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阆风游云——张旭传》本传记再现了张旭奇特书法的艺术贡献和曲折的人生命运

《阆风游云——张旭传》本传记再现了张旭奇特书法的艺术贡献和曲折的人生命运

1星价 ¥35.0 (7.3折)
2星价¥35.0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2122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0
  • 出版时间:2021-07-01
  • 条形码:9787521212228 ; 978-7-5212-1222-8

本书特色

本传描写唐代大书法家张旭耿介拔俗、豁达大度的品格,嗜好饮酒、豪放不羁的性情,其“逸轨神澄”的狂草书法,把读者带进雄奇飞动的艺术境界,故而当时即被誉为“草圣”。作者还围绕着张旭,描绘了诗仙李白、诗圣杜甫、画圣吴道子,以及贺知章,裴旻、徐浩、高适、李颀、颜真卿等人物形象,彰显出盛唐自由创造的文化精神和宏伟博大的时代气象。全书激情充沛,诗意浓郁,引人入胜。 文史专家 陶文鹏 唐人张旭,祖上师承晋“二王”书法艺术精髄,本人又蒙荫拜师,创中国草书书法,人称“草圣”“张颠”,为古今崇仰。可惜他仕途不畅,虽有与李白等许多诗书名家交往,但历史记录甚少。本传从中国书法沿革、唐诗表现、唐史面貌及传主的人生经历等多个侧面,努力还原真实,在赏书、品诗、鉴史的诗性描绘表达中,个性化地再现了张旭奇特书法的艺术贡献和曲折的人生命运情形。作品文史书法唐诗等信息见识丰盈,语言精简独到,人物性格形象描绘生动,是认知书法、唐诗和传主个性的精彩书写,十分难得。 文学专家 李炳银

内容简介

本传从中国书法沿革、唐诗表现、唐史面貌及传主的人生经历等多个侧面,努力还原真实,在赏书、品诗、鉴史的诗性描绘表达中,个性化地再现了张旭奇特书法的艺术贡献和曲折的人生命运情形。作品文史书法唐诗等信息见识丰盈,语言精简独到,人物性格形象描绘生动,是认知书法、唐诗和传主个性的精彩书写。

