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3071239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118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030712394 ; 978-7-03-071239-4
内容简介
本书收入产业与科技史研究相关的大会发言、专题论文、书评等共1篇。内容涉及《中国工业史》首批7卷出版发布会上的相关发言、以“武锡区”模范电力灌溉为例的中国早期农业电气化研究、1923一1937年和丰纱厂的困境与重生、中国从联邦德国引进电离室的案例研究、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的思考、1949一2021年中国共产党对大国工业空间布局的认识与实践、1945一2000年中日产业技术政策比较、中国台喷漆机器人研制始末,以及对《强国根基:对当代新兴大国产业转型的再认识》一书的评价等。这些文章从不同角度对产业与科技史相关问题进行了研究,资料丰富,论理有据,颇具参考价值。 本书适于对中国近现代史、经济史、产业史和科技史感兴趣的读者阅读。
目录
中国工业史编纂专栏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暨《中国工业史》 首批7卷出版发布会”上的发言 李毅中 1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暨《中国工业史》 首批7卷出版发布会”上的讲话 苗圩 4
产业发展中国早期农业电气化之肇始、成效与困境——以“武锡区”模范电力灌溉为例 陈悦 孙烈6
走出萧条:和丰纱厂的困境与重生(1923—1937年) 褚芝琳 严鹏20
改革开放初期的高新技术转移:以中国从联邦德国引进 电离室为案例的研究 苏熹 38
理论探索 关于中国科学技术史学科发展的几点思考 张柏春50
中国共产党对大国工业空间布局的认识与实践(1949—2021年) 肖翔 54
国际比较 中日两国产业技术政策比较研究(1945—2000年) 倪月菊 赵英 69
产业与科技 中国**台喷漆机器人研制始末 丁守一 86
书评 创新驱动,制造业立国:中国走向现代化强国的必由之路 —评《强国根基:对当代新兴大国产业转型的再认识》 韩毅 100
征稿启事 112
Abstracts 114
节选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暨《中国工业史》首批7卷出版发布会”上的发言 李毅中 尊敬的顾秀莲副委员长,林宗棠、何光远、苗圩部长, 各位领导、专家、同事、朋友: 今天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和大家共同举行“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暨《中国工业史》首批7卷出版发布会”。刚才顾秀莲副委员长作了重要讲话,徐匡迪副主席发来了贺信,几位领导同志讲得都很好,我*后再作个发言。 回顾我国工业的发展历程,翻开中国近代史,鸦片战争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有不少爱国志士仁人秉承“工业救国”宗旨兴办民族工业,清朝和民国也办了不少官办工业。帝国主义列强侵略我国,瓜分市场、掠夺资源,中华大地任人宰割。中国共产党诞生后,在谋求国家独立、民族解放的同时,提出了做好由农业国向工业国转变的准备,20世纪30年代初作出了发展工业的决定。在革命战争的艰难岁月里,我党我军自己的工业从无到有、由小到大,支援了战争胜利,积累了经验、培育了人才,积淀了我国工业的红色基因。随着人民解放战争的节节胜利,我们接管了帝国主义在华资产,没收了官僚资本,这些资产便回到了人民怀抱。 新中国成立后,在“一穷二白”和战争废墟上党领导全国人民开启了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事业。建国70余年、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战胜了千难万险,排除了内外干扰,探索实践、奋发图强、风雨兼程、改革创新。我国工业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独立完整、门类齐全、体量巨大的工业体系。我国已成为**工业大国和制造大国、**出口贸易大国,一些领域达到了国际水平。历史证明,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我国工业化的根本保证。 为了总结和汲取历史经验,弘扬中华民族的工业文化,以史为鉴,昭示后人,2012年10月经国务院领导批示同意,由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牵头组织编纂《中国工业史》。我会联合相关国家*行业联合会、协会,国家*研究单位和高等院校等共同开展此项工作,有130多名工业行业、史学专家和2000多名编撰人员参加。《中国工业史》共21卷,今天将发布《中国工业史》丛书中的7卷,由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出版。《中国工业史》在编纂过程中,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持唯物史观,坚持“真实、科学、共识”的编纂原则,做到以史为主、真实记叙、准确论述。 值此《中国工业史》首批7卷出版发行之际,我们向党和国家领导人致以崇高的敬意;对工业界前辈们,对工业战线亿万职工,表示衷心的敬佩;对《中国工业史》编纂工作顾问,对中共中央党校出版社和中央、国家相关部委、机构,各承担编纂任务的单位、部门,广大的编纂者、审稿专家、媒体朋友,以及社会各界人士,表达真挚的谢意!希望《中国工业史》能对国内外读者有所裨益。该书编纂中出现的疏漏与不当之处,敬请广大读者朋友批评指正。我们将继续努力做好后续14卷的出版发行。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对经济形势进行了科学判断,针对我国工业发展不充分、不平衡,以及存在的问题和差距,顺应世界发展潮流,作出了一系列战略决策,实施了一系列政策举措,引导我国经济发展发生了历史性变革。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进一步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建成现代化经济体系”,这意味着我国工业化还有较长一段路要走。