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 针灸理论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 针灸理论

1星价 ¥142.9 (7.6折)
2星价¥142.9 定价¥18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03070776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68
  • 出版时间:2022-06-01
  • 条形码:9787030707765 ; 978-7-03-070776-5

本书特色

总结了中医诊疗理论的创新成果,建构了相关疾病的中医诊疗理论框架。

内容简介

《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是“中医学理论体系框架结构研究丛书”四个系列之一,包含《中医基础理论》《临床诊治理论》《中药方剂理论》《针灸理论》和《养生理论》五个分卷。《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通过全面研读历代代表性医学论著,选取其中围绕某一概念或命题,较为精要地进行论证、阐述和辨析,且学术观点较为明确的章节或完整段落,按照中医学理论体系基本范畴进行分类;旨在全面展现中医经典与历代名家的原创性理论观点和独到临床体会,并对所选专论加以提要钩玄,力求要点突出,以促进读者对原文的理解和应用。 本书为《中医学理论专论集成》之“针灸理论”分卷。书中选择历代针灸论著及相关著作中,阐释针灸理论基本概念、重要命题的内容,将其纳入经络、腧穴、刺灸、针灸诊治等4个范畴,并阐释原文主旨。本书内容兼顾系统性、代表性和说理性。本书有裨于中医药从业人员及多学科学者,深化对针灸理论的认知,增进临床应用能力,启发中医科研思路。

