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ISBN:978751272094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64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512720947 ; 978-7-5127-2094-7
本书特色
★ 这本《儿童情商训练课》,吸收了西方发达国家优质教育的精华,分享了德国家庭在培养孩子情商方面的超前经验,如自信心、人际关系、安全感、领导力、生命教育、校园欺凌……,内容十分全面,且以自身养育孩子的经验为案例,可读性与实用性兼具,本书充分考虑国内家长培养孩子情商的痛点和阅读需求,为家长们提供了一本培养孩子情商的超全指南。 ★ 作者悠悠妈是“德国育儿研究”公众号的主理人,深耕中西方家庭教育研究多年。毕业于国外名校,专业背景深厚,兼具中西方教育视角,反对传统教育,致力于将世界先进的心理学、教育学理念分享给家长们,在干货输出的同时,更为家长带来先进的教育理念精华,开阔家长的视野。 ★ 德国教育与德国工业一样,一直走在世界的前列。本书作者生活在德国,耳濡目染德国育儿的先进经验和理念,在养育混血宝宝的过程中,有着十分丰富的教育经验积累,在本书中,她将德国超前的育儿经验分享给了家长,引发家长在育儿中的新思考。
内容简介
本书是由一名生活在德国的学霸妈妈写的一本如何培养孩子情商的书。本书在借鉴西方发达国家优选育儿理念的基础上,结合我国幼儿情商培养的实际,既关注儿童内心的成长,也关注儿童在面对外界时的态度与技能,多方面地为家长朋友们献上一堂实实在在的儿童情商培养教科书式的技能和方法,有理论、有案例,有操作方法,内容十分丰富,接地气,且写作风格轻松明快,可读性很强。
目录
抓住可怕的2岁
关键期,打好
情商培养的基础
弄懂幼儿的心理
2岁左右时,孩子总是和家长唱反调,嘴里总是说着“不要、不要”——不管到底要不要,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大哭大闹,还动手打人……一副跟生活过不去的样子。
这些典型的表现让妈妈们十分头疼,而这些把大人折磨得心力交瘁的行为其实就是典型的Terrible 2症状。
知识链接
可怕的2岁
英语里把这个动不动就哭闹和说“不”的阶段叫作可怕的2岁(即Terrible 2, 简称T2),这一阶段孩子的行为令父母感到恐怖。严谨的德国人将幼儿的这个必经阶段称为Trotzphase,翻译过来就叫“反抗阶段”,他们是从孩子的角度描述这一阶段的行为特征的。
可怕的2岁让家长十分烦恼,在寻找解决办法之前,我们需要先弄明白孩子到底为什么会这样。父母如果能多了解儿童的心理和行为动机,很多“问题”便“不是问题”,也就能迎刃而解了。
实际上,幼儿反抗情绪的出现并不限于2岁,这个状态一般从1岁半开始,可以持续到三四岁,因人而异。
儿童一般有两个“反抗阶段”,一个是T2阶段,一个是青春期。对此,父母们要提前做好心理准备,不要等“暴风雨”来的时候被打得措手不及。T2阶段如果处理得不当,说不定青春期的暴风雨会来得更加猛烈!
“反抗阶段”,孩子反抗的是什么
对于反抗阶段,德国人对它还有一个更形象的描述,叫Abnabe lungsprozess,意思是“剪断脐带的过程”——它象征着一场孩子与母亲分离的独立战争!
是不是没想到孩子的独立意识会来得这么早?也许是因为我们低估了人类对成长和自由的渴望。随着自我意识的觉醒,一两岁的孩子已经不再满足于处处顺从妈妈,事事由妈妈说了算、由妈妈代劳了。
在这场“独立战争”中,孩子要争取的是:
自我主导的权利;
尝试做决定的自由;
可以掌控世界的自我效能感。
以上三点驱动着孩子成为一个拥有自由意志和有主见的人。
了解这些以后,我们就能明白,为什么孩子动不动就说 “不”,且说“不”时*常见的对象反而是与TA*亲密的人,而且一般是妈妈。因为,在越亲密的人面前,孩子才越有宣誓独立的必要!
所以,如果孩子总是在你面前唱反调,说明他和你关系*亲密,安全感*充足,从另一个角度看,你应该感到开心才对!
