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1820年代长三角地区社会财富研究)

传统中国的财富积累与分配-(1820年代长三角地区社会财富研究)

1星价 ¥83.2 (7.7折)
2星价¥83.2 定价¥10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0006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308
  • 出版时间:2022-04-01
  • 条形码:9787522700069 ; 978-7-5227-0006-9

内容简介

19世纪初期的华娄作为中国早期近代经济的代表性地域,研究其财富存量和内部结构,有利于我们正确认识鸦片战争前传统中国经济的运行模式,并基于国家资产负债表的视角分析中国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从早期近代经济向现代经济的转型过程,探寻中国长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本书对1820年代华娄地区的社会财富进行估算,填补了我国历史资产负债表和国民财富估算上的研究空白。可以为后续更多时点、更广地域的历史财富研究提供参考范例,其重大意义是不言而喻的。

目录

**章 导论
一 缘起:编制历史资产负债表的宏愿
二 从华娄出发
三 1820年代的长三角社会
四 估算方法
五 资料来源
六 研究发现
第二章 居民部门非金融资产
一 农村农户非金融资产
二 农村非农户非金融资产
三 城镇居民非金融资产
第三章 公共部门非金融资产
一 政府部门非金融资产
二 其他公共部门非金融资产
第四章 金属货币资产
一 清代中期的货币制度
二 清代中期华娄金属货币资产
三 内部结构
第五章 金融业资产与金融市场
一 华娄金融业资产
二 华娄金融市场
第六章 社会财富分配
一 华娄的地权分配
二 其他财富分配
三 居民部门财富分配差距
第七章 从世界看华娄
一 华娄的社会财富表
二 国际比较的数据基础
三 从世界看华娄
第八章 “穹顶之下”的华娄及其出路
一 “华娄之问”
二 “穹顶之下”的华娄
三 华娄的出路:扭曲、次优与大分流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张晓晶,中国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副所长;国家金融与发展实验室副主任;中国经济50人论坛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主要研究领域为开放经济宏观经济学、增长理论与发展经济学。领衔编撰并定期发布中国国家资产负债表;参与、主持国家“十一五”“十二五”“十三五”“十四五”规划的研究与评估工作;主持中财办重大委托课题及多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荣获第十一届、第十二届“孙冶方经济科学奖”、首届“孙冶方金融创新奖”、第五届“中国软科学奖”以及第六届“张培刚发展经济学奖”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