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记得住乡愁

包邮记得住乡愁

¥46.2 (8.0折) ?
1星价 ¥46.2
2星价¥46.2 定价¥5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157278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1cm
  • 页数:287页
  • 出版时间:2022-03-01
  • 条形码:9787511572783 ; 978-7-5115-7278-3

本书特色

1.收录陈忠实、阿来、刘庆邦、梁衡等当代名家作品,体现出作家对时代和社会的关切; 2.本书附有精美手绘彩图,内文四色印刷,图文并茂,是一本小而美的散文书; 3.锁线裸背胶订,可180度平铺打开,方便读者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不识故乡路、故乡的庭院、村中老井、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长调在, 故乡在、每年归乡“七天农”、月照相思、剪窗花过年、第九户人家、故乡的河、泥做的童年、何处是乡愁 (外一章) 、木质的村庄、山那边的憧憬、爷爷的金色田野、秋山响水、家乡雨等。

目录

不识故乡路 / 于其超

故乡的庭院 / 田 霞

村中老井 / 陈庆礼

总有一条小河在心中流淌 / 李培禹

长调在,故乡在 / 艾 平

每年归乡“七天农” / 郭震海

月照相思 / 侯志明

剪窗花过年 / 肖复兴

第九户人家 / 李青松

故乡的河 / 李建臣

泥做的童年 / 包利民

何处是乡愁(外一章) / 梁 衡

木质的村庄 / 王 芸

山那边的憧憬 / 宋静思

爷爷的金色田野 / 杨汉立

秋山响水 / 徐 迅

家乡雨 / 安 谅

湿漉漉的石板街 / 程秋生

露珠里的村庄 / 洪忠佩

到佛子岭去 / 叶 辛

目光里的松阳 / 彭 程

侨乡楼语 / 陈志泽

踏雪归乡 / 张金凤

尚田,福田 / 苏沧桑

娄底走笔 / 谭 谈

大陈的风 / 陈加斌

河流的方向 / 陆 梅

古风古韵浸透塘栖 / 韩小蕙

故乡的这片湖 / 何建明

行在桃木坞和半山 / 李晓君

深巷里的老墙 / 梁 衡

有一个故事,叫长江 / 刘汉俊

告别泥涂 / 刘庆邦

丹水北去 / 周大新

蛙声里的记忆 / 秦伟文

流年背影 / 李 伟

山村七夕夜 / 徐 鲁

风中有棵布惊草 / 郭志锋

稻香里的乡愁 / 梅 洁

从前的那条学前街 / 费伟伟

不忘家乡水 / 谭仲池

桃花医 / 刘群华

在水的那一方 / 段吉雄

漫水村的好日子 / 王跃文

大桂山深处 / 王剑冰

一起去看山 / 阿 来

地名记着所有的事 / 文 猛

草木故园 / 彭家河

在泸沽湖的波光里 / 梁 君

苍溪之溪 / 李 汀

武隆的山水交响诗 / 陈世旭

回家 回家 / 陈忠实

与那村庄的距离 / 王明宇

回家的路 / 荆永鸣

日子里的黄河 / 秦 岭

*是一曲解乡愁 / 安雷生

当雄浑的天山打开自己 / 熊红久

回乡记 / 许 锋

老家在山上 / 马宇龙

我家门前 / 王 选


展开全部

节选

                    回家 回家 陈忠实 祖居的屋院在白鹿原北坡根下的一个小村子里,距西安城不过50华里。得着路程近的方便,有事要做很快就能回到那个小院,无事也常常想回去便回去了。其实,无论有事无事,就是想在那个曾经生活过50多年的屋院里坐一坐,到门前的灞河沙滩上遛一遛,似乎心理上的某些亏缺就获得了补偿。这种感受只有在这一方小小的地域才会发生,回家走走就成为永无遏止、永无满足的欲念潜存心底。 近日我又回到原坡下祖居的屋院。车子在愈加稠密的高楼之间的公路上行驶,不觉间便驶上浐河大桥。我的心在那一瞬便发生微妙的变化,顿然亢奋起来,这是走世界上任何一条路、过任何一座桥都不曾发生的一种心理和情绪的反应;更为奇异的是,每次回归老家,车子刚刚驶上这座大桥,我的情绪便发生这种亢奋的变化,几乎没有一次例外。我至今说不准这是一种生理反应,抑或是一种心理反应?我唯一能想到的因由,大约在我的潜意识里,这是我回家的桥,或者说是离我家*近的一座桥,过了这座桥,便进入我大半生都跑跑颠颠于其中的一方地域了。 这条浐河发源自横亘在关中平原南部的终南山,自南向北从白鹿原西坡根下流过,形成一道*适宜人类生存的河川,新石器时代的一个人类聚居的村庄—“半坡遗址”就在河岸东边;晴朗无霾的天气里,站在浐河岸边,可以看到白鹿原西坡上绿树掩映下的白墙红瓦。过了浐河桥不过三四里地,就进入白鹿原北坡下的灞河川道了,北坡上和河川里排列着稠如藤叶似的一个个或大或小的村庄。无论作为乡村教师或基层干部,抑或后来有幸成为专业作家,我在浐河灞河两道河川和白鹿原上整整跑跑颠颠了30多年,在进入传统习惯所划的老年年龄区段时进入西安城。在城里待过几年,在新世纪到来的时候,却也难以抑压灞河岸边家园的诱惑,决然一人回到那个祖居的屋院,读书写字,煮一碗妻子在城里擀成藏在冰箱的面条,日落的霞光里到灞河水边的沙滩上散步,不觉间竟有两年…… 我后来才意识到,白鹿原西坡根下的浐河和北坡根下的灞河,真是天造地设鬼斧神工的好水滋润着一道好原。我有幸出生在这原下且在这里生活过大半生,先是为这里的乡村孩子教授识文断字,后来组织乡民造梯田修河堤,再用笔叙写对这原这川里的历史和现实的体验和感受,这样的人生经历就很难用通常所说的情感纠结来表述了,反倒是每次车上浐河桥的一瞬所发生的那种微妙的亢奋情感,才是*真实*准确的难以分清生理或心理的本能性反应,这是在任何地方不曾有过的。 …… 这是冬天,我又漫步在灞河边上,冷风飕飕,河水清透见底,我的心里愈加沉静。我走过一些名山大河,多是以观赏的眼光去看的,新鲜的惊喜是自然发生的,也曾把那种感受诉诸文字。然而,那些感受完全区别于面向眼前这条灞河的沉静心态。这是家园。回归家园所发生的沉静心态,是在家园之外的别处不曾有过的。 哦,我的家园。

作者简介

  人民日报文艺部,系人民日报社主管的部门之一,主要刊发散文、报告文学、文艺评论、文艺动态等。版面主要有“大地”“读书”“文艺评论”“美术”等。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