目录

目录
总序
总前言
凡例
**篇 经 络
1 经络总论 3
1.1 经络循行与联系 3
《灵枢》 脉度 3
《灵枢》 脉行逆顺 3
张从正 十二经与八脉循行 4
杨继洲 经络迎随 4
张介宾 经络分布 4
高士宗 阴阳经脉循行分布 5
莫枚士 经络循行描述 5
陆瘦燕、朱汝功 经脉交叉和交会的意义 6
李 鼎 标本、根结 6
1.2 经络关系 7
《灵枢》 诸经脉皆上行头面 7
《素问》 经脉表里 7
《素问》 三阴三阳之离合 8
《素问》 太阴阳明为表里论 8
《难经》 诸阳脉皆上行头面 9
杨上善 经脉正别 9
杨上善 阴经以太阴为主 10
陈无择 六经本脉体论 10
万 全 八脉生十二经,经生络 11
孙一奎 手足十二经配合脏腑之义 11
马 莳 经别之论 12
张介宾 经别之论 12
张介宾 脏腑经络营卫标本合论 13
翟 良 脏腑联系分合详说及足经起止 13
张志聪 经脉经别之论 14
张志聪 经别之论 15
王居易 十二经的互补、增效、协同 16
王居易 经别是本经脏腑自养系统 17
1.3 经络特性 17
《灵枢》 十二经脉外合于十二经水 17
《灵枢》 手太阴、足少阴、足阳明脉独动不止 18
《灵枢》 冲任为经络之海 19
杨上善 十二经脉比附十二水 19
张介宾 经脉犹江河 20
王可贤 任督为一身之纲领说 20
王可贤 冲带阳跷阴跷阳维阴维为一身之六合说 21
陆瘦燕、朱汝功 经水反映经脉气血多少 21
李 鼎 八脉隶乎肝肾 22
1.4 经络功能 22
《难经》 经脉行血气而决死生 22
杨上善 五脏之道皆出于经隧 23
《圣济总录》 经脉统论 23
何若愚 经络气血流注 24
刘完素 原脉论 24
滑 寿 手足阴阳流注 24
汪 机 经络、经隧行气血 25
杨 珣 经络流注 26
李 梴 经络之功 26
马 莳 五十营论 26
李中梓 脉为气血之神 27
施 沛 经络功能概说 27
张志聪 五十营 28
王宏翰 经络之血运周身 28
李学川 论以寅时定为肺经 29
王清任 经络是气管、血管 29
唐容川 经脉为脏腑气化之路径 30
唐容川 经脉血脉论 31
叶 霖 经脉血气论 32
叶 霖 脉中血气论 32
叶 霖 脏腑经脉之血气生死出入 33
王居易 经络气化概要 33
1.5 经络病候 34
《素问》 足阳明病候 34
《难经》 手足三阴三阳气绝候 34
张介宾 经脉是动病 35
张志聪 经脉与经脉病候 35
莫枚士 是动所生病说 37
《经络学说的理论及其运用》
经脉病候 37
李 鼎 六阳经不说主腑所生病 38
《针灸学》 经络的生理功能和病理反应 39
张 吉 经脉病的内在联系 39
王居易 是动则病论 39
王居易 经络的疲劳和紊乱 40
1.6 经络运用 40
《灵枢》 经脉之用总纲 40
张仲景 经络脏腑先后受病 41
杨上善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 41
窦 材 当明经络 41
虞 抟 伤寒六经传足不传手 42
李 梴 经络与六经传变 42
李 梴 脉乃医之首务 43
张三锡 脏腑阴阳,各有其经,四肢筋骨,各有所主 43
马 莳 经络之所当知 43
马 莳 凡刺之理经脉为始 45
金一龙 凡病必明脉与经络 45
方有执 伤寒六经与经脉不同 45
翟 良 经络统论 46
傅仁宇 需重目八廓之经络 46
程国彭 伤寒六经与病邪传变 46
王清任 经络本卫总管论 47
周学海 论六经、五脏不能强合 48
周学海 论三阴三阳之分野 49
周学海 论六经、六气不能强合 50
《经络学说的理论及其运用》十二经别 50
《经络学说的理论及其运用》 经络学说在针灸与临床各科中的运用 51
《经络学说的理论及其运用》 药物归经和引经报使问题 51
陆瘦燕、朱汝功 经络学说的起源和针灸的关系 51
夏治平 六经分证与十二经关系 52
1.7 经络与新学说 52
赵缉庵 针灸功效之新旧学说 52
承淡安 经络腧穴与神经 53
萧 雷 论神经系的组织和针灸的关系 54
2 十二经脉 56
2.1 肺手太阴之脉 56
《灵枢》 肺手太阴之脉 56
杨上善 手太阴脉 56
杨上善 肺脉论 57
马 莳 肺手太阴之脉 58
张介宾 手太阴脉 60
2.2 大肠手阳明之脉 60
《灵枢》 大肠手阳明之脉 60
杨上善 手阳明脉 61
马 莳 大肠手阳明之脉 62
张介宾 手阳明脉 62
2.3 胃足阳明之脉 63
《灵枢》 胃足阳明之脉 63
杨上善 足阳明脉 63
马 莳 胃足阳明之脉 64
张介宾 足阳明脉 65
2.4 脾足太阴之脉 66
《灵枢》 脾足太阴之脉 66
杨上善 足太阴脉 66
马 莳 脾足太阴之脉 67
2.5 心手少阴之脉 68
《灵枢》 心手少阴之脉 68
杨上善 手少阴脉 68
马 莳 心手少阴之脉 69
张介宾 手少阴脉 70
2.6 小肠手太阳之脉 70
《灵枢》 小肠手太阳之脉 70
杨上善 手太阳脉 70
