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模块设计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丛书)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标准、模块设计与实施(职业院校教师培训与继续教育丛书)

1星价 ¥35.3 (7.2折)
2星价¥35.3 定价¥4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30030365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2-04-01
  • 条形码:9787300303659 ; 978-7-300-30365-9

内容简介

本书是针对中华很好传统文化公共基础课编写的教师参考用书,包含前言、中华很好传统文化课程系列标准、中华很好传统文化课程理论教学模块设计、中华很好传统文化课程实践教学模块设计、教学实施报告(附录)五个章节,涵盖课程顶层设计、实训场馆建设、师资培训、实践活动指导、具体教学设计与实施等内容,为开好中华很好传统文化公共基础课提供可资借鉴的标准和实施路径。

目录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系列标准 / 1
职业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基础课课程标准 /2
职业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基础课程实训教学条件建设标准 /11
职业院校教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素养培训课程指导标准 /42
职业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实践活动指导标准 /54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模块设计———理论教学 / 69
模块一 知理 /70
模块二 守礼 /78
模块三 明德 /84
模块四 知耻 /97
模块五 立志 /102
模块六 好学 /108
模块七 孝亲 /114
模块八 诚信 /121
模块九 敬业 /127
模块十 自然 /132
模块十一 归根 /137
模块十二 无为 /143
模块十三 空性 /148
模块十四 智慧 /153
模块十五 慈悲 /160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模块设计———实践教学 / 167
模块一 诗词吟诵 /168
模块二 日常礼仪 /176
模块三 茶艺体验 /185
模块四 古琴艺术 /192
模块五 家乡文化 /201
模块六 项目策划 /210
附录 教学实施报告 /218
展开全部

