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急危重症免疫学

急危重症免疫学

1星价 ¥259.1 (7.9折)
2星价¥259.1 定价¥32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6955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992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030695543 ; 978-7-03-069554-3

内容简介

本书涵盖了从免疫系统基本原理到急危重症免疫紊乱机制、免疫功能评价体系和临床预防治疗方案等内容。全书共38章,主要包括免疫学基础理论,免疫功能障碍及其机制,急危重症状态下免疫反应与多器官损害,病原微生物感染与宿主应答,儿童和老年患者免疫反应低下及其意义,急危重症免疫状态的识别、监测与评估,临床免疫调理新策略、新途径等。

目录

目录
**章 概述 1
**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1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2
第三节 免疫学发展趋势 7
第四节 免疫学与急危重症医学 8
参考文献 12
第二章 免疫系统的发育、结构与功能 16
**节 免疫系统的种系发生和个体发育 16
第二节 免疫器官 20
第三节 免疫细胞 25
第四节 免疫细胞因子 32
参考文献 39
第三章 免疫应答 42
**节 概述 42
第二节 固有免疫应答 42
第三节 体液免疫应答 53
第四节 细胞免疫应答 60
第五节 固有免疫应答与适应性免疫应答的关系 67
参考文献 67
第四章 免疫调节 71
**节 免疫分子的免疫调节作用 71
第二节 免疫细胞的免疫调节作用 80
第三节 免疫应答不同阶段的免疫调节 85
第四节 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调节 87
第五节 免疫应答的遗传控制与基因调控 91
参考文献 98
第五章 炎症反应与免疫功能异常 100
**节 促炎细胞因子 100
第二节 抗炎细胞因子 113
第三节 补体系统 125
第四节 黏附分子 132
第五节 高迁移率族蛋白B1 139
第六节 其他介质 149
参考文献 156
第六章 免疫障碍的模式识别受体机制 159
**节 模式识别受体的概念 159
第二节 Toll样受体 160
第三节 NOD样受体 169
第四节 RIG-Ⅰ样受体 171
第五节 C型凝集素受体 174
第六节 AIM2样受体 176
第七节 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 177
参考文献 178
第七章 免疫障碍的信号转导过程 181
**节 概述 181
第二节 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信号转导通路 182
第三节 Janus激酶/信号转导与转录激活因子通路 193
第四节 核因子-κB通路 197
第五节 信号通路的交汇作用 204
参考文献 212
第八章 免疫细胞凋亡与急危重症 215
**节 细胞凋亡及其机制 215
第二节 细胞凋亡与急危重症 224
参考文献 231
第九章 免疫细胞自噬与急危重症 235
**节 自噬的分子机制 236
第二节 自噬与免疫应答 241
第三节 调节自噬的方法 247
第四节 针对免疫细胞自噬治疗急危重症的研究进展 251
参考文献 256
第十章 免疫细胞内质网应激与急危重症 261
**节 内质网的结构与功能 261
第二节 内质网应激反应 264
第三节 内质网应激对急危重症的影响 269
参考文献 277
第十一章 免疫细胞代谢障碍与急危重症 281
**节 免疫细胞代谢障碍的基本特征 281
第二节 免疫细胞代谢的调控 290
第三节 免疫细胞代谢的治疗靶点 298
参考文献 301
第十二章 固有免疫应答紊乱及其机制 305
**节 固有免疫细胞功能障碍 305
第二节 固有免疫效应功能障碍 314
第三节 激活适应性免疫的功能紊乱 319
参考文献 324
第十三章 适应性免疫应答紊乱及其机制 326
**节 概述 326
第二节 T 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330