2.7 膀胱足太阳之脉 71
《灵枢》 膀胱足太阳之脉 71
杨上善 足太阳脉 72
马 莳 膀胱足太阳之脉 72
2.8 肾足少阴之脉 73
《灵枢》 肾足少阴之脉 73
杨上善 足少阴脉 73
马 莳 肾足少阴之脉 74
张介宾 足少阴脉 75
2.9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 76
《灵枢》 心主手厥阴心包络之脉 76
《难经》 心主脉由来 76
杨上善 手厥阴脉 76
张介宾 手厥阴脉 77
沈子禄、徐师曾 心包经之论 77
2.10 三焦手少阳之脉 78
《灵枢》 三焦手少阳之脉 78
杨上善 手少阳脉 78
施 沛 三焦经之论 79
2.11 胆足少阳之脉 79
《灵枢》 胆足少阳之脉 79
杨上善 足少阳脉 79
马 莳 胆足少阳之脉 80
2.12 肝足厥阴之脉 81
《灵枢》 肝足厥阴之脉 81
杨上善 足厥阴脉 82
张介宾 足厥阴脉 82
3 奇经八脉 84
《素问》 冲、任、督脉 84
《难经》 奇经八脉论 84
杨上善 督脉论 85
杨上善 任脉论 86
杨上善 冲脉论 86
《圣济总录》 奇经八脉论 87
滑 寿 奇经八脉论 88
李时珍 奇经八脉论 88
李时珍 冲脉循行论 89
李时珍 阴跷脉循行论 89
马 莳 伏膂之脉论 90
张介宾 冲脉循行及生理 90
张介宾 跷脉论 91
张志聪 论跷脉 91
陈士铎 论任督 92
宝 辉 跷脉、维脉论 93
叶 霖 冲脉论 94
叶 霖 跷脉论 94
承淡安 奇经八脉之研究 95
4 络脉 96
《灵枢》 络脉总论 96
《难经》 十五络论 96
杨上善 络脉论 97
杨上善 十五络论 97
张介宾 络脉论 98
张介宾 经脉络脉论 98
张介宾 孙络溪谷之论 100
张志聪 孙络与大络相通论 100
张志聪 血络论 101
叶 霖 络脉之论 101
5 其他 103
5.1 经筋 103
《灵枢》 经筋 103
杨上善 论经筋 105
张介宾 十二经筋结支别 106
张志聪 论手足之筋 106
《经络学说的理论及其运用》 十二经筋 107
夏治平 经络与肌肉系统的关系 107
5.2 皮部 107
《素问》 皮部论 107
杨上善 络脉皮部论 108
丹波元简 皮部论 109
李 鼎 皮部 110
5.3 四海 111
《灵枢》 四海之论 111
杨上善 四海论 112
张介宾 冲脉为十二经之海论 113
张介宾 胃为水谷之海 113
吴师机 脑为髓海论 114
王清任 脑髓论 114
唐容川 脑髓之论 115
焦顺发 四海 115
5.4 气街 116
《灵枢》 气街之论 116
杨上善 气街论 116
张介宾 气街论 117
张志聪 标本气街论 117
第二篇 腧 穴
1 腧穴总论 123
《灵枢》 节为神气游行出入处 123
《素问》 气穴论 123
孙思邈 孔穴名义 124
杨上善 气穴三百六十五 124
张介宾 三百六十五穴 125
张介宾 少阴独无腧 125
张介宾 腧穴与身形关系之论 125
张志聪 溪谷之会论 126
张志聪 气穴论 126
马继兴 经脉与经穴的关系 127
焦国瑞 穴点与穴区问题 127
陆瘦燕、朱汝功 经络和腧穴的关系 128
杨医亚 穴的定义 128
焦顺发 针刺部位 129
盛燮荪 从针法谈腧穴 129
王居易 论腧穴 129
魏 稼 腧穴与刺灸部位 131
2 腧穴分类 132
2.1 经穴 132
《素问》 气府论 132
孙思邈 明堂三人图 133
滑 寿 脉气所发 133
张介宾 气府三百六十五 134
赵缉庵 辨经认穴 135
承淡安 关于刺针点 135
承淡安 刺激点与疾病 136
焦国瑞 经穴与奇穴问题 136
2.2 奇穴 137
杨继洲 穴有奇正之论 137
《腧穴学》 论奇穴 138
2.3 反应点 138
王可贤 不定穴论 138
焦国瑞 固定穴与非固定穴问题 139
《经络学说的理论及其运用》
经络穴位与压痛点的关系 140
郭效宗 针灸有效点 140
田从豁 临证点穴及寻找敏感点 141
2.4 耳穴 141
《经络学说的理论及其运用》
耳针疗法问题 141
2.5 类穴 142
2.5.1 五输穴 142
《灵枢》 脏腑所出皆在五输 142
《灵枢》 五输 142
《难经》 脏井荥有五,腑独有六 143
《难经》 井穴 144
《难经》 五输穴所主 144
杨上善 五输及原穴论 144
张介宾 五输穴论 145
张介宾 井荥腧经合解 145
张志聪 五脏六腑之所出 146
2.5.2 下合穴 146
《灵枢》 合治内腑 146
杨上善 腑病合输论 147
张介宾 手之三阳下合在足 147
2.5.3 原穴 147
《难经》 十二经原穴 147
2.5.4 俞募穴 148
《灵枢》 背俞穴法 148
《难经》 俞募穴 148
2.5.5 八脉交会穴 148
窦汉卿 论交经八会穴 148
高 武 针刺担截法之论 149
高 武 八
展开全部

