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华书局的企业制度(1912-1949)

中华书局的企业制度(1912-1949)

1星价 ¥28.8 (6.0折)
2星价¥28.8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11559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35
  • 出版时间:2022-04-01
  • 条形码:9787101155969 ; 978-7-101-15596-9

本书特色

1.致敬中华书局成立110周年 2022年,中华书局迎来110周年局庆。本书将带领我们回溯到中华书局局史的起点,跟随着一代代中华人的脚步,共同见证中华书局破茧成蝶的发展之路。无论是专业研究者还是对中华书局感兴趣的普通读者,这本书都不容错过。 2.以史为鉴,为当代出版业提供经验借鉴 “一切历史都是当代史”,本书考察民国时期中华书局的企业经营实践,包括书局局史上的几次重要危机及化解过程等,还原其历史,总结经验启示,对今天的出版界具有参考价值。 3.传承企业家精神,为企业管理者提供思想指南 中华书局与陆费逵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可分割的。陆费逵是优秀的企业家,他以实现“教育救国”为毕生事业,始终不改本志,坚守出版阵地。他提出的实业家修养理论,是中华书局宝贵的精神财富,也将带给当代企业管理者以启发。

内容简介

本书稿从企业制度的角度对中华书局的局史进行考察,侧重于出版企业的经济效益方面,重点解决如下问题:中华书局如何增强其经济效益方面的合法性;又如何以经济效益为手段,实现其形塑现代民族精神的目的。本书稿主要由绪论、主体部分、结语和参考文献组成。绪论部分对研究缘起、研究现状、研究意义及研究方法等进行论述。书稿主体部分分为3章,主要论述中华书局企业制度中的正式制度。

