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省藏区中药材生产加工适宜技术(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药材精准扶贫技术丛书)

包邮四省藏区中药材生产加工适宜技术(十四个集中连片特困区中药材精准扶贫技术丛书)

¥38.4 (5.6折) ?
1星价 ¥38.4
2星价¥38.4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42518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54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21425185 ; 978-7-5214-2518-5

内容简介

分册的内容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中系统论述了片区的自然环境、中药资源特点、扶贫工作的特点、化肥农药使用特点和要求、病虫害防治、主要品种市场变化分析、相关的政策法律法规等内容。各论包含了适宜本片区种植的大宗中药材15-20种,具体讲述了该品种的植物来源、植物学特征、生长习性、栽培技术、采收加工、药典标准等内容。本套丛书是对于我国长期以来从生产实践中总结出的中药材生产加工适宜技术的规范化、标准化,是劳动人民智慧的传播和发扬。丛书的出版既有利于促进片区中药材种植技术的提升,有利于提升中药材的生产方式,更有助于中药材产业扶贫对象的“减贫摘帽”

目录

总论
一、概论
二、四省藏区基本情况
三、四省藏区中药产业振兴乡村经济的对策
四、中药材生产的基础知识
五、中药材相关政策法律法规节选

各论
白及
波棱瓜
川贝母
川西獐牙菜
重楼
赤芍
大黄
当归
党参
独一味
藁本
枸杞子
红景天
红毛五加
黄芪
金铁锁
黄精
麻黄
羌活
秦艽
天麻
喜马拉雅紫茉莉
续断
猪苓

附录 禁限用农药名录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成都中医药大学药学院从事中药品质与资源教学科研工作,历任副教授、教授,教研室主任。2008年成为第四批全国老中医药专家学术经验继承人,师承万德光教授。目前担任省部共建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副主任,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药鉴定科研三级实验室主任,中药资源与中药鉴定系(所)主任;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专业委员会委员,全国中药种子(苗)标准化委员会委员;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委员;四川省药学会中药与天然药专业委员会委员;中国植物学会四川分会历理事 副秘书长。 在师承老师提出的“中药品种、品质与药效相关性”研究思路和中药品质理论的基础上,把**有中医药特色的道地药材为研究对象,以中药道地性形成的机制和资源持续利用为重点,长期从事中药品种、品质、药效与资源的研究。目前主要从事中药品质的生态工程研究,重点是中药道地性形成和品质调控机制,以及中药“连作障碍”的防治技术研究;以期从生物的遗传和环境角度,建立稳定中药品质的生态工程技术体系。 近几年来,作为课题负责人主持国家“十一五”支撑计划子课题2项,自然基金1项,部(省)项目2项,厅(局)级项目3项;参加“973”和自然基金等国家和省、厅(局)级项目10余项。在中国中药杂志、中药材、华西药学杂志等刊物发表论文40余篇,出版了《药用植物学》(规划、精编教材)、《药用植物与中药鉴定实验》、《中药拉丁语》(创新教材)、《中药资源专论》(研究生教材)、《中药品质研究——理论、方法与实践》《药用植物学野外实习纲要》、《中国民族药志要》等专著12部,其中主编2部,副主编5部。目前正在负责“十一五”国家重点出版计划图书“中国药用植物志”全书药材组的组织编写工作,以及主编药用植物学(十二五规划教材)工作。获四川省人民政府科技进步三等奖2项,四川省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成都中医药大学教学成果三等奖2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