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精)九州文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研究

(精)九州文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研究

¥41.9 (4.4折) ?
1星价 ¥46.6
2星价¥46.6 定价¥95.0
全场折上9折期间 满39元包邮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50698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8
  • 出版时间:2022-04-01
  • 条形码:9787522506982 ; 978-7-5225-0698-2

内容简介

本书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思想,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习近平关于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论述为根本遵循,研究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本质内涵、理论基石、现实支点、主要模式、实践经验、弱项短板,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优化路径。全书共有七章。**章论述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意涵、特征和时代意义;第二章阐释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理论渊源;第三章分析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存在的现实支点;第四章重点研究了当前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主要模式;第五章通过对全国主要高校的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进行研究,总结实践经验;第六章立足于现实,通过研究分析找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推进中存在的短板;第七章为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推进提供思路和对策。在内容上,全书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全面铺开,重点突破。在方法上,兼具理论研究和实践研究、历史研究和现实研究。

目录

**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意涵界定

**节混合式教学概念

第二节“两性一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

特征

第三节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意义


第二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理论基石

**节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论述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

第三节西方经典学习理论


第三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现实支点

**节大数据赋能智慧发展

第二节新媒体矩阵意义凸显

第三节“互联网+”深度推进


第四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主要模式研究

**节翻转课堂教学模式

第二节对分课堂教学模式

第三节创客教学模式

第四节微格教学模式

第五节PBL教学模式


第五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实践经验研究

**节清华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第二节复旦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第三节北京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第四节中国人民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第五节武汉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第六节东北师范大学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


