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03071315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09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030713155 ; 978-7-03-071315-5
内容简介
本书围绕超声速民机声爆预测与低声爆设计方法,主要对作者所在团队近十年的研究工作进行了总结。同时,为了拓展内容,给读者提供更宽广的视野,本书还对国内外相关领域的一些近期新进展进行了概述。 全书共七章。第1章为引论,介绍声爆的基本概念和主要特征,传播过程中大气效应对声爆的作用,以及声爆的影响和研究意义。第2章至第5章为声爆预测的数值模拟方法。第2章介绍修正线化声爆预测理论、Carlson简化声爆预测方法和波形参数法等快速预测方法;第3、4、5章介绍高可信度声爆预测方法,包括基于CFD(计算流体力学)的近场声爆计算方法、基于广义Burgers方程的远场传播方法和考虑大气边界层湍流效应的传播方法。第6章为声爆试验及测量技术,介绍声爆风洞试验和飞行试验的技术特点、难点、测量方法和关键影响因素。第7章为低声爆设计理论与方法,介绍低声爆反设计方法、优化设计方法、声爆抑制技术以及国外代表性的超声速民机低声爆布局方案与设计软件。 本书可作为科研院所研究人员、高等学校教师和研究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本科生或研究生学习相关课程的辅助教材。
目录
序一
序二
序三
前言
符号表
第1章引论1
1.1声爆现象1
1.2声爆在大气中的传播3
1.2.1大气宏观效应4
1.2.2大气微观效应5
1.2.3大气介观效应5
1.3声爆的影响及研究意义7
1.4本书的主要内容和章节安排8
参考文献9
第2章声爆快速预测方法13
2.1修正线化声爆预测理论13
2.1.1超声速线化理论13
2.1.2修正的超声速线化理论16
2.1.3声爆等效截面积分布计算19
2.1.4实现流程20
2.2Carlson简化声爆预测方法22
2.2.1有效马赫数与截止马赫数22
2.2.2外形影响因子24
2.2.3大气影响因子26
2.2.4有效高度和地面声爆位置27
2.2.5实现流程28
2.3波形参数法29
2.3.1波形参数法理论29
2.3.2激波厚度修正方法35
2.4声爆预测示例37
2.4.1NASA双锥模型的近场声爆预测37
2.4.2超声速民机方案LM 1021的近场声爆预测38
2.4.3SR-71飞机的远场声爆预测41
2.4.4LM1021构型的远场声爆预测42
2.5小结43
参考文献44
第3章基于CFD的近场声爆计算45
3.1流动控制方程及其离散45
3.1.1Navier-Stokes方程45
3.1.2边界条件46
3.1.3雷诺平均Navier-Stokes方程47
3.1.4湍流模型50
3.1.5控制方程的离散求解51
3.2适用于近场声爆预测的计算网格52
3.2.1马赫锥型的网格52
3.2.2自适应加密的网格55
3.3近场声爆预测示例57
3.3.1**届声爆研讨会SEEB-ALR标模计算57
3.3.2第二届声爆研讨会JWB翼身组合体标模计算59
3.3.3第三届声爆研讨会C608低声爆验证机标模计算63
3.4小结66
参考文献66
第4章基于广义Burgers方程的远场声爆预测方法68
4.1模拟声爆传播的广义Burgers方程68
4.1.1广义Burgers方程68
4.1.2射线追踪70
4.1.3热黏吸收效应71
4.1.4分子弛豫效应71
4.1.5大气参数72
4.2广义Burgers方程的离散求解74
4.2.1算子分裂方法74
4.2.2离散求解域75
4.2.3分子弛豫效应的离散75
4.2.4热黏吸收效应的离散77
4.2.5几何声学效应的离散77
4.2.6非线性效应的离散77
4.3远场声爆强度的主观评价79
4.3.1A/C计权声暴露级79
4.3.2感觉声压级80
4.4远场声爆传播的示例84
4.4.1NASA C25D构型的远场声爆预测84
4.4.2F-5E飞机的远场声爆预测86
4.5远场声爆传播的再讨论87
4.5.1近场声爆信号采样频率对远场计算的影响88
4.5.2近场声爆信号提取位置对远场计算的影响89
4.5.3大气效应对远场声爆计算的影响90
4.6超声速民机Tu-144的声爆性能评估93
