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作为探究的艺术:迈向艺术、科学与技术的新合作

作为探究的艺术:迈向艺术、科学与技术的新合作

1星价 ¥84.5 (6.4折)
2星价¥84.5 定价¥132.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0327337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89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550327337 ; 978-7-5503-2733-7

本书特色

 《作为探究的艺术:迈向艺术、科学与技术的新合作》提出自□0世纪60年代中期以来,艺术、技术与环境中的艺术的另一种艺术史方法。
  《作为探究的艺术:迈向艺术、科学与技术的新合作》着重寻找一种新的艺术概念,探索艺术家的不同角色,它们从跨学科生产与合作的新模式出发,讨论公共空间艺术与新媒介艺术的发展。此外,马尔哈·毕吉特认为,讨论这些艺术作品的探究性质需要一种关涉“领域”的表述,需要将艺术视为语境下的一系列关系。她认为,这场“运动”可能□终为视觉艺术的新范式埋下了种子。
  《作为探究的艺术:迈向艺术、科学与技术的新合作》以详实的材料与直观描述呈现的艺术家包括:杰克·伯纳姆、“艺术与技术项目”、克菜斯·劳森伯格、汉斯·哈克、罗伯特·史密森、詹姆斯·特瑞尔、罗伯特·欧文、艾伦·桑菲斯特、哈里森夫妇、白南准、比尔·维奥拉、保罗·瑞安,以及瓦苏尔卡夫妇等。
  “边界计划”是由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在□0□0年启动的研创计划,它深信艺术不仅能够,也必须在突破与划定边界之间不断追问和演绎。其研究出版的一个方向围绕雕塑与公共艺术,传递与艺术作为一个“形象”的文化与社会意义相关联的普遍性问题。“边界计划”提倡一种“阅读”的过程,并与来者共筑一个无界却有形的生态。

内容简介

《作为探究的艺术:迈向艺术、科学与技术的新合作》由(荷)马尔哈·毕吉特著

前言

  在中国近现代艺术实践和理论的研究与探索过程中,域外文本的翻译与引介,始终贯通其百年多来的历史进程。从□0世纪前半叶对基础性西方艺术知识的引进,再到□0世纪五六十年代对苏联及东欧艺术思想与技术理论的吸收;从改革开放以来对西方现当代艺术讯息与思想的集中输入,到全球化时代对艺术学各学科著述的相关译介,无不在正面意义上为艺术各学科及其专业发展打开了视野,推动了中国艺术教育理论和学科的建设,铸就起中国当下艺术教育的价值链条。
  然而,也正是此价值链的构建,让我们认识到,与其他学科相比,中国的艺术学在西学引介的经纬之构上还不够,仍有所欠缺。特别是在今日之“后全球化”及新科技时代,如何在接续与反思艺术历史的同时,从繁杂的思想碎片中构建起一种艺术的新视域或一种可被感知的价值期待,在一个更高的层面上睁眼看世界,引介之路仍需延伸和拓展。
  由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发起的“边界计划·雕塑与公共艺术”,正试图以此为导向,选择在全球当代艺术理论研究与批评领域内颇受关注的作者著述,力图让我们在历史与批评的语境中感知雕塑与公共艺术发展的起承转合及其现象与意义的流□,呈现与艺术作为一个“形象”的文化和社会意义相关联的普遍性问题。然而,这里应强调的是,“边界计划·雕塑与公共艺术”并不试图搭建一个史论话语,从而叠加一套纯然的理论研究,而是尝试提倡一种“阅读”的过程,让众多艺术的“形象”都被置入其中。在这个过程中,读者能感知到那些被提示的阅读语汇以及它在一个更大的语境中的位置,从而使我们在睁眼看世界的同时,为中国艺术教育的研究、教学及社会参与等领域的弛展拓新提供思想资源与动力,以有形的问题边界,演绎艺术实践的无界。
  作为中国近百年现代美育的重要践行者,中国美术学院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深信,在一个多维多层转型的时代接口,随着中国雕塑人放眼世界而积为精进,中国当代雕塑与公共艺术自主性的创造性发展值得期待。虽挂一漏万,然襟抱无垠。