第三节 B 细胞介导的适应性免疫应答 340
第四节 适应性免疫应答障碍与疾病 346
参考文献 356
第十四章 急危重症与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 358
**节 急危重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激活 358
第二节 急危重症神经-内分泌-免疫网络失调 376
参考文献 386
第十五章 创烧伤后免疫功能异常改变 388
**节 概述 388
第二节 创烧伤后免疫功能障碍机制 390
第三节 细胞免疫功能障碍在创伤感染中的作用 395
第四节 创伤后免疫状态监测及其意义 399
第五节 免疫功能紊乱的调理措施 406
参考文献 415
第十六章 外科手术麻醉与免疫反应 417
**节 全身炎症反应综合征与抗炎反应综合征 417
第二节 手术创伤与炎症反应 418
第三节 手术创伤与免疫抑制 420
第四节 麻醉与免疫状态 423
第五节 围术期免疫状态调节 427
参考文献 428
第十七章 休克与免疫反应 432
**节 概述 432
第二节 休克的病理生理机制 434
第三节 休克的诊断与治疗 440
第四节 休克后的免疫反应 442
第五节 休克后的监测指标 455
参考文献 462
第十八章 重症中暑与炎症及免疫反应 465
**节 概述 465
第二节 全身炎症反应在重症中暑中的作用 469
第三节 重症中暑的免疫调节与机制 470
第四节 重症中暑炎症与免疫调节的治疗 486
参考文献 488
第十九章 心功能不全与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491
**节 概述 491
第二节 心脏的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 495
第三节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在心功能不全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502
第四节 神经-内分泌-免疫调节与心功能不全的治疗 507
参考文献 508
第二十章 免疫功能障碍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511
**节 概述 511
第二节 固有免疫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512
第三节 适应性免疫与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 519
第四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病理改变与分期 520
第五节 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诊断与治疗进展 524
参考文献 526
第二十一章 急性肝衰竭的免疫机制 528
**节 概述 528
第二节 急性肝衰竭的病因与流行病学 530
第三节 急性肝衰竭的组织病理学 533
第四节 急性肝衰竭的临床特征 534
第五节 急性肝衰竭的诊断与处理原则 537
第六节 急性肝衰竭的免疫机制 537
第七节 急性肝衰竭免疫治疗的前景 543
参考文献 545
第二十二章 急性胰腺炎与免疫炎症改变 548
**节 免疫功能紊乱在急性胰腺炎发病中的作用与机制 548
第二节 急性胰腺炎后免疫炎症反应与多脏器损伤 554
第三节 急性胰腺炎感染期免疫功能状态的评估与调控 561
参考文献 571
第二十三章 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 573
**节 概述 573
第二节 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的发病机制 575
第三节 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的诊断 583
第四节 脾切除后凶险性感染的防治 584
参考文献 588
第二十四章 肠道免疫损伤与功能衰竭 590
**节 肠道的固有免疫 591
第二节 肠道的适应性免疫 600
第三节 肠道菌群和肠道免疫相互作用 605
第四节 肠道免疫损伤与肠源性脓毒症 608
参考文献 611
第二十五章 肾脏免疫损伤与功能衰竭 613
