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第9辑

包邮《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第9辑

¥88.2 (7.6折) ?
1星价 ¥88.2
2星价¥88.2 定价¥116.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039380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32
  • 出版时间:2021-09-01
  • 条形码:9787520393805 ; 978-7-5203-9380-5

内容简介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是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与重庆师范大学文学院积十年之功联合打造的学术品牌,是全国致力于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的学人们共享的重要研究平台。此前已出版八辑,被中国知网收录,在学界产生了积极、正面、广泛的学术影响。本书为该集刊第九辑,拟编入22篇文章、约22万字。设置六个栏目,分别为《区域文化与古代文学研究》《巴金研究》《戏剧研究》《区域文化与抗战文艺研究》《区域文化与外国文学研究》《巴渝学人掠影》。来自北京大学、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人民大学、南京大学、西南大学、重庆师大等高校的20余位作者,立足于区域文化视角,对区域文化与古代文学研究、巴金研究、抗战文艺研究、戏剧研究、区域文化与外国文学研究、巴渝学人等领域中的某些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论析,对现当代文学史料的“非文学期刊”问题、抗战大后方新诗文体演变、巴金及其经典小说《寒夜》、甲骨文“巴方”解读与巴蜀文化关系、林风眠在抗战时期重庆的艺术创作等问题,进行了细致探究。堪称学界从区域文化与文学角度对相关文学文化现象进行宏观扫描与微观论述的新收获,是国内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新进展的集中展示,也是对前八辑《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的继承拓展。

目录

特稿
现当代文学史料的“非文学期刊”问题
巴蜀作家研究·巴金
主持人语
《团圆》的写作、修改及其他
《寒夜》:“一本充满希望的书”?——兼谈《寒夜》结尾的修改问题
桂林“研究巴金”风潮考察
现代戏剧与川渝文化研究
主持人语
魏明伦剧作的悲剧特征
思辨与转变:陈瘦竹的剧人之路
小说化的舞台提示——论茅盾的《清明前后》
新见夏衍20世纪40年代戏剧评论佚文三则辑释
文献后边的风景
区域文化与古代文学研究
主持人语
甲骨文“巴方”解读与巴蜀文化关系献疑
稀见清代小说集《阴阳镜》叙论
试论《红楼梦》对清代岭南小说创作的影响
区域文化与抗战文艺研究
主持人语
现代新诗他律与自律的双重变奏——以抗战大后方新诗文体演变为例
抗战烽烟中的艺术之光——林风眠与徐悲鸿在重庆的创作与交集及其影响
布德反战小说中的“另类”日本士兵形象
区域文化与外国文学研究
主持人语
《樱桃园》“心象”与中国“本土化”误读
民国时期对威廉·萨洛扬的译介
善亦有道:易卜生戏剧中的伦理观照及其转向
巴渝学人掠影
主持人语
简历与著述辑要
平凡的人与真正的学术研究——李敬敏学术研究述评
敬真敬美敏学敏行——李敬敏先生访谈录
稿约
《区域文化与文学研究集刊》诚约稿件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凌孟华,男,1976年11月出生,四川宜宾人,教授,文学博士,重庆市“两江学者”(抗战文史研究岗)团队骨干成员,重庆市文艺评论家协会理事,重庆市现当代文学研究会秘书长,重庆师范大学青年拔尖人才,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文学研究。近年对现代文学文献,特别是作家佚作和版本尤有兴趣。先后在《文学评论》《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文艺争鸣》《鲁迅研究月刊》《新文学史料》等报刊发表学术论文60余篇,其中CSSCI收录20余篇,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篇。目前主持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1项,主持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重大课题攻关项目子课题1项,另主研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3项。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