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关闭
五代巴蜀文学研究

五代巴蜀文学研究

1星价 ¥67.0 (6.2折)
2星价¥67.0 定价¥10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2270174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其他
  • 页数:297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522701745 ; 978-7-5227-0174-5

内容简介

本书所关涉的研究内容纷繁复杂、丰富广博,既有历时层面的分段研究,亦有共时层面的互动分析;既有对文人群体的生态分布、人格心态的关注,也有对文人群体的创作思想和审美主张的把握;既有着眼于巴蜀宗教对蜀地文人群体及文学创作的影响,也注意到蜀地自然地理和人文环境与巴蜀文学生态的影响。五代巴蜀文学,不仅对同一历史时期的荆南文坛和南唐文坛产生了深刻影响,更对宋初文坛的生成聚合与构造重组贡献良多。内容包括:**部分,对唐末季世的巴蜀文学生态进行全面研究。第二部分,对五代时期前蜀一朝的文学生态进行全面研究。第三部分,对五代后唐王朝统治下的巴蜀地区的文学生态进行全面研究。第四部分,全面探讨五代后蜀一朝文人群体的生成态势、群体人格及文学思想。第五部分,就唐末五代时期蜀地宗教文化与巴蜀文人群体的生成态势、人格心态及文学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深入探讨。第六部分,就五代时期巴蜀地域文化与蜀地文人群体及文学创作思想之间的关系进行全面考察。第七部分,全面考察五代十国时期,巴蜀文学对同一历史时期的荆南文坛和南唐文坛所产生的深刻影响。第八部分,全面考察五代巴蜀文学对宋初文坛的影响。

目录

绪论
一 论题的提出及选题意义
二 研究的内容、创新之处及思路方法
三 文献综述及对研究现状的思考

**章 唐末季世的巴蜀文学
**节 唐僖宗逃难寓蜀时的巴蜀文学
一 僖宗皇帝播迁寓蜀时的巴蜀形势
二 朝廷“寓蜀”时期的巴蜀文人聚合情况
第二节 王建割据三川时的巴蜀文学
一 王建割据三川时的蜀中形势
二 唐末巴蜀中央势力与三川地方势力之间的角逐混战
三 王建割据三川时巴蜀文人的聚合情况
第三节 唐末巴蜀文坛多元化的文学创作思潮
一 “崇杜”情结与感事纪实
二 “崇贾”情结与苦吟诗风
三 “崇雅”情结与汉魏风骨

第二章 五代前蜀时期的巴蜀文学
**节 前蜀王建统治下的巴蜀政坛与文坛
一 王建统治时期的震荡政局与文人生态
二 王建统治时期前蜀文人的创作心态
第二节 前蜀王衍统治下的巴蜀政坛与文坛
一 后主王衍纵情享乐的误国败政与文学创作
二 王衍统治时期的宦官集团与文学创作
三 王衍统治时期的后妃集团与文学创作
四 王衍统治时期的狎客佞臣与文学创作
第三节 前蜀王朝的文学创作思潮
一 前蜀文坛市井俗化的文学创作思潮
二 前蜀文坛醉入花间的文学创作思潮
三 前蜀文坛崇雅讽喻的文学创作思想

第三章 五代后唐时期的巴蜀文学
**节 后唐灭亡前蜀时的巴蜀文人聚合情状
一 “蜀灭唐兴”之际的鼎革巨变
二 “蜀灭唐兴”之际川蜀文人的聚合情状
三 “蜀灭唐兴”之际巴蜀文人的文学创作
第二节 后唐王朝统治下的巴蜀政坛与文坛
一 巴蜀地区战火纷飞背景下的政坛与文坛
二 孟知祥偏霸割据情形下的巴蜀文坛

第四章 五代后蜀时期的巴蜀文学
**节 五代后蜀文人的聚合情状
一 后蜀孟昶求治的政治举措
……
第五章 宗教文化视角下的五代巴蜀文学
第六章 地域文化视角下的五代巴蜀文学
第七章 五代巴蜀文学对同时期荆南和南唐文坛的影响
第八章 五代巴蜀文学对宋初文坛的影响
余论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节选

