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财政学(第三版)(微课版)

包邮财政学(第三版)(微课版)

¥56.3 (7.1折) ?
1星价 ¥56.3
2星价¥56.3 定价¥7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25829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340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302582960 ; 978-7-302-58296-0

本书特色

图书特色●突出应用型人才培养定位本书立足于培养应用型经济管理人才,对应用型本科院校财税理论与实务结合的尺度掌握合理。本书理论讲授适度,突出基础知识和基本理论,在此基础上增加例题和案例、配套习题,适量添加图表进行数据分析等,具有很强的实用性。 教材结构特色鲜明本书既遵循财政学界公认的“财政理论基础一-财政支出一财政收入- -财政管理与政策"的框架结构,又创造性地突出了后续学生广为应用的税收知识和实务,加大篇幅,增强实用性,适用于更多后续没有开设税收学课程的经管类专业的学生学习。 内容紧跟财税前沿本书注重借鉴和吸收国内外财政税收领域的*新研究成果和*新政策法规,内容新颖。截至2022年本书出版前财税实践中的很多新法规、新问题、新案例、新数据等都在本书中得到体现。 免费共享海量教学资源助力线下线上教学本书配有完整的教学视频、PPT教学课件、 本章小结、题型全面的习题及参考答案、代表性案例、模拟试题,便于教师组织教学,实施教学改革,同时方便学生课堂学习和课下巩固知识。 随书赠送配套的电子课件、教学视频、习题和答案、案例素材、模拟试题和答案,获取地址见书内容简介网址,或前言和封底二维码。教材服务QQ:1815317009.

内容简介

财政学是经管类众多本科专业的核心课程。《财政学(第三版)(微课版)》采用财政学界认可的“财政理论基础—财政支出—财政收入—财政管理与政策”的框架结构,全面准确地阐述财政领域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与基本技能。全书内容包括财政概论、财政支出、财政收入、税收原理、税收制度与税收管理制度、货物和劳务税、所得税、财产税、行为税、国债原理与制度、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问题等。《财政学(第三版)(微课版)》特色在于突出培养应用型经管类人才的财税实践技能,探索应用型经管类人才培养所需的财税知识体系,用较大篇幅突出介绍实际工作中经常用到的税收知识,体现出极强的应用性和实用性的特色。《财政学(第三版)(微课版)》内容较新,截至2022年《财政学(第三版)(微课版)》出版前财税实践中的很多新法规、新案例、新数据等都在《财政学(第三版)(微课版)》中得到体现。 《财政学(第三版)(微课版)》既可作为经济管理类和公共管理类本科生的教材,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人员的教材和参考读物。 《财政学(第三版)(微课版)》配套的教学资源极其丰富,在国内率先推出的微课视频,连同在既往各版次基础上不断完善的电子课件、习题和答案、案例素材、模拟试题和答案,能够充分满足线下和线上教学的需要。《财政学(第三版)(微课版)》配套的电子课件、习题和答案、案例素材、模拟试题和答案可以到http://www.tupwk.com.cn/downpage网站下载,也可通过扫描前言中的二维码获取,教学视频可以通过扫描前言中的二维码观看。

