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817274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563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208172746 ; 978-7-208-17274-6

本书特色

《个人知识》是波兰尼耗费十余年心血的著作,是一部综合性的科学哲学和人文哲学巨著。波兰尼称自己的《个人知识》是创建了一种新的“历史理论”,其意思是表明自己的隐默认知论已经泛化为一个能够重新勾画全部人类知识的崭新世界图景。在这本书中,波兰尼操着隐默认知之剑,在思想史、自然科学研究、认识论研究、社会政治、文化艺术以及宗教等几乎所有知识领域,处处证实着缄默整合功能的隐性运行。

内容简介

本书是波兰尼耗费十余年心血的著作,是一部综合性的科学哲学和人文哲学巨著。书中,波兰尼颠覆了传统客观主义科学观,把“人”作为科学参与的主体,用一种新的思维方式,通过对人文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几乎所有门类知识的考察,批判了客观主义的知识观,通过对知识的隐默性、分立性与寄托性的强调,从而很终构建起了自己以“个人知识”为标识的认识论。波兰尼认为,相对于传统认识论所依托的可明确表述的逻辑理性,人的认知运转中还活跃着另一种与认知个体活动无法分离、不可言传只能默会的隐性认知功能,而这种默会认知正是一切知识的基础和内在本质。波兰尼称自己的《个人知识》是创建了一种新的“历史理论”,其意思是表明自己的隐默认知论已经泛化为一个能够重新勾画全部人类知识的崭新世界图景。在这本书中,波兰尼操着隐默认知之剑,在思想史、自然科学研究、认识论研究、社会政治、文化艺术以及宗教等几乎所有知识领域,处处证实着缄默整合功能的隐性运行。

目录

前言 / 1 致谢 / 1 编认知的技艺 / 1 章客观性 / 3 节哥白尼革命的教训 / 3 第二节机械论的发展 / 7 第三节相对论 / 11 第四节客观性与现代物理学 / 17 第二章概率 / 21 节研究计划 / 21 第二节精确陈述 / 22 第三节概率陈述 / 24 第四节命题的概率 / 28 第五节断言的性质 / 31 第六节指导原则 / 35 第七节信心的分级 / 36 第三章秩序 / 40 节偶然性与秩序 / 40 第二节随机性和有意义的模式 / 45 第三节确定化学比例的规则 / 48 第四节晶体学 / 51 第四章技能 / 59 节技能的实践 / 59 第二节破坏性的分析 / 60 第三节传统 / 63 第四节行家技能 / 65 第五节两种意识 / 66 第六节整体和意义 / 69 第七节工具和框架 / 70 第八节寄托 / 71 第九节不可明确说明性 / 75 第十节总结 / 77 第二编隐默的成分 / 81 第五章言语 / 83 节引言 / 83 第二节非言语式的智力 / 85 第三节语言的操作原理 / 92 第四节言语式思维的效力 / 97 第五节思维和言语(一):文本与意义 / 102 第六节隐默同意的诸种形式 / 111 第七节思维与言语(二):概念的决定 / 116 第八节受教育的心灵 / 119 第九节语言的再阐释 / 122 第十节理解逻辑运算 / 136 第十一节问题解决之引论 / 139 第十二节数学的探索 / 144 第六章理智的激情 / 157 节提示 / 157 第二节科学的价值 / 160 第三节探索的激情 / 169 第四节优雅与美 / 172 第五节科学争论 / 178 第六节科学前提 / 188 第七节私人的与公众的激情 / 202 第八节科学和技术 / 205 第九节数学 / 215 第十节数学的肯定 / 218 第十一节数学的公理化 / 222 第十二节抽象艺术 / 224 第十三节内居与突破 / 227 第七章交谊共融 / 242 节引言 / 242 第二节交流 / 244 第三节社会知识的传递 / 247 第四节纯粹的交谊共融 / 250 第五节社会组织 / 253 第六节两种文化 / 256 第七节个人文化的管理 / 258 第八节公民文化的管理 / 265 第九节赤裸裸的权力 / 267 第十节强权政治 / 270 第十一节苏联马克思主义的魔力 / 271 第十二节道德倒置的虚假形式 / 278 第十三节对知识分子的诱惑 / 280 第十四节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认识论 / 284 第十五节关于事实的问题 / 286 第十六节后马克思主义的自由主义 / 290 第三编个人知识的正当性 / 297 第八章肯定之逻辑 / 299 节引言 / 299 第二节语言的自信运用 / 299 第三节对描述词的质疑 / 300 第四节精确性 / 302 第五节意义的个人模式 / 303 第六节关于事实的断言 / 305 第七节朝向个人知识的认识论 / 307 第八节推理 / 309 第九节自动化的一般理论 / 314 第十节神经学与心理学 / 315 第十一节关于批判性 / 317 第十二节信托的纲领 / 318 第九章对怀疑的批判 / 325 节怀疑论 / 325 第二节信念和怀疑的对等性 / 329 第三节合理怀疑与不合理怀疑 / 331 第四节自然科学中的怀疑论 / 333 第五节怀疑是探索性的原则吗? / 334 第六节法庭上的不可知论式怀疑 / 335 第七节宗教的怀疑 / 338 第八节隐含的信念 / 346 第九节稳定性的三个方面 / 349 第十节科学信念的稳定性 / 353 第十一节普遍的怀疑 / 355 第十章寄托 / 362 节基本的信念 / 362 第二节主观性、个人性与普遍性 / 363 第三节寄托的融贯性 / 367 第四节逃避寄托 / 371 第五节寄托的结构(一) / 373 第六节寄托的结构(二) / 378 第七节不确定性与自我依赖 / 383 第八节寄托的生存面向 / 384 第九节寄托的多样性 / 387 第十节接受召唤 / 389 第四编认知与存在 / 395 第十一章成就的逻辑 / 397 节引言 / 397 第二节正确性的规则 / 398 第三节原因与理由 / 402 第四节逻辑学与心理学 / 404 第五节动物的创造力 / 406 第六节对于同等潜能原理的解释 / 411 第七节逻辑层次 / 414 第十二章认知的生命 / 421 节引言 / 421 第二节物种分类的真实性 / 422 第三节形态发生 / 429 第四节生命的机制 / 434 第五节行动与感知 / 436 第六节学习 / 440 第七节学习与归纳 / 444 第八节人类的知识 / 449 第九节不错的知识 / 451 第十节融汇点 / 456 第十三章人的崛起 / 462 节引言 / 462 第二节进化是一种成就吗? / 464 第三节随机性——突生的一个例子 / 472 第四节突生的逻辑 / 475 第五节普遍化的“场”概念 / 480 第六节机器式操作之突生 / 484 第七节因与终极目的 / 485 索引 / 491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迈克尔·波兰尼(1891—1976)是一位英籍犹太裔物理化学家和哲学家,其在科学哲学方面的建树,尤其对集体主义社会的分析和批判,引起西方思想界的重视,是20世纪具有重大影响的自由主义思想家。著有《社会、经济和哲学》、《波兰尼文选》和《个人知识》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