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商品评论(2条)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286458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45
- 出版时间:2021-08-01
- 条形码:9787569286458 ; 978-7-5692-8645-8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传统御史制度发展*为鼎盛的唐朝进行研究,以唐代御史“进状”、“关白”问题为主线,在探寻整个唐代御史监察制度的演变规律及其背后的复杂动因的同时,以法制逻辑与理性思维,阐释唐代御史“进状”、“关白”制度的认识基础御史弹劾的概念、依据和案源,论述了唐代御史“进状”、“关白”制度的理论基础,重点结合“进状”、“关白”作为唐代御史弹劾的特殊程序在概念考辨、历史沿革、变化特点和原因分析上探求其历史背景与发展趋势,分析论证了唐代御史“关白”制度的流变和终结影响因素,在把握御史制度的运行基础上,提出对唐代御史“进状”、“关白”制度的述评。总体上在综合运用史论结合法、系统分析法、比较研究法等法学、历史学、政治学的研究方法,立足于各类史料,遵循历史与逻辑相统一,做到论从史出、有理有据。
目录
**章 绪论
**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关于弹劾
**节 弹劾的概念
第二节 弹劾的依据
第三节 弹劾的案源
第三章 唐代“进状”“关白”制度的理论基础
**节 法术辩证与监察理论
第二节 “利异相监”与“潜御群臣”的法制理念
第四章 唐代御史“进状”“关白”制度的考察
**节 唐代御史“进状”“关白”之概念考辨
第二节 唐代御史“进状”“关白”程序之历史沿革
第三节 唐代御史“进状”“关白”之变化特点
第四节 唐代御史“进状”“关白”原因论
第五章 唐代御史“关白”制度的终结
**节 肇始于唐、终结于宋的御史“关白”制度之流变
第二节 制度何以变迁:北宋台谏政治对御史“关白”制度终结的影响
第六章 唐代御史“进状”“关白”制度的历史评价
**节 御史“进状”“关白”程序的演变折射出传统中国官僚政治的二重性
第二节 御史“进状”“关白”的成效与皇权运作的好坏息息相关
第三节 监不胜监、察不胜察——御史监察制度的历史宿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节 研究的缘起
第二节 学术史梳理
第三节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关于弹劾
**节 弹劾的概念
第二节 弹劾的依据
第三节 弹劾的案源
第三章 唐代“进状”“关白”制度的理论基础
**节 法术辩证与监察理论
第二节 “利异相监”与“潜御群臣”的法制理念
第四章 唐代御史“进状”“关白”制度的考察
**节 唐代御史“进状”“关白”之概念考辨
第二节 唐代御史“进状”“关白”程序之历史沿革
第三节 唐代御史“进状”“关白”之变化特点
第四节 唐代御史“进状”“关白”原因论
第五章 唐代御史“关白”制度的终结
**节 肇始于唐、终结于宋的御史“关白”制度之流变
第二节 制度何以变迁:北宋台谏政治对御史“关白”制度终结的影响
第六章 唐代御史“进状”“关白”制度的历史评价
**节 御史“进状”“关白”程序的演变折射出传统中国官僚政治的二重性
第二节 御史“进状”“关白”的成效与皇权运作的好坏息息相关
第三节 监不胜监、察不胜察——御史监察制度的历史宿命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浏览历史
本类畅销
-
人类酷刑简史
¥23.6¥59.0 -
安史之乱
¥27.9¥68.0 -
从三十项发明阅读世界史
¥12.5¥39.0 -
大明日落:崇祯王朝的人与事(八品)
¥7.0¥26.0 -
西北史地丛书:冯承钧西北史地论集
¥24.0¥68.0 -
消寒图:珍重待春风
¥23.6¥58.0 -
你不知道的古人生活冷知识
¥14.7¥49.0 -
中国近代史
¥12.7¥39.8 -
万历十五年
¥20.6¥25.0 -
明朝那些事儿:第陆部日暮西山
¥8.9¥29.8 -
发明里的中国(平装)/九说中国
¥8.0¥25.0 -
日本历史
¥15.8¥48.0 -
中国通史
¥23.0¥45.0 -
中国历史速记图表
¥9.9¥38.0 -
明朝那些事儿大结局 第七部
¥10.1¥29.8 -
西北史地丛书(第三辑):辛卯侍行记
¥24.0¥68.0 -
小字白劳-李零自序集
¥22.1¥65.0 -
显微镜下的大明
¥39.0¥52.0 -
名师讲堂文物精品与文化中国
¥26.5¥78.0 -
终局之地:南明那些事儿
¥21.8¥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