目录

**章 财政概论 1 **节 财政及其特征 1 一、从财政现象谈起 1 二、财政的产生和发展 2 三、财政的一般概念 4 四、公共财政的基本特征 6 第二节 政府与市场 7 一、效率与公平 7 二、资源配置的两种方式 9 三、市场失灵及其表现 9 四、政府失灵及其表现 11 五、政府与市场的基本分工 13 第三节 财政的职能 13 一、资源配置职能 14 二、收入分配职能 16 三、经济稳定职能 17 本章小结 19 课后习题 19 案例分析 20 第二章 财政支出 24 **节 财政支出概述 24 一、财政支出的含义、_x00B_原则和分类 24 二、财政支出范围与财政_x00B_支出规模 31 三、财政支出效益分析 35 第二节 购买性支出 36 一、消费性支出 36 二、投资性支出 38 三、政府采购制度 41 第三节 转移性支出 44 一、社会保障支出 44 二、财政补贴 49 三、税收支出 51 本章小结 52 课后习题 53 案例分析 55 第三章 财政收入 60 **节 财政收入概述 60 一、财政收入的含义 60 二、财政收入分类的依据 61 三、财政收入的分类 62 第二节 财政收入规模 65 一、财政收入规模的含义 65 二、财政收入规模的衡量_x00B_指标 65 三、影响财政收入规模的_x00B_因素 66 四、我国财政收入规模分析 69 第三节 财政收入结构 72 一、财政收入分项目构成 72 二、财政收入所有制构成 73 三、财政收入部门构成 73 本章小结 74 课后习题 75 案例分析 76 第四章 税收原理 78 **节 税收概述 78 一、税收的基本概念 78 二、税收的特征 80 三、税收的分类 81 第二节 税收原则 83 一、税收原则主要观点阐述 83 二、现代西方税收原则 85 三、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中_x00B_的税收原则体现 88 第三节 税收负担与税负转嫁 89 一、税收负担 89 二、税负转嫁 91 第四节 税收效应 97 一、税收宏观作用机制 97 二、税收微观作用机制 98 本章小结 99 课后习题 100 案例分析 101 第五章 税收制度与税收管理_x00B_制度 103 **节 税收制度 103 一、税收制度的内涵 103 二、税收制度的要素 104 三、税收制度的类型 106 四、税收制度的发展 107 五、税制结构 109 第二节 税收管理制度 112 一、税收管理制度的概念及_x00B_分类 112 二、税收管理制度的功能 112 三、税收征收管理制度的主要_x00B_内容 113 四、发票管理 115 本章小结 117 课后习题 118 案例分析 119 第六章 货物和劳务税 122 **节 货物和劳务税概述 122 一、货物和劳务税的概念 122 二、货物和劳务税的特点 123 第二节 增值税 123 一、增值税概述 123 二、增值税的纳税人 125 三、增值税的征税范围 125 四、增值税税率 126 五、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27 六、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130 七、增值税减免税 131 第三节 消费税 131 一、消费税概述 131 二、消费税的纳税人 132 三、消费税的税目、税率和_x00B_征收环节 132 四、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34 五、消费税的征收管理 137 第四节 车辆购置税 138 一、车辆购置税的概念 138 二、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 139 三、车辆购置税的征税范围 139 四、车辆购置税应纳税额的_x00B_计算 140 五、车辆购置税纳税期限 141 六、车辆购置税的纳税地点 141 七、车辆购置税的免税规定 141 第五节 关税 142 一、关税概述 142 二、关税的征税对象和纳税_x00B_义务人 143 三、进出口税则 143 四、关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144 五、关税的征收管理 145 六、关税的免税规定 145 七、行李和邮递物品进口税 146 本章小结 147 课后习题 147 案例分析 150 第七章 所得税 152 **节 所得税概述 152 一、所得税的特征 152 二、所得税的作用 153 三、所得税的分类 153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 153 一、企业所得税的概念 153 二、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 154 三、企业所得税的税率 154 四、企业所得税的计算 154 五、特别纳税调整 161 六、企业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162 七、纳税地点 163 八、纳税期限 164 九、纳税申报 164 第三节 个人所得税 165 一、个人所得税的概念 165 二、个人所得税的税制模式 165 三、我国个人所得税的特征 165 四、个人所得税的纳税人 166 五、个人所得税税目 167 六、个人所得税的税率 168 七、应纳税所得额的确定 169 八、应纳税所得其他规定 172 九、应纳税额的计算 172 十、征收管理 178 十一、个人所得税的税收优惠 181 本章小结 182 课后习题 182 案例分析 185 第八章 财产税 188 **节 财产税概述 188 一、财产税的含义 188 二、财产税的一般特征 189 三、财产税的优缺点 190 第二节 房产税 190 一、纳税人 190 二、征税对象 191 三、征税范围 191 四、计税依据 191 五、税率 191 六、应纳税额的计算 191 七、税收优惠 192 八、征收管理 192 第三节 城镇土地使用税 192 一、纳税人 192 二、征税范围 193 三、税率 193 四、计税依据 193 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194 