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9420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04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569942057 ; 978-7-5699-4205-7

本书特色

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十四五”规划的重要内容。 2.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内容。 3. 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明确提出,推动国家安全学学科建设,设立国家安全学一级学科。 4. 2021年1月,经专家论证,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将“国家安全学”设置为一级学科。这是教育领域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服务国家重大战略需求的重要举措。 5. 本书是树立当代大学生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生动教材,也是深入开展国家安全宣传教育,切实增强全民国家安全意识的有益读物。

内容简介

本书以总书记关于总体国家安全观的重要论述为统揽,以《教育部关于加强大中小学国家安全教育的实施意见》为指导,对新时代总体国家安全观的理论问题进行了系统研究和阐释,并从政治安全、国土安全、军事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科技安全、信息安全、生态安全、资源安全、核安全、海外利益安全和新兴领域安全等方面研究了当今总体国家安全的近期新态势,同时提出相关领域安全对策思考,旨在引起读者对总体国家安全各领域的了解和关注,帮助读者扎实树立总体国家安全观,打牢维护总体国家安全的思想基础。

目录

前言 001

绪论:青年们!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一、国家安全是安邦定国的重要基石 001

二、把握总体国家安全观的核心要义 005

三、走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 009

思考题 017

**章 政治安全

一、始终把维护政治安全放在首位 021

二、政治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026

三、维护政治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033

思考题 040

第二章 国土安全

一、国土安全是国家安全之基 043

二、我国国土安全总体现状 046

三、国土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050

四、维护国土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055

思考题 058

第三章 军事安全

一、军事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061

二、军事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065

三、全面做好维护军事安全准备 071

思考题 082

第四章 经济安全

一、经济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物质基础 085

二、经济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089

三、维护经济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094

思考题 101

第五章 文化安全

一、文化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保障 104

二、文化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108

三、维护文化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113

思考题 118

第六章 社会安全

一、社会安全是国家安全的社会基础 121

二、社会安全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124

三、维护社会安全需要把握的主要问题 131

思考题 136

第七章 科技安全

一、科技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技术保障 139

二、科技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144

三、维护科技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152

思考题 159

第八章 网络安全

一、网络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162

二、网络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167

三、维护网络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172

思考题 178

第九章 生态安全

一、生态安全是国家安全的重要基石 182

二、生态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187

三、维护生态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192

思考题 199

第十章 资源安全

一、资源安全攸关国家安全战略 202

二、资源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206

三、维护资源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212

思考题 219

第十一章 核安全

一、核安全是国家安全的战略关切 222

二、核安全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226

三、维护核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230

思考题 235

第十二章 海外利益安全

一、海外利益安全是国家安全的自然延伸 238

二、海外利益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244

三、维护海外利益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250

思考题 260

第十三章 新兴领域安全

一、新兴领域是国家安全关注的新领域 263

二、新兴领域安全面临的威胁与挑战 275

三、维护新兴领域安全应把握的主要问题 282