**节 肾脏免疫损伤的原因 613
第二节 肾脏免疫损伤的分类 615
第三节 肾脏免疫损伤的病理生理机制 616
第四节 肾脏免疫损伤的诊断与分级 624
第五节 肾脏免疫损伤的早期生物学标志物 625
第六节 肾脏免疫损伤的防治 630
参考文献 639
第二十六章 免疫功能障碍与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643
**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因 643
第二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病理生理学机制 645
第三节 免疫功能障碍在弥散性血管内凝血中的作用与机制 652
第四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的免疫治疗 663
参考文献 666
第二十七章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免疫反应与功能障碍 669
**节 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反应 669
第二节 中枢神经系统炎症相关疾病及其免疫反应 672
第三节 神经重症免疫反应与功能障碍 678
参考文献 681
第二十八章 细菌感染与机体免疫反应 685
**节 概述 685
第二节 细菌感染与固有免疫应答 685
第三节 细菌感染与适应性免疫应答 695
第四节 几种常见细菌感染的免疫应答 699
第五节 药物应用对细菌感染免疫应答的影响 703
第六节 细菌感染的免疫逃逸机制 705
第七节 细菌感染的免疫治疗 706
参考文献 707
第二十九章 重症病毒、真菌感染与机体免疫反应 709
**节 概述 709
第二节 重症病毒感染与机体免疫反应 714
第三节 真菌感染与机体免疫反应 728
参考文献 735
第三十章 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 742
**节 概述 742
第二节 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的表现 743
第三节 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的机制 750
第四节 脓毒症免疫调理策略 760
参考文献 770
第三十一章 药物的免疫抑制效应 773
**节 概述 773
第二节 糖皮质激素 773
第三节 细胞增殖抑制剂 780
第四节 亲免素结合的免疫抑制类药物 793
第五节 抗体类免疫抑制剂 806
参考文献 815
第三十二章 急危重症免疫状态评估 819
**节 固有免疫反应评估与意义 819
第二节 适应性免疫功能评估与意义 827
参考文献 832
第三十三章 重症感染免疫相关生物标志物 836
**节 重症感染免疫功能紊乱机制 836
第二节 重症感染免疫功能监测 840
参考文献 854
第三十四章 危重症免疫调理策略 858
**节 概述 858
第二节 危重症免疫状态的识别 859
第三节 危重症免疫调理治疗 865
参考文献 880
第三十五章 危重症免疫营养支持治疗 884
**节 概述 884
第二节 应激后代谢与营养改变 885
第三节 营养评估与测量 890
第四节 危重症营养治疗的基本原则 895
第五节 肠内与肠外营养 899
第六节 营养治疗在某些危重症的应用特点 907
参考文献 911
第三十六章 儿童重症免疫 913
**节 免疫系统的发育与成熟 913
第二节 儿童感染性疾病易感性的免疫分析 917
第三节 儿童重症感染相关免疫学诊断 918
第四节 儿童脓毒症的免疫特征 919
第五节 儿童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的免疫特征 924
参考文献 926
第三十七章 老年重症免疫 934
**节 老年免疫的特点 934
第二节 老年脓毒症的临床改变及免疫机制 940
第三节 老年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的防治 943
第四节 结语 949
参考文献 949
第三十八章 中医药调理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 952
**节 概述 952
第二节 脓毒症的病因病机及其辨证体系的构建与发展 954
