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64085
  • 装帧:6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517
  • 出版时间:2018-11-01
  • 条形码:9787100164085 ; 978-7-100-16408-5

内容简介

《论三位一体》是奥古斯丁很重要的三部著作之一(《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论三位一体》侧重于从上帝三位一体本身的角度,来考察神与人的关系。它被认为是理论水平很深的一部著作,也被认可为代表了奥古斯丁神哲学的很好,也可以说是整个教父哲学的理论很好。按照我们今天的学科分类,《论三位一体》既可以说是神学的,也可以说是哲学的、心理学的。在前面七章里,奥古斯丁主要讨论了神学的问题,在后面的章节里,奥古斯丁主要讨论了哲学的问题。它里面的许多思想,对后世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目录

第1卷 神圣三位格的绝对平等

第2卷 差遣:《旧约》里的神显

第3卷 奉差:天使的工作

第4卷 奉差:中保的工作

第5卷 语言和逻辑问题:实体与关系

第6卷 语言的和逻辑的:属性归予问题

第7卷 语言和逻辑的问题得到解决

第8卷 藉着镜子观看

第9卷 心理的:心智形象,**草案

第10卷 心理的:心智形象,第二草案

第11卷 心理形象:心智形象,逊色一点的类比

第12卷 人的个案史:形象破碎;堕落

第13卷 人的个案史:形象修复;救赎

第14卷 人的个案史:得到完善的形象

第15卷 人这一完善形象的绝对的不足之处

译名对照表

再版译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1.读我这些三位一体反思的人,须在心里牢记,我执笔是为了反对那些不屑于从信仰出发,反因不合理地、被误导了地溺爱理性而深陷虚幻的人的诡辩。他们当中的一些人,试图将他们所观察到的关于物体的东西运用到非物质的、属灵的事上,他们把通过身体感官经验到的或凭着自然人的理智、生活实践和技巧习得的东西当作标准,来衡量属灵的事。又有一些人,他们在思考上帝时,将人类精神的本性和情绪归到上帝身上,这样,他们的上帝概念就是错误的,这一错误使他们关于上帝的论证与扭曲的、误导性的阐释规则连在了一起。除此之外,还有一类人,他们努力想爬到必定改变的受造宇宙的上面,将他们的思想升高到不变的实体即上帝那里。不过,他们因受必死性之累而头重脚轻,以致他们希望别人认为他们知道他们本不知道的东西,他们希望知道他们不能知道的东西;这样,他们就由于武断地肯定自己的谬见,而堵死了通往正解的道路;他们宁愿固执自己的谬见,而不愿纠正它们。  我所说的这三种人,即用有形之物来设想上帝的人,用属灵的受造者如灵魂来想象上帝的人,以及既不用有形之物,也不用属灵的受造物来设想上帝,但仍对上帝抱有错见的人,都犯了上面所说的通病:他们与真理相距太远,以致无论是在物体世界里,还是在受造的灵界,还是在创造主本身之内,都不能找到什么是与他们的概念相符的。所以谁若想象上帝为炽白或火红,就是错误的,不过这些仍是物体世界内的实在。或者,谁若想象上帝有时记性好有时记性差,肯定也是十分错误的,不过这些仍是心智世界的实在。但那些想象上帝有如此权能,以致他事实上产生了自己的人,却错得更离谱,因为不仅上帝不是这样子的,而且灵界和物界的受造者也不是这样子的。绝对不存在什么自己生了自己的东西。  2.所以那对婴孩也适合的《圣经》,为了消除人们精神中的这些谬见,不惜援用任何种类的真实存在的事物,来喂养我们的理解力,好将它逐渐提高到能领会属神的崇高的事。于是,《圣经》借用了有形之物来谈说上帝,如“将我隐藏在你翅膀的荫下”(诗17:8);也从灵界借用了许多词,来表明实非如此,但不得不这么说的事,比如“主你的上帝是忌恨的上帝”(出20:5),注30以及“我造人后悔了”(创6:7)。但《圣经》并没有用不存在的事物,来构成比喻或谜语。因此,那些用第三种错误自绝于真理的人,他们之落入虚幻的无意义,就比头两种人更为深重,因为他们用既不能在上帝本身内,也不能在任何受造者中间找到的东西来臆想上帝。  《圣经》习惯将发生在受造物中间的事做成孩子的玩具,来吸引我们有病之人的注意,使我们一步一步地尽力追求上面的事,离弃下面的事。但《圣经》很少用那些上帝专有的、受造界里找不到的事来谈论上帝。这样的例子有上帝对摩西说“我是我所是”和“那自是者打发我到你们这里来”(出3:14)。注31既然身体和灵魂可以这种或那种方式说是存在[是],注32那么这词[存在,是]若非用在上帝身上有一种特殊的意思,《圣经》是不会这么说的。使徒保罗说:“惟有他有不死”(提前6:16),注33也与此相似。既然灵魂可以在某种意义上说是不死的,《圣经》若非因为真实的不死乃是不变,就不会说“惟有他有”;这种不死凡受造者都不能有,因为它只属于创造主。雅各也说:“各样美善的恩赐,和各样全备的赏赐,都是从上头来的,从众光之父那里降下来的,在他并没有改变,也没有转动的影儿”(雅1:17)。大卫也说:“你要将天地更换,天地就都改变了;惟有你永不改变”(诗102:26-27)。

作者简介

奥古斯丁(354-430),基督教教父哲学的集大成者,古罗马帝国时期天主教思想家,欧洲中世纪基督教神学、教父哲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罗马天主教系统,他被封为圣人和圣师,并且是奥斯定会的发起人。对于新教教会,特别是加尔文主义,他的理论是宗教改革的救赎和恩典思想的源头。重要的著作有《忏悔录》、《上帝之城》、《论三位一体》等。 周伟驰,中国社科院世界宗教研究研究所研究员,主要研究致力于基督教研究,发表过两部个人专著,翻译过多部基督教名著;在基督教研究领域有很深的造诣,在多种刊物发表过很多篇论文。主要译著有:《论原罪与恩典》,《宗教哲学》,《奥古斯丁》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