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20312041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24cm
  • 页数:221页
  • 出版时间:2022-01-01
  • 条形码:9787203120414 ; 978-7-203-12041-4

内容简介

本书稿集合了作者18年语文教学生涯中的所思所悟及教学研究结果。全书共分为九个章节, 内容涉及对高中语文课文的文本解读, 如何关注一些极易被忽视的细节, 怎样收获别样的阅读体验, 并以课堂实践为例详解如何转化阅读文本和教学文本, 剖析了自己对语文教育的反思, 以及在新的高中课改背景下, 如何解决读懂作品, 读透作品, 学好语文这门课程等问题。

目录

**章 精读,向青草更青处漫溯
一、缘何“骑桶”——《骑桶者》虚构艺术漫谈
二、管中窥“黑”——《斑纹》的别样解读
三、美人·士子·后宫——温庭筠《菩萨蛮》新解
四、“半张纸”的幸福——《半张纸》内蕴探幽
五、小人物的“大”胜利——漫谈《在桥边》的反讽艺术
六、耐人寻味的“祝福”——从“祝福”情景探《祝福》主旨

第二章 举纲,寻一条闪光的金线
一、一扇无法开启的门——从称谓变化看《杜十娘怒沉百宝箱》
二、醉翁乎?太守矣——从称谓变化看《醉翁亭记》
三、宽大之风入“钱眼”——从钱入手看《动人的北平》
四、台儿沟的“今天”与“明天”——从“一分钟”看《哦,香雪》
五、理想与现实的碰撞——从“拾脚印”“堕高楼”看《脚印》

第三章 质疑,反弹琵琶不遮面
一、妙招乎?破绽乎!——揭秘《烛之武退秦师》
二、心照不宣的双赢——《陈情表》意趣别探
三、多情·风情·痴情——从《雨霖铃》走进柳永的情感世界
四、孔子“守孝三年”辨
五、当“礼治”遭遇“无道”——从《季氏将伐颛臾》走进孔子的政治理想
六、“暖意”背后的冷漠——《礼拜二午睡时刻》主旨再探
七、温情与冷酷的交织——《山羊兹拉特》多重主题解读
八、如果素芭会说话——《素芭》主旨解析
九、在情境体验中走进文学类文本——以《素芭》教学为例

第四章 爆冷,于无声处听惊雷
一、赵惠文王“三问”有风云
二、琵琶女“重奏”之谜别探
三、试论兄弟命运“叠影”的意义
四、感性与理性的对垒——从《窗》看钱锺书的窗里门外
五、偏执的爱——从《我心归去》的逻辑问题看韩少功乡情
六、谁让翠翠把狂欢节过成情人节
七、你我都无法离开的鲁镇
八、《项脊轩志》,是诉亲情?
九、晋武帝是一位优秀的读者
十、闪婚的楷模——《长亭送别》别样的情感表达
……