目录

序 言

**章 从制度视角研究中华书局

**节 回到中华书局企业制度的历史现场

第二节 以文献为媒而“穿越”历史

第三节 来自历史现场的解释与展望


第二章 中华书局的产权制度

**节 企业法人产权的确立

第二节 产权的市场化运营

第三节 企业融资双渠道:股权与债权


第三章 中华书局的组织制度

**节 科学合理的法人治理结构

第二节 直线职能型的组织结构

第三节 组织制度下的组织传播


第四章 中华书局的管理制度

**节 充满活力的人力资源管理

第二节 严密科学的财务管理

第三节 精品化与多元化的生产管理

第四节 发行渠道管理

第五节 危机管理


结 语

参考文献

后 记


展开全部

节选

中华书局进用员工主要有三种方式:一是经熟人介绍进局;二是聘请;三是经考试录用。 前两种方式主要表现在进用编辑方面,是非常态化的进人方式。中华书局是集编辑、印刷、发行于一体的大型出版企业,在组织机构方面仿照商务印书馆,设有“一处三所”:总办事处、编辑所、印刷所、发行所。编辑所是书局中人才*为集中的部门,为书局的发展提供智力支撑,编辑人员大多是学有所专、学有所长的优秀人才。“中华书局的编辑人员(包括局外编辑),其中不乏知名人士,早期有梁启超、范源濂、徐元诰、马君武、戴懋哉、张相、高野侯等人,以后有舒新城、金兆梓、田汉、张闻天、左舜生、陈启天、潘汉年、王宠惠、李登辉、徐志摩、谢无量、马润卿、张士一、朱文叔、章丹枫、周宪文、钱歌川、钱亦石、张梦麟、周伯棣、郑午昌、葛绥成、桂绍盱、武堉幹、陈伯吹、李平心等人”,“他们或是由熟人朋友引荐介绍,或是由书店直接物色聘请,或是经招考择优选拔录用等多种途径,进入到出版机构这一知识核心部门,担任着选题组稿、编辑加工乃至著述编译等日常工作”。此外,1932年以前的分局也多采用熟人介绍的方式,分局经理们在人事上有较大的自主权,存在着任用同乡戚族的现象,容易产生财务监督管理上的弊端。为此,1932年 10月,陆费逵提请董事会通过了分局用人标准的规定,“分局用人,经理同乡介绍者,考试录取额不得超过四分之一,须凭考卷照片经总局核准。经理绝对不得任用戚族。前用同乡超过四分之一者,应加甄别酌量辞退”。 培训,分为委托代培和自办培训。委托代培方面, 1922年 9月,中华书局曾经委托上海国语专修学校开办国语商业夜校,招收学员 60名,设有国语、商业及书业常识(编辑、出版、印刷)等课程,陆费逵亲自前去讲课,题为“书业商之修养”。学生毕业以后量才录用。自办培训方面,1935年 9月,中华书局自设职业训练所,由舒新城、王酌清、薛季安、武佛航(堉幹)等组成委员会,主要由理事武佛航教授负责。招收学员 30人,学习期一年,前半年全日上课,后半年白天派往各部实习,晚间上课。提供膳宿,不收学费,视月考成绩给予奖金 4—12元,或令退学。录用后月薪 25—45元。同年 12月,又招一期,至 1936年 10月结束。招收学员并加以培训,这种方式有两个好处:**个好处是中华书局可以按照自己的标准来“锻造”所需要的员工,使员工的素养和书局的要求高度统一起来;第二个好处就是通过这种方式培养出来的人才对书局具有很高的忠诚度,能够保证书局人才的稳定,有利于书局的长远发展。 考试,是中华书局常态化的进人方式。 1913年 5月,董事局制定了《任用职员规程》,规定进用职员,除特别延聘外,一律要经过考试,试用合格后正式录用,以考试为原则,以举荐为例外。“据不完全统计,从 1912年到 1936年的 25年中,在《申报》上刊登的招聘及招考广告,共有 20多次,包括编译、缮校、书记、分局正副经理、账房、柜员、庶务,以及各种学习员、学生等。”针对不同的岗位,又制定了不同的考试方式:对于应聘中高级岗位者,是先报名再函约面试;对于应聘初级岗位者,实行集体考试的方式。集体考试报考人数超过 1000人的有两次。**次是在 1936年 5月,报名者有 1700多名,*后录取 42人。第二次是在 1940年 6月,报考者有 1300多名,*后录取 60人。对于1940年的这次考试,当时还有面试者写了一篇“应试纪”发表在《申报》上,摘录如下: 这次投考的资格,规定:(1)初中毕业并执有文凭者;(2)本届暑期毕业之初中生;(3)高中肄业曾在其他商业机关服务者;并需精通算写,略懂一些簿记。手续很简单,只要你写一封自荐信,寄至哈同路中华书局驻沪办事处,并附半身照片一张就行了……这次公开考试,报名的人数差不多有 1300余人。 经过严格的选剔后,准予应试的记 240余人,考期是上星期日上午,地点假南阳路滨海中学。 ……主考者为该局账务部主任武堉幹先生等人…… 考试的科目分国文、英文、常识、算数与簿记等四种。国文题目很是简便的,跟做作文一样,题目是“求学与求业”。 英文试题记分两类,(1)名词译英,共生词六个,信纸、信封、自来水笔、折扣、发票、收购,大都关于商业方面。(2)词句译汉,包括词句十一题:关于商业方面的,如 draft, bill, Here is a bottle of bright quality等。关于常识方面的,如 season, ticket, elevator, telephone等。 常识试题凡九个,内容无所不有,例如:(1)现在往重庆有几条路线可走?其经过重要地方试列举之。( 2)你所喜欢读的书籍和杂志有些什么,列举出来并分别说明其优点何在?……(4)“投机”与“投资”有何不同? …… 听说这次名额内定六十名,考取者分派该局账务部、编辑所、发行所等处服务。在服务期间,除支取正薪外,尚有基本津贴、生活津贴等等。将来习业期满还可升为正式职员。 揭晓约须在一月之后,因为录取名单定夺后,照例须转香港总局请核。 从上述引文中,我们可以看到中华书局考试制度之规范,通过严格的考试选拔,那些具有真才实学、自身素质符合书局要求的人员能够“得其所”,进而在工作中“尽其才”。

作者简介

欧阳敏,武汉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出版制度史、出版生活史、出版心态史。在《出版发行研究》《出版科学》等CSSCI期刊上发表论文20余篇,其中多篇被人大复印资料和《新华文摘》全文转载。主持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资助项目各1项。获第十一届湖北省社会科学成果优秀奖一等奖、首届全国编辑出版学优秀论文奖等。著有《中国出版家·舒新城》。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