节选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必须立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牢固的核心价值观,都有其固有的根本。抛弃传统、丢掉根本,就等于割断了自己的精 神命脉。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根基。” 2014年与2017年,教育部与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分别发文,提出要将中华 优秀传统文化“贯穿于启蒙教育、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继续教育各领域”。2019年,教育部《关于职业院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制订与实施工作的指导意见》(教职成〔2019〕13号)强调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明确要求高等职业学校应当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列为必修课或限定选修课。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在职业教育体系中的地位得到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完成好传统文化必修课的教学将是摆在每所高职院校面前的重要任务。 早在2006年,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就将“国学精粹”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公共基础必修课列入全校各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经过十余年的探索和实践,该课程已建设成为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以该课程为基础建设的“四书五经导读”成为国家职业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核心课程,以该课程为核心的国学教育成果“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课三平台’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也获得了2018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包含的内涵与外延既深且广,要在学时不多的一门公共基础课里实现课程效用的*大化,需要准确把握课程的设计理念并进行科学定位。 首先,课程设计要以准确把握传统文化的特质为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在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中华民族有着深厚文化传统,形成了富有特色的思想体系,体现了中国人几千年来积累的知识智慧和理性思辨。这是我国的独特优势。”一种文化的特质是在与不同文化的比较中凸显出来的。对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内涵及核心思想,学者做过诸多探讨与列举式的概括,这在不少传统文化教科书及专著中可以详见。与西方主流学问将其思想的起点视为逻辑预设的知识论建构方式不同,中国传统的学问关心的主要不是知识而是价值问题,即如何完善人格和精神生命的问题,也就是古圣先贤所谓之“道”学。正如楼宇烈先生所言,中国传统文化从某种意义上可称为道文化,“中国传统文化的任务是明道、行道、传道,其人生境界以求道、悟道、证道为根本。”而求道的过程又一定是与自家性命息息相关的,因此牟宗三先生又将传统学问称为“生命的学问”,说“中国文化的核心是生命的学问,由真实生命之觉醒,向外开出建立事业与追求知识之理想,向内渗透此等理想之真实本源,以使理想真成其为理想,此是生命的学问之全体大用。”以生命的学问为根基,以求道为宗旨,传统的学问在人格修养上为我们开出的是一条经由圣贤教化而立志、明理、笃行、完善人格、自利利他的精神生命成长路径,如同孔子为我们所示现的“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的生命历程;在群体关系上则为我们提供了既有规范又不失和谐的礼乐教化思想与实践路径。基于对传统文化的这种理解,广州城市职业学院在传统文化必修课“国学精粹”课程设计上,以传承中华传统之“道”学为根本,注重学生健全人格的养成而非一般的知识传授,注重实践育人而非单纯的理论灌输,并由此形成了“礼以立人、艺以养人、行以成人”的教学理念,引导学生准确理解传统文化的价值、乐于践行传统美德,使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增强学生文化自信、端正人生价值观、提升自身素养、营建和谐身心的重要源泉。 其次,课程设计应准确把握教学对象的特点和需求。 高职院校的生源虽较为复杂,但在认知特点、学习习惯和兴趣以及在学生的心理和认知特点来看, 90%以上的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经典理论有接触但尚未形成独立思考与自身理解,易受传播媒体及身边环境的影响。他们一方面对人生和未来充满希望与期待,另一方面也存在迷茫,包括缺乏人生目标、没有学习动力、担忧工作前景、缺乏做事毅力等,“三观”尚未完全定型。 97%的学生表示愿意或非常愿意学习传统文化,这表明他们在价值观的形成上有较大的可塑性。从学生的学习特点来看,他们喜欢讨论、发表见解、小组合作以及更多的动手机会,很难接受较长时间的 理论讲授。就知识基础而言,他们在中小学阶段对传统文化都有所接触,如唐宋诗词、古代散文,乃至儒家经典章句等,具备一些传统文化常识,但对传统文化中的基本概念缺乏准确的理解,甚至还存在不少误解,对传统文化缺乏整体概念,对传统的修身之道更是茫然不知。因此,作为承担着唤起文化自信、长养健全人格的传统文化必修课程,就需要以学生能够接受的方式和途径,对其价值观和人生观进行正确的引导,对立足于脚下的传统形成正确认知,对于他们所存在的诸多困惑提供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 *后,课程设计既要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的政策方针,又要紧扣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教育部在《完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指导纲要》(2014年3月)中明确,要“分阶段有序推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其中高中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以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理性认识为重点,引导学生感悟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神内涵,增强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心”,大学阶段的主要目标是“以提高学生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为重点,培养学生的文化创新意识,增强学生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笔者认为,高职学生的认知水平和层次一般届于高中与普通本科院校之间,在传统文化教学方面设定的目标应兼顾高中阶段与大学阶段。此外,高职院校以培养德技并修的复合型技术技能人才为目标,更需要在传统文化的课程设计中将专业精神、职业精神和工匠精神的培养贯穿其中。 基于上述认识,我们将课程进行了如下定位:“国学精粹”是以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核心,以提升学生整体人文素养为宗旨的全校公共基础课。课程立足于将传统文化所蕴含的生命的智慧与学生的人文修养和职业道德教育密切结合,以“礼”“艺”“行”为基础,以“立人”“养人”“成人”为教学目标,发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职业教育中“固本”“铸魂”“打底色”工程的作用,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准确认识优秀传统价值观念与文化精髓,促使学生学会做人、更好做事,树立文化自觉,增强文化认同,提升文化自信,实现人才培养的“教、学、养、用”一体化。 在此理念和定位下,本课程以“国学与人生智慧”为主线,设计了与学生生命成长与未来职业与志业密切相关的理论模块与实践模块教学内容,力图通过经典教化与修身实践,将传统文化精华落实于学生的日常行为,让学生切实体会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可以有效帮助他们立身处世。

作者简介

宋婕,哲学博士,广州城市职业学院教授、校学术委员会主任委员,兼任国际儒学联合会理事、广东伦理学学会副会长、广东古琴研究会副会长等,南粤优秀教师,广东省教学名师。研究专长为中国马克思主义解释史、国学教育。主持的《高职院校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一课三平台”育人模式的构建与实践》获2018年***教学成果奖二等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