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新发现中国 亦城亦乡:城市化进程中的乡村突围
- ISBN:97875598473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308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559847331 ; 978-7-5598-4733-1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1.“重新发现中国”书系是“华中乡土派”大型原创学术随笔系列作品首次集结,本书是该系列的第五本,延续丛书对中国农村的关注,力图呈现对中国城乡关系和农村问题的思考。 2.本书关涉农村各方面问题,总结了中国各地农村在转型与变革中的经验与教训,内容扎实,观点清晰有力。 3.本书还重点关注了农民工群体,在新的历史时期重新发现了这一对中国社会转型做出巨大贡献的群体,在对他们的生活的描摹中体现出学者应具备的社会使命感和人文关怀。 4.本书秉承着“重新发现中国”系列及“华中乡土派”的一贯风格,田野调查在书中占比很大,而且几乎所有的观点、判断都有其田野的根据。作者的足迹遍布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河南、江西、安徽、湖北、广东等地,其中既有沿海发达地区,也有中西部欠发达地区,对我们整体地理解新时代的中国农村很有助益。 5.作者在分析中国农村时的整体立场是,很注重发掘各地的创新措施。他不迷信市场化的效果,认为要想真正地释放改革的活力,还是应该发挥政府的主导作用,但并非大包大揽式的,而是密切关注发生在地方和基层的具体实践,理解其中的智慧并提供支持和引导。这种处理复杂问题时的谨慎态度和周详考虑使本书得以成为一本有中国特色的优秀社会学著作。
内容简介
本书以全国范围的田野调查为基础,对城市化背景下的农村社会变迁进入了深入探究。作者认为中国农村正在发生结构性转型,这一社会结构具有城乡互构、亦城亦乡的中间特征,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必须要以这个结构转型为基础。本书认为中国的现代化是一个具有古老文明传统农村社会向现代城市社会的转型过程,这个过程产生的问题,需要建立有主体性的中国社会科学来解释,不可生搬硬套西方现代的或古典时期产生的社会科学。
目录
**篇 中国的城市化
城市关系的阶段
小农体系和渐进城镇化
中国城市有贫民窟吗?
进城落户问题
“四化同步”的困境
第二篇 小农体系
小农户:作为农业现代化的主体
江汉平原的典型农户
山区的小农经济
适度规模经营再认识
流动时代的彩礼变革
消费性贫困
第三篇 农民工群体
人口流动和一家三制
一个村庄的农民工素描
农村青年的能动性
农民工厂长及普通农民工
社保和分层
第四篇 工业化农村
工业化农村地区的分化模式
上海农民的市民化
北京远郊村的农民生计模式
浙江的农民企业家
浙江的仪式性人情
第五篇 乡村治理模式
苏南的乡镇政权
珠三角的村集体性质
人口大镇的“总支”
乡镇干部的激励
乡村两级的非正规财政
土地和基层治理能力
社区和乡村治理现代化
第六篇 乡村振兴
土地整治和乡村振兴
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的效益、问题和出路
赋能基层:人居环境整治的“峨山模式”
余江宅改经验
民主化村级公共品供给
公共品供给的效率问题
后备干部助力组织振兴
老年人协会的优势
第七篇 土地制度改革
苏州“和谐拆迁”的秘密
集体建设用地流转的类型
义乌实践:从旧村改造到宅基地改革
理解宅基地退出问题
节选
