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节日里的中国:端午
读者评分
5分

节日里的中国:端午

以史料为依据,从时间和地域两个维度,对端午的起源、节俗、文化、流变、现状等进行了细致地讲述

1星价 ¥38.8 (5.7折)
2星价¥38.8 定价¥68.0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1184432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72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201184432 ; 978-7-201-18443-2

本书特色

1. 清华大学人文学院教授、著名民俗学者刘晓峰,一本书讲透端午的前世今生。
2. 近70幅高清古图,全彩再现悠久而活泼的端午。
3. 从时间和地域两个维度,深度剖析端午的起源、节俗、流变、现状。
4. 以史料为基础,讲述你不知道的、趣味十足的传统节日,带你重温藏在节日里的中华传统生活美学。
5. 豆瓣高分作品为底本,精编精排,带来舒适的阅读体验。
6. 知名设计师倾心设计,典雅大气;特种纸环保印刷,精美雅致。

内容简介

端午历史悠久,节俗丰富,是中国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关于端午的起源,有屈原传说、伍子胥传说、曹娥传说、马援传说等众说纷纭;关于节俗,有常见的吃粽子、赛龙舟、悬艾人,也有不太常见的炼剑、铸镜、采药、射柳、送瘟、赠衣、赠扇……在本书中,作者以史料为依据,从时间和地域两个维度,对端午的起源、节俗、文化、流变、现状等进行了细致地讲述,精心挑选与端午相关的高清古图近70幅,全彩再现悠久而活泼的端午。

