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9050011
- 装帧:一般轻型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52
- 出版时间:2021-11-01
- 条形码:9787569050011 ; 978-7-5690-5001-1
内容简介
本书为文学与文艺理论领域学术研究论文集,围绕“世界文学”的概念展开研究,分为“语文学与世界文学”“作为‘事件’的世界文学创生”“从翻译获益的世界文学”“共生的世界文学”“文化与艺术”五大部分,从语文学的基石出发,先讨论不同语系的语言与文学发生学问题,再分析国别文学中世界文学视角的萌发、翻译在其中的重要作用,又阐发了世界文学的共生状态。全书理论扎实、视野宏阔、材料丰富,所选文章均有较高的学术水平,为促进多元文化平等交流提供了学理支持,对在国际文化交流中发出中国声音具有积极意义。
目录
语文学与世界文学
世界文学的起源与文明互鉴的意义
新世界文学理论“树”的语文学来源及其批判
——从弗朗哥·莫莱蒂说起
从古希腊到拜占庭文学:“语文学”研究的价值
斯拉夫语文学研究的空间流变:方法与思想
进化论与世界体系:莫莱蒂的世界文学大猜想
埃里希·奥尔巴赫语文学研究“前史”
——从《但丁:世俗世界的诗人》谈起
语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危机
系统分类学和语文学中的“历史树”
作为“事件”的世界文学创生
作为事件的世界文学:易卜生和中国现代小说
一位18世纪英国诗人眼中的马戛尔尼访华使命:兼谈英国政治讽喻诗
新中国世界文学学科的创生与发展:1949 1979
“走向世界文学”:论20世纪80年代世界文学表述中的反身性困境
思想史语境中德国小说观念的现代转型
——以德国早期浪漫派对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回应为中心
1959--1964年《世界文学》中的非洲文学译介
从翻译获益的世界文学
德国剧作Willhelm Tell的东游与森有礼著作
Education in Japan”之西游
——近代(1880--1907)东亚西学译书的跨国翻译流传研究
以经译经
——霍克思英译《红楼梦》中的西方文学典故
叶芝的俄狄浦斯:改编、翻译与重写
汉译《神曲》多文体辨析与世界文学经典化
“不可译性的政治”
——艾米丽·阿普特的批判性话语及其局限
共生的世界文学
论比较文学在建构世界文学大厦中的作用
《废都》: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文学经典
印度女性文学:理解世界文学的一个角度
精妙天堂与禁忌之爱
——《雨月物语》之白蛇传说重述
《别让我走》中的基因伦理与后人类之死
论谷崎润一郎对田汉戏剧创作的影响
阿瑟·米勒现代悲剧理论的诗学阐释
塔塔尔凯维奇:古典理论的意义
世界文学中的非虚构写作
——从美国到中国
白马人与羌族、汉族民间故事的同源性
文化与艺术
巴西新电影运动宣言书
——《饥饿的美学》翻译缘起及葡语全文译注
性别文化视域下的武则天之辩
爱德华·苏贾的第三空间理论
早期中国思想研究的中西之维
——以对巫鸿的评论为视角
《文心雕龙》文体思想研究的致思路径与方法论反思
“历史的质询”与“美学的沉思”如何和解?
——厄尔·迈纳的学术答卷及其超时代性
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双语儿童的语音意识
世界文学的起源与文明互鉴的意义
新世界文学理论“树”的语文学来源及其批判
——从弗朗哥·莫莱蒂说起
从古希腊到拜占庭文学:“语文学”研究的价值
斯拉夫语文学研究的空间流变:方法与思想
进化论与世界体系:莫莱蒂的世界文学大猜想
埃里希·奥尔巴赫语文学研究“前史”
——从《但丁:世俗世界的诗人》谈起
语文学与比较文学的危机
系统分类学和语文学中的“历史树”
作为“事件”的世界文学创生
作为事件的世界文学:易卜生和中国现代小说
一位18世纪英国诗人眼中的马戛尔尼访华使命:兼谈英国政治讽喻诗
新中国世界文学学科的创生与发展:1949 1979
“走向世界文学”:论20世纪80年代世界文学表述中的反身性困境
思想史语境中德国小说观念的现代转型
——以德国早期浪漫派对歌德《威廉·迈斯特的学习时代》的回应为中心
1959--1964年《世界文学》中的非洲文学译介
从翻译获益的世界文学
德国剧作Willhelm Tell的东游与森有礼著作
Education in Japan”之西游
——近代(1880--1907)东亚西学译书的跨国翻译流传研究
以经译经
——霍克思英译《红楼梦》中的西方文学典故
叶芝的俄狄浦斯:改编、翻译与重写
汉译《神曲》多文体辨析与世界文学经典化
“不可译性的政治”
——艾米丽·阿普特的批判性话语及其局限
共生的世界文学
论比较文学在建构世界文学大厦中的作用
《废都》:超越民族性的世界文学经典
印度女性文学:理解世界文学的一个角度
精妙天堂与禁忌之爱
——《雨月物语》之白蛇传说重述
《别让我走》中的基因伦理与后人类之死
论谷崎润一郎对田汉戏剧创作的影响
阿瑟·米勒现代悲剧理论的诗学阐释
塔塔尔凯维奇:古典理论的意义
世界文学中的非虚构写作
——从美国到中国
白马人与羌族、汉族民间故事的同源性
文化与艺术
巴西新电影运动宣言书
——《饥饿的美学》翻译缘起及葡语全文译注
性别文化视域下的武则天之辩
爱德华·苏贾的第三空间理论
早期中国思想研究的中西之维
——以对巫鸿的评论为视角
《文心雕龙》文体思想研究的致思路径与方法论反思
“历史的质询”与“美学的沉思”如何和解?
——厄尔·迈纳的学术答卷及其超时代性
从跨文化的角度分析双语儿童的语音意识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寻味中国
¥10.3¥38.0 -
漫谈中国文化(金融·企业·国学)
¥8.7¥26.0 -
中国馔馐谭
¥12.7¥23.0 -
瓢箪鲶闲话
¥9.7¥36.0 -
茶经(黑白版)
¥11.8¥48.0 -
经典常谈
¥5.8¥14.8 -
我的童年在台湾
¥10.7¥32.0 -
跨文化的想象:文献.神话与历史
¥9.6¥30.0 -
三大师谈红楼梦
¥14.4¥45.0 -
神秘的黑猫
¥16.3¥48.0 -
东北的土灶
¥14.7¥45.8 -
地理的故事
¥12.7¥47.0 -
吾国与吾民-精装典藏新善本
¥16.8¥28.0 -
山里山外
¥15.1¥35.0 -
文史足徵录
¥17.2¥49.0 -
蒋凡讲世说新语
¥18.6¥58.0 -
古典名著聚珍文库:山海经
¥5.6¥15.0 -
解密富春山居图-国宝背后的秘密
¥5.7¥22.0 -
厕神:厕所的文明史
¥20.3¥39.0 -
断环
¥6.4¥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