孩子到底为什么哭
在反抗阶段,孩子一遇到不顺心的事就哭得死去活来,这是因为他在“独立战争”中遭遇了挫折,感受到了挫败感。具体分以下三种情况。
想做的事做不到,对自己感到沮丧
比如,想自己穿鞋却穿不进去,想自己扣扣子却扣不上,气得自己坐在地上捶胸顿足,哇哇大哭。
对无法改变的环境和既定的事实感到挫败
比如,大人和客人一起吃饭的时候自顾自地聊着天,当孩子听不懂大人说的话,大人又没有给予孩子足够的关注时。
又比如,在外面玩儿想吃香蕉了,大人刚把唯一的一根香蕉剥好,孩子却不小心把香蕉掉在了地上时。
再比如,妈妈要照顾二宝,不能随时随地关注和满足大宝的需求时。
对别人说的“不”感到沮丧和愤怒
“这不能摸,太危险。”
“那不能爬,太高了。”
“你自己穿鞋子太慢了,还是我来帮你穿吧。”
“你选的衣服不合适,还是穿我帮你选的吧。”
孩子缺乏选择的自由,当然会感到沮丧了。
年幼的孩子,大脑前额叶尚未发育成熟(一般要到6岁才能成熟),还无法很好地控制情绪,对挫折的容忍度极低,遇到一点不如意,就很容易感到挫败和沮丧。如果再加上困了、饿了等生理不适,或者感到来自大人的焦虑所传递的压力,那么很快就会情绪爆发,表现出我们眼里的对小事的“过度反应”。
孩子希望从父母那里得到什么
对于孩子想得到的东西要从两方面来看,而且是听起来很矛盾的两方面:
一方面是要闹独立——孩子需要父母支持他追求独立。
父母应多给予孩子自己做事、做选择的自由,多给孩子尝试自己做事的机会,少说“不”、少代劳、少替孩子做决定,从根源上避免给孩子唱反调的机会。
孩子想自己开门就让他开;想自己扣扣子就让他扣;想自己选择枕哪个枕头,就让他选。哪怕他一天要换十几次鞋子,那也是他的自由。要知道,孩子正是通过这种方式在感受自己掌控世界的力量,并从中获得自我效能感和自信心的。
另一方面则是对父母的依赖和对爱的索取。
孩子毕竟是孩子,他们一边跟妈妈作对,一边又希望得到妈妈的爱与包容。这也是为什么孩子在生大人气的时候会打大人,但如果大人想推开他时,他却马上又黏上来的原因。
打人只是他情绪的发泄,孩子内心真正渴望的是父母对他的接纳,是无条件的爱,是不管他做什么都笃定父母会一直爱他、接受他的安全感。
总之,处于反抗阶段的孩子就是这样一个既想摆脱父母控制,又需要父母爱与安慰的矛盾体。往前冲三步,又往后退两步;一下子说不要妈妈,一下子又说要妈妈。那到底要不要妈妈呢?这个问题经常把妈妈都搞晕了。
抓住孩子情商发展的*初契机
“可怕的2岁”是情商发展的里程碑
在儿童心理学研究中,“可怕的2岁”是儿童情绪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重要里程碑。每个拥有健康依恋关系的婴儿在脱离了婴儿期,开始萌发自我意识之后,都会经历与母亲分离、走向独立的阶段。
此时,只要父母处理得当,孩子就可以在一次次发脾气的过程中认识到自己的情绪,并逐渐掌握情绪的控制与调节能力——??这也是情商的重要组成部分。
父母在放手让孩子自己尝试和做主的过程中,孩子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能得到快速的提升。
更重要的是,在尊重与信任的家庭氛围里,孩子能从获得独立与自我掌控力的过程中获得自信和自我价值感,为探索更广阔的世界打下坚实的心理基础。
反之,在T2阶段,如果父母过度打压或对孩子的行为表现出不理解、反感、不在乎、威胁等负面态度,或给予的是有条件的爱,那么,等待父母的要么是反抗时间的延长,要么是孩子越来越不自信、越来越不敢表达自己,这两种都是父母不愿意看到的结果。
了解了儿童心理发展的规律,知道了T2只是孩子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是暂时性的之后,家长就可以抱着更平和的心态,化危机为契机,帮助孩子打好情商培养的基础,帮助孩子顺利过渡到下一个成长阶段!
那么,具体要怎么做呢?
陪伴孩子度过2岁关键期
理解孩子发脾气并不是故意气我们
前文提到,孩子之所以哭闹、发脾气,主要是由内心的挫败感引起的。由于孩子尚不具备处理沮丧情绪的能力,只能通过发脾气来发泄自己的情绪,他们的本意并不想故意气爸爸妈妈。
因此,当孩子发脾气时,父母只需陪伴、支持和理解孩子即可。同时,以身示范,让孩子学会面对和管理由挫败感引发的沮丧情绪。
保持镇静
既然要做孩子情绪管理的榜样,那么家长首先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情绪。如果孩子对我们吼,我们也吼回去,那么孩子会从家长身上学到什么呢?