目录

壹 我们的端午

贰 端午正名

叁 端午与古代时间体系

肆 端午探源

伍 端午的节俗

陆 端午的民间习俗

柒 端午在东亚

捌 端午与现代社会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端午》文摘
引 子
节分端午自难言,万古传闻为屈原。
堪笑楚江空渺渺,不能洗得直臣冤。
——唐·文秀《端午》
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五月,楚国的汨罗江畔,徘徊着一位形容憔悴的诗人。他就是我国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诗人屈原。屈原是楚国贵族。他“明于治乱,娴于辞令”,曾经是楚怀王的重臣,历史记载说他“入则与王图议国事,出则接遇宾客,应对诸侯”。屈原有自己明确的政治主张,对内他为实行变法而奔走呼号,对外则提出联齐抗秦的主张。可是,才华横溢并深深热爱楚国的屈原,因为自己的政治见解遭到了楚国旧贵族保守势力的反对和仇视,不仅正确的主张得不到楚怀王的采纳,反而一度被放逐出楚国首都郢都。楚怀王武关会盟中计客死秦国后,接下来继位的楚顷襄王偏信令尹子兰,对秦一味采取绥靖政策,屈原再次忠言进谏,却又遭逢被放逐的命运。二度放逐已经使诗人悲愤满腔。而就在这一年,秦国大将白起率领秦国的精锐军团攻陷了郢都。眼见自己矢志尽忠的祖国直面沦丧的命运,屈原满怀一腔悲愤,怀石自沉于长沙东北的汨罗江中,结束了自己悲剧的一生,时年六十二岁。
[ 唐 ] 李昭道《龙舟竞渡图》
屈原的死表现了他坚持理想、坚持高洁的品格至死不悔的精神,也是对楚国腐朽旧贵族统治集团的一种抗议。他以死明志,感动了古今千千万万的人。传说当他投江的消息传来时,渔夫们纷纷划起船到江中去救他。这就是后世端午竞渡的起源。屈原以忠见谤,以信见疑,赋《离骚》而见志,投汨罗以殁身,其志可哀,其情可悯。后人为了纪念屈原,不仅每年五月五日赛龙舟,而且投粽子于湖中。人们常说,这就是端午吃粽子的起源。
屈原的作品不仅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也是世界人民的共同精神财富,被翻译成各种文字在国外出版。屈原是我国*早的伟大爱国诗人,世界文化名人,一直受到人们的尊敬。他的影响不仅存在于中国,也存在于全世界。所以,纪念屈原的端午节,这一具有中国特色的传统节日不仅属于中国,同时也是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部分。
又是引子
五月符天数,五音调夏钧。旧来传五日,无事不称神。
穴枕通灵气,长丝续命人。四时花竞巧,九子粽争新。
方殿临华节,圆宫宴雅臣。进对一言重,遒文六义陈。
股肱良足咏,风化可还淳。
——唐玄宗《端午三殿宴群臣探得神字》
[ 元 ] 王振鹏《龙池竞渡图(局部)》
这是中国历史上有名的风流皇帝唐玄宗写下的端午节诗句。有关唐玄宗时代的端午节,有一段有趣的故事传说。
据说,大唐天宝三年(744),有人从扬州进贡了水心镜一面。这枚镜子“纵横九寸,青萤耀目。背有盘龙”。进贡镜子的官员李守泰说:当铸镜时,有一位自称“龙护”的老人,对铸镜工匠吕晖说:“我老人家懂得怎么铸造真龙镜。”于是进到了铸镜场。铸镜场门锁了三天,开门时却再也找不到这位老人,只是在火炉前留有一封信,上面写着:“盘龙盘龙,隐于镜中,分时有像,变化无穷。兴云吐雾,行雨生风。”吕晖于是把火炉移到长江江心,在五月五日午时铸成了这枚镜子。唐玄宗于是命令相关部门收藏好这枚镜子。天宝七年大旱不雨,唐玄宗召来著名道士叶法善祭祀这枚龙镜,结果盘龙的龙口突然出来了白气,须臾满殿都是,而外面则是甘雨如注。
这个传说太神奇了! 一面镜子怎么会被赋予如此神奇的力量?为什么故事中要强调这面宝镜铸造于五月五日午时?实际上,我们今天存世的汉代古镜上,经常有“五月五日午时造”的铭文。为什么五月五日午时铸造的镜子这么神奇?这个看似神奇的故事,究竟缘何出现?你是否知道这些故事背后,潜藏着古人怎样的想法?
争斗之节
龙舟之“竞”,是端午节俗的重要表现。“争竞”“争斗”其实是了解端午节俗*重要的关键词。《礼记·月令》说五月:“是月也,日长至,阴阳争,死生分”。正如我们前面分析的那样,五月是一年阴阳转换的重要转折点,阳迫于上,阴动于下。与“阴阳争,死生分”相关联,五月形成了一系列以“争”和“斗”作为核心的节俗。《隋书·地理志》记南郡、襄阳二郡“竞渡之风尤甚”,并记“二郡又有牵钩之戏,从讲武所出”,“俗云以此厌胜,用致丰穰”。小南一郎分析这种卜年行事说,从那阴阳两种因素争胜负的行事方式,可以窥测存在于其背后的宇宙论性质的观念。这是看得非常准确的。我们已经知道,端午节的节俗与自然的阴阳二气循环有重要的联系。既然认识到五月“阴阳争,死生分”,按照古人的思路,他们是不会仅仅停留于应当顺应阴阳的变化调整自己的生活的,还期望通过自己的行动,调理阴阳。
[ 清 ] 佚名《十二月行乐图轴·五月竞舟(局部)》
问题是古人怎样调理阴阳呢?古人所依靠的,主要是巫术式的方法。弗雷泽在其名著《金枝》中分析过巫术赖以建立的两个思想原则,一个是“同类相生”或果必同因,也就是说只要物类相同,那么改变同—种类事物中的一个,另一个就会发生变化。比如古人过冬至,因为是阴盛阳衰,所以常常赦囚、清理监狱。这是因为监狱是“阴”,清理了监狱的“阴”,天上的太阳的“阳”也就得到补强。第二是“物体一经互相接触,在中断实体接触后,还会继续远距离地互相作用”。他称前者为“相似律”,后者为“接触律”或“触染律”。他认为,巫师根据**原则即相似律引申出能够仅仅通过模仿就实现想做之事的逻辑;而从第二个原则出发,巫师断定他能通过一个物体来对一个人施加影响,只要该物体被那个人接触过。弗雷泽把基于相似律的法术叫作“顺势巫术”或“模拟巫术”,把基于接触律的法术叫作“接触巫术”。
按照古人的思路,正月与冬春交替相关,为除旧布新之时,端午与夏至有关,是阴阳变化极为激烈的时期。在这样两个阴阳转化新旧更替的特殊时间,通过对天地阴阳之气相争进行模仿,会促进阴阳之交,进而达到促进人类和万物的繁殖,达到人畜与稼禾兴旺的目的。在端午节俗中,依照模拟巫术的法则衍生出来以“斗”“争”为核心的民俗,如闺中少女的“斗百草”,端午前后举行的拔河活动、骑射比赛、龙舟比赛,实际上都属于这一类。
