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调味品产业投资论道

中国调味品产业投资论道

1星价 ¥46.8 (6.0折)
2星价¥46.8 定价¥7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36665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2021-10-01
  • 条形码:9787513666565 ; 978-7-5136-6656-5

本书特色

中国工程院院士隆重推荐,分析调味品产业发展历程,分享相关上市企业投资经验。 院士隆重推荐,分享理财知识,指导企业经营,了解产业大事。本书中收录了卫祥云先生近10年来对我国调味品产业发展的独到见解和研究观点,对企业管理和产业研究具有指导意义,是目前我国食品工业管理领域难得一见的好书。 ——中国工程院院士 陈君石 卫祥云先生20多年来致力发展中国调味品事业,对产业、企业和企业家精神有深入研究,对产业发展和价值投资理念有独立见解。书中的思想和观点可供大专院校和科研单位教学参考。 ——中国工程院院士、北京工商大学校长 孙宝国 《中国调味品产业投资论道》一书既立足于我国调味品产业权威管理者的独特视角研判了宏观变局之下产业及其细分品类的*新发展趋势,又跳出产业对其上下游产业链、供应链、价值链、生态链进行了深入剖析,总结出新发展格局下产业消费双升级的动力与机遇,进而基于新技术驱动的经济、市场需求新变化和品牌企业的典型案例,提出了跨越经济周期的价值投资法则。该书延续了作者一以贯之的风格,深入浅出,余味无穷,值得每一位有投资意愿的读者细品。 ——中国社科院经济学博士、国研新经济研究院院长 朱克力 卫会长的新作是一本产业专著,既有对产业管理经验的分享,也有对企业发展的建议和价值投资理念的阐述,值得业界人士研读。 ——中国调味品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 白燕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国调味品协会执行会长卫祥云通过多年工作经验的积累及对调味品产业的研究,辅以翔实的产业数据和客观的市场调研结果而整理出的专业书籍,用以指导企业的生产经营、资本市场的投资和产品的结构优化等。书中包含对调味品产业的总体论述和各个细分产业的分析,调味品企业发展思路与企业家经营理念的介绍,调味品上下游产业的关联性与发展方向的阐述,调味品上市企业财报的分析与价值投资理念的论述等内容,希望给投资界及食品行(产)业以参考。