4.6.1近场声爆计算的网格收敛性研究93
4.6.2Tu-144近场声爆计算结果95
4.6.3Tu-144远场声爆传播结果96
4.7小结98
参考文献99
第5章考虑大气湍流效应的远场声爆预测方法101
5.1大气湍流效应概述101
5.2二维HOWARD方程及其求解103
5.2.1二维HOWARD方程103
5.2.2大气边界层湍流场生成104
5.2.3数值求解方法105
5.3二维KZK方程及其求解108
5.3.1二维KZK方程108
5.3.2数值求解方法109
5.4声爆在大气边界层内的传播110
5.4.1JAXA抛体试验NWM的地面声爆预测110
5.4.2大气湍流对波形的扭曲作用112
5.5小结116
参考文献116
第6章声爆试验及测量技术118
6.1声爆风洞试验与测量方法118
6.1.1声爆风洞试验的特点与难点118
6.1.2近场空间压力分布测量技术的发展120
6.1.3声爆风洞试验数据采集与处理方法124
6.2声爆的飞行试验与测量方法127
6.2.1声爆飞行试验技术的发展概述127
6.2.2声爆飞行试验测量方法130
6.3声爆试验示例131
6.3.1声爆风洞试验示例131
6.3.2声爆飞行试验示例141
6.4小结146
参考文献147
第7章低声爆设计149
7.1低声爆反设计方法149
7.1.1经典的JSGD理论与反设计方法149
7.1.2基于高可信度CFD的反设计方法158
7.1.3混合可信度反设计方法159
7.2低声爆优化设计方法162
7.2.1基于代理模型的低声爆优化设计方法164
7.2.2基于梯度算法的低声爆优化设计方法174
7.3声爆抑制技术181
7.3.1静音锥技术181
7.3.2能量注入技术186
7.4几种低声爆布局方案189
7.4.1NASA X-59 QueSST布局189
7.4.2洛克希德 马丁QSTA布局189
7.4.3JAXAS4布局190
7.4.4双向飞翼布局192
7.5用于方案设计的低声爆设计软件193
7.5.1基于CAD的自动面元分析系统CAPAS193
7.5.2飞机综合设计程序PASS194
7.5.3飞行优化系统FLOPS194
7.6小结195
参考文献195
附录A射线追踪初始条件200
附录B标准大气参数202
附录C离散信号的傅里叶变换204
附录D三分之一倍频率206
附录EMark VII响度数据208
附录F掩蔽效应因子210
节选
第1章引论 1.1声爆现象 声爆是超声速飞行器特有的声学现象[1.4]。在超声速飞行时,飞行器各个部件(机头、机翼、尾翼和进气道等)及发动机羽流都会对周围空气产生强烈扰动,形成一系列激波和膨胀波系。在向地面传播过程中,这些波系发生相互作用,同时受到地球大气的影响,*后在地面形成前后两道激波,如图1.1(a)所示。当这两道激波扫掠过地面时,观察者会听到类似爆炸的声音,所以称之为“声爆”。在头激波处,大气压缩导致压强陡增(高于环境压强);随后,大气膨胀使压强降低(低于环境压强);在尾激波处,大气再次压缩,压强恢复到环境大气水平。超压Δp是指声爆压强相对环境压强的增量,其在时间序列或空间序列上的分布称为声爆信号à。当飞行器作定常超声速飞行时,地面声爆信号通常呈现出类似字母“N”的形状,称为“N型波”,如图1.1(b)所示。 图1.1声爆“N型波”形成及主要描述参数示意图 “N型波”是目前声爆研究重点关注的波形之一。描述“N型波”的参数主要有超压峰值Δpmax、激波上升时间tshock和波形持续时间td。超压峰值是指声爆产生的*大压强扰动与环境压强之差;激波上升时间是指激波处压强阶跃所经历的时间;波形持续时间是指声爆扰动从开始到结束所经历的时间。这三个参数对衡量地面声爆强度、指导低声爆设计具有重要作用。尤其是激波上升时间,它对声爆的频谱分析及主观噪声等级计算具有重要影响,在声爆预测中需要加以准确模拟。典型超声速飞行器在巡航高度飞行时,地面声爆超压值的量级为50~150Pa(比一般的噪声强得多),持续时间大约为几十到几百毫秒。由于存在头尾两道激波,一般情况下,人们会听到两次连续的爆炸声。然而,当持续时间小于0.1s时,人耳无法区分头尾激波引起的压强变化,只会听到一次爆炸声。 图1.1(a)是从空气动力学的角度出发,以飞行器作为参考系,来描述激波、膨胀波系的产生和传播,其好处是便于获取飞行器附近的声爆信号。然而,为了方便分析声爆在真实大气中的传播过程,一般以地面为参考系。通过引入几何声学理论中的声射线概念,追踪声爆传播的路径,使得考虑分层大气和风梯度对声爆传播的影响更加容易。