节选

概要 【经络】 “经络”是中医针灸理论的核心建构,成形于《黄帝内经》和《难经》,相关载述丰富,涉及面广,理论性强,从而对后人来说理解难度也*大,是历代医家着力注疏的内容。有关论说,除了对经络理论基本内容的描述外,更多集中于对经络间的关系、经络特性、功能、运用、意义等方面的分析和阐发,其中,以经典文本为基础的阐释和发挥占相当比重,以唐、元、明时期*为集中,极大推动了理论传承、认识深化、体系构建的历史进程。到近现代,针灸医家在思想认识上逐渐受到西学知识体系和思维方式的影响,形成了比较的视角与意识,因此尤为关注对经络理论本质和意义的探究。 1.1经络循行与联系 《灵枢》脉度 ※ 黄帝曰:愿闻脉度。岐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 ——《灵枢 脉度》 【提要】本论主要阐述脉之度数。叙述了手足六阳六阴经脉、跷脉、督脉、任脉的长度;经脉总长度是一十六丈二尺,是人体气的大经隧;同时,讲解了经脉、络、孙络之定义及关系。 《灵枢》脉行逆顺※* 黄帝曰:脉行之逆顺奈何?岐伯曰:手之三阴,从脏走手;手之三阳,从手走头。足之三阳,从头走足;足之三阴,从足走腹。黄帝曰:少阴之脉独下行何也?岐伯曰:不然。夫冲脉者,五脏六腑之海也,五脏六腑皆禀焉。其上者,出于颃颡,渗诸阳,灌诸精;其下者,注少阴之大络,出于气街,循阴股内廉,入腘中,伏行骭骨内,下至内踝之后属而别;其下者,并于少阴之经,渗三阴;其前者,伏行出跗属,下循跗入大指间,渗诸络而温肌肉。故别络结则跗上不动,不动则厥,厥则寒矣。黄帝曰:何以明之?岐伯曰:以言导之,切而验之,其非必动,然后乃可明逆顺之行也。黄帝曰:窘乎哉!圣人之为道也。明于日月,微于毫厘,其非夫子,孰能道之也。 ——《灵枢 逆顺肥瘦》 【提要】本论主要阐述经脉的逆顺走向(举手直立,阴升阳降),及解释少阴之脉下行的原因及明逆顺之行的方法:以言导之,切而验之。 张从正十二经与八脉循行 ※* 夫治病当先识经络。《灵枢》十二经中,有是动之病,有所生之病。大经有十二,奇经有八脉。言十二经之外,复有此八道经脉也。十二经与八道经脉,通身往来,经络共二十道,上下流走,相贯周环,昼夜不息,与天同度。自手太阴肺经起,行阳二十五度,行阴亦二十五度,复会于手太阴肺经也。然此二十道经络,上下周流者,止一十九道耳。惟带脉起少腹侧季胁之端,乃章门穴是也,环身一周,无上下之源,络脬而过,如束带之于身。《难经》曰:带之为病,溶溶如坐水中。冲任者,是经脉之海也,循腹胁,夹脐傍,传流于气冲,属于带脉,络于督脉。督脉者,起于关元穴;任脉者,女子在养胎孕之所。督脉乃是督领妇人经脉之海也。冲、任、督三脉,同起而异行,一源而三歧,皆络带脉。冲、任、督三脉,皆统于篡户,巡阴器,行廷孔、溺孔上端。冲、任、督三脉,以带脉束之。 ——金 张从正《儒门事亲 卷一 证妇人带下赤白错分寒热解六》 【提要】 本论提出治病当先识经络的论断,主要阐述奇经八脉的分布、生理功能特点。提出冲、任、督三脉的共性:同起而异行;皆络带脉,以带脉束之;都循行于前后二阴。篡,当为“纂”之误,指肛门。 杨继洲经络迎随※ 问:经络。 答曰:经脉十二,络脉十五,外布一身,为血气之道路也。其源内根于肾,乃生命之本也。根在内而布散于外,犹树木之有根本,若伤其根本,则枝叶亦病矣。苟邪气自外侵之,伤其枝叶,则亦累其根本矣。或病发内生,则其势必然,故言五脏之道,皆出经隧,以行血气,经为正经,络为支络,血气不和,百病乃生。但一经精气不足,便不和矣。 针下察其邪正虚实以补泻之,随其经脉荣卫以迎随之,其道皆不有违也。凡中外之病,始自皮肤,血脉相传,内连腑脏,则四肢九窍壅塞不通。