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精神健康与心理苦痛: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精神健康与心理苦痛: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1星价 ¥60.2 (4.7折)
2星价¥60.2 定价¥128.0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1861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36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20186131 ; 978-7-5201-8613-1

本书特色

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全球有1-4的人受到精神障碍的困扰。在法国,精神疾病每年导致1万人死于自杀、20万人企图自杀。在20世纪80年代至21世纪初,抗抑郁药物的销售量增加了7倍。这些病症不能纯粹归结为脑神经的问题,因为悲伤、痛苦、压抑、失望、焦虑和恐惧也与社会和文化环境密切相关。  从社会科学的角度看待心理现象,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分析和管理心理健康。埃米尔·涂尔干(Emile Durkheim)关干自杀的论述以及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关于疯癫的论述为我们开辟了道路。《精神健康与心理苦痛: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旨在沿着这一道路,探索医疗保健系统与公共政策之间的相互作用,重新思考精神病学的作用与功能,以更贴近实践以及精神健康工作者的视角去进行调查,密切关注构成“心理”(psy)干预对象的个人及群体。  精神健康已成为社会博弈的全新语言。该书的构思、组织和出版正是为了回应上述当代世界的全新要求。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了来自法国社会科学与心理健康领域的前沿论文19篇,介绍了法国精神健康研究的理论传统脉络及其精神卫生服务体系的建设历程、状况和特点。全书分为三个部分,部分从法国社会科学经典理论的角度,探讨了个人的精神心理如何成为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第二部分从医护工作者的视角出发,勾勒了法国当代精神健康领域的专业实践历程,阐述了其精神卫生服务体系在20世纪下半叶重组的情况;第三部分从病患及其家庭的视角展开,讲述了他们作为“精神心理”干预的对象所承受的精神疾苦。

目录

前言 **部分 个人心理,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 序言 自杀,一种社会事实 克里斯蒂安·鲍德洛(Christian Baudelot)、罗杰·埃斯塔布雷(Roger Establet) 文明进程与“幸福感”:追求平衡? 马克·若利(Marc Joly)、达夫妮·博尔兹(Daphné Bolz) 构建一种个人层面的社会学 贝尔纳·拉伊尔(Bernard Lahire) 民族精神病学的理论溯源 理查德·雷希曼(Richard Rechtman) 延伸阅读:皮埃尔·布尔迪厄:精神分析的社会学意义 弗朗辛·米埃尔-德雷富斯(Francine Muel-Dreyfus) 心理苦痛,社会疾苦:代际冲突与遗产矛盾 弗朗辛·米埃尔-德雷富斯(Francine Muel-Dreyfus) 延伸阅读:阿布戴玛赖克·萨亚德:历史社会学和移民的临床社会学 弗朗辛·米埃尔-德雷富斯(Francine Muel-Dreyfus) 批评与实践:精神健康的“性别视角” 斯蒂芬妮·巴师(Stéphanie Pache) 延伸阅读:福柯对精神健康领域的贡献 克劳德-奥利维埃·多隆(Claude-Olivier Doron) 第二部分 精神健康场域的重组 序言 两个去机构化运动:二战后的精神病学、社会科学和现代化 尼古拉·汉克斯(Nicolas Henckes) 延伸阅读:戈夫曼与疯狂:社会秩序与疾病 卡蜜尔·兰瑟勒维(Camille Lancelevée) 精神健康的强制与自愿概念 琍维亚·维尔皮(Livia Velpry)、贝诺·埃洛(Beno t Eyraud) 延伸阅读:罗伯特·卡斯特对精神健康研究的贡献 贝尔特朗·拉翁(Bertrand Ravon) 精神医疗健康“分子化”转折点:精神药物及其历史沿革和制药创新 让-保罗·高迪里尔(Jean-Paul Gaudillière) 神经科学和精神病学:社会科学研究方向初探 巴蒂斯特·穆窦(Baptiste Moutaud) 谋求“福祉”:现状与展望 娜迪亚·卡尔努斯(Nadia Garnoussi) 精神分析:一个法国特例? 玛雅·梵斯坦(Ma a Fansten) 延伸阅读:从拉康到拉康主义 玛雅·梵斯坦(Ma a Fansten) 第三部分 “苦痛者”的视角:实证调查一瞥 序言 家长协会:参与性民主还是游说集团?——自闭症案例试析 布丽奇特·莎玛克(Brigitte Chamak) 精神卫生领域中家庭与专业人士关系初探 奥德·贝利雅(Aude Béliard)、让-塞巴斯蒂安·埃德利蔓(Jean-Sébastien Eideliman) 青春期行为障碍管理,挑战何在? 伊莎贝尔·顾丹(Isabelle Coutant) 研究国际移民之苦痛——以在法国的中国移民为例 王思萌 监狱,精神脆弱者之所 狄迪尔·法森(Didier Fassin) 有助于社会整合的医学?——浅议精神药物的消费 菲利普·勒·莫涅(Philippe Le Moigne) 职场精神痛苦与健康 米歇尔·高拉克(Michel Gollac) 后记 理查德·雷希曼(Richard Rechtman) 作者简介
展开全部