目录

目录 第1章 走进调味品产业 1 1.1 中国调味品产业发展现状 1 1.1.1 发展趋势良好 消费升级意愿明显 1 1.1.2 产业发展应引起注意的3个误区 3 1.1.3 4个方面助力调味品产业未来发展 7 1.2 调味品产业发展的特点与重点 8 1.2.1 以市场为导向 产业结构调整成效显著 8 1.2.2 调味品产业的品牌集中度有待提高 8 1.2.3 企业资本运作的重点所在 9 1.3 酱油细分产业发展分析 11 1.3.1 5个方面推动酱油细分产业发展 11 1.3.2 如何净化酱油细分产业 13 1.3.3 做好食品安全和标准化工作 13 1.3.4 充分发挥酱油专业委员会的作用 15 1.3.5 稳中有进 行稳致远 16 1.4 食醋细分产业发展分析 27 1.4.1 食醋细分产业的历史及文化 27 1.4.2 食醋细分产业发展现状 29 1.4.3 食醋细分产业未来升级空间巨大 31 1.5 复合调味料细分产业发展分析 34 1.5.1 复合调味料细分产业市场发展现状 34 1.5.2 复合调味料细分产业的“变与不变” 35 1.6 香辛料调味品细分产业发展分析 36 1.6.1 香辛料调味品技术创新与产品开发 36 1.6.2 香辛料专业委员会的工作职责 38 1.7 国际调味品市场分析 39 1.7.1 东南亚国家调味品市场分析 39 1.7.2 北欧地区调味品市场分析 41 1.7.3 西欧地区调味品市场分析 43 1.7.4 国际调味品产业三大发展趋势 44 第2章 中国调味品产业管理 47 2.1 调味品产业规范化管理的4个问题 47 2.1.1 调味品产业将迎来高质量增长新时代 47 2.1.2 如何区分食品行(产)业管理和安全监管 49 2.1.3 食品比较实验的理性认知和信息披露的规范化要求 50 2.1.4 调味料酒的用途和管理 52 2.2 正确处理调味品生产和管理的五大关系 53 2.2.1 正确处理产品名称和商品名称的关系 53 2.2.2 正确处理生产工艺和产品配方的关系 54 2.2.3 正确处理行(产)业管理和市场开拓的关系 54 2.2.4 正确处理安全指标和理化指标的关系 55 2.2.5 正确处理行政监管和行(产)业管理的关系 56 第3章 消费升级中的调味品产业发展研判 57 3.1 调味品产业发展趋势研判 57 3.1.1 把握大势 57 3.1.2 提高产品毛利率 58 3.1.3 调整产品结构 58 3.1.4 提升品牌效应 59 3.1.5 全面开拓市场 59 3.2 酱油与食用盐面临消费升级 60 3.2.1 理性消费推动酱油消费升级 60 3.2.2 食用盐面临消费升级 62 3.3 再谈食醋细分产业的发展战略 62 3.3.1 关于山西醋业发展的观点 62 3.3.2 需要正确处理3种关系 63 3.3.3 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65 3.4 调味酱细分产业发展研判 68 3.4.1 调味酱细分产业发展概况 68 3.4.2 调味酱细分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71 3.5 天然肉类风味调味料发展研判 73 3.5.1 何为天然肉类风味调味料 73 3.5.2 市场发展趋势及应用 73 第4章 调味品产业上下游产业链分析 76 4.1 中国大豆的发展之路 76 4.1.1 进口大豆的比较优势明显大于国产大豆 77 4.1.2 中国大豆产量低的原因并非科研投入不足 77 4.1.3 理直气壮地发展我国的非转基因大豆产业 78 4.1.4 让消费者享有充分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78 4.2 浅谈火锅调料细分产业的发展 79 4.2.1 火锅餐饮业与火锅调料的完美结合 79 4.2.2 火锅调料细分产业发展综述 80 4.3 疫情对调味品经销渠道的影响 82 4.3.1 餐饮渠道面临两大风险 83 4.3.2 商超、便利店渠道受影响较小 但物流压力巨大 83 4.3.3 电商和新零售渠道或将迎来快速发展期 84 4.4 市场需求变化助力调味品企业突围 84 4.4.1 餐饮业回暖窗口期 抓紧餐饮渠道布局 85 4.4.2 线上线下销售渠道高度融合渐成趋势 85 4.4.3 “宅经济”成新风口 家庭渠道消费量提升 86 4.4.4 提升智能制造进程 增强企业竞争力 86 4.4.5 培育新增长点 寻找产业发展新动力 87 第5章 投资感悟与分析 89 5.1 消费升级中的调味品产业发展机遇 89 5.1.1 怎样理解消费升级 89 5.1.2 对资本市场的预测 90 5.2 对资本市场的预测分析 91 5.2.1 百元酱油千元酒的启示 91 5.2.2 调味品板块有望走出一波独立行情 92 5.2.3 中炬高新切莫陷入资本迷途 94 5.3 市场出清终有时 96 5.3.1 中国股市波动幅度较大 96 5.3.2 机构和散户都是马后炮 97 5.3.3 我对资本市场的理解和认识 98 5.3.4 我对A股市场3个问题的认识 99 5.4 调味品上市公司2020年度一季报分析 102 5.4.1 刚需产品优势明显 增长领先多数行业 102 5.4.2 疫情影响营收 负增长家数超过正增长家数 104 5.4.3 消费方式转变 利润增长高于营收增长 105 5.5 调味品上市公司2020年年报分析 108 5.5.1 营业收入与净利润实现总体双增长 109 5.5.2 经销商渠道体系不断完善 109 5.5.3 产品毛利率多数维持在40%以上 110 5.5.4 持续加大研发投入 有力支撑企业发展 111 5.5.5 展望2021 业绩可期 112 5.6 调味品上市公司发展趋势分析 113 5.6.1 绩优股发展前景广阔 113 5.6.2 成长股不断涌现 114 5.6.3 发展股相对稳定 115 5.7 海天味业、中炬高新和贵州茅台等个股的对比分析 116 5.7.1 关于企业的分析与研判 116 5.7.2 资本市场与部分食品饮料类个股的波动分析之一 121 5.7.3 资本市场与部分食品饮料类个股的波动分析之二 125 5.7.4 资本市场与部分食品饮料类个股的波动分析之三 129 5.7.5 喝酒还是打酱油? 132 5.7.6 海天味业第二波领涨贵州茅台的原因何在 134 5.8 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之我见 135 第6章 拨开产业发展迷雾 139 6.1 调味品产业需在夯实基础之上寻求突破 139 6.1.1 结构性产业矛盾急需调整 139 6.1.2 传统与创新结合是调味品企业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140 6.2 调味品与调理食材的产业共享 141 6.2.1 调味品对于调理食材的重要性 141 6.2.2 调味品产业发展趋势 142 6.3 铁强化酱油项目介绍 143 6.3.1 酱油细分产业基本情况 143 6.3.2 铁强化酱油的市场推广情况 144 6.3.3 铁强化酱油项目工作成果显著 146 6.4 香辛料细分产业食品安全与技术创新 147 6.4.1 食品监管是手段而非目的 147 6.4.2 食品加工配料的应用前景十分广阔 148 6.4.3 原辅料的开发应用问题 148 6.5 鸡精调味料相关问题 149 6.5.1 何为鸡精 149 6.5.2 鸡精与味精的区别 149 6.5.3 鸡精与味精的市场现状及消费前景展望 150 6.5.4 我国鸡精生产厂家的情况 151 6.5.5 判断鸡精优劣的主要标准 151 第7章 关于调味品产业的企业家研究 153 7.1 企业家定位 153 7.1.1 概念的提出 153 7.1.2 人才定位中的个人定位和企业家定位 154 7.2 中国调味品产业的发展寄希望于民营企业 156 7.3 企业接班人遴选机制的比较研究 158 7.4 案例解读:一个家族企业的创业与发展思路浅析 159 7.4.1 确立产权清晰的创业模式 159 7.4.2 奠定家族企业基业长青发展新模式 160 7.4.3 奠定长荣酿造未来发展的新思路 161 7.5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中的企业发展机遇 162 附录A 高端访谈 165 A1 放眼全球:卫祥云谈中国调味品产业的现状与破局之道 165 A2 山西醋业发展的品牌化思路 170 A3 打造中国调味品产业唯一品牌展会 175 A4 立足国内走向世界 行业盛会的高价值工作观 180 A5 市场与政策协同助力调味品产业创新发展 193 A6 关注食品安全 深挖市场需求 共筑调味生活新纪元 199 附录B 调味品品类及品牌梳理 202 附录C 2011—2020年中国调味品产业发展状况 220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卫祥云,山西万荣县人,毕业于山西财经大学,经济学家。现任中国调味品协会执行会长、上市公司专委会首席研究员,智石经济研究院副院长;兼任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新经济导刊》学术顾问和商务部中商智库高级研究员。 长期关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与改革,重点研究国有企业改革、土地制度改革、非营利组织发展和食品安全管理等问题。 主要著作有《国企改革新思路》《产权的逻辑》《中国调味品产业发展研究》《中国豆制品产业发展研究》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