第三节 中医药调理脓毒症免疫功能紊乱的*新研究进展 959
第四节 中医药未来的研究方向与展望 962
参考文献 965
索引 967
展开全部

节选

**章 概述   **节 免疫的基本概念   免疫(immunity),顾名思义即免除瘟疫。在古代,瘟疫指各种疫病,人们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认识首先从抗感染免疫开始。我国医学家在对抗天花的长期临床实践中,对天花的预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创造性地发明了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方法,是认识机体免疫性的开端。   免疫是机体的一种保护性反应,是机体适应外环境、维持内环境稳态的一种生理功能,以保证个体生命和种系的正常延续。免疫的概念经历了复杂的变迁,免疫学昀早源于病原微生物学,是细菌学的一个分支,研究抗细菌感染的问题。早期对免疫的定义为机体对微生物的抵抗力和对同一病原微生物的再次感染具有特异的防御能力。随着免疫学的发展,免疫的经典概念已经无法解释诸如自身耐受、过敏、移植排斥等现象。现代意义上的免疫概念,指机体对自身和非自身物质的识别,产生一系列特异性应答的生物学过程,是保持机体内环境稳定的一种生理功能。当抗原物质进入机体后,免疫系统的重要生理功能就是对“自己”和“非己”物质的识别,继而发生特异性免疫应答,排除抗原性异物,或被诱导免疫耐受,并借以维持生理平衡。   免疫通常分为固有免疫和适应性免疫。固有免疫为个体与生俱有的,不针对某一种特定的病原体,对多种病原体都有防御作用,因此又称为天然免疫或非特异性免疫。适应性免疫是机体经后天感染(病愈或无症状的感染)或人工预防接种(菌苗、疫苗、类毒素、免疫球蛋白等)而获得的抵抗感染的能力。这种免疫只针对某一特定的病原体或异物起作用,又称获得性免疫或特异性免疫。   免疫系统是机体一个重要的功能系统,担负着免疫防御、免疫监视与免疫自稳的功能。免疫反应的结果在正常情况下对机体有利,如抗感染免疫和抗肿瘤免疫。但在免疫功能失调的情况下,免疫应答可造成机体组织损伤,如打破对自身抗原的耐受,则可对自身抗原产生免疫应答,出现自身免疫现象,或造成组织损伤,由此诱发自身免疫性疾病。免疫系统以它识别和区分“自己”和“非己”抗原分子的能力,起着排异和维持自身耐受的作用。运用免疫学理论和方法对相关疾病进行预防、诊断和治疗的研究也是当代免疫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第二节 免疫学发展简史   免疫学是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它是研究机体免疫系统的组织结构和生理功能的科学。人类应用免疫学方法预防传染病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6世纪中国医学家利用人痘苗预防天花的伟大实践。此后,免疫学经历了经典免疫学时期和近代免疫学时期,自20世纪60年代以后,由于分子生物学的出现,免疫学有了突飞猛进的进步,进入现代免疫学的发展阶段。现代免疫学中“免疫”这个术语,已逐渐从以往的“抗感染免疫”,发展为机体对“自己”和“非己”物质的识别,进而破坏和排斥进入机体的抗原性异物(如病菌或人体本身所产生的损伤细胞和肿瘤细胞等),成为机体维持其生物稳定性的一个崭新的概念。   一、免疫学的经验时期   对人体免疫功能的认识首先从抗感染免疫开始。我国古代医学家在长期对抗天花的临床实践中,对天花的预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并创造性地发明了人痘接种术。据我国医书考证,有关人痘接种术的文字记载首次见于宋真宗时代(公元999~1022年),明代隆庆年间(1567~1570年)人痘法得到重大改进并得以推广,且效果良好,并在清代传入俄国、朝鲜、日本、土耳其和英国等国家。我国人痘接种术的发明比公认的免疫学起源——英国医生Jenner发明牛痘苗早了几百年,在医学科学尚未发展之时,实为一项伟大贡献,可以说是现代免疫学的先驱。   二、经典免疫学时期   18世纪末至20世纪中叶,人们对免疫功能的认识从人体现象的观察进入了科学实验时期。免疫学的发展与微生物学的发展密切相关,并成为微生物学的一个分支。在这一时期内免疫学取得了重要的成果。   (一)牛痘疫苗的发明   英国医生Jenner观察到患过牛痘的挤奶女工不会再患天花,通过长期研究,确证接种牛痘苗后可以预防天花,并对人体无害。