山区的小农经济 在湖北恩施山区调研时,我发现山区农户也被卷入以外出务工为主的经济中,小农经济对于农民家庭主要发挥保障性作用。以往小农经济还须承担提供货币性收入的功能,20世纪90年代末大规模外出务工经商潮后,这一功能已经很弱。2013年前后,农户的农业收入(把蔬菜、稻谷、油料和猪肉这四种主要的农产品折算为货币)仅仅占据家庭总收入的三分之一。普通家庭的务工经商年收入需在2万元以上,否则不足以支撑一般消费水平下的家庭经济。相对于中东部平原农村地区,恩施的龙马地区所在的山区受制于生态条件,交通依然闭塞,各种公共服务落后,农村人财物各种资源外流。在高山地区农村,有大量的年轻男子难以结婚,家庭再生产难以进行。2007年和2012年,李克强总理两次深入该地区农村考察,指示地方政府要以龙马地区为点,探索出一条可复制的贫困山区的扶贫模式,帮助农民尽快脱贫致富奔小康。地方政府准备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入手来改善农民农业收入状况,在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茶叶和烟叶都是推广的对象,但农民对它们的态度有明显的差异。 一、种地养猪的传统生计 山区农村的土地由少量的水田和大量的山田(地)构成。平坝地区人口密集,分配的土地数量较少,但是土地生产力较高、交通便利;而高山地区人口稀少,分配土地数量较多,土地生产力较低、交通不便。在龙马地区有两个较广阔的平坝,一个在龙马村和柑子坪村的部分地区,一个是高山上的青堡平原,海拔1800多米。 目前恩施山区农民家庭的生计模式是“半工半耕”,不再主要依赖农业收入,农业收入大约占总收入的三分之一,完全不依赖农业收入和主要依赖农业收入的农户都属少数。不过仍然有大量无法寻找到务工机会的中老年人在家里耕种土地。2000年之后国家政策给予农民补贴鼓励退耕还林,农民依然把能够种植庄稼的土地利用起来,不愿意浪费一点。山区抛荒土地主要位于交通不便的高山区,森林的扩展、野猪等动物的毁坏和生态条件恶劣,令这些土地无法耕种。就近的数亩土地虽不能获得非常多的货币收入,却能够保障温饱。 农民种植稻谷、苞米、红苕和洋芋,在旱地上套种后三种作物能获得较高产量。以一般的山坡地为例,平均一亩土地能收获500斤苞米、2000斤红苕和2000斤洋芋。20世纪八九十年代,山区农民向集市酒厂提供大量玉米用于酿酒,向政府提供粮食抵交税费、“三提五统”,并用一部分粮食喂养生猪换取货币收入。大规模务工经商潮后,家里基本上是留守老人、妇女和小孩,在交通不便的条件下已经难以进行传统的粮食交易,酒厂倾向于大量使用来自外部市场的玉米,红苕等农作物只能主要用于喂猪。 但是在外出务工背景下,普通农户养猪数量大幅下降,到2013年,包括六七家规模性养猪场在内,整个龙马地区一年的生猪出栏数也未超过1万头。普通农户一般留一两头年猪,保证全年都有肉吃,多余的猪则用于换取饲料、肥料和其他日常生活支出。由于喂养生猪的成本上升,农户基本上难以从中赚取利润。饲料店老板说:“现在养猪赚不到钱,是为了饲料店喂养的。”农户养殖一头200斤的猪,毛收入1500元,除去300元仔猪钱和500元饲料钱,消耗的自产500斤玉米和劳动力投入加在一起只能折算为700元,这显然是不经济的。不过农户算账的逻辑是,中老年人和妇女在家里没有就业机会(就不存在劳力的机会成本),自家生产的粮食和杂粮正好也难以卖出去,就不如把剩余劳动力和粮食投入到养猪上来。 这一种植模式在当前遭遇到的主要威胁是生产条件不佳。一是野猪雀鸟会在偏远山区、人烟稀少地区毁坏庄稼。在洋芋和玉米收获季节,农民不得不住在地头守护庄稼,还要用鞭炮赶野猪,由于只能吓唬不能捕杀,野猪灾害越来越严重。二是 公共品供给不足。这主要是因为道路交通条件差,越是高山地区,交通越是不便,农民又无法迁出来,生产的粮食和生猪难以调运出来。