我们尤其要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十四五”时期工业应有新使命、新担当。 一是正确认识国情,保持工业制造业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基本稳定。我国工业占比从2006年的42%降到2019年的32%,制造业由32.5%降至27.7%,与韩国相当。这种过早过快下降的趋势引起中央重视,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和“十四五”规划都提出“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巩固壮大实体经济根基”。省市和行业在制定“十四五”规划时,都把功夫下在高质量发展上,靠提质、降本、增效力争工业增加值增幅与国内生产总值增幅相当,值得肯定。 二是加强科技创新、成果转化和产业数字化,增强自主可控。我国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比重达到2.4%,仍有潜力,投入总额位居世界第二位,但用于基础研究的比例偏低,2020年是6.2%,发达国家是15%—20%,“十四五”时期要提高到8%,加强原始创新。要“拓展产学研用融合通道”,形成“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科技成果要转化为现实生产力,数字化要重在创造行业应用场景。发挥产业优势,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加快攻克“卡脖子”关键,有效应对美国等外部势力的遏制打压。 三是“碳达峰”“碳中和”,工业更要有责任担当。2015年底,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大会上回应“巴黎协定”倡议,作出了力争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的承诺。2020年9月以来,习近平主席再次强调,提高自主贡献力度,并提出力争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工业能耗占69%,是二氧化碳的主要排放源,要查清碳源、分解目标、落实责任,要加快调整优化产业结构、能源结构和产品结构,研发二氧化碳的捕集、封存和利用方法,深入节能降耗减碳治污,创建绿色产品、绿色工厂,绿化国土,提升生态“碳汇”。重点行业重点地区要提前实现。 四是注重开发国内外市场和资源,保障能源资源和产业安全。我国工业的结构性矛盾之一是部分能源资源不足,如原油对外依存度是73.5%,铁矿石是85%,铜、铬、镍、钴等80%以上依赖进口。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五次全体会议指出要“实施能源资源安全战略”,建立多元化、多渠道、多方式稳定可靠的能源资源供应基地。增加国内供给,加强矿产资源规划管理,推进接续建设和集约化开发,开展新一轮找油找矿工作。同时支持企业走出去,实现合作共赢,获得更多权益资源量。 抚今追昔,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让我们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同心同德、顽强奋斗,夺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胜利。 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座谈会暨《中国工业史》首批7卷出版发布会”上的讲话 苗圩 尊敬的顾秀莲副委员长、毅中部长, 各位领导、工业界前辈部长, 各位代表、朋友们: 大家好! 非常高兴参加今天的座谈会暨发布会。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之际,中国工业经济联合会(简称工经联)组织召开工业界这一重要会议和《中国工业史》首批7卷出版,正当其时、意义重大,对此我表示衷心的祝贺! 当前,全党上下正在开展党史学习教育,几天后我们还将迎来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纪念日。回顾百年历程,党领导中国人民经过浴血奋战、艰苦奋斗、改革开放、创新发展,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前所未有的发展奇迹,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以全球视野和战略眼光,立足治国理政全局,提出实施制造强国战略,推动我国工业发展取得历史性成就,总体规模、创新能力、综合实力跃上新台阶。2020年,我国制造业增加值达到26.59万亿元,接近全球比重的30%。自2010年以来,连续11年保持世界**制造大国地位、连续12年稳居全球货物贸易**大出口国地位、成为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所列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220多种工业产品产量居世界**位。新中国成立以来工业发展所取得的成就,支撑我国实现了从贫穷落后的农业国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经济大国的转变,支撑了中国人民由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飞跃。 今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也是我国现代化建设进程中具有特殊重要性的一年,开启了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新征程。回顾历史,走得再远也不能忘记来时的路。在国务院领导的关怀和支持下,在毅中部长的领导下,工经联牵头组织编纂《中国工业史》,这是一件工业界的大事,是我国几代工业人的夙愿,也是建国以来首部工业史书,令人振奋。同时我们还要立足当前,展望未来,我国已进入新发展阶段,国内外环境的深刻变化带来了一系列新机遇、新挑战。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局面尚未得到根本改变,基础能力依然薄弱,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卡脖子”“掉链子”风险明显增多,制造业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下降得过早、过快,不仅拖累当期经济增长,影响城镇就业,还将带来产业安全隐患,削弱我国经济抗风险能力和国际竞争力。