图1.2展示了以地面为参考系来描述声爆传播过程的示意图。 图1.2从声学角度来描述声爆传播过程的示意图(以地面为参考系) 飞行器超声速巡航时,声爆对地面的影响区域称为声爆毯(sonic boom carpet),按形成方式主要分为初级声爆毯和次级声爆毯,其中次级声爆毯包含了二级和更高级的声爆毯。初级声爆毯由飞行器下方的声射线直接传播到地面形成,一般能在较短时间内观测到。该区域内声爆强度较大,同时也会受到飞行高度、巡航马赫数Ma和大气风剖面等因素的影响。次级声爆毯由飞行器上方的声射线形成和飞行器下方的声射线经地面反射后间接形成,一般在10~15min后才能观测到。次级声爆的频率较低(0.1~1.0Hz),人耳一般感觉不到,但能够与动物器官或建筑物发生共振,严重情况下会对生命和建筑物造成损害。二级以上声爆毯的声爆强度相对较弱,因此人们主要关心初级和二级声爆。 当飞行器做超声速机动飞行时,如加速、俯冲或转弯,一定情况下会出现激波的聚焦,地面某些观测点会观察到“超爆”现象。超爆的波形类似字母“U”形,称为“U型波”。“U型波”的强度一般比“N型波”大,其超压峰值可达“N型波”的2~5倍。 图1.3为飞行器从亚声速进入超声速再恢复到亚声速时地面声爆毯的分布情况,包含了超爆、初级声爆毯和二级声爆毯。图中声射线为声爆在大气中传播的一系列射线向垂直于飞行轨迹的平面上进行投影后的情况,展示了初级声爆毯和二级声爆毯的形成。其中,实线标识的声射线在地面覆盖的范围为初级声爆毯。由于大气存在分层效应,机体上方的声射线以及初级声爆经地面反射后的声射线,在大气中会发生向地面弯曲的现象,如图中虚线所示。声爆沿虚线标识的声射线传播到地面所形成的影响区域为次级声爆毯。在各级声爆毯之间会存在一个无声爆的区域,这一区域内没有传播到地面的声射线。 图1.3典型飞机地面声爆毯分布情况[5](由亚声速加速到超声速,然后再减速至亚声速) 鉴于超声速飞行器巡航阶段初级声爆的强度大,而且目前的低声爆设计也主要关注初级声爆毯,本书主要针对初级声爆的预测和低声爆设计展开介绍。 1.2声爆在大气中的传播 在声爆向地面传播过程中,根据声爆信号的变化特性,可以将传播区域分成近场、中场和远场,如图1.1(a)所示。“近场”是指飞行器附近的区域,其范围为数倍机体长度,该区域的流动比较复杂,大气分层现象的影响很小。“中场”是指激波和膨胀波系之间发生复杂相互作用的区域,声爆信号的非线性扭曲现象明显,但信号一定程度上仍保留飞行器的扰动特征。“远场”是指波系已充分演化、声爆信号形态不会发生较大改变的区域。在实际模拟中,中场和远场并没有严格界限。 声爆在中场和远场传播时,会受到大气效应的显著影响。根据影响尺度,大气效应可以分为宏观效应、微观效应和介观效应à,如图1.4所示。大气宏观效应是指尺度与“N型波”波长(大约90m)量级相当的影响因素[6],主要表现为大气分层效应和大气风效应。微观效应主要指大气分子对波形演化的影响,包含经典吸收效应与分子弛豫效应。介观效应在本书定义为尺度介于宏观和微观之间的效应,主要以呈现出随机性和多尺度特征的大气湍流效应为代表。 图1.4影响声爆传播的大气效应分类 1.2.1大气宏观效应 对大气宏观效应的研究起步于20世纪60年代。以Kane为代表的研究工作者,开展了大气温度梯度和大气风剖面对声爆强度和声爆毯范围的影响研究[7.13]。研究表明:相比于标准大气,当马赫数小于1.5时,较大温度梯度的地面超压峰值更大;地面声爆毯范围会随着温度梯度的增加而增加。此外还有研究表明,较大温度梯度不仅直接影响声爆信号,还会诱导产生大气风,进而会使声爆信号发生扭曲[13]。在国内,张绎典等[14]通过求解广义Burgers方程发现低温环境有利于降低地面声爆信号的超压值。 美国开展的一系列飞行试验表明大气风会对地面波形产生较大影响[15,16]。Pan等[17]根据激波-涡片相互作用概念,模拟了飞机顺风和逆风飞行时大气对声爆传播的影响,结果与爱德华兹空军基地测得的飞行试验数据[16]能够定性吻合。Onyeonwu[10]研究发现:随着飞行高度的降低,大气风梯度会增加,当逆风飞行时,地面声爆毯范围以及地面超压峰值都会减小(图1.5)。在国内,乔建领等[18]基于广义Burgers方程,研究表明飞机顺风飞行会增加声爆超压值,而逆风飞行时会降低超压值。Nicholls[11]研究发现,侧向大气风会进一步增加声爆毯范围。 图1.5大气风方向对地面声爆毯宽度的影响[10] 1mi=1.609344km;1ft=3.048×10.1m 1.2.2大气微观效应 大气经典吸收与分子弛豫等微观效应会对声爆信号传播产生显著影响。