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26195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60
- 出版时间:2020-07-01
- 条形码:9787513261951 ; 978-7-5132-6195-1
内容简介
中医药人才的培养过程突出中医特色,遵循中医药人才成长特有规律,探索院校教育与师承教育相互结合的中医药人才培养新模式,重经典、重临床、重传统文化,实施多导师制,博采众长,旨在培养基础理论扎实,临床技术精湛,中医功底深厚,医风医德高尚的中医很好人才,已经成为中医药大学的共识,中药传承班在全国已经成功开设多年,但缺乏针对性强、特色鲜明的中药传承教材,尤其缺乏针对中药理论的全面系统阐述,不利于课程的开展。中药理论专论将全面系统的阐述中药理论,指导中药的辨、采、制、用,连接中医“辨证”与中药“论治”两大环节。本教材要围绕培养学生学生的中医药思维,能够灵活运用中药药性理论服务于科研、临床等
专业与写作水平:针对中药学术传承班学生,中医、中药、针推专业学生,中医爱好者的特点,选择长期工作在一线的教师,均具有博士学位和中级及以上职称,熟悉相关教学内容,具有丰富的编写经验。
目录
**章 本草发展史
**节 秦以前的药物知识
一、药物知识的萌芽
二、药物知识的初步积累
第二节 秦汉时期
一、本草学的形成
二、《神农本草经》的问世
三、本草学家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本草文献
二、本草学术
三、本草学家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
一、本草文献
二、本草学术
三、本草学家
第五节 宋代
一、本草文献
二、本草学术
三、本草学家
第六节 金元时期
一、本草文献
二、本草学术
三、本草学家
第七节 明代
一、本草文献
二、本草学术
三、本草学家
第八节 清代
一、本草文献
二、本草学术
三、本草学家
第九节 “中华民国”时期
一、本草文献
二、本草学术
三、本草学家
第十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一、本草著作的大量刊行
二、中药资源的调查和开发利用
三、中药现代研究
四、中药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 中药采制理论
**节 中药采制与临床应用
一、中药品种与临床应用
二、中药采集与临床应用
三、中药炮制加工与临床应用
四、中药贮藏与临床应用
第二节 中药采制理论的历史沿革发展
一、夏商时代
二、周、春秋战国时代
三、秦汉时代
四、魏晋、南北朝
五、隋唐时代
六、宋代
七、元明时代
八、清代
九、民国时期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三节 中药的品种、名称发展演化
一、中药品种概况
二、中药品种在历代本草中的发展演化
三、中药名称发展演化
第四节 中药的采集
一、中药采收时节
二、常见中药药用部位的采集
第五节 中药的炮制与加工
一、中药炮制的发展演化
二、中药炮制的目的
三、中药炮制的方法
第六节 中药贮藏
一、中药贮藏的历代论述
二、中药陈用及现代研究
第三章 中药性能理论
**节 中药性能理论概要
第二节 四气理论概要
一、四气的含义及历史演变
二、四气的功能
三、四气的临床应用
四、四气的现代研究
第三节 五味理论概要
一、五味的含义及历史演变
二、五味的功能
三、五味的临床应用
四、五味的现代研究
第四节 升降浮沉理论概要
一、升降浮沉的含义及历史演变
二、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
三、中药升降沉浮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五节 归经理论概要
一、归经的含义及历史演变
二、归经的功能
三、归经的临床意义
四、归经的现代研究
第六节 毒性理论概要
一、毒性的古今含义
二、毒性的历史演变
三、中药毒性分级
四、中药不良反应的类型
五、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六、药物毒性强弱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七、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第四章 中药配伍理论