在1793年Jenner发表了牛痘疫苗著作,为人类传染病预防开创了人工免疫的先河。该疫苗给人体接种后,只引起局部反应,并不造成全身性的严重损害,并且能有效地预防天花。1800年后牛痘疫苗开始在世界范围内推广,至1980年世界卫生组织(WHO)宣布全球消灭天花,牛痘疫苗的发明和推广也开辟了免疫学的新领域。   (二)减毒疫苗的发明   19世纪末,随着微生物学的发展,法国免疫学家Pasteur和德国细菌学家Koch等在创立了细菌分离培养技术的基础上,通过系统的科学研究,利用物理、化学及生物学方法获得了减毒菌苗,并用于疾病的预防和治疗。1881年Pasteur应用高温培养法获得了炭疽菌苗减毒株;其后他又将狂犬病毒在家兔体内经过连续传代获得了减毒株,从而制备了狂犬病疫苗。这些减毒疫苗的发明不仅为实验免疫学打下了基础,而且为疫苗的发展开辟了新局面。   (三)抗体的发现   德国学者Behring和日本学者北里柴三郎于1890年在Koch研究所应用白喉外毒素给动物免疫,发现在其血清中产生一种能中和外毒素的物质,称为抗毒素。将这种免疫血清转移至正常动物也有中和外毒素的作用。这种被动免疫法很快应用于临床治疗。Behring于1891年应用来自动物的免疫血清成功地治疗了一例白喉患者,开创了人工被动免疫疗法之先河。为此他于1902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医学奖。后来,人们相继发现了凝集素、沉淀素等能与细菌或细胞特异性反应的物质,并确立了抗原(antigen,Ag)和抗体(antibody,Ab)的概念。抗原是指能够刺激机体免疫系统诱导免疫应答产生相应的抗体和/或致敏淋巴细胞等免疫反应的分子;抗体是B细胞接受抗原刺激后增殖分化为浆细胞所分泌的能与抗原发生特异性结合的糖蛋白。抗原和抗体的发现揭示出“抗原诱导特异性抗体产生”这一免疫学的根本问题,建立了血清学检测方法,促进了免疫化学的发展及抗体的临床应用。   (四)补体的发现   19世纪末,继抗毒素之后,又很快发现了免疫溶菌现象。1894年Pfeiffer在豚鼠体内观察到了新鲜免疫血清对霍乱弧菌的溶菌现象。随后Bordet发现,新鲜免疫血清60℃加热30分钟即可丧失溶菌能力。他认为在新鲜免疫血清内存在两种不同物质与溶菌作用有关:一种对热稳定的物质称为溶菌素,即抗体,有特异性;而另一种对热不稳定,存在于正常血清中,与抗原刺激无关,无特异性,但具有协助抗体溶解细菌或细胞的作用,因而称之为补体。补体并非单一分子,而是存在于血清、组织液和细胞膜表面的一组不耐热的、经活化后具有酶活性的蛋白质,包括30余种可溶性蛋白和膜结合蛋白,广泛参与机体微生物防御反应及免疫调节,也可介导免疫病理的损伤性反应,是体内具有重要生物学作用的效应系统和效应放大系统。   (五)免疫化学的研究   抗体发现后一方面对临床医学的诊断、治疗和预防起到了巨大的推动作用;另一方面,抗原和抗体的理化性质、反应特异性的化学基础等问题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兴趣,逐渐形成了免疫化学的研究领域。   免疫化学研究初期(1910年)首先从Landsteiner等应用偶氮蛋白的人工结合抗原,研究抗原.抗体反应特异性的化学基础开始。Heidelberger等用肺炎球菌荚膜多糖抗原进行了抗原和抗体反应的定量研究。1934年,Marrack提出了关于抗原抗体反应的格子学说,从理论上解释了血清学反应现象。1938年,Tiselius和Kabat建立了血清蛋白电泳技术,证明了抗体活性存在于血清丙种球蛋白部分。随后建立了分离纯化抗体球蛋白的方法,为抗体理化性质的进一步研究奠定了基础。此后研究的重点转向抗体分子的结构与功能。   19世纪40年代还建立了蛋白质抗原性分析的新方法,如Elek、Oudin及Ouchterlony等建立的凝胶扩散法,以及Grubar等建立的免疫电泳技术促进了对蛋白质抗原性的免疫化学分析。进而人们发现了抗体分子的不均一性,使抗体的纯化遇到了困难,抗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进展缓慢。直到免疫生物学的进一步发展,人们对抗体分子不均一性有了本质的了解,改进了研究材料,才使抗体分子结构与功能研究取得了重大进展。   (六)抗体生成理论的提出   Ehrlich在Behring工作的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了关于抗体产生的学说。1897年他首先提出了抗体生成的侧链学说,成为受体学说的创始人。他认为抗毒素分子存在于细胞表面,当外毒素进入体内后与之特异性结合,并刺激细胞产生更多的抗毒素分子,自细胞表面脱落进入血流即是抗毒素。