内因之病,令气盛衰,外连经络,则荣卫倾移,上下左右,虚实生矣。经云:风寒伤形,忧恐忿怒伤气,气伤脏乃病脏,寒伤形乃应形,风伤筋乃应筋,此形气内外之相应也。 ——明 杨继洲《针灸大成 卷四 经络迎随设为问答(杨氏)》 【提要】本论主要论述经络的组成、特点等。提出经络之源内根于肾,根在内而布散于外,犹树木之有根本;针刺需察其邪正虚实以补泻,随其经脉荣卫以迎随,并需知形气内外相应。 张介宾经络分布※* 表证者,邪气之自外而入者也 伤形者,浅则皮毛,深则经络,故凡外受风寒而病为身热体痛者,以寒邪伤形也。 盖风为百病之长,寒为杀厉之气。人身内有脏腑,外有经络,凡邪气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乃入于孙络;留而不去,乃入于络脉;留而不去,乃入于经脉,然后内连五脏,散于肠胃,阴阳俱感,五脏乃伤,此邪气自外而内之次也。 人身脏腑在内,经络在外,故脏腑为里,经络为表。在表者,手足各有六经,是为十二经脉。以十二经脉分阴阳,则六阳属腑为表,六阴属脏为里;以十二经脉分手足,则足经之脉长而且远,自上及下,遍络四体,故可按之以察周身之病。手经之脉短而且近,皆出入于足经之间,故凡诊伤寒外感者,则但言足经不言手经也。然而足之六经,又以三阳为表,三阴为里。而三阳之经,则又以太阳为阳中之表,以其脉行于背,背为阳也;阳明为阳中之里,以其脉行于腹,腹为阴也;少阳为半表半里,以其脉行于侧,三阳传遍而渐入三阴也。故凡欲察表证者,则但当分前后左右,而以足三阳经为主。然三阳之中,则又惟太阳一经,包覆肩背,外为周身之纲维,内连五脏六腑之肓腧,此诸阳之主气,犹四通八达之衢也。故凡风寒之伤人,必多自太阳经始。 足三阴之经皆自足上腹,虽亦在肌表之间,然三阴主里,而凡风寒自表而入者,未有不由阳经而入阴分也。若不由阳经径入三阴者,即为直中阴经,必连脏矣。故阴经无可据之表证。 寒邪在表者,必身热无汗,以邪闭皮毛也。 寒邪客于经络,必身体疼痛,或拘急而酸者,以邪气乱营气,血脉不利也。 ——明 张介宾《景岳全书 卷一 表证篇》 【提要】 本论主要阐述经络循行分布及与脏腑的阴阳表里关系,并由此分析和阐释伤寒六经与经脉关系,认为 “伤寒外感 但言足经不言手经”“以三阳为表,三阴为里 ”“自太阳经始”等,都与手足经脉、阴阳经脉的循行与联系有关。 高士宗阴阳经脉循行分布 ※* 三阳在头,三阴在手,所谓一也。别于阳者,知病忌时;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三阳在头,谓手太阳之脉,终于目内眦;足太阳之脉,起于目内眦,上额交巅;手阳明之脉,终于两鼻孔;足阳明之脉,起于鼻中,循发际,至额颅;手少阳之脉,终于目锐眦;足少阳之脉,起于目锐眦,上抵头角也。三阴在手,谓足厥阴之脉,注肺而终,交手太阴,出于手大指次指之内廉;足太阴之脉,注心中而终,交手少阴,循手小指之内而出;足少阴之脉,络心,注胸中而终,交手厥阴,循手小指次指而出也。夫三阳在头,三阴在手,一气运行,皆有胃脘之阳,故曰所谓一也。若无胃脘之阳,而别于阳者,不但知病处也,且知病死忌之时。无胃脘之阳,见真脏之阴,而别于阴者,知死生之期。) ——清 高士宗《素问直解 阴阳别论》 【提要】 本论旨在阐明阴阳经脉的循行分布特点。 莫枚士经络循行描述 ※* 此篇书例:以经所从始曰“起”,以连本经之脏腑者曰“属”,以本经萦相表里之脏腑者曰“络”,由此适彼曰“循”,自下而上曰“上”,自上而下曰“下”,过乎他经曰“行”,过乎肢节之旁曰“过”,穿乎其中曰“贯”,并乎两旁曰“挟”,彼此相互曰“交”,巡绕四边曰“环”,直达其所曰“抵”,自外至里曰“入”,本隐忽见曰“出”,直行曰“直”,平行曰“横”,半横曰“斜”,两支相并曰“合”,一支而歧曰“别”,疾行往聚曰“趣”,去此复回曰“还”。 