成途径284
9.1.4食品中次生代谢产物的重要性285
9.2黄酮类化合物286
9.2.1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288
9.2.2黄酮苷291
9.2.3黄酮类化合物的性质292
9.2.4典型的黄酮类化合物293
9.3萜类化合物302
9.3.1萜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303
9.3.2萜类化合物的一般性质303
9.3.3典型的萜类化合物303
9.3.4萜类化合物的研究进展312
9.4生物碱312
9.4.1生物碱的结构与分类313
9.4.2生物碱的一般性质314
9.4.3食品中的生物碱315
9.4.4生物碱的研究进展321
9.5含硫化合物322
9.5.1十字花科中的含硫化合物322
9.5.2蒜中含硫化合物324
9.5.3葱中含硫化合物326
9.5.4韭菜中含硫化合物327
9.5.5含硫化合物的研究进展327
9.6食品次生代谢产物研究热点329
参考文献329
第10章食品中有害成分/333
10.1食品中抗营养素334
10.1.1植酸334
10.1.2草酸336
10.1.3多酚类化合物的抗营养性338
10.1.4消化酶抑制剂339
10.2内源性有害成分343
10.2.1过敏原343
10.2.2有害糖苷类346
10.2.3有害氨基酸349
10.2.4凝集素350
10.2.5皂素353
10.2.6生物胺356
10.2.7水产食物中有害成分360
10.3食品中外源性有害成分362
10.3.1重金属元素363
10.3.2农药残留363
10.3.3二吖恶英及其类似物366
10.3.4兽药残留368
10.3.5渔药残留372
10.4加工及贮藏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372
10.4.1烧烤、油炸及烟熏等加工过程产生的有害成分372
10.4.2热作用下氨基酸的外消旋作用379
10.4.3硝酸盐、亚硝酸盐及亚硝胺380
10.4.4氯丙醇383
10.4.5容具和包装材料中的有毒有害物质384
10.5食品中有害成分研究热点385
参考文献386
第11章食品分散体系/389
11.1泡沫结构390
11.1.1食品泡沫的形成390
11.1.2泡沫的稳定性392
11.1.3泡沫流变性394
11.1.4消泡和泡沫的抑制395
11.1.5泡沫体系的研究举例395
11.2悬浮液、乳状液和悬乳浊液399
11.2.1悬浮液399
11.2.2乳状液401
11.2.3悬乳浊液405
11.3凝胶410
11.3.1凝胶的类型411
11.3.2凝胶的流变学特性411
11.3.3食品中的典型凝胶体系413
11.3.4凝胶体系研究举例——卡拉胶凝胶422
11.3.5凝胶体系研究举例——鱼糜凝胶424
11.4食品胶体研究进展428
11.4.1特定的食品应用递送体系428
11.4.2由植物基成分构建的胶体递送体系429
11.4.3多成分的胶体递送体系429
参考文献429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
¥20.7¥59.0 -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46.1¥72.0 -
实用电气计算
¥64.2¥88.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代桥梁
¥20.9¥58.0 -
嗨印刷工艺(Vol1烫印)(精)
¥147.4¥268.0 -
西门子S7-1200 PLC项目化教程
¥39.4¥54.0 -
变频器维修手册
¥69.3¥99.0 -
装配化工字组合梁设计
¥88.0¥160.0 -
气动系统装调与PLC控制
¥29.1¥39.8 -
高聚物粘结及其性能
¥34.8¥120.0 -
液压控制系统
¥12.7¥31.0 -
汽车风云人物
¥13.5¥50.0 -
品牌鞋靴产品策划-从创意到产品
¥26.5¥42.0 -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手册-(含光盘)
¥61.6¥78.0 -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实施手册
¥16.4¥39.0 -
航空发动机限寿件概率损伤容限评估概述
¥67.8¥88.0 -
天才武器
¥42.0¥60.0 -
中国再制造进展
¥88.5¥118.0 -
中国烹饪工艺学粤菜教程
¥48.4¥59.8 -
蓝色水星球 重新思考我们在宇宙中的家园
¥60.7¥8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