节选

  事实上,随着章节的展开,哈布瓦赫不动声色却系统地推翻了涂尔干所提出的三种自杀类型,这一分类构成了其论证的支柱之一:因整合度低的利己型自杀、因整合度高的利他型自杀以及规则弱化而导致的失范型自杀。他从不把功劳归为已有。他甚至将所谓的利他型自杀排除在外,因为对他来说这是一种牺牲。而自杀与牺牲虽是“同属的两种同类”,但我们不能将两者相混淆,因为社会在这两种行为上所打下的印迹是截然不同的。社会将牺牲视为自身的作品,而自杀则非如此,它被视为非法的行为。至于利己型自杀,他却只字不提。但他依据统计数字,证明新教徒的自杀率不一定比天主教徒的自杀率更高,并不是因为天主教对自杀持谴责态度,责令其反躬自省,单独面对上帝,没有整合仪式,而是因为都市生活方式比农村天主教徒的生活方式更容易使人走上自杀之路,从而解释新教徒为何自杀率较高。他尤其直言不讳地抨击了“失范”的概念,这种“欲望的放纵,不受任何规训的指导和限制”。这种失范现象并不是一种现代疾病,更不是新鲜事物,也并不仅仅关系到渴望变得更加富有的个人。在过往的社会中,贫穷也会导致自杀:“为生存而挣扎的痛苦并不亚于今天想发财致富的人的失望所带来的痛苦。”现代社会生活并非处于无序和无政府状态,而是相比于过往更具规范性。在市场规律的支配下,每个人都要评估“其服务、工作和努力”,社会生活拥有自身的节奏和我们必须遵从的传统形式。现代社会生活所不能容忍的特立独行者必定会被无情消灭。根据哈布瓦赫的观点,更为糟糕的是,今天人们的举止、思维和感受的方式受到比过去更为“专制”的管治,激情被塑造成单一模式。因此,今天的现代社会生活并非比昨天混乱,只是变得“更为复杂”而已。职业生活领域与家庭生活领域的分离迫使每个人至少同时要过两种生活,每种生活都有不同的规范、习俗和价值观。资本主义不再是一种功能失调,而是摇身成为组建社会关系的新方式。这就彻底推翻了“失范”概念的解释性优点,涂尔干曾运用此概念来解释乡村、手工业和宗教社会向城市、工业和世俗社会过渡所导致的自杀急剧增多的现象。  然而,哈布瓦赫却是在该书的*后几页中,在论述个人动机的解释性作用时,才与涂尔干的学说明显地拉开距离。这当然是为了解释自杀,但更多的是为了设想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正如我们所看到的,在其分析中,涂尔干从一开始就驳斥了受害者为自己的行为赋予意义所援引的主观动机。在涂尔干看来,受害者援引的动机是导致他们行为的原因,所表达的要么是一些自然倾向(肉体痛苦、精神疾病、醉酒和酗酒),在这种情况下,无关乎社会生活;要么是一些个体特性,可以相互抵消、相互消除,淹没在其他特性中。哈布瓦赫则反其道而行之,认为个人动机和个人情况“取决于社会团体的结构”,从而恢复其正当地位,并认为有必要将之视为自杀的正当原因,与集体信仰和习俗同理。  哈布瓦赫指出,在涂尔干看来,个人与社会相对立,一如“偶然和不可预测性与必然和法律及秩序相对立”。但这种分离,是两种现实之间的近乎物质性的分离,对哈布瓦赫来说似乎是虚幻的。个人动机与一般原因是密切相关的:它们与一般原因组成系统,将集体生活的大潮与这些特定事故任意分开是错误的。