斗百草
端午的争斗类习俗中,*小的要数女儿家们的“斗百草”。《遵生八笺》云:“五日踏百草,又作斗百草之戏。章诗云:‘今朝斗草得宜男,五日蓄兰以为浴。’”古代斗草不仅限于端午,但端午盛行斗草,是毫无疑问的。说到斗百草,当然要提到晏殊的《破阵子》,这是写到斗百草习俗*有名的一首词:
燕子来时新社,梨花落后清明。池上碧苔三四点,叶底黄鹂一两声,日长飞絮轻。
巧笑东邻女伴,采香径里逢迎。疑怪昨宵春梦好,元是今朝斗草赢,笑从双脸生。
[ 清 ] 金廷标《儿童斗草图》
虽然这首词写的是清明节斗草,但在古代人的生活中,斗草给小儿女们带来何等愉快,这首词可谓反映得活灵活现。和斗百草相关的,《隋唐嘉话》还记载了唐代安乐公主一段逸事。大诗人谢灵运,原本长一部漂亮的大胡子。谢灵运被杀前把这部胡子施舍给了南海祗洹寺塑维摩诘像用。到了唐代,大谢小谢都已经是唐代诗人顶礼膜拜的对象。这部胡子于是也就成了寺中一宝,广为人知。后来到了唐中宗时,唐中宗的女儿安乐公主非常想在五月五日斗草中取得胜利,竟然突发奇想,想到了用谢灵运的胡子装成草。于是派人去寺中取来胡子试用。大概用起来果然比一般的草结实许多,她又冒出生怕别人也会打这部胡子的念头的想法,于是派人又去庙中把胡子一根不留全部剪下来。写过“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的谢灵运一部大好胡须,如果流传到今天一定成为天下名物,可怜却因了一个要在斗百草中取胜的好强想法,就此一根不存。
斗草一俗,在清代也很流行。曹雪芹在《红楼梦》一书中描写香菱和几个丫头各采了些花草,斗草取乐。这个说我有观音柳,那个说我有罗汉松;豆官说我有姐妹花,香菱机智地回答说我有夫妻蕙。这段故事,广为人知。
骑射之争
孔老夫子说:“君子无争”,如果有所争,那“必也射乎”。和今天的体育课一样,射箭本来就是古代教育的重要的一部分。历史上,端午节北方还有射柳之俗,这实际上也是争斗的一种。典籍中所记载的北人射柳之俗,起始时间远远落后于南方赛龙舟之俗。今天所知*早的记载,仍是唐末。至于其起源,黄石先生《端午礼俗史》以为,射柳之俗起于唐末,但实际上并非承袭古制,而是吸纳了胡俗。
[ 五代 ] 佚名《获鹿图卷》
据《文昌杂录》,华人射柳始于唐,由后之史料比较,知此俗亦非唐人所创,亦非沿承古制。李唐起于陇西,与胡狄夙有渊源,太宗时已与吐蕃缔国交,天宝末安史之乱,又与回纥结盟。吐蕃回纥具西北民族,向来尚武善骑射,虽无历史明文为证,亦可推知清明或端午以骑射为度佳节的戏乐,必盛行于尚武民族间。吐蕃回纥与唐交错,文化交流,很可能把射柳练武之风,传入中土。适唐宫端午有角弓射粉团之戏,武夫仿行,改射粉团为射柳,其源流是很明晰的。契丹女真两族,亦起自塞北,与吐蕃回纥时相接触,从他们那里学得寓演武于岁时娱乐,也是极可能的事。两族乘宋人文弱,先后侵入黄河流域,立国于华北,以幽燕为国都,端午乃至清明,都下盛行此戏,君主且亲临观赏,以示共乐,且意在提倡,俨然是朝廷的岁时大礼。汉人仿而行之,故南宋时渐渐流行,历元明清三代,此俗尚相沿不废,从此,国人端午又多一戏乐了。这样看来,端午射柳,纯然是异族传来的岁时礼俗,可断言矣。
中国北方的历史自南北朝以降直到隋唐时代,一直与北方骑马游牧民族的南下相联系。立足于这一历史时期北方各民族的文化相互融合的背景来审视,黄石先生所言,实是很有见地的看法。笔者在这里只有两点补充意见。其一,尽管端午的射柳很可能如黄石先生所言,“纯然是异族传来的岁时礼俗”,但它能*终成为中国北方长期流行的端午节俗,和中原上古的文化发展同样有着内在的联系。
在中国上古文化传统中,“射”自来就有非常久远的历史和非常高的地位。
上古神话中有“羿射九日”的传说,足见“射”的文化起源之早。考古资料表明,早在旧石器时代人们已经掌握了射箭的技术。一万多年前,人们已经使用石头、骨头、玉石等制成的箭头。有些箭头还具有鱼钩般的倒钩。甲骨文中有“三百射”“射”“多射”的字样,可见当时已经有特殊的弓箭部队。在西周时代,射箭除了用于军事和狩猎,还被用于宗教祭祀、外交会盟。在学校教育中,习射也非常受重视,是古代“六艺”亦即“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一个重要的科目。王昶《戏论》称:“唯有射者,男子之事,在于六艺。若欲戏,唯得射而已。其余不得为也。”诸侯贡献于周天子的“士”,也需要有善射的本领。《礼记·射义》云:“古者天子之制,诸侯岁献贡士于天子,天子试之于射官……是以诸侯君臣,尽志于射,以习礼乐。”周代尚礼,还有专门的“射礼”。“射礼”是礼仪程序化的射箭项目。按照不同等级、不同场合分为“大射”“宾射”“燕射”“乡射”四大类。射礼的整个程序非常复杂,这里不多涉及。射箭作为“文武”两道的“武道”文化,在中国古代有着悠久的历史和非常高的地位。古代源远流长的“射”文化,为端午“射柳”习俗的成立,提供了重要的基础。

作者简介

刘晓峰,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1986年硕士毕业于东北师范大学中文系,2000年博士毕业于日本京都大学。归国后执教于清华大学历史系,先后任讲师、副教授、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中国民俗学会副会长,中华日本哲学会副会长、中国日本史学会常务理事、日本古代史专业委员会会长、北京市中日关系史学会副会长。

从事日本历史与日本文化的教学与研究,并努力开拓由日本、朝鲜、琉球、越南等组成的汉字文化圈回视中国古代文明的研究视野,在时间文化研究方面上着力*多。有著作多种,包括:《端午》《东亚的时间》《日本的面孔》《亚细亚民俗研究》《日本的危机》《汉历东传——中国岁时文化对日本的影响》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