**节 配伍的历史源流
第二节 配伍内容
一、七情
二、药对
第三节 配伍规律
一、七情配伍
二、随证配伍
第四节 配伍应用的研究
第五节 君臣佐使
第六节 中药用药禁忌
一、配伍禁忌
二、妊娠用药禁忌
三、服药饮食禁忌
四、其他禁忌
主要参考书目
**节 秦以前的药物知识
一、药物知识的萌芽
二、药物知识的初步积累
第二节 秦汉时期
一、本草学的形成
二、《神农本草经》的问世
三、本草学家
第三节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
一、本草文献
二、本草学术
三、本草学家
第四节 隋唐五代时期
一、本草文献
二、本草学术
三、本草学家
第五节 宋代
一、本草文献
二、本草学术
三、本草学家
第六节 金元时期
一、本草文献
二、本草学术
三、本草学家
第七节 明代
一、本草文献
二、本草学术
三、本草学家
第八节 清代
一、本草文献
二、本草学术
三、本草学家
第九节 “中华民国”时期
一、本草文献
二、本草学术
三、本草学家
第十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一、本草著作的大量刊行
二、中药资源的调查和开发利用
三、中药现代研究
四、中药教育事业的发展
第二章 中药采制理论
**节 中药采制与临床应用
一、中药品种与临床应用
二、中药采集与临床应用
三、中药炮制加工与临床应用
四、中药贮藏与临床应用
第二节 中药采制理论的历史沿革发展
一、夏商时代
二、周、春秋战国时代
三、秦汉时代
四、魏晋、南北朝
五、隋唐时代
六、宋代
七、元明时代
八、清代
九、民国时期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第三节 中药的品种、名称发展演化
一、中药品种概况
二、中药品种在历代本草中的发展演化
三、中药名称发展演化
第四节 中药的采集
一、中药采收时节
二、常见中药药用部位的采集
第五节 中药的炮制与加工
一、中药炮制的发展演化
二、中药炮制的目的
三、中药炮制的方法
第六节 中药贮藏
一、中药贮藏的历代论述
二、中药陈用及现代研究
第三章 中药性能理论
**节 中药性能理论概要
第二节 四气理论概要
一、四气的含义及历史演变
二、四气的功能
三、四气的临床应用
四、四气的现代研究
第三节 五味理论概要
一、五味的含义及历史演变
二、五味的功能
三、五味的临床应用
四、五味的现代研究
第四节 升降浮沉理论概要
一、升降浮沉的含义及历史演变
二、升降浮沉的临床意义
三、中药升降沉浮理论的现代研究
第五节 归经理论概要
一、归经的含义及历史演变
二、归经的功能
三、归经的临床意义
四、归经的现代研究
第六节 毒性理论概要
一、毒性的古今含义
二、毒性的历史演变
三、中药毒性分级
四、中药不良反应的类型
五、中药中毒的主要原因
六、药物毒性强弱对指导临床用药的意义
七、正确对待中药的毒性
第四章 中药配伍理论
**节 配伍的历史源流
第二节 配伍内容
一、七情
二、药对
第三节 配伍规律
一、七情配伍
二、随证配伍
第四节 配伍应用的研究
第五节 君臣佐使
第六节 中药用药禁忌
一、配伍禁忌
二、妊娠用药禁忌
三、服药饮食禁忌
四、其他禁忌
主要参考书目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新编21世纪公共管理系列教材)
¥33.6¥48.0 -
落洼物语
¥8.7¥28.0 -
中国当代文学名篇选读
¥19.1¥53.0 -
中医基础理论
¥50.7¥59.0 -
北大人文课(平装)
¥13.9¥45.0 -
外国教育史-第2版
¥24.4¥40.0 -
宪法-第二版
¥12.2¥29.0 -
当代中国政府与政治 第二版
¥57.8¥68.0 -
EPLAN电气设计
¥29.9¥39.8 -
闯进数学世界――探秘历史名题
¥21.3¥32.8 -
企业法务教程
¥34.8¥49.0 -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概论
¥18.2¥26.0 -
金融学
¥29.9¥49.0 -
计算机操作系统教程(第4版)(清华大学计算机系列教材)
¥31.9¥49.0 -
三国史
¥27.5¥50.0 -
飞机总体设计
¥46.8¥78.0 -
古代汉语(第四册)
¥16.1¥35.0 -
编辑审稿实务教程
¥35.1¥45.0 -
管理学:原理与方法(第7版)(博学.大学管理类)/周三多
¥30.9¥49.0 -
(平装)北大必修课:北大口才课
¥12.2¥4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