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形成与发展研究

1星价 ¥36.8 (7.5折)
2星价¥36.8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6642331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55页
  • 出版时间:2021-12-01
  • 条形码:9787566423313 ; 978-7-5664-2331-3

本书特色

本书具有内容丰富、角度新颖和研究方式多元的特点,作者依据企业创新、复杂系统、创新网络等基本理论,运用统计、计量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形成机制和提升路径进行分析,为解决因“创新能力缺失”所引致的园区发展瓶颈问题提供理论依据与对策建议。 夏岩磊,经济学博士,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省级教坛新秀。主持安徽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等省部级项目8项。在《经济地理》《中国科技论坛》《统计与信息论坛》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6篇,出版《安徽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学术专著1部。

内容简介

本书依据企业创新、复杂系统、创新网络等基本理论,运用统计、计量分析等方法,对中国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影响因素、形成机制和提升路径进行分析,丰富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的理论内涵,突破当前研究的既定范式。为解决因“创新能力缺失”所引致的园区发展瓶颈问题,本书基于理论逻辑与案例支撑等两个层面,以新的分析视角,厘清创新能力形成的演化过程与作用机制,在供给侧视域下构建创新能力形成路径,明确提出以“激励因素集——激活机制集——凝塑能力集——实现目标集”为内涵的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实现路径,通过理论阐释和案例支撑,证明该实现路径的基本逻辑及其具备的科学性、自洽性和可行性特征,并提出与实现路径相符合的对策建议。

目录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问题提出 二、研究意义 三、概念界定 四、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五、研究内容与分析框架 六、创新之处 **章 理论回顾与文献综述 **节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研究的基础理论 第二节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研究的文献评述 第二章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建设现状的统计评价与问题分析 节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建设的现实描述 第二节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建设现状的统计评价 第三节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建设现状的问题分析 第三章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形成过程的机理分析 节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形成过程的决定因素 第二节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形成过程的作用机制 第四章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形成的宏观机制检验及效应测度 节 “合作”机制的实证检验及效应测度 第二节 “集聚”机制的实证检验及效应测度 第三节 “竞争”机制的实证检验及效应测度 第五章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形成的微观机制检验及效应测度 节 “多元主体协同”机制的实证检验与效应测度 第二节 “异质要素联动”机制的实证检验与效应测度 第六章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形成的实现路径 节 农业科技园区创新能力形成的实现路径 第二节 案例分析——基于安徽16所 农业科技园区的调查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夏岩磊,经济学博士,滁州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副院长,安徽大学中国三农问题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安徽省级教坛新秀。主持安徽省软科学研究项目、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重点项目等省部级项目8项。在《经济地理》《中国科技论坛》《统计与信息论坛》等期刊发表学术论文26篇,出版《安徽农产品贸易——现状、问题与发展趋势》学术专著1部。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