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德国作家让·保尔幽默诗学与幽默叙事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包邮德国作家让·保尔幽默诗学与幽默叙事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52.0 (7.6折) ?
1星价 ¥52.0
2星价¥52.0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30396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00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300303963 ; 978-7-300-30396-3

本书特色

1、 德国著名幽默叙事大师让·保尔(Jean Paul,1763–1825)在推动德语叙事文学的发展上厥功至伟。他被誉为“德语语言中*伟大的幽默作家”,其作品展现了一幅关于人类、世界和超自然世界领域情感丰富且思想深刻的全景图。 2、 本书全面细致地分析让·保尔所有重要著作,提炼其幽默叙事特点。这是本书的难点,更是创新点,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 3、 本书乃中国首部研究让·保尔的学术专著,全书在文本分析的基础上,还探究了从古希腊到让·保尔时代诸多文学巨匠和哲学巨擘涉及哲学、道德与文学的丰富著述。读后会让您深受感悟。

内容简介

德国有名叙事大师让·保尔(Jean Paul, 1763-1825)被誉为德语文学*幽默的叙事大师。本书乃中国首部研究让·保尔的学术专著,全面细致分析让·保尔的所有重要著作中的幽默叙事和各文本侧重的主题,旨在力求比较全面系统、公正客观地分析其文学文本,解读其时代历史语境,探究其“诗艺的百科全书”体现的幽默诗学观,并在此基础上,着重厘清作家对启蒙思想和德国批判哲学的辩证认识、重感倾向、宗教观、道德观、历史哲学观和民族观,具有跨学科特点。本书的创新意义和学术价值在于,依据翔实可靠的研究资料,全面缜密地分析让·保尔所有重要著作,提炼其特点,然后在文本分析基础上探究从古希腊到让·保尔时代诸多文学巨匠和哲学巨擘涉及哲学、道德、文学的著述。

目录

让·保尔主要作品中德文对照表
简写说明


第1章 让·保尔文学创作的历史语境
1.1 让·保尔生平与其文学创作的关联
1.2 德国古典文学与浪漫文学以及让·保尔甄别古希腊与现代诗艺特征
1.3 让·保尔的幽默诗学同歌德和席勒的关联
1.4 让·保尔的幽默诗学与施莱格尔兄弟的关联
1.5 追求感性与理性的平衡

第2章 让·保尔幽默文学创作精要
2.1 让·保尔主要叙事文学作品概述
2.2 让·保尔从早期作品的讽刺向幽默叙事过渡
2.2.1 《赞美愚蠢》体现的讽刺的譬喻
2.2.2 《格陵兰的诉讼案》中讽刺的主观主义
2.2.3 《魔鬼文件选读》作为向幽默过渡的标志
2.3 “幽默”概念溯源
2.4 幽默作为让·保尔文学创作的灵魂
2.5 英国幽默作家的启示
2.6 让·保尔的牧歌式滑稽故事(Idylle)
2.7 让·保尔探究的长篇小说风格

第3章 让·保尔实用幽默写作指导著作《美学预备学校》中的幽默诗学
3.1 《美学预备学校》的核心内容
3.2 让·保尔对幽默发展的意义和影响
3.3 “幽默”概念的定义
3.4 辨析“幽默”、“滑稽”和“反讽”的共性与差异
3.5 幽默的四个组成部分:整体性、否定的或无限的理念、主观性、感性
3.6 《美学预备学校》中幽默与诗艺和神性的密切关联

第4章 让·保尔的主要幽默叙事作品
4.1 首部长篇小说《看不见的共济会》
4.1.1 《看不见的共济会》的核心内容
4.1.2 《看不见的共济会》中的幽默
……