目前主要公路供给只到行政村,而大量通到村民小组的公路未能修通依赖农民合作自筹资金修建道路非常艰难。 李克强总理2012年第二次来到龙马,察看了挂坡地的生产情况,认为这样的土地生产不便,要退耕还林,进行产业结构调整。目前除了青堡发展烟叶之外,其他村庄均把发展茶叶作为退耕还林的选择。地方政府希望通过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帮助农民致富。茶叶经济是农业产业化的典型思路之一,能够把小农户、村庄中小规模加工厂和外部大市场联结起来,增加单位土地上的劳动力投入量,保护生态环境的同时大大提高了农民收入。茶叶经济的成功为我们思考扶贫山区农业产业结构调整问题提供了思路。 二、茶叶的产业化经验 茶叶以龙马乡猫子山村的*为著名,其次是佐家坝村。发展茶叶生产有明显的政府推动因素,而大规模发展、加强同市场的关联则是农民根据形势而自发做出的选择。退耕还林政策给予种茶农户较高补贴(每亩每年400元,一共补贴8年),因此农民有较高的积极性。自然生态原因也让农民愿意退耕还林:农村人口减少后森林繁茂,野猪肆虐,毁坏庄稼,每年损害量在三分之一以上,有的地区甚至绝收,对这样的土地退耕还林显然较好。 我们在山区农村考察了一天,聚焦于目前茶叶发展较为成熟的猫子山村和佐家坝村,与两村的村干部、茶厂老板、茶农均进行了访谈,获得了大量**手资料。茶叶是资本不密集而劳动力密集的产业,从中小学生到老年人都能采茶。*差的茶园每亩一年也能有1000~2000元的收入。2007年以来,该地区茶叶加工能力大幅提升,对外的市场开拓已经完成,非常适合发展茶叶尤其是小农家庭基础上的小茶园。农户一般只留小块土地种植蔬菜和杂粮,用于养年猪和自食,茶叶是猫子山和佐家坝村农民的主要收入。 猫子山村茶叶*早是由恩施公安局在20世纪70年代末蹲点时发展起来的,是产业扶贫的结果。2013年,集体茶场一共有280亩土地,承包给一个福建商人,日常管理由村主任负责。由于管理不善,该茶园未能投入生产。而农民自行种茶可以2003年为界分为两个阶段:2003年之前猫子山约有1000亩农户茶园;2003年推行退耕还林政策当年就增加了600亩,后每年递增。2013年新的退耕还林政策又推动增加1000亩,茶园总面积达到4000亩,绝大部分土地用于种茶。据村干部介绍,农户张某的茶园*大,面积在20亩以上,采茶叶季节要招募5个工人帮忙采茶。他土地如此之多的原因是邻居迁出,将土地转让给他。 全龙马地区有10个茶厂,均是中小规模,其中*大的在佐家坝。猫子山拥有的数量*多,一共有6家。刘某的茶厂是其中*大的。茶厂不再采用20世纪八九十年代的锅制茶工艺,所有工序完全机械化,原料部分由农户送来或亲自收购,更多是贩子收集鲜叶送到厂里。春茶(芽茶)一般当天加工,第二天早上就要送到恩施茶叶市场交易。争分夺秒是茶叶生产加工的非常重要的特征,原因有三:**是抢价格,茶叶市场是“一天一个价”;第二是资金链问题,农民加工厂并无雄厚的流动资金,茶叶需尽快脱手;第三是中小规模茶厂基本上无冷库,茶叶无法长期存放。 茶厂老板均是农民,一般夫妻上阵亲自做茶,在*忙的春茶加工季节雇请两三个师傅帮工,签订4个月的合同,即从正月十五起到农历五月初,工资则是每月5000元,这在当地是技术工的工资。夏季加工绿茶只由老板自己操作,无需雇工。刘某的茶厂生产能力*强,在春茶季节一天可加工1000斤鲜叶(相当于200个劳动力的采茶量),制作干茶200斤;茶厂每年工作6个月(农历二月到八月),加工鲜叶总量18万斤,干茶3.6万斤。茶厂老板每年一般有10多万元收入,较大的茶厂在20万元以上。他们主要加工本村的茶叶,而且也只有本村(地区)的茶叶发展起来才能支撑起加工厂。茶厂老板把厂建在村里生产基地,形成与茶农相互依赖的关系。