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960809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64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519608095 ; 978-7-5196-0809-5

本书特色

聚焦历史与当下,能够看到中国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制度环境决定了资本市场发展注定与其他国家有着不一样的轨迹和特征。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构建也必然体现出我国当前发展阶段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在市场主体、发展任务和发展路径中体现出与其他国家的差异与不同。

内容简介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1990年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个被称为中国资本市场元年的时间节点,成为回溯所有成就的缘起。这一年的11月14日,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批准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从此,中国资本市场开始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跨越式增长,资本市场规模亦水涨船高。数据显示,截至2020年9月,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量已突破4000家,相比1992年的53家,增长了逾70倍,交易量和总市值亦稳居优选第二。如果从具有开拓意义的改革层面回溯,很多标志性的事件亦跃然纸上。从前述提到的沪深交易所的开启到股权分置改革的少见实践,从注册制的全新探索到靠前金融中心的多方面构建,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同时也在向更规范、更透明和更成熟的不错市场继续迈进。聚焦当前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是进一-步改革、探索与实践的落脚点,同时也是加快构建一个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匹配的中国资本市场的必由之路。

目录

总 序 韩文高
序 张兴军
**章 中国资本市场的变革历程 / 001
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三座丰碑与一个目标 / 002
立足监管理念转变 推动中国股市发展 / 022
第二章 构建规范化的资本市场 / 033
深化市场机制改革 提升资本市场成熟度 / 034
如何让股市发挥融资功能? / 045
第三章 A 股距离牛市有多远? / 053
A 股向牛市稳步迈进 / 054
中美股市对比启示录 / 064
第四章 破解投、融资困局与难题 / 077
如何推动金融脱实向虚? / 078
中国养老金与资本市场如何共生? / 087
公募基金:跨越22 载的成熟之路 / 099
第五章 疏导债市悬河 / 111
信用债透视 / 112
当前地方政府债券发行及运行中的
可持续性问题 / 118
第六章 面向国际与未来的资本市场 / 129
从中概股发展看资本市场的开放与变革 / 130
中国资本市场未来:立足新起点 建设新局面 / 141
附 录 中国资本市场30 年大事记 / 151
后 记 / 161


展开全部

节选

对于中国资本市场而言,1990年无疑是一个特殊的年份,这个被称为中国资本市场元年的时间节点,成为回溯所有成就的缘起。经国务院授权,中国人民银行正式批准建立上海证券交易所。从此,中国资本市场开始了一个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的成长历程。伴随着中国经济的跨越式成长,规模亦水涨船高。数据显示,中国A股上市企业的数量早已突破4000家,交易量和总市值衡量亦稳居全球第二。这无疑是一个前无古人的成就。客观而言,中国资本市场的整体发展满打满算也才三十年出头。并且,这一跨越式历程几乎与改革开放的时间进程高度重合。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其发展成就之所以要远超预测,是因为中国的改革开放而带动的经济活力的充分释放。曾经的上海和深圳,以及如今的北京,上交所、深交所的创立,中小板、科创板和新三板市场的不断完备,代表着中国的资本市场的成熟与完善。如果从具有开拓意义的改革层面回溯,很多标志性的事件亦跃然纸上。从前述提到的沪深交易所的开启到股权分置改革的空前实践,从注册制的全新探索到国际金融中心的全方位构建,中国已经初步建立了一个多层次的资本市场,同时也在向更规范、更透明和更成熟的国际一流市场继续迈进。在2020年9月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中,一个突出的重点就是部署进一步提高上市公司质量,保护投资者权益,从而推动资本市场持续平稳健康发展。包括建设规范、透明、开放、有活力、有韧性的资本市场,提高上市公司质量,提出完善上市公司治理制度规则和发挥部门合力加强监管等多项具体举措的一揽子措施,均是题中应有之意。国务院常务会议所部署的任务与目标背后,正是对我们资本市场当前存在不足的一种“对症下药”。例如,投资者所期盼的持续而健康的牛市之梦仍然未能照进现实,近年来上市公司造假事件为何层出不穷,以及投资者利益如何得到更好的保护等,均是亟待解决的客观要务。聚焦历史与当下,能够看到中国独特的经济发展模式、制度环境决定了资本市场发展注定与其他国家有着不一样的轨迹和特征。未来,中国资本市场的构建也必然体现出我国当前发展阶段鲜明的时代特征,并在市场主体、发展任务和发展路径中体现出与其他国家的差异与不同。这也是为什么《中国经济评论》与一众重量级专家从机制、政策、实践等多个层面,深入剖析与研判中国资本市场的症结与问题,并提出了建设性的解决方案的背景和原因。可以说,出版《谋局——中国资本市场的变革与突围》的缘起,便是因为我们充分意识到我们距离一个更加规范、更加透明和更加成熟的资本市场的目标还有着不小的差距。而聚焦当前存在的这些问题与不足,正是资本市场进一步改革的关键,从而为构建一个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匹配的中国资本市场打好坚实的基础。我们也迫切地希望,中国资本市场在新三十年的历程中,能够从规模、质量、结构和效率等多个维度实现质的突破与提升。

作者简介

吴晓求 中国人民大学原副校长、中国资本市场研究院院长。吴晓求教授系中国经济学界在资本市场研究领域*有影响力的专家之一,也是中国资本市场推进股权分置改革的理论设计者和政策制订的重要参与者。曾获“中国资本市场十大年度人物”“中国证券业年度人物”等荣誉,由其所著的《证券投资学》《中国资本市场三十年》等在业内享有盛誉。 李大霄 英大证券首席经济学家,中国著名证券分析与投资研究专家。1990年代初开始进入投资领域,拥有深圳1号股东代码。2008年正式加入英大证券,成为英大证券的研究所所长、首席经济学家。李大霄所著《李大霄投资战略》自出版以来持续畅销,得到行业及投资者的广泛认可。 刘纪鹏 中国政法大学商学院院长,中国企业改革与发展研究会副会长。曾多次参加国家重点课题研究,系全国人大《证券法》《国有资产法》《期货交易法》和《证券投资基金法(修订)》修改组和起草组成员。其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中国证券报》《经济研究》等国内外近百家报刊杂志公开发表论文百余篇。 张兴军 财经作家,现任《中国经济评论》杂志主编。2008年毕业于中国传媒大学新闻学院,获文学硕士学位。同年加入经济日报社,著有《破局——商业的逻辑与变量》《金融改革创新启示录》等,个人深度报道作品曾获中国新闻奖、中国经济新闻奖等国家新闻奖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