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追梦征途

追梦征途

1星价 ¥63.4 (7.2折)
2星价¥63.4 定价¥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5522722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68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515522722 ; 978-7-5155-2272-2

本书特色

从2000年我国 颗北斗卫星发射升空,到2020年已经有二十年。北斗星通伴随着北斗系统建设的步伐成长,也正好走过了二十年。北斗星通二十年历程是北斗产业化发展的时代缩影。《追梦征途:北斗星通公司二十年发展历程纪实》一书,从世界、中国、北斗产业、北斗星通四个维度,全面反映了北斗星通二十年的风雨历程,记述了周儒欣及其团队经历的酸甜苦辣,揭示了“诚实人”的核心价值观,讴歌了北斗星通人顽强拼搏的奋斗精神,给人以启示和正能量。这本书记录的不仅是北斗星通二十年的历史,也是一个 和一个时代的历史,是北斗产业的发展史,是一个企业的奋斗史和创新史。

内容简介

这是一部反映我国卫星导航产业少有上市公司北斗星通二十年企业史的作品。 因北斗而生,伴北斗而长。成立于2000年的北斗星通,伴随着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三步走”的步伐,历经艰苦创业、转型升级、规模化发展三个阶段,涉及北斗产业多个领域,横跨众多业务形态,成长过程既跌宕起伏又波澜壮阔,发展历程既充满智慧又彰显力量。 共同的北斗,共同的梦想。本书从世界、中国、北斗产业、北斗星通四个坐标,全面展现了周儒欣带领的北斗星通胸怀“北斗梦”、创业与创新、成长与发展的风雨历程,全景再现了北斗星通人甘做“诚实人”、拼搏与进取、奋斗与实干的生动故事,是对北斗产业化领军者的深刻诠释与客观洞察,也是对中国民营企业发展与转型的典型样本研究。 本书不仅是一位企业家和一个企业的历史,也是一个行业乃至一个时代的历史。周儒欣的舞台,与北斗系统建设的壮丽征程紧密相关;周儒欣带领的北斗星通,是北斗产业化发展的时代缩影。

