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5180964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240
  • 出版时间:2022-08-01
  • 条形码:9787518096473 ; 978-7-5180-9647-3

本书特色

洞悉暗示力,掌握比说服、指示和命令 强大的力量 人的思维、感觉和行为不可能离开所处环境及自我内心的暗示,这种力量隐蔽又不可控制,比说服、指示和命令的显性力量 加强大。洞悉暗示力,知道有哪些“隐形的手”在操纵我们的意识和决策,是掌握个人命运并影响他人、改变世界的不可或缺的一步。 社会心理学家、“zui懂心理学的营销专家”力作,既是心理好书又是商业好书 趋势观察界、心理学界的新锐明日之星亚当·奥尔特被誉为“zui懂心理学的营销专家”,曾当评“全世界40位zui杰出的40岁以下的商学院教授”。他成功地将心理学应用于商业世界,引用了许多 的心理学、营销学及社会学的实例来解释何为“暗示力”,如何在个人生活与商业世界中使用与应对暗示的力量。 一出版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获名人、媒体好评如潮 《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出版人周刊》等媒体交口赞誉, 书作者马尔科姆·格拉德威尔称本书是他“读过的 的科学书”。《怪诞行为学》作者丹·艾瑞里,耶鲁大学心理学教授保罗·布鲁姆倾情推荐。 ●湛庐文化出品。

内容简介

暗示是人类典型、简单的条件反射。我们无时无刻不接收着外界和内心的暗示,不受控制甚至无法察觉。从这个角度来说,暗示力,是比说服、指示和命令等外显因素更强大的力量。洞悉了何为暗示力,就掌握了重塑人们思维、感觉和行动的法门。
本书围绕着我们的外在环境、群体间的社会环境和我们的内心世界三个方面来解释暗示力,介绍了能够影响甚至决定我们所思所为的诸多因素——颜色、场所、天气、他人、文化、姓名、标签、符号,不管多小的细节都能造成很大的影响。一出版便登上《纽约时报》畅销书榜,获《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等媒体交口赞誉。

目录

前言 “粉红色让人变弱”不是偏见,是科学

**部分 外在环境的暗示力

第1章 颜色:用对颜色就能提高效率和胜算

神奇的警察蓝效应
色彩科学的“不科学”发展史
颜色如何影响我们的身体机能
颜色如何塑造我们的联想

红色为什么能代表爱情
在工作和学习中胜出的色彩奥秘

队服颜色与竞技体育的胜负息息相关
色彩的道德隐喻

第2章 环境:舒适的环境让人善良,也让人懒惰
拥挤和噪声带来的伤害
自然环境是疗愈的灵丹妙药
越不舒服,越能深入思考?
环境可以操纵人的善恶
特定环境激发特定潜能

第3章 天气与温度:为什么冬天恋爱更容易成功
夏天打仗,冬天恋爱
冷=孤独,暖=爱情?
天气左右身心健康

糊涂事总发生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

第二部分 群体之间的暗示力

第4章 独处与聚居:你适合单打独斗还是有人监督?
一双眼睛就够了
社会孤立带来的损害
他人如何拓展我们的行为边界
模仿让世界更友善
当众表演带来的兴奋与焦虑
竞争者越多,竞争力越低
厨子太多忘做汤

第5章 他人:你是谁,取决于你身边是谁
马斯洛的需求理论
性动机:美女改变棋风
安全动机:种族歧视的部分原因
爱的动机:荷尔蒙的奇效
自我实现需求:需求理论的*顶层

第6章 文化:你接纳的文化就是你观察世界的透镜
透过文化看物体和场所
透过文化看人
透过文化看数学、艺术和荣誉
世界各地的文化病
二元文化:沉浸在两种不同的文化中
多元文化:对诸多文化浅尝辄止

