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乡愁入梦

包邮乡愁入梦

¥46.6 (6.9折) ?
1星价 ¥46.6
2星价¥46.6 定价¥6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36172333
  • 装帧:平装-胶订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52
  • 出版时间:2022-04-01
  • 条形码:9787536172333 ; 978-7-5361-7233-3

本书特色

○ 文集以描写潮汕文化生活为基调,延伸出品味乡愁的悠远情愫,进而在他乡日常生活中寻找到情感归宿。作者文笔流畅,文字在平实间流露出对故乡、对时光、对生活的浓情厚意。怀旧而不恋旧,思乡而目光向前。从童年时乡间嬉戏,到年长后的海边漫步,生活在时光中始终蒙着一种淡金色,略有惆怅,更多是品尝。 ○ 文章像是徘徊在家门口的“文化苦旅”,日常和传统结合,作者在司空见惯的书院、祠堂、村落间探求其文化内涵,尤其对潮汕文化的思考更深。美食部分让乡愁有了直接的味觉,容易引发读者共鸣。“日久他乡亦故乡”描绘了潮汕文化在海外的影响和投射,向海而生的潮汕人敢于乘风破浪,四海开拓,东南亚不少地方都可以隐约感受到潮汕文化的影子。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对潮汕乡土文化的研究与描写,包括故乡入梦来、家乡的味道、母语之艺文、日久他乡亦故乡、原乡异乡两地情、我心依旧六部分内容。书中文章对具体的民俗事项或者社会现象进行了详细的描写和研究,笔下充满了对家乡父老、对乡土的深情。通过阅读,可以帮助读者进一步深入、全面了解潮汕人民的文化性格和独特的民情风俗,从而进一步了解潮汕社会。

目录

一、故乡入梦来 啊,故乡 外婆家的狮头鹅 二零二零,特殊的清明节 舅父阿猪 重返溪西村 澄海人文冠粤东 书院三朝毓造化,澄中百载播芳菲 ——写在澄海中学百年校庆之际 数风流人物:还看石叻澄海先哲 可宅可诗南澳岛 在仲夏南澳追光掠影 三访文化古村落程洋冈 外砂咶,有文化 惠州市陈江镇澄海村访问记 老祠堂的复活与乡村文化的复兴 古驿道的活化与乡村经济的振兴 为澄海“首届林檎节”鼓与呼 天顶一粒星,地下开书斋 乡村闲间轶事 冬节的念想 请记住你自己本来的名字 ——从《千与千寻》说到“六月初六担西瓜” 二、家乡的味道 在老汕头的转角遇见美食 留住汕头埠饮食记忆,留住潮州菜美妙味道 季节的味道 糜之恋 芳饭芳,家家户户炯饭忙 潮菜虽然好吃,也应各取所需 *忆潮州是小食 乡下老家的月糕 朥:朥饼·朥糕·朥粕糜 糖葱薄饼和草馃的诱惑 青草水:夏日的清凉记忆 潮菜是潮人追求精致的很好特质的物化表现 ——答《南方日报》记者问 风神萧散的性情中人黄际遇教授 中大中文系里好吃的澄海人 三、母语之艺文 礼失求诸野:方言俗语与民俗研究的关系 潮汕歌谣 ——潮人喜怒哀乐的生活之歌 歌谣,为什么是歌谣?! 潮州歌册:潮州姿娘识字学文的读本 方言也可写“诗” 《月光月疏朵》:潮人的《月光曲》 潮剧是用哪个地方的方言来演唱的? 潮汕话好好学 ——潮汕话绕口令趣谈 俗中有雅方言谜 对以传艺,联以载道 奄奄一息的潮语方言小说 地方题材文学作品里的方言词语运用 写小说,你敢使用方言俗语吗? 金胡蝇斗长脚蠓 ——潮汕民间故事趣谈 若为化得身千亿,散向峰头望故乡 ——潮汕乡土文化教材编写的故事 《读本》一套在手,传承方言与乡土文化有抓手 ——写在2021年世界读书日 四海潮声,五洲共享 “十五音”字典:滋养潮人百年的文化乳汁 陈凌千及其《潮汕字典》 “斐姑娘”及其《汕头方言词典》 威廉·耶士摩牧师及其《汕头话口语语法基础教程》 临檐水点点滴 ——潮谚与潮人好家风传统 四、日久他乡亦故乡 血浓于水的潮州会馆 三访耀华力 湄南河上的船娘 茶浓,情更浓! 汉字原乡里的泰华舞蹈家 踏访黉利行旧址 马来西亚吉胆岛上有个外砂村 适耕庄:马来西亚的又一个澄海外砂村 马来西亚有个“小汕头” 大马新山:三月初三锣鼓响 槟榔屿:北马潮人的家园 吉隆坡茨厂街有间乡音馆 醉花林里说歌谣 印尼坤甸:揭阳话是华人的普通话 悉尼有个潮人村 旧金山的潮人情 五、原乡异乡两地情 侨批视域里的华侨精神 侨批·番批·唐山批:为什么叫“批”? 可诗可歌侨批情 字字泣泪声声情的“过番歌” 侨批里的方言书写 留守姿娘:幸福的侨眷家庭里的苦命女人 在“番畔”说“番批” 番畔·番批·番话·番客·番囝 ——“番”字头的词语趣谈 “过番”文化及其与潮汕话词语的关系 六、我心依旧 我的78级故事 汕头大学1997:那场会议,那些人,那些事 星桥师与《潮州话拼音方案》 梁东汉教授与《新编说文解字》 南澳岛田野调查追记 苦·严·韧:语保三字诀 “触网”记 乐为乡亲著文章 忘不了 春天来了 ——写在“林伦伦方言茶话”一周年 春天是播种的时节 吾道一以贯之 ——答《南方都市报》记者问 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是文化传承的前提 ——答《南方日报》记者问 一生所爱乡音无改(肖燕菁)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林伦伦,广东汕头澄海区人,当代著名语言学家、音韵学家、文学家、教育家、文化学者,中国语言文学二级教授,研究生导师。历任汕头大学、广东技术师范学院等高校副校长,韩山师范学院校长。现为中国语言资源保护工程核心专家组专家、广东省首席专家,广东技术师范大学二级教授。出版学术专著30多种,曾获中国社科院青年语言学家奖(1994年)、中国民间文学作品奖——山花奖(2013年),三获广东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三获广东省教育教学优秀成果奖。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