目录

致“边界”

边界计划·雕塑与公共艺术
中文版序
致谢

□□部分
导论
□□章 艺术与技术运动
第二章 几个跨学科合作的项目
第三章 艺术乃是一组关系

第二部分
第四章 汉斯·哈克:系统艺术家
第五章 罗伯特·史密森:为雕塑空间寻找一种新范式
第六章 阔步走进环境
第七章 罗伯特·欧文:作为探究的艺术
第八章 身为生态学家的艺术家
第九章 迈向公共空间中的艺术

第三部分
第十章 白南准:媒介愿景
第十一章 比尔·维奥拉:再度近观现实
第十二章 保罗·瑞安:从电视游击战到生态频道
第十三章 录像现象学:瓦苏卡尔夫妇

结论
注释
译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作为探究的艺术:迈向艺术、科学与技术的新合作》:
  在史密森感兴趣的领域,一个备受讨论的话题是熵定律的运作。可以说,作为一条主线,熵的概念贯穿罗伯特·史密森的艺术创作。他的写作弥漫着该定律的概念和词汇,这证实了他对当时流行的熵、热力学第二定律,以及它们与自然物理学等相关科学中正在发展的新思想的关系十分熟悉。熵已经与“宇宙的运行”联系在一起,与不断增加的能量损耗联系在一起,这种情况,□终导致热寂。史密森并不认同地球即将毁灭的宿命论结论,但他确实认同这样的观点,即万物都是熵的,受熵的制约,“人的心灵和地球都处于不断被侵蚀的状态”。对他来说,自然界持续发展□化,永不终结,因此,“如果作品具有足够的物理性,那么任何一种自然□化都会趋于增强作品。地质学自己有一种熵,它与沉积物的混合有关。沉积物在我的作品中起着一定的作用。与巴克明斯特·富勒不同,我对与熵合作感兴趣。有一天,我想把所有不同的熵编成书。所有分类,都会不合时宜。”
  史密森在他的□□篇重要文章《熵与新纪念碑》(Entropy and the New Monuments,1966)中引入了熵这一术语,并当作对极简艺术的形式状况的一种批判性隐喻。根据艺术家的观点,这些“纪念碑”是熵的象征。史密森认为,这些作品用塑料、铬、光等人工材料制成,而不是用大理石、花岗岩,或其他种类的岩石等天然材料制成,它们都涉及将时间的系统性缩减到/还原为几分之一秒,而不是代表几个世纪的漫长空间。他认为,这些艺术家创作的艺术可被解释为热力学第二定律的一个可见类比。热力学第二定律规定,在“□终的未来,整个宇宙燃烧殆尽,转化为包罗万象的千篇一律(sameness)”。史密森的解释是对是错并不重要,与此相关的是,艺术家赋予艺术与地球上其他一切事物相同的熵属性。这种方法,让他能以一种新的语境模式来感知艺术:既然艺术受制于熵定律,使其成为时间和空间的函数,那么它应该被感知为动态的,而非静态。这成为他未来作品的出发点和理论基础。遗憾的是,熵的概念已经成了□容易被混淆和误解的概念之一,就史密森的艺术而言,我们必须知道他可能拥有的知识和当时的观念。
  史密森在这几年(1966-1967)间的雕塑作品,几乎都由几何排列组成,表面上看是极简主义,但它们的数学比例依赖于晶体形式,如六边形。冰晶就是这样的六边形,从熵的角度来说,可以将冰看作水的熵态:□微小的能量。史密森在1966年创作的《阿洛贡》(Alogons),大概已经可以理解为熵的证据。要理解这些作品,就有必要回顾一下,在晶体学中,无论在过去还是现在,熵的概念都与之密切相关。对熵的研究,在其他一切事物中不仅涉及能量的转化与信息的传递,还意味着研究我们已经介绍过的概念:开放系统与封闭系统、随机性与无序性、秩序与几何学,不确定性与确定性,以及时间与空间。如前所述,与所谓的机械主义世界观相比。现如今,所有这些方面都被认为是相互关联,且相互依存。因此,这些词被引入当时的艺术写作,用于描述那种涉及生长与衰□,从而交换能量的作品。
  为了让自己的观点系统化,史密森发展了他□著名的理论:场域/非场域的辩证法。它以成对的方式处理这些维度,两个□量作为彼此的对立面发挥作用。史密森的意图,一直是想摆脱□0世纪60年代的形式批评,即把艺术物件看成一个孤立之物。场域/非场域辩证法确实显示出艺术领域中全新方向的所有特征。在场域/非场域的理念下,他创造了一套物理的和概念关系,他将部分在外面(与场域有关),部分在里面(与房间、画廊有关)的作品视觉化。这在一系列名为《地层》(Strata,1968-1969)的镜子和玻璃作品中表现得尤为明显。这些玻璃作品按几何学原理排列,看起来高度有序,结构严谨。但与外观相反的是,玻璃的非视觉分子结构是随机的,基于非秩序的原则,而晶体的分子结构是有规律的。在许多关于晶体学的书籍中都涉及这种对比,因此,我们可以认为,史密森在这里提到了视觉与非视觉维度(visual and non-visual aspects)的二分法,即表象(appearance)与真实(reality)的区别。只要我们仔细阅读他在1968年和1969年创作的一些镜面和云母作品,就会发现同样的问题。例如,《无题》(Untitled,云母和玻璃,已被破坏)由玻璃和云母交替层组成,艺术家创造了一种视觉结构,玻璃片的构成呈现出完美的规律性,云母片交替出现。其实,玻璃的分子结构既不晶莹也不规则,而看似不规则的云母却有着整齐的分子序列。艺术家再次运用了外部世界与内在构成之间经常存在的矛盾。史密森本人在《熵与新纪念碑》一文中也提到,在现实中,可见与不可见之间可能存在差异。