“改善神经系统”并使其“过于微妙”的器质倾向自有其社会原因,因为这种情况“相比于其他群体,在自由职业、工业和商业领域以及城市群体中较为常见,这并非偶然”。另外,个人与社会的区别并不是绝对的,因为社会存在于个人内部。换言之,若排除构成社会的个人,社会则不可存在:“家庭情感、宗教实践、经济活动并非实体。它们体现在将个人存在彼此联结和联系的信仰与习俗中。”得益于爱德华·萨皮尔(Edward Sapir)、诺伯特·埃利亚斯、皮埃尔·布尔迪厄和诸多人类学家的著作,个人与社会现实融为一体(“一体化”)的概念在20世纪后半期占据主流地位①。但早在20世纪30年代,哈布瓦赫就在评论涂尔干的自杀论述中为此奠定了基础,从而在精神病学和社会学之间构建起一种更为互补平和的关系。不再有泾渭分明的两种自杀类型——一是属于精神病学对象的器质决定论,二是属于社会学对象的社会决定论——每种自杀都兼合了这两个角度。“无论从哪一个角度出发,我们将会看到身体原因引起的神经紊乱或社会原因导致的集体平衡破裂的后果。”不同的角度产生不同的对象。实际上,随着科学流行病学的发展,精神科医生、心理咨询和救援中心纷纷介入其中,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研究,认定了自杀通常与抑郁状态有关。如今,个人因素的重要性已不可否认。  社会学家考虑受害者援引的轻生理由,是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思想传统的一种原始表达,这是涂尔干学派的特征。涂尔干用一种现实而粗暴的认识论来规范他的思考,将认识对象按不同领域分类:心理学的对象是个人现实,社会学的对象是社会现实。但对现实的划分却无从掩盖其等级差异:心理学中的自我融合了本能和情感的内涵,而社会则负责在每个个体中纳入智力类别、道德价值、审美和宗教评判原则。虽然涂尔干的弟子想效仿其先师去思考个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但他们却以更大的自由去摆脱了“老板”的教条式认识论。马塞尔·莫斯研究人格形成的社会基础,但不对各学科进行等级划分与区别。在其社会需求理论中,哈布瓦赫巧妙地结合了涂尔干和哲学家柏格森彼此互为矛盾的灵感,借以重新思考个体的问题。  ……

作者简介

[法]伊莎贝尔·顾丹(Isabelle Coutant),社会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主任研究员,法国社会问题、社会科学、政治与健康跨学科研究所(IRIS)成员。主要从事城市民族志研究,注重从社会学的角度探索心理痛苦的问题。 王思萌,社会学家,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CNRS)研究员,法国医学、科学、健康、心理健康与社会研究中心(CERMES3)成员,法国东亚和东南亚移民多学科研究网络(MAF)协调员。专注于国际移民、健康、精神健康,以及当代中国(中国大陆及其侨民)的研究。 蒙田,毕业于巴黎高等翻译学校(ESIT)笔译系。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