第三部分 内在世界的暗示力

第7章 姓名:好名字比你想象得更重要
什么是“姓名决定论”
名字能影响人的一生吗
流畅顺口与佶屈聱牙的名字哪个好
甜美与强大的名字哪个好

第8章 标签:让复杂的世界变得超简单
让复杂世界变简单的标签
通过分类解决歧义
标签联想带来的偏见
标签不光会消除歧义,还会改变结果
看见并不真正存在的东西

第9章 符号:哪怕不认字也会被符号影响
符号是吸附意义的磁铁
细微符号带来的巨大力量
符号激素1:金钱
符号激素2:民族主义和宗教
符号的小变动带来大影响


结语 罗伦兹的蝴蝶和两个蒂姆的故事
致谢

展开全部

节选

甜美与强大的名字哪个好 一些简单的口头音节(或称音素,phoneme)发音很容易,另一些则带有一定难度,不管是简单还是复杂的音节,一旦你大声地念出它们,有不少能召唤出视觉图像,哪怕音节本身毫无意义。20 世纪 20 年代,德国心理学家沃尔夫冈·科勒(Wolfgang Kohler)写了一本探讨我们如何感知世界的经典教材。 科勒认为,人们有着一种共同的想法:一些没有意义的名字就好像具有形状似的。 在一项思想实验中,研究人员要读者思考以下哪一个形状叫作“maluma”,哪一个叫作“takete”(见图 7-3)。你可能像大多数人一样,从来没听说过“maluma”或者“takete”这两个词,但这并不妨碍你“知道”左边那个光滑、弯曲的图形叫“maluma”,右边那个参差不齐、遍布棱角的形状叫 “takete”。哪怕是年纪特别小、还不识字的孩子,也能将圆润的形状与发音圆润的单词、有棱角的形状与发音有棱角的单词相匹配。只有奇怪的、反直觉的语言才会将标签颠倒。出于这个原因,许多英语单词一听上去就是合适的。下面是一个简单的思想实验:列出“stop”(停止)和“meander”(曲折),或者“haste”(匆忙)和“dawdle”(磨蹭)这两对词语的意思,但需要先把词语和定义的顺序打乱,让一个不懂英语的人来猜。对方能够将这些单词和正确的意思联系起来吗?一如“maluma”听起来就弯弯曲曲、“takete”则呈锯齿状,“meander”和“dawdle”也一听起来就软绵绵、慢悠悠、黏糊糊的,“stop”和“haste”则锋利、尖锐、迅速。 所以,如果你给一家生产急救药品的公司起名为“巴鲁姆巴”(Baloomba Inc.),给一家儿童聚会策划公司起名为“新泰克”(Zintec Inc.),那就很不“合适”,因为这两个名字反过来才合适。我会很乐意尝试“新泰克”生产的新药,参加“巴鲁姆巴”筹办的聚会,如果反过来,“新泰克”听上去就像是一个铁石心肠的聚会策划师,而“巴鲁姆巴”则太异想天开了,无法从事严肃科学。 那么,以下结果就并不出奇了:1979 年的一项研究发现,在全美前 200 名品牌中,有 38 个以“K”或“C”开头(发音均为“k”),更有 93 个在名字的其他位置包含了字母“K”,占压倒性多数。 本章介绍的研究表明,名字远比我们凭直觉想象得重要。从你的名字本身,人们就能大致推测出你的年龄、种族和经济状况。如果你的名字容易发音、起得好,他们可能会决定聘用你,而如果你拗口的名字激起了错误的联想,他们可能会把你放逐到*底层。适当的名称(也就是我们给自己或公司所起的标签)与我们给充斥在日常生活中的概念所贴的语言标签没有什么不同。 和名字一样,标签塑造了我们对这个世界的看法,一如下一章内容所示,我们给人贴的“黑”“白”“富”“穷”“聪明”和“简单”等标签真的会让人变得更黑、更白、更富、更穷、更聪明、更简单——而这一切,完全只是因为我们*初给他们贴的标签如此

作者简介

【美】亚当·奥尔特 社会心理学家,普林斯顿大学心理学博士,纽约大学斯特恩商学院营销学教授,纽约大学心理学系兼职教授,也在哈佛大学、耶鲁大学、麻省理工学院、斯坦福大学、康奈尔大学与芝加哥大学授课、演讲,被评为“全世界40位zui杰出的40岁以下的商学院教授”。 他的研究侧重于判断与决策、社会心理学、消费行为学等领域,其研究成果广泛刊登在《实验心理学季刊》《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刊》等重要学术刊物上。他还是《纽约客》的撰稿人,《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经济学人》《大西洋月刊》等重要杂志都刊登过他的文章。 《暗示力》是他的代表作。在第60届戛纳国际创意节论坛上,他发表的同名演讲引发了全世界学界、广告界及媒体的广泛关注与讨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