相关资料

 ★真实的感知让人们暂时遗忘艺术的边界。
  ——杨福东(《作为探究的艺术》随想)
  
  ★除了描述和分析作品外,本书还讨论了艺术家的艺术思想及其(有时是脆弱的)科学基础。很高兴(它)让我们看到一些早期的艺术一技术合作给科学带来的具体好处。
  ——Alan Dorin(艾伦·多林,莫纳什大学数据科学与人工智能系教授)

作者简介

  马尔哈·毕吉特(Marga Bijvoet),1948年出生于荷兰奥尔登扎尔(Oldenzaal)。她在格罗宁根大学(University of Groningen)学习艺术史,在鹿特丹伊拉斯谟大学(Erasmus University Rotterdam)以研究1965至1995年间美国艺术中艺术、科学和技术间的跨学科关系获得博士学位。她曾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长滩艺术博物馆任策展人,在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担任客座策展人,并在多所大学和艺术学院巡回演讲。其研究领域包括:(当代)公共空间中的艺术、环境艺术形式与自然,以及(早期)文艺复兴时期的绘画和雕塑。除为艺术杂志撰稿外,其他还著有包括《艺术的绿化》和《在天地之间》。现以独立作家身份居住在□□科隆附近。
  
  张钟萄,从哲学系获得博士学位,后于中国美术学院从事艺术哲学与当代艺术研究,并在雕塑与公共艺术学院教授相关课程。研究方向还包括伦理学与数字文化。近期策划出版《接连不断:特定场域艺术与地方身份》《装置艺术:一部批评史》《作为探究的艺术:迈向艺术、科学与技术的新合作》,以及《公共艺术词典》等。他同时也撰写艺术评论。
  
  方伟,独立译者,从事艺术译介与国际法研究。曾学习航海技术。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