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191042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81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21910421 ; 978-7-5219-1042-1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40多年的研究成果,系统介绍了毛乌素沙地樟子松引进与良种基地建设、高效防衰造林、控盐造林、嫁接红松技术,尤其是针对干旱缺水、风蚀沙埋、土壤贫瘠、盐碱危害等环境胁迫以及人工林早衰危险,积极倡导合理稀植,采用良种壮苗、铺设沙障、大坑换土、适当深栽、浇水覆膜、套篓防护、混交造林、树穴喷醋等措施,在改善林地环境条件、提高造林效果、加速郁闭成林等方面取得很好成效,将樟子松、红松成功引种到毛乌素沙地,并形成具有地域特色的樟子松人工林高效培育技术体系。 本书以专题研究和技术介绍结合方式撰写,可供沙区、旱区森林培育等相关研究人员以及林业院校师生和林业科技推广工作者参考。
目录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樟子松引种及种子园建设
1.1 樟子松引种
1.2 樟子松种子园建设
2 樟子松造林技术
2.1 樟子松沙地造林
2.2 樟子松盐碱地造林
3 樟子松人工林早衰
3.1 人工林衰退
3.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早衰
4 樟子松嫁接红松
4.1 红松的多种用途
4.2 红松的引种栽培
4.3 红松嫁接技术
5 毛乌素沙地的环境胁迫
5.1 干旱缺水
5.2 风蚀沙埋
5.3 土壤贫瘠
5.4 人畜干扰
6 小结与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章 樟子松引进与良种基地建设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樟子松引进与效果评价
2.2 种子园的建立
2.3 种子园的管理
2.4 种子园建设效果评价
2.5 讨论
2.6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 沙地“高效防衰”造林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效防衰”造林技术的含义
2.2 沙障铺设技术及其防风固沙效果
2.3 大坑换土技术及其改土培肥效果
2.4 壮苗深栽技术及其造林效果
2.5 浇水覆膜技术及其保水效果
2.6 套篓栽植技术及其多重功效
2.7 混交造林技术及其防虫效果
3 讨论
3.1 风蚀沙埋对樟子松人工林的影响
3.2 干旱缺水对樟子松人工林的影响
3.3 土壤贫瘠对樟子松人工林的影响
3.4 林分密度对樟子松人工林的影响
4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章 樟子松盐碱地抑盐造林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测试分析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樟子松造林效果对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响应
2.2 造林效果对土壤盐渍化程度响应的生理生态机制
2.3 土壤盐渍化地段不同处理措施对樟子松造林效果的影响
2.4 榆林沙区盐渍化土壤樟子松造林关键技术
3 讨论
3.1 土壤盐渍化危害及改良
3.2 樟子松造林效果对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响应
3.3 造林效果对土壤盐渍化程度响应的生理生态机制
3.4 土壤改良措施对造林效果的提升作用
4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章 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嫁接砧木的准备
1.4 红松接穗的准备
1.5 嫁接
1.6 嫁接后抚育管理
1.7 嫁接试验
1.8 成活率与生长量调查
1.9 樟子松嫁接红松在沙丘不同部位生长状况调查
1.10 沙丘不同部位土壤性质分析
1.11 生理指标测定
1.12 红松种子品质测定
1.13 红松种子营养成分的测定
1.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苗圃嫁接试验结果
2.2 高接换头试验结果
2.3 樟子松嫁接红松在沙丘不同部位的生长表现
2.4 不同产地红松种子形态特征与质量
2.5 不同产地红松仁的营养素比较
3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章 回顾与展望