在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时,加快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更加迫切。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成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中的重大战略任务。借此机会,我想就如何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加快建设制造强国谈几点思考与体会。 一是进一步提高对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思想认识。制造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是技术创新的主战场,是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领域。制造业对于经济社会发展的意义,不仅体现在直接创造了多少经济价值,更体现在对创新活动和高端要素的承载作用,对经济结构优化的带动作用,以及对国民经济发展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的长效驱动作用上。这次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我国完备的制造业体系发挥了重要作用,再次证明了制造业对大国发展和安全的重要意义。应该说,近年来各方面对制造业发展的重视程度、支持力度都有了很大提高,但全社会对加快发展制造业并未完全形成共识,忽视传统产业改造提升、用服务业代替制造业拉动整个经济增长等观点和看法还有一定的市场,这对我国制造业发展带来了严重困扰。必须深刻吸取历史教训,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来,进一步强调制造业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把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各项工作抓紧抓好,保持制造业比重基本稳定,加快制造强国建设步伐,保护我国*完整的产业体系,提升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保护好几十年来攒下的家底。 二是加快健全有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制约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问题很多,但*根本的还是市场化改革不到位。比如,企业公平竞争机制尚不健全,一些隐性的市场准入限制依然存在,要素价格市场化形成机制不完善,能源、土地、环保等价格不能充分反映市场供求关系和资源稀缺程度,企业税费负担依然较重,金融对制造业的支持力度亟待加强。必须坚持目标引领和问题导向,加大改革力度,加快健全完善有利于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体制机制,增强发展的内生性动力与活力。 三是推进创新链和产业链供应链深度融合。我国制造业创新能力不强,关键还是科技创新体制机制不健全,科技与产业“两张皮”问题尚未得到有效解决。创新资源配置重复、分散、封闭、低效,产业关键共性技术供给体系存在结构性缺陷。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科学配置科技资源,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推动创新链、产业链、政策链、资金链、人才链深度融合。要加快推动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积极探索发挥新型举国体制优势的新路子,强化科技、产业等部门协同。 四是加快建设支撑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人才队伍。我国劳动力资源丰富,人才队伍充实,但新兴产业领域、跨学科前沿领域人才缺口大,创新型、高技能等高素质人才占比明显偏低,已经成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制约,必须引起我们高度重视。要深入实施教育“强基计划”,培养STEM(科学、技术、工程、数学)领域人才。要贯通“技术工人—技能人才—高技能人才—大国工匠”的成长通道和发展路径,让从业人员有出路、有奔头。要高度重视并做好人才引进工作,把握难得的机遇和时间窗口,吸引更多国际**人才和华人科学家为我国科技创新服务。 中国早期农业电气化之肇始、成效与困境——以“武锡区”模范电力灌溉为例 陈悦 孙烈 摘要:20世纪20—30年代,中国在工业整体落后的背景下,曾“超前”使用电力灌溉,试图发展农业电气化,有成效但也存在明显的问题。本文以*早引入电力灌溉的江苏武锡模范灌溉区为案例,梳理中国早期农业电气化之肇始与初步发展,分析当时电厂与政府在推动电力灌溉中的不同作用,探讨早期电力技术、运营管理和乡村建设等多种因素对
-
曾国藩的经济课
¥26.5¥68.0 -
国富论
¥8.8¥35.0 -
博弈论
¥10.0¥38.0 -
看得懂的经济学-哈佛教授最受欢迎的经济学课
¥15.7¥58.0 -
斯密评传
¥14.4¥45.0 -
图解资本论
¥12.2¥46.0 -
经济学通俗读物:北大经济课(受益一生的经济学智慧)
¥11.6¥35.0 -
1949-2009-八次危机-中国的真实经验
¥31.9¥55.0 -
资本论
¥27.5¥59.8 -
中世纪商业合伙史
¥16.7¥49.0 -
元代榷盐与社会(2009/8)
¥9.9¥30.0 -
财富从哪来
¥23.4¥65.0 -
博弈论
¥25.9¥49.8 -
经济学通识-第二版
¥20.3¥58.0 -
日本的反省-走向没落的经济大国
¥12.6¥35.0 -
经济常识一本全
¥10.5¥35.0 -
英国的经济组织
¥16.9¥18.0 -
一种批判的经济学史
¥10.6¥23.0 -
盐铁论
¥24.4¥42.0 -
金钱心理学:财富、人性和幸福的永恒真相
¥40.3¥5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