第五章 联读,横看成岭侧成峰
第六章 整读,春色满园关不住
第七章 跨介,世事洞明皆学问
第八章 转换,从阅读文本到教学文本
第九章 反思,学而不思则罔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浅斟语文》:  《醉翁亭记》中“醉翁”的形象深入人心,从开篇中,我们就不难感受到,欧阳修想做“醉翁”的迫切心情,可是如果我们罗列欧阳修在文中对自己的称谓,就会发现一个奇怪的现象:“醉翁”在文中只出现了三次,其中只有一次是真正意义上的称谓——“醉翁之意不在酒”,另两次只不过是介绍性地出现了“醉翁”两字而已,一处是“醉翁亭也”,另一处是“故自号曰‘醉翁’也”。并且三次“醉翁”都仅仅出现在文章的**段,行文向下,再也找不到“醉翁”的踪迹了,代之以“太守”之称。“太守”这样的自称,文中共出现九次,大有喧宾夺主之嫌,在文末一段尤为频繁,在短短的六句话中,出现了五次。这样的安排是作者有意为之,还是无意之举?若是有意为之,那么他意欲何为呢?若是无心之举,那么是否昭示着一些作者的潜意识呢?欧阳修想做“醉翁”,还是更愿为“太守”?哪个称谓更符合他的形象呢?哪个称谓更吻合他的内心需求呢?  (一)醉翁乎  被贬滁州的欧阳修有太多想做“醉翁”的理由了。庆历三年(1043),宋仁宗鉴于阶级矛盾和民族矛盾日趋尖锐的窘迫情势,开始了历史上著名的“庆历新政”。但新政却遭到了旧贵族旧官僚的强烈反对。夏竦、王拱辰等制造流言蜚语,攻击范仲淹等为“朋党专权”,积极参与新政的欧阳修作《朋党论》以辩驳:“杜衍、韩琦、范仲淹、富弼,天下皆知其有可用之贤,而不闻其有可罢之罪。自古小人谗害忠贤,其说不远。欲广陷良善,不过指为朋党,欲动摇大臣,必须诬以专权。其故何也?去一善人而众善人尚在,则未为小人之利;欲尽去之,则善人少过,难为一一求瑕。唯指以为党,则可一时尽逐。至如自古大臣已被主知而蒙信任,则难以他事动摇。唯有专权,是上之所恶,必须此说,方可倾之。”庆历五年(1045)三月,欧阳修被诬下狱,九月赴滁州;庆历六年(1046)作者写下了这篇传诵千古的《醉翁亭记》。新政失败,尤其是人格受辱,欧阳修内心的愤慨不难想像。降知滁州,对欧阳修来说,不仅在政治上,而且在名节上,都是个沉重的打击。这对一位心系天下、名冠政坛的人来说,必然会带来心理上的折磨和精神上的创伤。多少年后,欧阳修在回忆这次离京的惨景时还说“聚散苦匆匆,此恨无穷”(《浪淘沙·把酒祝东风》),表达这次贬谪受辱的苦痛。  以酒买醉麻痹受伤的心灵,这是许多失意人的常态。一醉解千愁嘛,管它是情场,官场,商场,还是风月场。但做此等醉翁,定会玷污了欧阳修的人格,也小觑了欧阳修的志向。沉醉如泥,何来文人的风骨;酒气熏天,何来名士的品格?所以欧阳修在《醉翁亭记》的开篇就定下基调:“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政治上失意,山水中寄情,这是古时的迁客骚人抚慰受伤心灵的传统。陶渊明退居乡野,在东篱下赏到了怡然自适的风景;苏轼被贬黄州,寄情于赤壁,在清风明月中领悟了人生的达观与畅意。被贬滁州的欧阳修呢,在滁州这片青山绿水的滋养中自然也能显露出真名士、自风流的雅趣。在“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的美景中,他感到“而乐亦无穷也”。欧阳修想以美景来买醉,所以他流连于琅琊的秀丽山水,所以他得意于“醉翁亭”的命名。  如果说琅琊旖旎的自然风光能慰藉作家贬谪受伤的心灵,那么滁州政通人和的大治气象更能抚慰作家之前为京官时落魄潦倒的心灵。“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如此看来,欧阳修也有很多的理由沉醉,沉醉于琅琊美景,更可以沉醉于自己的滁州美政。在滁州这方他自己营造的适意的天地中,他完全可以怡怡然地做一位乐在其中的醉翁。  (二)太守矣  然而,寄情山水是否一定能成功呢?找到一方净土就能怡然自得吗?同为贬官,《小石潭记》中的柳宗元,以发现小石潭的“乐”开始,以宣告小石潭“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而告终,真实袒露自己寄情山水抚慰心灵的失败。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将“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开阔胸襟与“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联系起来,以高远的抱负来安抚不平的现实。欧阳修也希望通过醉心于美景美政来排遣自己的失意,所以文童中一派政通人和的气象。醉翁,包含着多少欧阳修对自己的期许,他也一再为之努力,但我们却很遗憾地看到了他的失败。**段的自号“醉翁”,是自己的期望,寄情山水,忘却烦忧,与民同乐。可是他却很难一醉到底,在对自然风光短暂的沉醉之后,诗人再也说不出“醉翁”二字了。醉翁终究不易做,作者自号“醉翁”之后,却再难以醉翁自诩,美景醉不了他的心,所谓的美政也不过是自己一厢情愿的障眼法。琅琊山的人鸟共乐,滁州一隅的政通人和,怎能安抚得了一位胸怀天下却落魄潦倒的志士的心?  ……

作者简介

  朱前珍,浙江省衢州第二中学高级教师。曾获浙江省巾帼建功标兵、浙江省浙派名师培养对象、衢州市中小学名师、衢州市高中语文学科带头人、衢州市新115人才(第二层次)、衢州市教科研标兵、衢州市教科研先进个人等荣誉称号。  教学比赛屡获佳绩。曾获浙江省首届高中语文教师能力大赛一等奖,全国首届“语参杯”语文教学大赛一等奖,全国“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部优课例。  教育科研成绩斐然。近年在《中学语文教学参考》《语文学习》等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发表论文百余篇,主持四项省课题、六项市课题,主编、参编《南孔圣地的教育守望》《教学设计》等学术著作六部。  开设“浅斟语文”微信公众号,在浅斟细琢中,领悟语文之大境。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