第六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存在的短板

**节教育教学理念亟须革新

第二节有效制度保障尚未跟进

第三节师资集群效应有待激发

第四节线上平台建设仍要深耕


第七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的优化路径

**节补齐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上教学短板

第二节疏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线下教学堵点

第三节加强资源向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侧下沉

第四节协同推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增量

提质


主要参考文献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混合式教学意涵界定**章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混合式教学意涵界定**节混合式教学概念教学模式指的是具有独特风格的教学样式。它是对相当量教学实践的理论概括,在一定程度上揭示了教学活动的普遍性规律。通常来说,教学模式并不指涉具体的学科内容,其根本价值主要在于对一般性教学起参考作用,具有一定的稳定性和普遍性。教学模式在一定的教学目标、教学条件、教学理论与实际有机结合多要素共同作用下逐渐形成,它是一种教学理念,更是一种教学实践,它凝结成理论结构,*终回到教学实践中去。任何一个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都会自觉或不自觉采用一定的教学模式,每一种教学模式都有其时代性和适用度。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空间的交错,新的教学模式不断被催生出来,混合式教学就是其中的典型。“混合式教学”的定义是由艾勒特·马西埃研究了传统学习理论与E-learning学习理论后提出的。国外对混合式教学的研究始于20世纪90年代末。2000年,在《美国教育技术白皮书》中**次提出“混合教学”的概念。迈克尔·霍恩与希瑟·斯泰克在《混合式学习:用颠覆式创新推动教育革命》一书中,将“混合式教学”定义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学习的实体场所至少有部分时间需要在家以外的能受到监督的实体场所,并且需要进行部分任何正规教育课程的在线学习部分,但整个学习过程中学生可以自主控制学习的时间、地点、路径或者进度。”美国斯隆联盟对概念进行了更新,进一步厘清了混合式教学中线上与线下教学的比例,提出只有“30%~79%的教学内容采用在线教学”汪令国,孟红娟透视美国网络高等教育现状的一个窗口——斯隆联盟2007年网络高等教育报告解读[J].开放教育研究,2008(5):108-112.才能被称为混合式教学。2013年后,在“互联网+”快速发展的影响下,混合式教学的概念和内容进一步得到发展,被定义为“基于移动通信设备、网络学习环境与课堂讨论相结合的教学情境”虎二梅,谢斌.基于学习通平台的混合式教学实践研究——以“现代教育技术应用”为例[J].数字教育,2019(10):49-53.。此时的混合式教学突出以学生为中心,为学生创设一种参与度高、追求个性化学习体验。国内*早正式倡导混合式教学模式的是北京师范大学的何克抗教授。他认为,“混合式教学”模式糅合了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优势,实现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动性、积极性与创造性的共同发挥,是在传统基础上的以新技术为支撑的教学方式的现代创新。何克抗.从Blending Learning看教育技术理论的新发展[J].中国电化教育,2004(3):5-10.2003年,祝智庭教授在《远程教育中的混合学习》中介绍了blended learning的概念。2004年,李克东教授在《混合学习——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有效途径》报告中,创造性地提出了混合式教学的8个步骤,从具体的实践操作上对混合式教学进行了细致化、实际化和深层次的论述。之后,北京师范大学的黄荣怀教授提出,混合式学习“是一种基于网络环境发展起来的新兴教学策略”黄荣怀混合式学习的理论与实践[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126.。综之,混合式教学就是要充分发挥“线上”和“线下”两种教学的优势,改造传统教学,改变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讲授多而学生参与少、教学物质空间有限、学生学习结果因个体性特点或外在条件而差异过大等问题。混合式教学是多元教育教学理论影响下的产物,其理论基础比较丰富,包括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联通学习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等。其中混合式教学受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影响很大。布鲁纳的教育理论认为,学生是主动地接受知识,是接收信息的加工者。建构主义学习理论把关注点放在学习者的自主学习上,认为每个学习者都具有主动探索知识和发现知识的能力和倾向。建构主义学习理论对学习者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的重视,与现代远程教育的教学特点和发展趋势极为符合。混合式教学吸取多种学习理论的积极因素,混合线上教学和传统课堂教学两种教学方式,扩展了传统教学的时间和空间,“教”和“学”从固定的时间和空间限制中被“解放”出来,同一的时间同一的地点进行教学活动的模式已经不再是必要。如今,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一云二大三网”现代化科学技术的快速进步以及MOOC的兴起,混合式教学成为教育领域备受讨论和大受欢迎的“宠儿”,其概念也有了新的丰富。混合式教学利用新兴的线上教学如翻转课堂(flipped classroom)等,把传统的学习过程翻转过来,让学习者在课外时间完成针对知识点和概念的自主学习,课堂则成为师生实实在在的互动场所,从而提升传统教学品质,实现“线上”+“线下”两相结合的教学。“线上”和“线下”两种途径开展教学是其外在表现形式。通过两种教学组织形式的有机结合,补齐教学短板,疏通教学堵点,可以把学习者的学习由浅到深地引向深度学习。“线上”教学不是整个教学活动的补充和辅助,而是**和升级。“线下”教学不是传统课堂教学活动的照搬,而是基于“线上”的前期学习成果而开展的更加深入的教学活动。总的来说,混合式教学维度众多、面向广泛,不是某一个或者某两个要素的结合,也不是传统教学和网络教学的简单叠加或“你一块我一块”式的拼图。混合式教学并非是在“木桶”的短板上拼接一块,而是重新整合所有的“木板”,拼成一个全新的“木桶”。它不仅实现了教学形式的混合,比如讲授式、讨论式、研究式、案例式、在线学习、翻转课堂等,还实现了各种教学策略的深层次交互融合。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今后还会有更多的教学形式被混合起来,在不同的时期、不同教学阶段就会有不同的组合,混合式教学也就会有不同的内涵。但混合式教学既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又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终达到科学的理想的教学效果的追求是始终不变的。第二节“两性一度”: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混合式教学特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是加强高校意识形态建设、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主渠道,是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定理想信念的核心课程。办好思想政治理论课,事关意识形态工作大局,事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后继有人,事关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必须始终摆在突出位置,持之以恒、常抓不懈。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07-30.抓思想政治教育,要抓力度,更要抓成效。思想政治教育是“用一定的思想观念、政治观点、道德规范,对其成员施加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影响,并促使其自主接受这种影响,从而形成符合一定社会一定阶级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会实践活动”陈万柏,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第三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4.。这一属性决定了思想政治教育与生俱来的强制性、理论性,天然造成了教学内容在教学主客体间传承和实践的困难,这就对教学“艺术”提出了更高要求。提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成效,需要革新教学理念,在教学模式的创新上下大功夫。近年来,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助力下,在党中央的高度重视和科学部署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不断在教学形式上进行创新,取得了阶段性成效。2015年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明确提出了“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学艺术”,“积极开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综合改革试点探索,鼓励创新教学模式”。中央宣传部教育部.印发《普通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建设体系创新计划》的通知[EB/OL].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2015-07-30.