目录

引言
艰苦创业阶段,伴北斗而长
转型升级阶段,打造自主产品和技术
规模化发展阶段,创造卓越未来
北斗星通的十大经营智慧
周儒欣的七大企业家精神
北斗产业化发展的时代缩影
上篇 寻梦
章 梦想从这里起航
一次难忘的美国之行
从GPS到GLONASS
中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的艰难蝶变
第二章 穿行在平常岁月里在平凡的世界里
贫寒磨砺的中小学时光
并不浪漫的大学时代
投笔从戎的军旅岁月
第三章 波推浪涌的商海路
人生的第六次选择
“商海”犹如大海
挖到“桶金”
寻找市场的“缝隙”
“借船出海”做代理
从0到1的突破
一边是无奈,一边是梦想
中篇 追梦
第四章 梦想照进现实
开局在2000
梦想无法“彩排”
活下来才能生存
决胜天津港
拿到001号“入场券”
为信息装备插上翅膀
海南“走麦城”
千万里我追寻着你
第五章 “百日上市”的奇迹
金融资本的力量
踏上“上市”之路
从“三大战役”到“百日过会”
“上市”钟声51次敲响
第六章 筚路蓝缕逐梦行
上市之后“转型路线图”
危中寻机,涉足驾考
从“头脑风暴”到“重大专项”
北斗相伴金莲花
第七章 栉风沐雨“中国芯”
“芯”事重重
“三顾茅庐”请来芯片专家
“芯”的春天悄悄来临
专心致志“中国芯”
“芯”道扬镳的前前后后
第八章 引领北斗“芯时代”
匠“芯”研发之路
国家“大基金”入“芯”
“芯”飞寻常百姓家
领跑“芯”时代
第九章 产业链上长袖善舞
从“内生”到“外长”
并购就像谈“恋爱”
鹏城腾飞的卫星天线“领导者”
筑梦在南湖之畔的5G奋斗者
走进物联网时代的杭州凯立
灿烂的星空迎来“银河微波”
第十章 风大浪高的海外并购之路
进入国际“主赛道”
波涛汹涌的国际并购浪潮
并购路上不相信眼泪
险象环生,并购Rx
一波三折,并购in-tech
“真刀真枪”实战的启示
第十一章 向汽车电子市场进军
汽车革命时代的到来
与深圳徐港“一拍即合”
从西楚霸王的故乡出发
破茧成蝶的重庆北斗
第十二章 站在新产业的“风口”
风起云涌的“汽车四化”
“抢滩”汽车智能网联领域
从布局深化到业务规模化
拥抱智能时代,点亮前方征程
下篇 筑梦
第十三章 助力北斗梦
创新引擎推动高质量发展
ERP信息化建设之路
探寻质量的基因
现代“桃花源”的诞生
第十四章 为梦想铸魂
以“党建”赋能发展
以企业文化驱动经营
以人才队伍建设为根本
以产业报效国家
结语 致敬未来
附录 北斗星通二十年大事记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追梦征途:北斗星通公司二十年发展历程纪实》:  童年是人生的“母亲”,环境是人生的“父亲”。周儒欣的童年虽然生活不算富裕,却是快乐的,也是幸福的。这种快乐与幸福,是父母给予他的一生的财富。  当时,凡是能够识文断字而又出身平凡的农民,都有着两个非常朴素的认知,其一是文化知识的重要性,其二便是期望子女跳出农门。  父母是孩子的**任老师,家庭是孩子*重要的教室。周儒欣对此有很深的体会。  那时的周家,虽谈不上是富有的大户人家,但在村中有着颇高的威望。这份威望归根结底,还是与“文化”有关。  周儒欣的父亲凭着勤奋刻苦,读书读到中学。这在当年的村子里,算是数得上的“文化人”。  周父不仅读书读得多,重要的是对文化有着无尽的渴求与崇拜。而且,周父对其村落历史、民俗风情等都颇为熟悉,常常绘声绘色地讲给孩子们听。中国乡土社会,礼失而求诸野,大多延续着传统的士农工商的阶层观念。正如南方称呼“先生”,北方称呼“秀才”一样,有文化的人在乡村是非常受人尊重的。  后来,周父偶尔给孩子们讲起自己读书求学的艰辛。他读书在40多公里外的沧县。就这一段路,他需要走上一整天。而即使走上一天,一想到有书可以读,所有的疲惫都会跑到九霄云外去了。  这也促使周儒欣的父母坚定地要把自己的孩子们培养成有文化的人。他们省吃俭用,勤俭持家,常常是老大穿完的衣服,让几个弟弟继续轮着穿,但只要孩子们读书需要钱,从来没有说过一个“不”字。周儒欣的父母心中有一个信念:再穷不能没文化,再苦不能误儿女。  那种对知识的渴望,对知识的虔诚以及对改变命运的渴求,如今的人们可能已经很难想象。  因为读过书,又是小有名气的文化人,周父在当时的同龄人中算得上是出类拔萃。后来,竟出入意料地在镇上的储蓄所谋得一份工作。这对全家来说简直是天大的喜事。  不再做靠天吃饭的农民,而是用自己的文化一点点构建理想的生活,这使得几个孩子意识到有文化就有饭吃。当然,那时还没有“知识改变命运”的说法,但“学而优则仕”的观念根深蒂固。知识改变了生活的困窘,也被看作一种积极的人生态度。  谁知,天有不测风云。正当周父慢慢经营着自己的人生时,一场史无前例的严峻考验突然降临在他的身上。1958年,周父作为一个“文化人”,被遣返回老家,又当起了农民。  这段经历,周父并不常跟家人提起。直到周儒欣长大成人之后,才大略了解到父亲当年曾经吃过的苦头,经历过的磨难。他认为父亲是一个非常值得尊敬的人,尤其是面对困境时的那种不屈不挠的人生态度。  当时,周父被遣回农村后,赋闲了没多少日子,便因为有文化、会算账而被安排到食堂做管理工作。  食堂的伙计都对周父敬重有加,有时候还拿来一些干粮塞给他贴补家用。这本来是乡村中常见的人情往来,也是管食堂的一点小福利,却被他婉言相拒——他宁可饿肚子也不愿占任何小便宜。这样的性情通常被人们过分解读为道德层面上的崇高,而在极度困苦的情况下,只能说是一种天性中的东西。周父的是非观,也许和他遭遇“右派”打击后的自尊和谨慎有关。人性所展现出来的,有时比说教深刻得多,或者说更为耐人寻味。它能够或多或少地帮助我们去理解那些刚毅背后的柔弱,以及无奈过后的坚强。  周父的愿望就是让自己和后代过上好日子。即使物质上并不富有,但在精神上,活得要有尊严。  周父平素也没有讲过什么大道理。周儒欣记得*清楚的,就是小时候父亲常跟他们讲:“你们看看人家县城里的小孩多干净、多文明。”这便是周父对周儒欣*初的教育,给他一个向往更广阔的世界、向往“文明”的生活方式的念头。  ……

作者简介

杨冰,男,笔名冰洋、木易,祖籍山东宁阳,研究生学历,有名作家,资深新闻人,企业文化师(不错),北京某重点大学客座教授,现居北京。 曾在报刊发表各类作品千余篇(首),并收入多种选本;著有长篇报告文学《国家高度》(人民文学出版社,中央宣传部“2020年主题出版重点出版物”),《遥指苍穹》(人民日报出版社),长篇抒情诗《惊天动地》(中国文联出版社),长篇小说《化蛹为蝶》(中国广播电视出版社),长篇历史小说“歌者系列”《霸王悲歌》等(华艺出版社),以及畅销书《办文有技法》《办会有招法》《办事有章法》(红旗出版社)、《大手笔是这样炼成的》(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首席文化官是这样炼成的》(待出)等二十多部;大型文献纪录片《使命》文学撰稿(中央电视台播出,合作),有专著在中国台湾地区及韩国出版。 曾获中国图书奖、中国广播电视协会科技专题类作品一等奖、全国新闻奖、全国诗歌大赛一等奖、天津市畅销常销书奖、月球探测工程新闻报道优选个人等多个奖项。曾荣立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两次。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