  二孟知祥偏霸割据情形下的巴蜀文坛  后蜀孟知祥割据两川与前蜀王建如出一辙,二者都经历了一个由藩镇供职到与中央朝廷决裂进而偏霸称帝的演变过程。孟知祥偏霸割据情形下的巴蜀文坛颇为凌乱复杂,巴蜀地区文人士子的命运浮沉与时代政局的兴衰治乱密切相关,动荡不安的战乱时局,给巴蜀地区文人士子的生成聚合造成巨大影响。  后唐庄宗同光三年(925)任命孟知祥镇守西川,从此拉开了孟氏父子偏霸称帝与经营巴蜀的历史序幕。高祖孟知祥入主西川后积极谋划惨淡经营,俨然以巴蜀大地的主人自居。孟知祥下车伊始便着手整顿和恢复巴蜀地区混乱的社会秩序,史书称其“蜀中群盗未熄,知祥择廉吏使治州县,蠲除横赋,安集流散,下宽大之令,与民更始。遣左厢都指挥使赵廷隐、右厢都指挥使张业,将兵分讨群盗,悉诛之”②。又,孟知祥统治西川时兢兢业业、勤于政事,对前朝王蜀的破家丧国之事每每引以为戒,对前蜀王衍的纨绔习性和轻薄举止常常痛加斥责。如孟知祥曾宴请僚属于王氏“宣华苑”,他感慨前蜀亡国,训诫手下曰:“使衍不荒于政,有贤臣辅之,继岌小子岂能遽至此邪!”①  随着时间的推移,孟知祥逐渐萌生了霸占巴蜀开国称帝的野心。当孟知祥住在前蜀国舅徐延琼的府邸时,见到了徐府墙壁上王衍御笔亲题的“孟”字时特别高兴,得意扬扬地对部下说:“疏狂霸竖,亦预知我代,知我居此也。”②孟知祥的言外之意是说,他才是前朝的真正接替者,他称得上是巴蜀大地的真正主人。后唐朝廷委派赵季良入蜀征调犒军钱饷及制置西川租税,孟知祥表示:“府库他人所聚,输之可也。州县租税,以赡镇兵十万,决不可得。”③又,后唐明宗天成四年(929)“将有事于南郊,遣李仁矩责知祥助礼钱一百万缗。知详觉唐谋欲困己,辞不肯出”④。孟知祥上述的言辞举止不存在封疆大吏所应有的恭顺,表明其“专制蜀土之心已呈露”(胡三省语)。此外,孟知祥擅杀后唐委派的西川监军客省使李严,此举意在向中原朝廷宣示拒绝来自后唐政权的羁绊和控制。此外,孟知祥还打着防御南诏和西戎进攻的幌子,私自修建了成都的外围防御工事羊马城,此举无疑是构建了一道与后唐王朝隔离对抗的屏障。随着时间发展,孟知祥主动出击,先是与东川董璋联合举兵对抗后唐,后来两川交恶时孟知祥一举吞并董璋,等到后唐明宗晏驾、诸子争权无暇西顾之时,孟知祥的开国称帝也就水到渠成了。  孟知祥镇守西川十多年飞扬跋扈割据自专,名虽藩吏实非王臣。孟知祥为积聚力量做大做强,格外注重人才的储备和利用,力图通过各种途径加以招募延纳。经过不懈的努力,孟氏藩府之内的各色人才济济一堂,其中既有细柳将军专斧钺之任,亦有红莲上客参帷幄之谋。蜀中粗安战乱平息之后,中原王朝的豪杰俊秀以及部分离蜀的文人又纷纷涌向了巴蜀大地,从而构成了后唐时期巴蜀文坛上文人群体迁徙流动的崭新面貌。由中原人蜀者,如后唐谏议大夫何瓒离洛人蜀,孟知祥任命其为西川行军司马;河中龙门人毋昭裔离洛入蜀,孟知祥辟为掌书记。此外,一些文人于前蜀国亡时离蜀人洛,等孟知祥镇蜀后又重新离洛返蜀,如李昊“王氏既亡,昊人洛,唐明宗授检校兵部郎中……昊至成都……高祖始辟为观察推官”①;欧阳彬“王氏亡,复归高祖。广政初,后主以为嘉州刺史”②;欧阳炯事前蜀,蜀亡人洛、任秦州从事,后来还蜀“事高祖(孟知祥)、后主(孟昶),历武德军判官、翰林学士、中书舍人”③。孟知祥对藩府中的文人特别倚重经常委以要职,如徐光溥任观察判官,向瓒任行军司马,季镐任判官,李昊归蜀任观察推官,“凡表、奏、书、檄,皆出昊手”④。孟氏开国之后,昔日的藩府僚属及谋士文人摇身一变,成为后蜀王朝的军政要员和统治核心。如毋昭裔为御史中丞,李昊、徐光溥任翰林学士。

作者简介

  孙振涛,1979年生,男,汉族,山东宁阳人。2012年7月毕业于南开大学,中国古代文学方向,获文学博士学位。现为集宁师范学院文学院教授,讲授《中国古代文学》《唐诗宋词鉴赏》2019年1月,荣获乌兰察布市哲学社会科学政府二等奖;2019年8月,入选内蒙古自治区“新世纪32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