其中,大气经典吸收是指声爆信号能量转化成气体内能的过程,由黏性吸收、热传导吸收、扩散吸收和辐射吸收四部分构成。在正常大气环境下,前两者对波系衰减的影响更显著。分子弛豫是指能量从小扰动引起的非平衡状态向平衡状态的转换过程。转换过程不是瞬间完成的,需要一定时间,该时间称为弛豫时间。相比于大气经典吸收效应,分子弛豫效应对声爆的影响占主导。 Pielemeier与Henderson等一系列研究者[19.24]对大气中二氧化碳、氧气和氮气等分子在不同温度和湿度条件下的弛豫现象进行了研究。通过实验分析得出,上述因素均会在一定程度上改变波形形态,由于氧气、氮气占大气成分的比例更高,其弛豫效应影响更显著。Hatanaka等[25]在实验室中以TNT爆炸产生的球面“N型波”为例,研究了分子弛豫效应对波形的影响。结果表明:氮气分子的弛豫效应主要降低波形超压峰值,氧气分子的弛豫效应对增加激波上升时间和降低超压峰值都起到了重要作用。针对特殊天气环境的影响,Baudoin等[26,27]研究发现较厚云层能够进一步降低地面声爆信号超压值,增加波形上升时间。 1.2.3大气介观效应 以随机、多尺度的大气湍流为代表的大气介观效应,是导致地面声爆波形变得复杂的主要因素。大气湍流主要存在于地表附近的大气边界层内(图1.6),高度范围为100~3000m[28],其强度随季节、地形和时间等因素变化[29]。飞行试验发现,当声爆穿过大气边界层时,大气湍流可能会使波形发生扭曲、畸变和振荡。即使在相同的声爆测量位置,当测量时间段不同时,波形形态也会存在较大差异[30]。 21世纪初,美国国防高级研究计划局(DARPA)和美国国家航空航天局(NASA)开展的SSBD等项目[33],以及日本宇宙航空研究开发机构(JAXA)开展的D-SEND试验[34]等,均为研究湍流效应提供了可靠的试验数据。近些年来,研究人员发现湍流效应会在一定程度上降低远场超压值并增加上升时间[35.37]。而冷岩等[38]在模拟湍流对声爆的影响研究中发现,均匀各项同性的大气湍流效应更倾向于增强地面声爆特征。总体来看,大气湍流效应会改变声爆信号前后激波的形态,会使“N型波”变为“P型波”(peaked waveform)或“R型波”(rounded waveform)[39],如图1.7所示。“P型波”的激波峰值较大,呈现出尖峰状;而“R型波”的激波峰值较小,呈现出圆顶状。对此,Crow[40]和Pierce[41]分别提出了散射机理和折射-聚焦-衍射机理,旨在解释波形变化的原因。前者从数学角度将湍流效应与波形联系到一起,可以定量预测湍流效应对波形产生的影响,而后者主要从物理角度进行了定性解释。 图1.6声爆穿过大气边界层后地面测量的扭曲、畸变和振荡波形示意图[31,32] 1lbf/ft2(磅力每平方英尺)=4.78803×10Pa 图1.7大气湍流作用下的“P型波”和“R型波”示意图[39]
-
铁道之旅:19世纪空间与时间的工业化
¥20.7¥59.0 -
金属材料及热处理
¥46.1¥72.0 -
实用电气计算
¥64.2¥88.0 -
实用精细化学品丛书--陶瓷添加剂:配方·性能·应用(第二版)
¥51.8¥69.0 -
中国传统民俗文化:建筑系列:中国古代桥梁
¥20.9¥58.0 -
嗨印刷工艺(Vol1烫印)(精)
¥147.4¥268.0 -
西门子S7-1200 PLC项目化教程
¥39.4¥54.0 -
气动系统装调与PLC控制
¥29.1¥39.8 -
高聚物粘结及其性能
¥34.8¥120.0 -
液压控制系统
¥12.7¥31.0 -
汽车风云人物
¥20.5¥50.0 -
品牌鞋靴产品策划-从创意到产品
¥26.5¥42.0 -
城市桥梁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手册-(含光盘)
¥61.6¥78.0 -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质量验收规范实施手册
¥16.4¥39.0 -
毛皮加工及质量鉴定
¥1.6¥6.0 -
航空发动机限寿件概率损伤容限评估概述
¥67.8¥88.0 -
天才武器
¥42.0¥60.0 -
中国再制造进展
¥88.5¥118.0 -
中国烹饪工艺学粤菜教程
¥48.4¥59.8 -
欧亚大陆北部的树皮船与兽皮船
¥132.3¥1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