第5章 让·保尔具有神性的诗艺宇宙:“第二个世界”
第6章 让·保尔的道德观
第7章 让·保尔的历史哲学观
第8章 让·保尔演绎的双影人主题透视的现代危机
第9章 让·保尔政论文中以世界主义为前提的民族观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德国作家让·保尔幽默诗学与幽默叙事研究/外国语言文学学术论丛》:  让·保尔塑造的幽默角色包括从早期《魔鬼文件选读》中的哈伯尔曼到《泰坦神》中的中期幽默人物硕普,再到晚期小说《彗星》中的沃尔布勒,他们都接近幽默人物组成的肖像画廊。从哈伯尔曼到硕普构成一个高峰,再从硕普到沃尔布勒构成另一高峰。  沃尔布勒是尼考劳斯身边憨厚的小丑。《彗星》有些段落与作家联系密切,我们在其中遇到更复杂的幽默状况。让·保尔在生命快走到尽头时创作了《塞利娜》和《彗星》,其严肃仿佛遁人具有哲学特征的文学创作中,其重要原因在于,儿子马克斯和朋友兼助手福斯的离世夺走他继续戏谑地创作滑稽幽默小说的力量和偏好。  疯癫者皮人是该隐式人物,他自称是尘世的先生即魔鬼,可他居然向上帝祷告,在沃尔布勒给他置入具有磁性的睡眠而使他头脑清醒理智的瞬间,皮人为了自我安慰而在治愈性的睡眠中说话。有三个内容汇集在皮人上:首先,他有作家之子的死亡余音。后者和皮人一样,因为看书太多无法自拔而陷入疯癫状态,“带着无法走出来的情感。”(I/6,1003)第二个内容涉及他早期演绎的魔鬼主题,该主题否定地服务于对上帝存在的证明。但他并非在行动上而是在思维中犯罪,即他想象充当杀人犯、纵火犯、魔鬼撒旦等一切恶的形象。第三个内容和《塞利娜》一样,代表实验性的虚无主义。让·保尔想以此证明上帝的存在和不朽。  小说有两组讽刺明显关联政治事件,它们虽与小说的内在联系并不紧密,但我们可视之为《彗星》中混淆假象与存在、想象与现实的彗星尾。作家以“维也纳客栈”中“有吸引力的宴会”隐喻维也纳会议。与会的诸位王侯分享利益蛋糕,各民族作为历史的主人却空手而归。《彗星》的精神和精髓有政治基础。第二卷前言的插入部分讽刺和揭露当时的政治状况。作家比以往更尖锐地抨击普鲁士对蛊惑人心者的迫害,批评“卡尔斯巴德协议”重新使用图书审查,讽刺官方压制所有自由。作家称“诗艺为**个也是*后一个造梦者修会”,倘若没有诗艺,就不会有未来和更好的生存。他通过“对未来的预先梦想”(I/6,930)进行启蒙。  作家对王侯的讽刺贯穿整部小说。讽刺诗艺地伪装现实状况,直接联系特殊时代。在复辟时期到来之前,他在《黑斯佩鲁斯》和《泰坦神》中还教育主人公成为理想的王侯。在《彗星》中,他描写并评价复辟时期,通过篡权者尼考拉斯揭露贵族刚愎自用的可笑。作家塑造药剂师尼考劳斯参照文学典范堂吉诃德和政治上的篡权者拿破仑。他在《彗星》中只通过科西嘉人尼考劳斯讽刺性地嘲讽篡权者拿破仑。  1815年后,让·保尔更多嘲讽金钱万能现象和普遍的拜金主义。他认为,金钱会向富人敞开所有大门。尼考劳斯制作假钻石,这象征他是地道的假王侯。让·保尔通过塑造该人物揭露颠倒的、愚蠢的、扭曲人生的世界,演绎失败的历史乐观主义。毫无幻想地描绘社会和人类,这是他由失败的历史乐观主义获取的诗艺后果。  让·保尔以吉伦特派的头脑同情法国大革命。即便在大革命之后,他也从不否认解放的革命动力。尼考劳斯是受压抑的市民、失败的局外人。他在普通人眼里是愚人,但在作家看来,他是被排挤的造福人类者。他偏爱堂吉诃德这位想让同时代人幸福的骑士,他将该好感转移到迷惑中的尼考劳斯身上,“这位使人类幸福者身处让·保尔时代复辟的社会边缘,他想效仿曾经的边缘人堂吉诃德”。  皮人以好斗性格对抗药剂师尼考劳斯的幸福观,直到他*终在烟囱里留下自白。在该诗艺整体中,他再次显示伟大的、双重的自画像。尼考劳斯追求荣誉、自己和他人的幸福,他追求社会的优势、优雅、友谊和女人的爱,尤其追求更好、更幸福与和睦的世界。皮人从消极的无限性出发,发表现实主义的、讽刺的摧毁与魔鬼演说,后来转变成无助而渴望爱的形象。  在《彗星》中,让·保尔*大胆地表现诙谐游戏与体验来世这种难以解决的二元论。忧郁的幽默人物尼考劳斯变成爱开玩笑者,他诙谐地影射其普遍的半吊子教育。作为在尘世感知神性诗艺世界的崇高者,他变成愚蠢的王侯药剂师。他自欺欺人地幻想,现实不过是辉煌未来的象征。  ……

作者简介

  赵蕾莲,中国人民大学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德国洪堡学者,洪堡基金会“可信赖的科学家”荣誉职位、美国德语文学年鉴《当代文学》(Gegenwartsliteratur)国际顾问委员会成员。主要研究德语文学与德语文史哲经典著作汉译。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全集》德译汉与研究”以及两个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弗里德里希·荷尔德林和谐观研究”和“德国作家让·保尔研究”。出版专著4部、译著12部,在《外国文学评论》《中国人民大学学报》《外国文学研究》《国外文学》和境外杂志《文学之路》发表高水平学术论文60余篇。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