目录

001????引言/世间无物非草书

006????**章/楚人每道张旭奇

014????第二章/忽遇文殊开慧眼

022????第三章/丈夫未可轻年少

030????第四章/大鹏一日同风起

039????第五章/忆昔开元全盛日

047????第六章/天生我材必有用

055????第七章/我辈岂是蓬蒿人

063????第八章/且借壶中沉香酒

072????第九章/莫使金樽空对月

079????第十章/挥毫落纸如云烟

088????第十一章/兴酣落笔摇五岳

099????第十二章/山光物态弄春晖

109????第十三章/请君细看风流意

119????第十四章/数声风笛离亭晚

126????第十五章/丈夫相见且为乐

135????第十六章/一日看尽长安花

143????第十七章/安得长绳系白日

151????第十八章/若使巢由知此意

160????第十九章/气岸遥凌豪士前

168????第二十章/仰天大笑出门去

175????第二十一章/男儿本自重横行

185????第二十二章/情在寥天独飞鹤

192????第二十三章/江枫渔火对愁眠

200????第二十四章/欲把一麾江海去

209????第二十五章/我从此去钓东海

218????第二十六章/四海雄侠皆相推

227????第二十七章/绿野堂开占物华

236????第二十八章/狂来轻世界,醉里得真如

243????第二十九章/阆风游云千万朵

251????附录一/忆得春江千里涛

265????附录二/张旭大事记

267????附录三/参考征引书目

269????跋


展开全部

节选

引言??世间无物非草书 “天雨粟,夜鬼哭。”这上下两句都与文字有关。上句是说仓颉造字,人类智慧得以开启,遂能知晓天文,探究地理,洞悉天地自然的真相奥秘,于是天降粟米以贺;下句是说,人类拥有了文字,便能参悟自然万物真理,魑魅魍魉妖魔鬼怪就不能施展伎俩,蒙蔽苍生,于是夜半哀哭,感伤自己没有了生存之地。喜也罢,悲也罢;哭也罢,笑也罢。不管怎么说,人类拥有了文字,便走进了文明,产生了审美,也就有了书法。中国书法艺术始于汉字而诞,“声不能传于异地,留于异时,于是乎文字生。文字者,所以为意与声之迹。”(《书林藻鉴》)书法以文字为根为体,为源为基。书法就是让文字走上舞台,生旦净末丑,真草隶篆行,角色便应运而生。文字的产生是书法的**推动力…… 东汉许慎所作的《说文解字》,是中国**部分析汉字字形、说明字义、考究字源的著作,也是**部体系完备的字典。它是中国文字学史上一部划时代的著作,被后世公认为中国语言文字学的经典之作,在中国文化史上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说文解字》中,对文字是这么描述的:“盖依类象形,故谓之文;其后形声相益,即谓之字。”而文是“独体”,字为“合体”,“文字”二字也便有了*好的诠释。中华民族历史悠久,积淀深厚,传统伟大。宛若一条漫漫长河,在周而复始、日出日落中流淌过五千年的岁月。在这条时间和文明的长河中,许许多多的往圣先贤、仁人志士,用他们的行为、思想、成就,创造着智慧,点燃着心灯,让我们渴望着在生命的每一天去凝视、去倾听、去感触、去践行。欣喜的是,中国有一个引以为豪的史学传统,几千年的历史都可以在文字的般若中找到来龙去脉,吉光片羽,绵延如缕,生生不息。 中国汉字的构字原则有所谓象形、指事、会意、假借、形声、转注“六书”之说。有一种“近取诸身,远取诸物”的构思之美,体现着中华民族的文明智慧。这不是作者的臆断谬赞,这一对词语*早见于《周易·系辞下》:“古者包牺氏之王天下也,仰则观象于天,俯则观法于地,观鸟兽之文与地之宜,近取诸身,远取诸物,于是始作八卦,以通神明之德,以类万物之情。”在聪慧的古人眼里,汉字,不只有记载的实用功能,更因为审美建构而使其成为书法艺术。甲骨的苍茫,小篆的厚重,汉隶的飘逸,魏碑的峻厉,行草到狂草的平正与险绝,唐楷的法度庄严,宋代的风流意趣,清代的朴厚古拙,在璎珞相衔、各擅胜场的一代代书家笔下淹会贯通。让点画的情趣,水墨的逸韵,踏着传统文化的节拍,把前贤崇尚的精神气息日复一日地镌刻为文化记忆中的幽情远思,让我们感到一股时光之下、风景深处的斯文底色扑面而来,流连于那些文字性灵的审美意境。 艺术是为人类生命活动的需要而诞生的。一切真诚的艺术家,都在自觉不自觉地穿越社会生活的层面、历史文化的层面、艺术本体的层面,向生命体验靠近。江山代有才人出。一代又一代贤人逸士在墨痕里惊鸿一瞥,清幽一现,便隐入岁月的皱褶,唯剩一纸的魂魄。从汉字脱颖而出、衍变升华的书法艺术,不同书体、不同造诣,不仅给人不同的视觉印象,而且给人不同的审美分野。在这线条律动、黑白对比、虚实相生的艺术感受里,重要的是书法意蕴提供给读者的跟进与超越;不仅滋润自己的心灵,而且要把美好带给别人。可以自豪地说,书法是中华民族传情达意与心灵顿悟的特殊的艺术语言,是中国人精神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的文化含量与艺术张力所构成的视觉效果是其他任何艺术语言都无法替代的。它不仅具有超越达观的随意性,同时也蕴含着中国文化的精神和境界,蕴含着书家的精神向度和艺术准则,蕴含着书家的智于阙疑、行于无悔的人生感慨和审美体验。

作者简介

李 彬,本名李金祥,男,1967年生于陕西周至楼观台下。中国作协会员、中国报告文学学会理事。著有《听那立体的乡愁》《风中的灯有多美》《一钩新月天如水》《*后那片竹林——书法家吴三大评传》《美乡醉梦人——书法家茹桂评传》《天容海色——书法家雷珍民评传》《人民艺术家——书法家石宪章评传》《花盛自心——乔玉川画传》等散文评论集多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