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与国家关系研究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与国家关系研究

1星价 ¥110.6 (7.0折)
2星价¥110.6 定价¥1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891167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667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68911672 ; 978-7-5689-1167-2

本书特色

明清时期,我国西南地 区由于集中居住着藏族、 彝族等众多的少数民族, 且交通不便、远离政治中 心,社会形态与中原地区 显著不同,是一个既受中 央皇权管辖又保持着相对 独立性的“乡村社会”。
西南藏族等民族地区与 之间,存在着复杂的 关系,认同与疏离兼有、 协作与冲突共存。如何维 系好这种关系,是保持国 家统一、各民族团结和文 化融合的关键。
本选题共11章,分别从 政治制度、社会保障制度 、经济制度、军事制度和 教育制度等5个方面研究了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 村社会与 之间存在着 的多种关系,探索了其维 系规律、运行特点,并得 出了多重启示,为当前我 国的民族政策提供了理论 和历史依据。

内容简介

明清时期,我国西南地区由于集中居住着藏族、彝族等众多的少数民族,且交通不便、远离政治中心,社会形态与中原地区显著不同,是一个既受中央皇权管辖又保持着相对独立性的“乡村社会”。西南藏族等民族地区与国家之间,存在着复杂的关系,认同与疏离兼有、协作与冲突共存。如何维系好这种关系,是保持国家统一、各民族团结和文化融合的关键。本选题共11章,分别从政治制度、社会保障制度、经济制度、军事制度和教育制度等5个方面研究了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与国家之间存在着的多种关系,探索了其维系规律、运行特点,并得出了多重启示,为当前我国的民族政策提供了理论和历史依据。

目录

绪论
章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官方基层组织
节 明清地方官府的设置
第二节 官方基层组织的建置
第三节 官方基层组织的认知
第二章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官民共建基层组织
节 官民共建基层组织的类型
第二节 官民共建基层组织的特点
第三节 官民共建基层组织的作用
第三章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民间宗族组织
节 民间宗族组织的结构
第二节 民间宗族组织的特点
第三节 民间宗族组织的作用
第四章 用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民间士绅阶层
节 民间士绅阶层的基本认知
第二节 民间士绅阶层的地方文化建设
第三节 民间士绅阶层的地方事务管理
第五章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政治制度下的乡村社会与 关系
节 土司制度
第二节 改土归流
第三节 乡里制度
第六章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下的乡村社会与 关系
节 灾荒救济制度
第二节 养老制度
第三节 军人优抚制度
第四节 慈善事业
第七章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经济制度下的乡村社会与 关系
节 土地制度
第二节 赋税制度
第三节 土司朝贡制度
第四节 集市贸易制度
第八章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军事制度下的乡村社会与 关系
节 土兵制度
第二节 巡检制度
第三节 团练制度
第九章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教育制度下的乡村社会与 关系
节 作传统教育
第二节 学校教育
第四节 科举考试
第三节 社会教育
第十章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与 之间的多重关系
节 认同与调适
第二节 互动与和谐
第三节 博弈与冲突
第十一章 余论
节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与 关系的维系规律
第二节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与 关系的运行特点
第三节 明清时期西南民族地区乡村社会与 关系的多重启示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