各部门和各地各高校认真实施新课程方案,采取一系列重大举措,全面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理论课,深入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进教材进课堂进学生头脑。一批利用创新教学形式开展的思政“金课”大幅度提高了学生的抬头率、点头率,赢得了学生的认可。一定数量的名师名家网络示范课、优质网络教学资源逐步建立起来,如清华大学四门思政课慕课、复旦大学“混合式”慕课等。建立覆盖面广、代表性强的教学方法改革信息库工作也在陆续铺开。总之,教学方法的改革和教学艺术的创新成为高校思政课的重要任务及其提升教学实效性的关键举措。就是在这样的内外因共同作用下,混合式教学与高校思政课“携起手来”,以一种前所未有的力度开辟了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新格局,也由此形成了高校思政课混合式教学时代性、实践性、创新性和挑战度“三性一度”特征。一、时代性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自新中国成立始,经历了初步发展、曲折、恢复、改革、完善等多个阶段。在几十年发展变化的整体性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呈现出课程体系不断完善、课程内容不断丰富、课程目标不断提高、课程教学方式方法不断优化等特点。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52方案”至“05方案”的更迭流变彰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稳定式创新性。与课程体系和教学内容稳定式演进形成对比的是,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的创新具有明显的时代性。具体来说:新中国成立伊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课程体系和教学模式得到初步建立。这一时期,在国内外形势的大背景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全盘采用苏联模式。列宁说过“阶级政治意识只能从外面灌输给工人”列宁全集(第6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76.,在此影响下的思想政治理论课具有高度的计划性,强调集体主义、接受学习,基本可定性为“集体主义—客观主义”教学模式或者“群体—接受”教学模式。课堂教学是教学活动开展的*主要的形式,教师讲授、学生接受的教条式教学占据绝对性地位,教学极少关注学生的认知规律、主体性发展和生活实际。教学评价以分数为唯一依据,存在唯分数论现象。在此教学模式主导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实效性低下。1957年后,随着社会主义“三大改造”的完成,社会主义制度在我国建立起来,我国步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为适应国内政治形势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出现重大调整。但在“反右”“大跃进”“左倾”思潮的影响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遭受波折,逐渐违背课程教育教学自然规律,偏离正常轨道。四门课程被并为一门,课程内容也充满了“斗争”意味。1961年后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课程体系得到恢复,课程讲授、自习时间等都作了严格规定,总体上具有进步意义,但这一进步在“以阶级斗争为纲”错误观点的导引下很快出现偏差,“群体—接受”教学模式仍是这一时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的主流。当然,随着教育科学的发展,强制灌输的“注入式”教学的弊端逐步被关注,启发式教学方法开始受到重视,以读书环节的引入为代表的体现学生自主性学习的方法开始在课堂教学中被使用。但总体而言,启发式教学模式因落实不够,并未得到大范围运用,主流教学模式仍是“我讲你听”式的被动接受。20世纪80年代中期直至90年代末期,我国处在极不稳定、充满变局的改革形势下,反对资产阶级自由化的斗争也很激烈,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在这一时期意义很重大,并由此实现了全面发展。这一时期的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经历了波折,这些异动在党的十四大之后趋于平稳。这一时期,信息技术兴起,但由于发展不成熟,对教学的支撑力还远远不够,基本处于有一定认识,但少运用或者少深入运用的初级阶段。一方面因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水平有限,另一方面也因为教学理念常常受制于时代发展,并常常滞后于时代发展。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信息化教学,大体在辅助性应用上,规模化运用和体系化运用上还有待于发展,零星使用、形式大于内容的特征突出。总之,信息技术虽然不断发展,但并未对传统教学模式的改变发生实质性影响,传统教学模式的“惯性”力量依然强大,传统教学理念依然深植。“05方案”实施前后,信息技术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发展,并向教育领域不断施加影响,站在意识形态教育*前沿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其敏感性很快对教学“新空间”做出反应。2004年8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首次提出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新阵地”,这表明面对信息技术的蓬勃发展对教育的冲击与挑战,国家层面积极应对。信息时代的来临,开启了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新时代,也开启了信息技术与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内容深度融合的新阶段。在大力推动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信息化建设取得了丰硕成果,教育部社科司主导建设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程网站、全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基本状况数据库、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育教学测评系统、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专项申报评审平台和教师培训管理系统。由教育部主导的课程数字化建设、优质教育教学资源开发、信息化教学与学习方式创新等工作也取得了一定成效,一批国家精品视频公开课、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建立起来。近些年来,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大特点就是深受信息技术影响,从而进行教学模式创新的势头十分强劲。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现代媒体要么与传统媒体结合渐进式地改变教学模式,如多媒体辅助教学;要么自成方法,整体上改变教学模式,如开放、虚拟网络学习社区的建立等。全国不少高校积极探索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模式改革,并形成了一些可资借鉴的阶段性成果。如复旦大学以翻转课堂教学模式开展“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使课程教学令人耳目一新,这一种教学模式受到众多高校欢迎;南京师范大学在“中国近现代史纲要”课程教学中实行在线教学模式;大连理工大学开辟了“开放式”教学模式……在信息技术的发展过程中,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发生了众多变化,教学资源更加丰富,教学模式更加多样,教学信息化程度更高。但是与信息技术的发展速度,特别是大学生自身发展的需求相比,这一“势头”还明显不够,或者说力度还需进一步加强。

作者简介

刘淑娟,女,湖南永州人,中共党员,副教授,副研究员,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美国马萨诸塞州州立大学波士顿分校高级访问学者。历任湖南涉外经济学院思政部副主任;湖南软件职业学院(本科)思政部任课教师;湖南有色金属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和任课教师。近年来主持省、部、厅级课题8项,均已结题。主要参与省部级课题10余项。已发表专业学术论文20多篇,其中CSSCI核心期刊和北大核心期刊8篇。主编省级“十三五规划”教材两部;另参编专业教材3部。获“湖南省第六届大学生思想政治理论课研究性学习成果展示竞赛优秀组织奖”;获湖南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程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数字化教学资源评选三等奖;作为《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和《形势与政策》课程教师团队核心主持人和参与人, 获得校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和三等奖的优异成绩;两次应邀在湖南省《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教学研究会年会上做主题分享,主题为“国际视野下基于体验的思政课程五步教学法及其运用”的分享获得了专家学者们的一致赞誉。主题为“如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一步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堂教学中”的说课内容获得省级一等奖的优异成绩;个人多次荣获“优秀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优秀思政教师”、“优秀教学奖”和“*佳思政实践展示作品指导老师”。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