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83128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198页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515831282 ; 978-7-5158-3128-2

本书特色

全书用比较生动朴实的文字记录了江苏省常州市大成纺织印染企业创始人、近现代 爱国企业家刘国钧的一生。 全书既展示了刘国钧爱国奋斗的一生,也体现了实业报国、创新报国、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精神,为新一代企业家的培养和教育提供了榜样力量。

内容简介

全书从刘国钧的少年时代讲起, 讲述了他短暂艰难的求学经历, 讲述了他当杂工、学徒工的勤劳奋斗, 后来他弃商从工, 力图通过发展实业回报祖国, 反抗列强的压迫。新中国成立后, 刘国钧积极响应党的号召, 带头参与公私合营, 提高生产技术和产品质量, 改善企业管理, 让企业生产的产品闻名全国并出口创汇。全书既展示了刘国钧爱国奋斗的一生, 也体现了实业报国、创新报国、履行社会责任的企业家精神, 为新一代企业家的培养和教育提供了榜样力量。

目录

**章 国弱乡贫图自强
1.受磨难生存艰辛
2.华塾师取字题号

第二章 报国情愫少年志
1.视岳王爷为神明
2.品牌命名爱国情

第三章 闯荡江南学经商
1.埠头街上做杂工
2.施展才华在奔牛
3.家有贤妻助夫业

第四章 弃商从工办实业
1.告别奔牛到常州
2.三友会义结金兰
3.精心经营兴大纶
4.广益布厂独资办

第五章 与时俱进学先进
1.心怀革新访东洋
2.二到扶桑遭冷遇
3.三赴日本出思路
4.四上岛国收获多

第六章 “罕见奇迹”大成创
1.厂训厂歌厂刊物
2.革故更新三步棋
3.大成文化有特色

第七章 探路考察寻商道
1.亲眼见识南通行
2.战火起暂别常州
3.海外开拓觅商机

第八章 祖国在心毅然归
1.岁月蹉跎多艰辛
2.人在港岛思回归
3.真情实意赤子心
……

第九章 激流勇进新开端
第十章 信仰坚定贡献多
第十一章 山高水长风范存

刘国钧生平大事
展开全部

节选

  《爱国实业家刘国钧》:  那天,他们来到扬子江边的马驮沙,也就是今天靖江的生祠堂地方时,住宿下来。安顿好老百姓后,岳飞心绪不宁。他想到,岳家军明天就要过江了,这许多老百姓带在身边不是长久之计。再说,自己这次回到京城,看来是凶多吉少,要是有个三长两短,老百姓不是要跟着自己受罪了吗?  苦思冥想到深更半夜,岳飞也没想出办法来,实在睡不着,他就一个人来到江边沙滩上,察看起四方来。此处负江阻海,襟越衔吴,虽然荒草萋萋,但有山有水,称得上是一方风水宝地,长江边的一颗明珠。  第二天,岳飞召集百姓,说出了一番肺腑之言:“你们不要随我渡江南下了,就在这里落脚谋生吧!别看这里眼下荒芜,将来定是鱼米之乡!”  老百姓知道岳飞是为他们好,心里虽然舍不得离开岳飞,但还是听从了岳飞的话,留在了这里安家落户,繁衍生息。  岳家军离开生祠堂往东走,老百姓送了一程又一程,岳飞也不断回头示意让他们回去,可老百姓还是跟随在后,不肯停步。直到江边,要渡江了,老百姓焚起香,齐刷刷跪地相送。岳飞含泪告别,说:“希望乡亲们永远不要忘记国家有难!”  岳飞走了,老百姓祈望他长命百岁,也为颂扬岳飞抗击外敌侵略的功绩,就盖起了一座祠堂,供奉岳飞的长生牌位,春秋祭祀。因为这座祠堂建造时,岳飞还没被害,故叫“岳王生祠堂”。以后,马驮沙这个地方就改名叫“生祠堂”。  岳飞被奸臣以“莫须有”罪名杀害,消息传到生祠堂,老百姓听了不晓得流了多少泪。在这里,一代又一代老百姓牢记着岳飞“希望乡亲们永远不要忘记国家有难”的话,以表达对岳飞“精忠报国”的深切缅怀。  岳飞的形象成为靖江人*早的精神图腾。  刘国钧家与生祠“岳王庙”相邻。  刘国钧没有后台,没有背景,也没有祖传遗产,他以自己独特的人格,一生追随民族英雄岳飞,既把岳飞视为神明,又奉之为精神寄托。他将自己的命运与“岳王庙”紧紧联系在一起,几乎是“同呼吸,共命运”。  少年刘国钧离开家乡前,母亲丁氏领着他到岳王庙拜谒,刘国钧像平常一样,朝着岳飞的坐像跪拜,又抽了支签,这是支上上签,签条上写着“平地一声雷”。  “平地一声雷”,刘国钧记得《神童诗》中有“禹门三级浪,平地一声雷”的话。这是说,一个人突然发迹,名声远扬,恰似雷响似的惊人。他从心底里涌出了一阵阵的喜悦,禁不住就喊了:“好兆头!”就是带着这个好兆头,刘国钧打开了他走出家乡创业的理想之门。  以后,他每次回乡,往返再匆忙,也一定要到岳王庙岳飞坐像前膜拜。也由此,他坚定了意志,精力充沛地在创业中大刀阔斧,全力以赴,雷厉风行,毫不妥协,不管世人对他如何褒贬,依然我行我素,成为一位锋芒毕露、叱咤风云的纺织巨子、著名的爱国实业家。  现在的岳王庙经过四次重建,而前三次重建都与刘国钧直接有关。  1932年清明前夕,已是大成纺织染股份有限公司经理的刘国钧返回故乡扫墓祭祖。他来到岳王庙烧香,看到当年离乡前还金碧辉煌的庙宇因为年久失修,加上人为破坏,已经破败不堪,原有的文物下落不明,很是痛心,发愿重修岳王庙,以表救国救亡的心。  刘国钧觉得,各地岳王庙很多,作为岳飞渡难民的故事发生地,生祠堂的岳王庙应自有特色。他开始留意与岳飞有关的书法、画像,一有发现便不惜重金收购。功夫不负有心人,他先后收集到了珍贵的岳飞手书“纠合四方精锐咨之群贤然后施行”的砖刻墨宝、江都朱琨作于清乾隆二十五年(1770年)三月的“岳武王真像”等。他又派人专程到成都武侯祠拓印好多岳飞手书拓片、诸葛亮的《前出师表》,然后聘请刻石高手刻成碑刻,一一嵌入重修岳王庙的后殿壁中,建成了一条碑刻艺术走廊。他还登门请“江南大儒”钱振锽先生赐墨,钱老先生欣然命笔,写下四个斗方大字“精忠报国”和横额“岳忠武穆生祠堂”。几天后,又送上洋洋千言的八张条幅《靖江县生祠镇岳忠武王祠碑记》,供刘国钧重修岳王庙使用。  这次重修的岳王庙,建有正殿五间,塑岳飞全身像于其中。正门围墙两侧砌有钱振锽先生题写的“精忠报国”方块石刻,《祠碑记》用八块每块都是八尺高、二尺半宽的乳白色、含有山水云天影画的名贵矾石刻成,气势雄伟。重修竣后的岳王庙,香火旺盛,也带动了生祠堂的市井繁荣。  日寇侵华,靖江城沦陷,生祠堂一度成为日军驻点,损害破坏严重。后又被伪十九师盘踞,更受糟蹋,岳王庙内文物散失殆尽,画栋雕梁尽为灰烬。  ……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