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陶渊明--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陶渊明--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1星价 ¥14.4 (6.0折)
2星价¥14.4 定价¥24.0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5398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183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101153989 ; 978-7-101-15398-9

本书特色

陶渊明的历史形象,可以用几个鲜明的标签来描述:他是不慕荣利的隐士、是饮酒赏菊的田园诗人、是带月荷锄归的农夫;我们透过他留存的诗文,又可以看到:他是看透世情的智者、率性任真的达者、金刚怒目的傲者。这些复杂形象的叠加,产生出言说不尽的魅力,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后人根据自身所处时代的感受,将陶渊明身上不同侧面的意义加以放大,渐渐塑造成经典的人格偶像,由此形成中国人慕陶崇陶的文化情结。本书用一组小故事,勾画出这位文化巨人的形象。

内容简介

陶渊明是我国文学目前的有名诗人,也是思想文化目前的巨人,他的意义已经超越文学、历史的界限,而成为一种蕴涵丰富的文化现象。陶渊明的历史形象,可以用几个鲜明的标签来描述:他是不慕荣利的隐士、是饮酒赏菊的田园诗人、是带月荷锄归的农夫;我们透过他留存的诗文,又可以看到:他是看透世情的智者、率性任真的达者、金刚怒目的傲者。这些复杂形象的叠加,产生出言说不尽的魅力,引起人们的强烈共鸣。后人根据自身所处时代的感受,将陶渊明身上不同侧面的意义加以放大,渐渐塑造成经典的人格偶像,由此形成中国人慕陶崇陶的文化情结。本书用一组小故事,勾画出这位文化巨人的形象。

目录

导读
五柳先生
躬耕南亩
寝迹衡门
再涉宦海
彭泽县令
归去来兮
田园岁月
庐山慧远
商山四皓
寄酒为迹
桃源理想
陶渊明生平简表
展开全部

节选

  《陶渊明/中华先贤人物故事汇》:  自袭杀了殷仲堪、杨俭期后,桓玄全面占据了荆州、雍州,进而逼迫朝廷下诏晋封自己都督八州军政,进号后将军、荆州刺史,复领江州刺史;又借协助朝廷讨伐孙恩之乱为名,树用腹心,招致兵马,扬言要率军东下,朝廷赶忙下诏制止。桓玄自以为拥有晋国天下三分之二,野心膨胀,欲取建康而代之,屡次使人上报符瑞于朝廷,为自己制造舆论。其时晋安帝乃痴愚傀儡,司马道子老病昏昧,沉溺酒色,朝政国柄操持在其子司马元显手里。司马元显深感桓玄势大,内心忧惧,于是听信下臣建议,秘密整治军备,邀结外藩,以谋讨伐桓玄。建康朝廷与荆州西府的矛盾彻底激化了。  东晋南渡以来,中枢与西府的矛盾一直难以调和,数次造成朝廷的政治危机。荆州势居上游,西通巴蜀,南接交广,北连襄阳而窥京洛,乃军事政治上的关键之地,而朝廷的统治中心则在长江下游,京师建康直面平坦的江淮平原,时时受到北方异族势力的威胁,一旦门户洞开,必须仰赖西府的臂膀拱卫。历代执掌荆州军政大权的要么是外戚宗室,要么是世家大族,非如此不能保障京师的安全和政局的稳固。东晋能维持近百年危而不乱的局面,实有赖于中枢与西府势力的平衡安排。然而自王恭起兵,孙恩乱作,朝廷已经左支右绌,应付两难,如今桓玄坐大,意存叛逆,原有的平衡被打破了,破局的转机显现了。此时司马元显急得像热锅上的蚂蚁,只得拼死一搏。果然,就在渊明居忧还浔阳的第二年,也就是安帝元兴元年(402)正月,朝廷正式下诏罪状桓玄,以司马元显为骠骑大将军、征讨大都督,以镇北将军刘牢之为前锋都督,大赦改元,内外戒严,然后发兵西上,战事一触即发。  桓玄得到从兄太傅长史桓石生的密报,得知朝廷即将调遣大军,不禁大惊失色。他原以为朝廷遭孙恩之乱,东土饥馑,漕运断绝,短时间内必定无力征讨自己,只需蓄力观衅,等待时机成熟,朝廷必定土崩瓦解。此时他才想到储积粮饷,欲保守江陵。其帐下长史卞范之劝说道:“明公英威振于远近,元显乳臭小儿,少谋无断,刘牢之背叛反复,大失人心,此二人何所惧哉?明公若亲率义师,兵临京畿,示以祸福,土崩之势可翘足而待。何必待敌入境,坐以待毙呢?”桓玄听罢大喜,于是抗表传檄,罪状元显,举兵东下。一场沿着长江的内斗厮杀就此拉开了序幕。  司马元显只不过是纨绔子弟,未经戎阵,一旦真的要领兵征战,不免胆怯起来,总是借故迁延,畏惧不发。挨到二月,安帝主持了出征仪式,在西池与元显饯别,元显两股战栗,仓促罢席,被群臣哄拥着上了战船,却久久不肯发令,只是催促刘牢之以前锋西进以御敌,自己则与左右歌舞作伴,日夜沉醉。  桓玄大军东下,沿路并无阻碍,顺势到了江州,并未见到官军前来逆战,心中大喜过望,传令三军驻守要塞,一面搜集粮草,训练士卒,一面遣先锋往下游探查,伺机而动。左右奏报武昌太守庾楷勾结司马元显,欲为内应,桓玄大怒,下令将他拘禁,待剿灭元显之后一并斩除。自此,桓玄整齐人心,军容日盛,并力东向,前来投奔攀附的人络绎不绝。  此后战局呈现出一边倒的态势。桓玄接连击败了豫州刺史司马尚之、襄城太守司马休之,直逼京城而来,唯一令他畏惧的只有能征善战的刘牢之而已。刘牢之起身行伍,素为士族所轻视,但历年的战功,使他逐渐升迁为执掌一方兵马的军政要员,且手下之士多勇武兼备,是朝廷唯一所能倚重的重要势力。刘牢之与司马元显实有嫌隙,司马元显骄恣昏聩,不得人心,而刘牢之则担心自己功劳曰盛,不能为元显所容,又忧惧一旦桓玄被灭,自己就成为朝廷疑忌的对象,因此欲在两军之间逢源得势,保存实力,然后寻隙以取权位。刘牢之自恃兵强马壮,故意逡巡不前,面对元显的屡次催促,总是百般搪塞,不肯发兵出战。桓玄秘密派刘牢之的族舅何穆前去策反他,晓以利害,动以富贵,刘牢之决定背叛司马元显,投于桓玄帐下。司马元显闻讯后,张皇流涕,不知所为。  ……

作者简介

程磊,湖北武汉人。2011年获得文学博士学位,2013年武汉大学中国语言文学博士后流动站出站留校。2016年7月起为武汉大学文学院助理教授。 主要研究方向为六朝隋唐文学、宋代文学。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