六、税收优惠 194 七、征收管理 194 第四节 耕地占用税 195 一、纳税人 195 二、征税范围 196 三、计税依据 196 四、税率 196 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197 六、税收优惠 197 七、征收管理 197 第五节 契税 198 一、纳税人 198 二、征税对象 198 三、税率 199 四、计税依据 199 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199 六、税收优惠 199 七、征收管理 200 第六节 车船税 200 一、纳税人 201 二、征税范围 201 三、税率 201 四、计税依据 202 五、应纳税额的计算 202 六、税收优惠 203 七、征收管理 203 本章小结 203 课后习题 204 案例分析 205 第九章 行为税 207 **节 资源税 207 一、资源税的概念 207 二、资源税的纳税人 208 三、资源税的征税范围 208 四、资源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08 五、纳税申报及减免税管理 211 六、资源税的纳税地点和_x00B_纳税期限 212 第二节 土地增值税 212 一、土地增值税的概念 212 二、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 212 三、土地增值税的征收范围 212 四、土地增值税的税率 213 五、土地增值税应税收入的_x00B_确定 214 六、土地增值税扣除项目的_x00B_确定 214 七、土地增值税增值额的确定 215 八、土地增值税应纳税额的_x00B_计算 216 九、土地增值税减免税的主要_x00B_规定 216 十、土地增值税的征收管理 217 第三节 印花税 217 一、印花税的概念 218 二、印花税的特点 218 三、印花税的纳税人 218 四、印花税的征税范围 219 五、印花税的税率 219 六、印花税的计税依据 220 七、印花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21 八、印花税减免税的主要规定 221 九、印花税的征收管理 222 第四节 城市维护建设税与教育费_x00B_附加 222 一、城市维护建设税 222 二、教育费附加 224 第五节 环境保护税 225 一、环境保护税的概念 225 二、环境保护税的纳税人 225 三、环境保护税的征税范围 225 四、环境保护税应纳税额的_x00B_计算 226 五、环境保护税的纳税地点 228 六、环境保护税的纳税期限 228 七、环境保护税的减免税规定 228 第六节 烟叶税 229 一、烟叶税的概念 229 二、烟叶税的纳税人 229 三、烟叶税的征税范围 229 四、烟叶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29 五、烟叶税的纳税地点 230 六、烟叶税的纳税期限 230 第七节 船舶吨税 230 一、船舶吨税的概念 230 二、船舶吨税的纳税人 230 三、船舶吨税的征税范围 230 四、船舶吨税应纳税额的计算 230 五、船舶吨税的减免 231 六、船舶吨税的纳税期限和_x00B_缴纳方式 232 本章小结 232 课后习题 233 案例分析 235 第十章 国债原理与制度 237 **节 国债概述 237 一、国债的含义与特征 237 二、国债的种类 238 三、国债的功能 240 四、国债的产生与发展 241 第二节 国债发行与偿还 243 一、国债的发行 243 二、国债的偿还 245 第三节 国债负担及国债管理 247 一、国债负担的基本内容 247 二、国债负担的数量界限 248 三、国债管理 252 第四节 国债市场及其功能 252 一、国债市场 252 二、国债市场的功能 254 本章小结 255 课后习题 255 案例分析 256 第十一章 国家预算及预算管理体制 260 **节 国家预算 260 一、国家预算的含义、原则和_x00B_组成 260 二、国家预算的分类 263 三、国家预算的编制、审批、_x00B_执行和决算 266 四、我国国家预算的改革 268 第二节 预算管理体制 271 一、预算管理体制的含义和_x00B_内容 271 二、我国预算管理体制的形式 272 三、我国现行的预算管理体制 273 本章小结 275 课后习题 276 案例分析 277 第十二章 财政平衡与财政政策 287 **节 财政平衡 287 一、财政平衡的概念 287 二、财政收支不平衡的原因 289 三、财政赤字(或结余)的_x00B_计算方法 290 四、财政平衡与社会总供求_x00B_平衡 291 第二节 财政政策 292 一、财政政策的目标 292 二、财政政策的工具 295 三、财政政策的类型 296 四、财政政策的传导机制和_x00B_效应 297 五、财政政策与货币政策的_x00B_配合 299 本章小结 301 课后习题 301 案例分析 302 第十三章 开放经济条件下的财政_x00B_问题 305 **节 国际税收概述 305 一、国际税收的概念 305 二、税收管辖权与国际税收_x00B_协定的产生 306 三、国际税收协定的概念、分类_x00B_及其与国内税法的关系 309 第二节 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及_x00B_影响 309 一、国际重复征税的概念 309 二、国际重复征税的产生 310 三、国际重复征税对经济的_x00B_影响 312 第三节 国际重复征税消除的主要_x00B_方法 312 一、免税法 313 二、抵免法 314 第四节 国际避税与反避税 317 一、国际避税 317 二、国际反避税的措施 320 第五节 国际税收协定 324 一、国际税收协定的两个范本 324 二、国际税收协定的目标和主要_x00B_内容 326 本章小结 327 课后习题 328 案例分析 329 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334 参考文献 339
展开全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