思考题 289

参考文献 290

后记 294


展开全部

节选

第八章 网络安全 网络安全和信息化是事关国家安全和国家发展、事关广大人民群众工作生活的重大战略问题,要从国际国内大势出发,总体布局,统筹各方,创新发展,努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网络强国。 ——2014年2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网络安全和信息化领导小组**次会议上的重要讲话 【案例透视】 “震网”蠕虫病毒攻击伊朗核设施 位于伊朗南部的布什尔核电站是伊朗首座核电站,设计装机容量为1000兆瓦。按照伊朗官方的计划,该核电站应于2010年10月并网发电。然而,到了第二年2月,布什尔核电站不但没有发电,还卸载了反应堆中的核燃料。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其遭到了美国和以色列的网络攻击。 2010年7月,中情局派间谍通过U盘传播的“震网”(Stuxnet)蠕虫病毒感染成功地将“震网”病毒混进伊朗纳坦兹(Natanz)核电站的计算机系统。“震网”病毒由美国和以色列相关研究人员联合研发,可以通过移动存储介质和网络进行传播,专门攻击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发的基础设施控制系统。侵入由德国西门子公司为伊朗核设施设计的计算机控制系统后,获得控制系统数据,进而指挥离心机高速运转。9月,伊朗核设施遭受了代号为“震网”的蠕虫病毒攻击,在接下来数周内,伊朗纳坦兹核电站被一波又一波的“震网”病毒击中,*终摧毁了大约1000台离心机,将伊朗的离心机数量从4700台降到了约3900台。这次网络攻击,导致伊朗全国有多达3万台电脑IP地址被这种蠕虫病毒感染,核电站的计算机系统受到“震网”蠕虫病毒的攻击。从打击效果可以看出,“震网”病毒展示出网络武器的巨大威力,伊朗核发展计划被迫延缓两年,打乱了政府决策,发挥了不流血便可毁坏战略设施的惊人效能。 “震网”事件发生后,国际社会和公众对于网络空间安全威胁的认知顿时敏感起来,显著提升了对网络空间安全的警惕和关注。2013年,“棱镜门”泄密者斯诺登爆料,美国国家安全局与以色列一起制造了袭击伊朗核计划的“震网”病毒。“震网”病毒的出现使得过去仅限于间谍行为的网络攻击出现了大的转折。“震网”事件表明,网络战不仅可以独立发生,而且可能与其他军事对抗行为一起出现;网络攻击的目标不单是军事系统,而且包括实体经济的操作系统。 信息化时代,网络空间的先发制人已经出现,网络战已经开始。与传统电脑病毒相比,“震网”病毒不通过窃取个人隐私信息牟利,它打击的是全球各地重要目标,且无须借助网络连接进行传播,因此被一些专家定性为全球首个投入实战的 “网络武器”。美国中央情报局前任局长迈克尔·海登证实,“震网”病毒的运用是“**次造成大规模硬件设施瘫痪的网络攻击”。“震网”是迄今为止公开报道的**个针对工业控制系统的病毒,它预示着网络战已经发展到以破坏硬件为目的的新阶段,也标志着全球网络安全进入“国家基础设施保护时代”。此次攻击事件警示人们,物理隔离的专用局域网并非固若金汤,专用的软件系统也可能遭受攻击。 【法条链接】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安全法》第二十五条 国家建设网络与信息安全保障体系,提升网络与信息安全保护能力,加强网络和信息技术的创新研究和开发应用,实现网络和信息核心技术、关键基础设施和重要领域信息系统及数据的安全可控;加强网络管理,防范、制止和依法惩治网络攻击、网络入侵、网络窃密、散布违法有害信息等网络违法犯罪行为,维护国家网络空间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 信息时代,网络安全与政治安全、经济安全、文化安全、社会安全、军事安全等领域相互交融、相互影响,已成为我国面临的*复杂、*现实、*严峻的非传统安全问题之一。网络安全与制网权已经成为国家安全与军事战略的制高点,成为维护国家安全的关键要素。 一、网络安全在国家安全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聪者听于无声,明者见于未形。”中国古代兵圣孙子说:“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当今,国家安全的各个领域都与网络安全密不可分,网络信息安全就是不可不察的国家死生之地、存亡之道,是国家安全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领域。 (一)网络安全概念阐释 随着信息网络系统的迅速发展和普及,人与计算机的关系发生了质的变化,人类社会与计算机及其网络组成了一个巨大系统,出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网络社会。在网络社会,人类对网络空间的依赖越来越强,不仅政治经济文化生活依赖于网络空间,而且个人、企业、民族、国家乃至全人类的安全也建立在计算机网络之上。在总体国家安全观指导下,引申出当今的网络安全,应该说是对国家安全理念的一次重要完善。 网络空间安全,是指国家的网络环境的可信性、安全与稳定,网络活动的合法、有序与可控的状态,即国家运用各种国家资源,维护有利于经济发展繁荣、社会政治稳定和国防安全的网络环境,防止国内和跨国网络活动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网络空间安全的核心内容就是网络上的信息安全,涉及的领域很广,主要包括网络运行系统安全、网络上系统信息的安全、网络上信息传播的安全、网络上信息内容的安全。可见,网络安全既包含了多个层面的概念,其中计算机硬件可以看作是物理网络层面,软件可以看作是逻辑网络层面,再就是数据层面即网络信息层面,又包含了属性的概念,其中破坏涉及的是可用性,更改涉及的是完整性,显露涉及的是机密性。 对网络安全的理解和掌握,实际上是对信息安全更深层次的全新领悟。因此,对于网络安全可以从三个方面的安全来理解:一是物理网络安全,指网络系统中各通信、计算机设备及相关设施等有形物品的保护,使它们不因此物理性因素影响导致物理网络系统受到破坏,进而使网络瘫痪。二是我们通常所说的逻辑网络安全,网络病毒造成的危害。三是网络信息层面安全,它包含信息完整性、保密性以及可用性等。物理网络安全、逻辑网络安全和网络信息安全都非常重要,任何一方面在没有受到保护的情况下,网络安全就会受到影响。因此,在进行网络安全保护时必须合理安排,同时顾及这些方面。 网络环境的可信性、安全与稳定,网络活动的合法、有序与可控,成为国家安全的关注对象。防止源于网络空间的安全威胁或通过网络空间发起的攻击,影响经济、政治、军事等其他领域的稳定,也成为国家安全的重要关注。因此,各国政府运用各种国家资源,维护有利于经济发展繁荣、社会政治稳定和军事国防安全的网络环境,防止国内和跨国网络活动对国家安全造成威胁,便构成了国家网络安全的主要内容。

作者简介

李大光,国防大学教授,研究生导师。中国科协科普协会会员、中国孙子兵法研究会理事、中国海洋发展研究会理事。主要研究领域:国家安全、军事战略、军事装备和国际政治。主要学术专著有《20世纪武器发展与战争演变》 《太空战》 《国家安全抉择》 《论制天权》 《国际机制与区域安全》 《基于信息系统的网络作战》 《国家安全》 《走近还是远离战争》 《网络安全战略问题研究》等10余部;在《人民日报》 《解放军报》 《中国军事科学》 《军事学术》等军内外报刊杂志上发表学术和时评文章250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