越是在孩子情绪不稳定的时候,父母越要保持情绪稳定,因为我们是孩子的榜样,是孩子坚强的后盾,是孩子安全感的来源。只有我们保持镇静,孩子的情绪才能更快平复。
我曾收到过一位读者的留言:“孩子每次打我,我也总是生气地对他说,‘你生气可以,但打人是不被允许的,你打妈妈,妈妈也会生气。’”
这位妈妈前面说得非常好,只是*后一句,用自己的愤怒情绪“硬刚”孩子的愤怒,并不能帮助孩子平息怒气,反而有加剧孩子情绪变坏的可能。此时,妈妈如果能保持情绪稳定,并将*后一句换成“你打了妈妈,妈妈会很疼,会伤心”更好,这么做有助于滋养孩子的同理心。
情绪宜疏不宜堵,拥抱比安慰更有用
有些家长总觉得,孩子哭了,我们有义务马上去安抚,否则就显得自己是无能的父母。其实不用急着去安慰孩子,说“不哭”“没事”,让孩子通过哭泣发泄自己的沮丧与愤怒情绪,反而是一种健康的情绪释放。
我的女儿悠悠1岁半时,有一次自己坐在地上练习穿鞋,那是她那段时间*关注的新技能。**只很快穿了进去,第二只却试了几次都没穿进去,挫败感令她气得用头撞地(好在有地毯),趴在地上号啕大哭。
我尝试安慰她“穿不进去没关系,不用哭啊”,可是她根本听不进去,沉浸在自己强烈的情绪里无法自拔,甚至说不出话来。
我后来才意识到,当时我其实什么都不用说,只需要抱起她,抚摸她的头,耐心等她哭完就可以。有时候,一个拥抱就足以缓解孩子的情绪,帮助他平静下来。
认真对待孩子的情绪
“这没什么大不了的,这点小事有什么好哭的?”父母经常对孩子说这样的话。其实,这是一种错误的引导和示范。
在大人眼中,孩子穿不上鞋子是一件不足挂齿的小事,和“失业” “离婚”等成人世界的痛苦相比简直无法相提并论,因此,成人容易犯下忽略孩子痛苦的错误。但事实却是,人生的每个阶段有每个阶段的痛苦。
所以,再小的挫败,对于2岁的孩子来说,也是真实的痛苦。因此,请认真对待孩子的情绪和他所经历的每一次痛苦。
解释刚刚的经历,命名情绪
等孩子的情绪稍稍稳定之后,我们需要用语言向孩子解释刚刚到底发生了什么,因为孩子对自己的感受仍非常模糊,他们不清楚自己刚才为什么那么激动。理解自己的情绪也是孩子需要学习的,对此,他们并非天生就懂。
“我看到你刚才自己穿上了**只鞋,你感到很骄傲。然后你在尝试穿第二只鞋的时候,却没有那么顺利,尝试了几遍都穿不上,所以你感到非常沮丧、生气,想大哭一场,是吗?我非常理解你的心情,想哭就哭吧。”
通过这样的解释,可以让孩子明白所发生的事情与情绪之间的因果关系,帮助孩子命名情绪,多解释引发情绪的原因(如因为你经历了……所以你感到……),孩子就能更好地认识情绪、面对情绪,促进情商的发展。
有了相关情绪词汇的储备,孩子也就不会再像婴儿那样仅仅依靠哭来表达自己的所有感受了。他会发现,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更准确、更有效,也更容易被人理解。
作者简介
李茜,知名育儿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的主理人和作者。 十年海外留学工作经验。曾留学于荷兰、沙特阿拉伯,在爱尔兰跨国企业担任项目经理,管理三十人团队。后移居德国,精通英德中三语。 女儿悠悠于2014年在德国出生,2016年创立公众号“德国育儿研究”(现名为“悠悠妈德国育儿”)。在养育中德混血女儿的过程中,不断钻研和吸收发达国家育儿理念精华,在家成功实践中西无障碍融合的育儿方式,并在公众号中通过文字与读者分享自己的收获和心得。 反对用传统的教学形式对待幼儿,提倡“用生活完成教育,润物细无声”。曾于2018年出版畅销书《跟着德国妈妈学育儿》。
-
故事药丸
¥32.3¥75.0 -
我家孩子为什么这样做
¥11.3¥42.0 -
教育十讲:给孩子一个幸福的世界
¥11.2¥36.0 -
孩子与学校
¥9.0¥30.0 -
洛克菲勒写给儿子的38封信
¥9.4¥38.0 -
洛克菲勒留给儿子的38封信
¥11.6¥35.0 -
孩子到底在想什么
¥15.6¥52.0 -
你的亲子关系价值千万
¥14.9¥55.0 -
致父亲
¥22.4¥68.0 -
学习没有那么难(全3册)
¥32.0¥89.0 -
看见孩子 洞察、共情与联结
¥38.4¥59.0 -
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Ⅲ)
¥22.5¥50.0 -
不批评才能培养出自觉主动的孩子
¥11.5¥35.9 -
自驱型成长
¥17.2¥35.0 -
你就是孩子最好的玩具 2021版
¥12.4¥46.0 -
可怕的2岁,麻烦的3岁
¥17.1¥42.8 -
家庭的觉醒:养育自主、坚韧和有察觉力的孩子
¥28.3¥48.8 -
如何培养孩子的学习力
¥12.2¥45.0 -
每个孩子都需要被看见:0-18岁,给孩子一个更好的原生家庭
¥25.6¥42.0 -
世界之最 (精装彩图版)
¥34.0¥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