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5965799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400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559657992 ; 978-7-5596-5799-2

本书特色

1.十多年不懈追索,*大程度地还原“梅里山难”全貌。作者自1998年起持续关注“梅里山难”事件,多次到事发地展开田野调查,此次在《雪山之书》有关登山内容的基础上,新增登山幸存者厨师段建新、遇难者王建华家属王衎等人的采访,补充图片百余张,*大程度地还原了山难全貌。
2.以山难之名,建立中日双方,汉藏民族沟通的桥梁。梅里雪山登山事件涉及了中日两国,汉藏两个民族,是不同国家、民族文化的一次碰撞。作者在追问山难发生的全过程中,以“他者”的视角客观记录各方对该事件的真实看法,以期在真实的呈现中,实现不同文化的沟通、谅解。
3.珍稀的影像资料首次公开。书内配彩图百余张,除部分早期作者在明永村拍摄的纪录片《卡瓦格博传奇:登山物语》中的影像资料外,新增幸存者段建新登山时拍摄的照片,遇难者王建华遗物中幸存的影像资料等。
4. 多角度客观深入地分析,反思自由旅行、登山探险的真正意义。作者分别从中日登山方、地方藏族山民、“雪山”自身、大众媒体、遇难者家属等五种视角审视山难,对登山活动进行了多维度深入思考,关照人类活动与自然之间的因果关系,以此反思人类自由旅行、登山探险的意义。

内容简介

《登山物语》是作者郭净对“梅里山难”真相的探索,对自由旅行、登山探险意义的追问,是对自然灾难的反思。作者将此前《雪山之书》中梅里山难的故事单独摘出,加以改写形成本书。书中纠正了原作的诸多错谬,补充采访了登山幸存者厨师段建新、遇难者家属、协助运送物资的当地藏族村民等,补充图片百余张,优选地还原了山难全貌,以期对事件的来龙去脉进行更加深入的分析,以尊重事实的叙述,告慰那些被雪山收留的生命。