《内经》中句斟字酌,无过此篇,仿佛《禹贡》山脉水道书例。惜乎马元台辈,未能一一注明也。且此篇与《经筋》、《卫气》、《营气》及《素问》所载阴阳大论诸篇,皆古之奇文,当熟读而精通之。而此篇叙营卫各病之原尤切要。故既校其文,复书其书例于后。 ——清 莫枚士《研经言 卷四 读书后》 【提要】本论是作者读《灵枢 经脉》之感,认为该篇对经络循行的描述用字十分考究、精当、准确,总结了经络循行及《内经》用字的规律。 陆瘦燕、朱汝功 经脉交叉和交会的意义 ※* 经脉的交叉和交会,在意义上是有所不同的。所谓交叉,是相交而贯过的意思,包含了两种情况:**是虽然二脉相交而贯过,但是不在同一平面上,所以没有共同的腧穴,例如肝经和脾经在内踝七寸以上处相交叉,但是该部却没有二经共同的会穴;第二是两经在一个平面上交过,所以有其相交的穴点,例如手阳明大肠经之脉从下齿中出行,挟口上至督脉的人中穴处相交,左面的经脉行至右侧,右面的经脉行到左侧,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至于交会,乃是两脉在同一个穴点上相会合,但是并不交过,仍旧回还而循行在同侧,一般的交会穴都属于此类性质。 ——陆瘦燕、朱汝功《陆瘦燕朱汝功论经络》 【提要】 经脉的交叉与交会,在经脉循行中较为常见。本论认为两者具体循行形式并不相同,反映了经脉循行的复杂性以及经脉与腧穴之间的关系。经脉交会,是指在腧穴处几条经脉相会合,其穴即称交会穴。经脉交叉,分为两种,一种是不在腧穴处的交叉;另一种是在腧穴处的交叉,且交叉后,左右互移。 李 鼎标本、根结 ※* 何谓“标本”“根结”?两者有何异同? 标本、根结理论是经络学说的重要内容。标本理论始见于《灵枢 卫气》篇,根结理论始见于《灵枢 根结》篇。 什么是“标本”呢?木之末曰“标”,木之根曰“本”,即标指末梢,本指根本。经络学说中的标本概念,是借“标”、“本”二词来称说经气集中和扩散的一定部位,以阐明四肢与躯干之间气血运行的升降关系。梢与根,其位置有高下之分,故“标”在上而“本”在下。人体头面胸背等部位,与四肢部位相对来说,前者位置较高,后者位置较低,因此,十二经中,“标”都在头面胸背等上部,而“本”则在四肢下部。 何谓“根结”呢?“根”有根源的意思,“结”有终结的意思。杨上善注说:“根,本也;结,系也。”张志聪注:“根者,经气相合而始生;结者,经气相将而归结。”也就是说,经气

作者简介

赵京生,1958年2月出生,中国中医科学院针灸研究所,原针灸基础理论研究室主任,教授,针灸学专业硕士,博士研究生导师。兼任中国针灸学会针灸文献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长期从事针灸基础理论、学术史等领域的研究,主要集中在经典理论、概念术语、理论建构等研究方向。作为课题负责人承担省部级以上课题4项。出版专著《针灸经典理论阐释》《针意》,主编《针灸关键概念术语考论》《针灸学基本概念术语通典》等5部;作为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核心期刊发表相关学术论文百余篇。作为完成.人,获中国中医科学院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针灸学会科技进步奖二等奖。在2013年973计划项目中,任“中医针灸理论框架结构研究”课题负责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