1 回顾
2 展望
第1章 绪论
1 樟子松引种及种子园建设
1.1 樟子松引种
1.2 樟子松种子园建设
2 樟子松造林技术
2.1 樟子松沙地造林
2.2 樟子松盐碱地造林
3 樟子松人工林早衰
3.1 人工林衰退
3.2 沙地樟子松人工林早衰
4 樟子松嫁接红松
4.1 红松的多种用途
4.2 红松的引种栽培
4.3 红松嫁接技术
5 毛乌素沙地的环境胁迫
5.1 干旱缺水
5.2 风蚀沙埋
5.3 土壤贫瘠
5.4 人畜干扰
6 小结与讨论
主要参考文献
第2章 樟子松引进与良种基地建设
1 材料与方法
1.1 研究材料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樟子松引进与效果评价
2.2 种子园的建立
2.3 种子园的管理
2.4 种子园建设效果评价
2.5 讨论
2.6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3章 沙地“高效防衰”造林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研究方法
1.3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高效防衰”造林技术的含义
2.2 沙障铺设技术及其防风固沙效果
2.3 大坑换土技术及其改土培肥效果
2.4 壮苗深栽技术及其造林效果
2.5 浇水覆膜技术及其保水效果
2.6 套篓栽植技术及其多重功效
2.7 混交造林技术及其防虫效果
3 讨论
3.1 风蚀沙埋对樟子松人工林的影响
3.2 干旱缺水对樟子松人工林的影响
3.3 土壤贫瘠对樟子松人工林的影响
3.4 林分密度对樟子松人工林的影响
4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4章 樟子松盐碱地抑盐造林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材料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测试分析
1.5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分析
2.1 樟子松造林效果对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响应
2.2 造林效果对土壤盐渍化程度响应的生理生态机制
2.3 土壤盐渍化地段不同处理措施对樟子松造林效果的影响
2.4 榆林沙区盐渍化土壤樟子松造林关键技术
3 讨论
3.1 土壤盐渍化危害及改良
3.2 樟子松造林效果对土壤盐渍化程度的响应
3.3 造林效果对土壤盐渍化程度响应的生理生态机制
3.4 土壤改良措施对造林效果的提升作用
4 小结
主要参考文献
第5章 樟子松嫁接红松技术
1 材料与方法
1.1 试验区概况
1.2 试验材料
1.3 嫁接砧木的准备
1.4 红松接穗的准备
1.5 嫁接
1.6 嫁接后抚育管理
1.7 嫁接试验
1.8 成活率与生长量调查
1.9 樟子松嫁接红松在沙丘不同部位生长状况调查
1.10 沙丘不同部位土壤性质分析
1.11 生理指标测定
1.12 红松种子品质测定
1.13 红松种子营养成分的测定
1.14 数据分析
2 结果与讨论
2.1 苗圃嫁接试验结果
2.2 高接换头试验结果
2.3 樟子松嫁接红松在沙丘不同部位的生长表现
2.4 不同产地红松种子形态特征与质量
2.5 不同产地红松仁的营养素比较
3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第6章 回顾与展望
1 回顾
2 展望
展开全部
本类五星书
本类畅销
-
花史左编
¥37.4¥68.0 -
魔芋种植新技术
¥5.4¥15.0 -
芙蓉鸟的饲养与繁殖
¥2.2¥4.0 -
阳台种菜
¥49.4¥78.0 -
怎样提高蝎子养殖效益
¥20.4¥29.8 -
山林果园散养土鸡新技术(彩色图解+视频升级版)
¥49.2¥69.8 -
禽生产技术
¥39.2¥58.8 -
山林果园散养土鸡新技术
¥22.0¥30.0 -
农业机械学 第二版
¥45.6¥67.5 -
手性农药手册
¥61.7¥88.0 -
小型盆景制作与赏析
¥20.7¥29.0 -
果园林地生态养鸡技术(第2版)
¥5.9¥14.0 -
养蜂的秘密
¥32.8¥80.0 -
植物保护技术 第三版 种植类专业
¥25.3¥38.5 -
新中国农业发展70年
¥69.3¥198.0 -
龙眼谱:外二种
¥20.2¥28.0 -
二十四节气话种菜
¥36.9¥69.0 -
特种养殖致富快车图说蝎子高产高效养殖关键技术(第3版)
¥11.3¥19.8 -
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林下生态养鸡关键技术问答
¥8.8¥29.0 -
甘蓝优质栽培新技术
¥5.9¥1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