目录

自序:在混乱的时代远游
引子
**章 登山者说
1.京都之行
2.对手
3.厨师的故事
4.和谐与冲突
5.**次突击
6.雪崩
7.救援
8.远行的人

第二章 山民观点
1.困惑
2.山难记忆

第三章 狼来了
1.牛、毛驴和狼
2.灾害从哪里来
3.猎手的遭遇
4.人兽冲突

第四章 冰川消融
1.上冰川
2.担忧
3.纷繁的解释
4.冰雪的颜色

第四章 千禧年
1.冲顶计划
2.讨论和质疑
3.呼吁和回应

第五章 与山结缘
1.失踪的野虎
2.户外店主
3.寻觅者
4.梅里家族

尾声 神山圣湖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第三章 狼来了
我在日本听登山队员讲他们的经历,又在德钦听当地人说他们的见闻,就好像闯进了黑泽明的电影《罗生门》,看似简单的事情,却蔓延出了诸多线索,生活在不同文化语境里的人们,给出了南辕北辙的解说。当地村民个个都是讲故事的能手,他们摆不出什么大道理,却能执拗地举出许多例证,说明登山活动如何触怒了卡瓦格博,给他们降下灾害。这些例证有根有据,但也曲折离奇,常把我听得目瞪口呆,甚至满腹狐疑。幸而人类学的训练教会了我一些听故事的常识,如要尊重当地人的讲述,要在他们的语境中去理解故事的“真实性”之类,才说服自己慢慢静下心来,仔细琢磨其中的味道。
村民们讲给我的故事中,以狼的传说*为奇特。 1.牛、毛驴和狼
1998 年 5 月 26 日中午,西当村被笼罩在热辣辣的阳光下,核桃树的树荫里,蝉子叫成一片。兽医罗布江措走出村公所的大门,要去村民家看一头受伤的牲口。我跟和建华与他同行,他背着老式的褐色皮制医药箱,我拎着摄像机。罗布江措年仅 25 岁,却有着超越年龄的成熟干练,他有点口吃,可特别喜欢和我聊天。那段时间我在调查高山放牧的事,他边走边给我科普相关的常识: 我们这个地方和中甸不一样,他们是高山草甸牧场,我们是高山林间草场。虽然都是垂直流动放牧,但他们那儿牦牛多,我们这里犏牛多。
牦牛很怕热,对河谷适应性差,在江边容易得消化道疾病。犏牛的好处就多了,它们适应性强,在高山行走灵活,在江边不怕热;犏牛可以犁地,可以挤奶,产奶量比黄牛高;犏牛具备杂交优势,个头比牦牛大,而且温顺,能驮东西,可以粗放管理;公黄牛和公犏牛做肉牛,产肉量比母的多,卖钱也多。
犏牛从哪里来的?它们不是天生的种,是母黄牛和公牦牛交配生的杂种。配种大多在牧场上,可麻烦啦。母黄牛发情会嚒嚒叫,尾巴翘起来。因为它个头小,支撑力不够,耐不住公牦牛猛烈的动作,所以要三个人帮忙。先把它拴在树干上,一个人抓紧牛头,另外两个人托住牛的身子,把尾巴拉朝一边,让公牦牛爬胯。交配之后等一个月,母牛没有发情,配种就成功了。母黄牛七、八、九月发情,怀孕五到六个月。牛可活 25岁左右,但到 19 岁就干不动了。
黄牛和牦牛交配生的犏牛,公的没有生育能力,母的可以生育,但生下的幼崽成活率低,适应性差,一般都杀了。
我们这里的农户五月上山,几家人为一个单位,把牛合起来,分批赶上牧场。也可以请小工放牛,如果劳动力多,就自家出人。一般去的都是中年或青年男子。在山上其实很孤单,草场少,各家的牛群不在一起。工钱一天 6 块钱左右,年底用酥油一次结算。林间草场载畜量小,一个草场只待十多天。以社为单位盖牛棚,由一个牧人负责,这样做是(为了)防止发生私人纠纷。中甸草场大,各家可以盖自己的牛棚。
挤奶时,先用糌粑和盐巴引母牛过来,早晚各挤一次。白天小牛待在牛棚,成年的牛散到野外,晚上再赶回来。公牛一个月集中一次,要到树林里到处去找。牛脖子上挂着铃铛,有大小,弱的牛铃小,公牛跑得远,铃大比较响。一头牛值两三千块钱,在山上跑丢的相当多,有的牧人会把人家的公牛偷去卖了。
夏天牛*容易得消化道病,它们从热地方到寒冷的山上,拉不出屎,结食。再从山上下到河谷,又拉不出屎。这个病会死的,牛站起来,倒下去,肚子胀气,就想喝冷水,全身冒汗,死牛*多的就是这个病了。每逢牛上山下山,兽医就*忙了。这个病还会传染,公牛因为干劳力、驮东西、打架,伤了身体,*容易感染。
我们西当村粮食产量高,牛少,一户只养两个犁地,养几只母牛挤奶,有母牛才有奶喝的说了。一家人*多有五六头牛,除了产酥油,就是犁地。也有一家养一只公牛,两家人合作,二牛抬杠犁地。这里的经济来源主要是粮食和松茸,畜牧大部分自产自销,有的酥油还不够吃呢。雨崩村就不一样,他们以牧业为主,卖酥油,一家一年卖个 500~600 市斤,在德钦 1 斤要 30~40 元。 正聊到兴头上,就到了一户人家。罗布江措径直走进大门,我却观望了一会儿。我被村子里的狗咬过,它们看着远在墙角,可眨眼就蹿到你面前。因为拴狗的绳子大多挂在一根铁丝上,可以来回滑动,或系在一根细小的树枝上,狗一挣便会弯曲。我等着主人出来,是个叫白玛都吉的年轻男子,他拦住咆哮的狗,招呼我们进了院子。白玛都吉家有四头犏牛、三匹马、两头黄牛、两头毛驴、三十多只羊,这次两头毛驴都被狼咬了。那可怜巴巴的毛驴就站在墙根下。白玛都吉让它把屁股转过来,我看见它大腿根部被咬烂的肉颤巍巍地吊着。白玛都吉摇摇头说,这是一头母驴,是 19 日那天被狼咬的。母驴生小驹的时候习惯躲到见不着人的地方。那天晚上,它到山上去生小驹,没有回来。第二天家里人出去找,在离村子不到两公里处找到,只见小驹已经被狼吃光,连骨头都没留下,母驴的大腿上被叼走碗口大的一块肉,少说也有半公斤多。
罗布江措一边给母驴打青霉素消炎,防止感染生蛆,一边告诉我们:村里被狼咬着的牲口多,不仅有毛驴,还有羊、犏牛、黄牛、马、骡子。一般都咬在脖子上,去年有七八家的牛羊被伤害,今年经他医治的也有五六家了。我跟和建华问他和白玛都吉,狼造成哪些伤害,他们话就多了: 郭:你来他家看过几次了?
罗:三次了,今天算起来有得2四次了。
郭:是哪天被咬着的?
罗:五月份 19 号那天。现在已经有七八天了。
郭:被哪样咬着?
罗:被狼。
郭:这个山上狼多噶?
罗:这几天,山上狼相当多嘛。狼出动得太猖狂了。
郭:现在打哪样?
罗:现在打青霉素了嘛,消炎针。
郭:像这种被狼咬着的你看了几家了?
罗:有得五六家了。
和:这么大个伤口格会生蛆?
罗:会生蛆的。主要是打消炎针,长时间打消炎针它就不会生蛆了。
和:现在你已经治了几家了?
罗:哦,五六家了。狼咬着的多,犏牛、黄牛、马、骡子都有。
和:以前伤口格比这个大?
罗:这个算是*大的了,我所见过的,一般都是在脖子上咬的。
白:我们邻居家的黄牛,大腿上这种大的一坨拿掉了,骨头都见了嘛,还没有死。
和:今年有几家人的被咬?
罗:今年才是两家来的,去年已经七八家了。两家的死掉了。
罗:羊子、山羊那些,吃掉的*多了,正儿八经。
和:格会是同样的一伙狼?专门吃惯了?
白:就是。
和:你们不打算去杀狼噶?
白:它是相当狡猾!
和:那用羊子来当诱饵嘛,拿只羊子来引他们?还是不打算杀他们?
白:他们多半是夜间出去嘛,两三点,四点。
和:像你们被咬的几家联合起来,去整整它,不整噶?白:想整也办法老实不有,它夜间出动。
和:下毒之类的嘛。
白:下毒它不会吃哦,它那个鼻子厉害。

作者简介

郭净,1955年生,民族史博士,云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退休学者。致力于西部山地文化、纪录影像志研究,以及非虚构写作。代表著作有《卡瓦格博圣境图志》(合著)、《冬奥会“冰雪文化丛书”》《雪山之书》《西藏山南扎囊县桑耶寺多德大典》《中国面具文化》《傩:酬神》等;译著《美术、神话与祭祀》(张光直著);影像作品主要有《卡瓦格博传奇》系列,与此里卓玛合作。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