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中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

1星价 ¥33.6 (7.0折)
2星价¥33.6 定价¥48.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00134316
  • 装帧:7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32开
  • 页数:213
  • 出版时间:2022-07-02
  • 条形码:9787100134316 ; 978-7-100-13431-6

本书特色

实用型跨文化交际教材,配有丰富案例、文化比较、交际提示! 目前跨文化交际教材多为通用型,对象不区分中外汉语国际教育硕士生各自的特点。《中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弥补了这一缺陷。该书属于实用型跨文化交际教材,共分十五讲,每讲以理论为导向,另配有案例、文化比较、交际提示以及熟语等等,专为国外生源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本土汉语教师编写。该书编写目的明确,内容翔实,论据充分,不仅对国外生源汉语国际教育硕士、本土汉语教师有参考价值,对中级水平以上的汉语学习者也同样有帮助。

内容简介

  《中国文化与跨文化交际》教材,在中国文化理论和跨文化交际理论的指导下,对中外文化进行比较。教学内容主要围绕交际进行设置,以直接影响中国人交际的几个方面为主,例如:人情与关系、面子、礼貌与礼仪等。本教材同时设计了与交际不直接相关但在中国人的交际生活中有重要意义的内容,例如:家庭与夫妻关系、餐饮文化与饭局、民间传统游戏等。希望帮助学习者全面系统地了解和掌握影响中国人交际的诸多文化特点。  本教材可供汉语国际教育专业师生、学习汉语的外国学生使用。

目录

**讲 导论
文化专题
作业
扩展学习线索
跨文化交际知识窗

第二讲 各国人的特点
跨文化问题导入
文化专题
跨文化交际提示
常用熟语举例
外国学生谈
作业
扩展学习线索
跨文化交际知识窗

第三讲 人情与关系
跨文化问题导入
案例
文化专题
跨文化交际提示
常用熟语举例
外国学生谈
作业
扩展学习线索
跨文化交际知识窗

第四讲 面子
跨文化问题导入
案例
文化专题
跨文化交际提示
常用熟语举例
外国学生谈
作业
扩展学习线索
跨文化交际知识窗

第五讲 等级与权威
跨文化问题导入
案例
文化专题
跨文化交际提示
……

第六讲 群体主义与个人主义
第七讲 礼貌与礼仪
第八讲 家庭与夫妻关系
第九讲 婚俗文化
第十讲 餐饮文化与饭局
第十一讲 颜色与文化
第十二讲 数字与文化
第十三讲 非语言交际
第十四讲 民间传统游戏
第十五讲 传统节日文化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节选

  当群体利益与个人利益发生冲突时,中国人往往会放弃个人利益,服从群体的需要。  群体主义的特征之一就是群体取向。中国人重视群体的行为表现俯拾即是,比如,相当多的中国人成年甚至结婚以后还住在父母家里,而且彼此大都十分情愿,相处融洽、和谐。当然,随着社会的发展,儿女与父母分开住的现象越来越普遍。但即便是这样,空间的分开也并不会隔断亲情,相互的联系、来往仍然比较频繁。儿女生了孩子后,相当多的父母,尤其是退休的父母,都会帮助儿女照顾下一代。生活在群体中,生活有了依靠,个人行为也有了指导,生活也会变得踏实、稳定。  群体主义的另一个特征是他人取向。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为别人活着”。公众的议论会给人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人们在做事之前常常先考虑别人会怎么想、怎么说。在这种压力下,许多人不得不放弃本来的想法,改变自己的行为。比如,女性到了30多岁还没有成家,她的亲朋好友、邻居同事就会觉得不可思议,甚至会帮她找对象,直到她和大家一样结婚生子。如果不考虑公众的意见,按照自己的想法行事,就会受到批评,甚至被孤立和排斥,以至于没法在群体中生存下去。  中国人每接触一个新的群体,总是先要在心里把自己跟别人比较一下。如果自己与别人很不一样,在人群中显得很另类,就会觉得予心不安,就可能按照群体的标准修正自己,直到和群体中的大多数人一致。我们常常听到这样的事例,一些刚参加工作不久很有棱角的年轻人,过一段时间就会不知不觉地磨平自己的棱角,变得世故圆滑。也就是说,中国人会自觉地要求自己的行为符合一个群体的行为标准。这就是人们常说的从众心理。  从众心理在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比如,外国公司在中国推销新产品,一开始常常会觉得开拓市场很不容易,要让中国人掏腰包买他们的产品需要花费很多工夫。但是,一部分中国人买了以后,渐渐地就会有很多人跟进,做生意会越来越容易,牌子打响了以后,会长时间保持很稳定的销量。再比如,买股票,很多散户懒得去分析股票的走势、技术形态和企业的实力及未来的发展前景,别人买什么赚了钱,他们就跟着买。  与从众心理异曲同工的就是羊群效应。迷信权力,需要一个做自己的指路明灯,为自己解决疑难。自己不需要动多少脑筋,只管跟着干,或者享受他们提供的方便和好处即可。  重视群体的自然结果就是不突出个人。不管做什么事情都要靠群体的力量,群体的力量远远大于个人的力量。这一点和美国等西方国家很不相同。中国人取得了成绩,常常会说“离不开领导和大家的帮助”,一般不会说“我的成绩是我个人努力的结果”,否则的话,别人可能会认为他说话欠周到。中国的学术论著的作者在阐述自己的观点时,常说“我们认为”,而不大说“我认为”,这都是不愿意突出个人的表现。突出个人往往就意味着你不把别人当回事,那么你就可能被孤立,被大家疏远。  重视群体的另一个突出表现就是喜聚不喜散。每逢春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大家都尽量回到父母的身边团聚,享受大家庭其乐融融的亲情。许多大学毕业生毕业后都定期搞一些聚会活动,联络感情,交流信息,有什么事情大家可以互相帮忙。  改革开放以后,受西方现代社会思想的影响,中国人,尤其是年轻人,也接受了个人主义的思想观念,很多人开始抵触群体对自己的束缚。但从主流文化看,群体主义仍然具有巨大的影响力。  ……

作者简介

  王晖,青岛大学国际教育学院副教授。专业方向为汉语语法、词汇,跨文化交际,汉语国际教育。在《中国语文》、《对外汉语研究》、《国际汉语教育》、《中国言语研究》(韩国)、《东方论坛》、《山东师范大学学报》等期刊上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参与编写多部学术论著。山东省研究生教育创新计划项目负责人,青岛大学研究生教材建设项目负责人。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