农民采摘的鲜叶要当天卖才能卖出价钱,工厂则需要源源不断的低成本鲜叶供应来保持生产能力。茶叶生产高度依附于原料供应地,茶农也是高度依赖茶叶加工厂的。 据刘某讲,茶厂和茶园生产潜力实际上未完全释放,主要制约因素是劳动力。按猫子山茶园4000亩的生产规模,要6个较大的茶厂才能满足加工需要。劳动力供给跟不上,采茶能力无法充分释放出来,导致茶厂加工能力受限。佐家坝村大一点的高棚茶厂一天可以生产加工1万斤鲜叶,每天却只能收获3000斤(600个劳动力的采茶量)。在丰产期一个劳动力一天采0.5亩就可以获得6斤鲜叶,但由于目前劳动力大量外流,佐家坝村在采摘茶叶季节只有约200个劳动力。丰产季节劳动力不足,清明前后的春茶来不及采,一两天后就成了不值钱的绿茶。 茶农*担心的问题是采摘的鲜叶卖不出去、卖不到好价钱。根据农民经验,一亩茶园年纯收入在2000元左右,管理得好在3000元以上,其中春茶、绿茶的收入各半。农户对茶园的投入包括茶苗(由国家免费提供)和秋冬季节的管理,例如施农家肥(或有机肥)、松土、剪枝等,收入主要从劳动中来。猫子山村户均8亩茶园,农户年纯收入在2万元左右。雇工采茶则一般约定“五五分成”,对于有较多茶园但缺乏劳动力的家庭是一种增加收入的方式。 茶叶生长要求土壤呈酸性,对海拔高度也有一定的要求。与传统农耕生产不同的是,茶叶生产劳动高度密集,资本却不密集,而且高度依赖产业配套和市场需求。没有相关的产业配套,茶农生产的鲜叶很难销售出去,也就无法变现。茶叶不耐储存,农户用传统方式加工利润极低,没有及时的市场销售管道,加工厂也难以存活。大量的小加工厂无法建设冷库且市场行情每日在变,加工厂必须将干茶尽快出售才能收回成本。因以上特征,茶叶适合的生产模式是一家一户的小农生产,并且形成规模的生产基地,配套中小规模加工厂就地加工茶叶,同时*好是能够形成区域性的种植规模,这样就能支撑一个区域性的茶叶生产、加工和运销的市场体系。恩施具备这样的产业集群优势,有茶叶大市场收购各个乡村茶厂送来的茶叶。
作者简介
夏柱智,1987年生,湖北黄石人。社会学博士,现任武汉大学社会学院副教授,武汉大学中国乡村治理研究中心研究人员,研究方向为农村社会学、土地制度和基层治理现代化。在《中国社会科学》《政治学研究》《中国乡村研究》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多篇。
-
饥饿、富裕与道德
¥14.0¥45.0 -
偏见
¥17.9¥56.0 -
世界尽头的咖啡馆
¥15.8¥45.0 -
从白大褂到病号服:探索医疗中的人性落差
¥14.7¥39.8 -
女性生存战争
¥19.8¥66.0 -
汉字王国
¥13.8¥46.0 -
非暴力沟通心理学 : 用非暴力沟通化解冲突
¥10.8¥36.0 -
咬文嚼字二百问
¥12.2¥32.0 -
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
¥13.9¥39.8 -
健康鸿沟:来自不平等世界的挑战
¥16.5¥55.0 -
万物皆无序
¥16.4¥42.0 -
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
¥11.0¥36.8 -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乡土中国
¥12.2¥26.0 -
字海探源
¥25.0¥78.0 -
理解人性
¥13.9¥39.8 -
后现代下的生命与多重时间(精装)
¥19.8¥66.0 -
人际交往心理学
¥11.4¥38.0 -
猎物人(八品)
¥23.8¥88.0 -
社会学:原来这么有趣有用
¥9.0¥3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