他的学说在当时未能得到大多数免疫学家的支持,并遭到一些学者的责难,致使该学说长期湮没无闻。   19世纪30年代Haurowitz等认为抗体分子的结构是在抗原直接影响下形成的,并提出了抗体生成的模板学说(templatetheory)。在分子遗传学的影响下,Pauling等又进一步对模板学说进行了修正,认为抗原是通过干扰胞核DNA而间接影响抗体分子的构型,提出了间接模板学说。总之,这一学说不承认产生抗体的细胞在其细胞膜上具有识别抗原的受体,而是以抗原为主导,决定了抗体的特异结构。这一学说主宰了以后近30年的免疫学进展。它比较片面地强调了抗原对机体免疫反应的作用,而忽视了机体免疫反应的生物学过程,回避了机体免疫反应的基本生物学规律即对“自己”与“非己”物质的识别作用,从而忽视了对免疫生物学应有的重视与研究。直到细胞系选择学说提出后,免疫学才有了新的进展。   三、近现代免疫学的飞速发展   受免疫学发展早期形成的牢固的抗感染免疫概念及抗体生成“模板学说”的影响,人们对机体免疫性的认识存在片面性,近代免疫学的发展曾受到一定程度的束缚。随着近代免疫生物学的进展和细胞系选择学说的提出,人们对生物机体的免疫反应性有了比较全面的认识。   (一)Koch现象和细胞免疫   德国细菌学家Koch于1890年发现,健康豚鼠首次感染结核分枝杆菌后引起全身炎症反应、细菌全身播散和邻近淋巴结肿大,结核菌素试验阴性;再次感染同量结核分枝杆菌,则只引起局部组织坏死,细菌很少扩散,结核菌素试验阳性;再次感染大量结核分枝杆菌,则引起局部及全身严重的迟发型超敏反应,甚至导致动物死亡。这一现象被称为Koch现象,具有特异性但与抗体产生无关。直到1942年Chase等对Koch现象进行了深入研究,证明将致敏豚鼠血清转移给正常动物不能引起结核菌素反应,而转移淋巴细胞则能引起阳性反应。首先证明了结核菌素反应不是由抗体引起,而是由致敏淋巴细胞引起,从而证明了机体免疫反应除能产生体液免疫外还能形成细胞免疫,并逐步形成了现代细胞免疫的概念。   (二)免疫耐受现象的发现   1945年Owen观察到异卵双生小牛个体体内同时存在两种不同血型抗原的红细胞,称之为血型镶嵌体现象。这种小牛不但允许抗原不同的血细胞在体内长期存在而不产生相应抗体,而且还能接受双胞胎另一小牛的皮肤移植而不产生排斥反应,这种现象称为天然耐受。这一现象引出一个耐人深思的问题:为什么在胚胎期接受异种抗原刺激不引起免疫反应,而形成免疫耐受呢?Burnet等从生物学角度提出了一种假说,认为胚胎期机体免疫功能尚未成熟,异型血细胞进入后能引起免疫细胞克隆抑制或被消灭,故成年后对胚胎期接触过的异型红细胞抗原不会发生免疫应答。其后,Billingham和Medawar等于1953年在小鼠体内成功进行了人工诱导耐受实验,给予Burnet学说以有力支持。自此经典免疫学的观点受到严重挑战,免疫学的发展进入一个新的免疫生物学时期。   (三)抗体生成克隆选择学说的提出   随着生物学及分子遗传学的发展,澳大利亚学者Burnet在天然抗体选择学说及免疫耐受人工诱导成果等的启发下,于1958年提出了关于抗体生成的克隆选择学说。该学说认为:①体内存在识别各种抗原的免疫细胞克隆,抗原通过细胞受体选择相应的克隆并使之活化和增殖,成为产生相

作者简介

姚咏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医学创新研究部转化医学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清华大学、浙江大学、中山大学、南开大学等13所高校讲座或兼职教授。 长期从事创(烧、战)伤感染与免疫、休克、脓毒症和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发病机制及防治策略的转化医学研究,取得的主要成绩和贡献如下:阐明了高迁移率族蛋白B1在创(烧)伤后脓毒症发病中的确切作用与意义,证实其作为新的晚期炎症介质和免疫调节分子诱发多器官损害的论点;揭示了脂多糖结合蛋白及脂多糖受体表达上调是严重损伤增敏内源性内毒素作用的主要分子基础;发现生物蝶呤参与了内/外毒素休克的发病过程,从全新的角度探索脓毒性休克病理生理机制;率先开展严重创(烧)伤后革兰氏阳性菌感染及其外毒素分子致病机制与干预对策研究;明确了血必净注射液改善脓毒症状态下炎症失控、免疫紊乱和凝血异常的主要组分、关键环节和调控途径;提出了评价严重烧伤患者免疫功能障碍程度的新标准与临床免疫调理新策略。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