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生理科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教程供临床基础预防护理口腔麻醉影像药学检验等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生理科学实验(混合式教学教程供临床基础预防护理口腔麻醉影像药学检验等专业用全国高等学校教材)

1星价 ¥58.7 (8.5折)
2星价¥58.7 定价¥69.0
暂无评论
图文详情
  • ISBN:978711733236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开本:16开
  • 页数:401
  • 出版时间:2022-07-01
  • 条形码:9787117332361 ; 978-7-117-33236-1

本书特色

本书为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新形态教材,编委以生理科学实验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为主体,教材配套生理科学实验课程,并进一步融入了医学科研基础理论和实践训练,有利于新时代创新型医学人才的全面全面培养。 本书为改试验创新教材,汇总了浙江大学生理科学实验国家精品课程、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多年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经验,以国家级教学团队核心成员为主体进行编写。教材内容包括近年来重点实验项目课题化设计,将教学前移,强化自主学习,对课前环节的实验理论、实验方法和实验准备给出明确目标。学生可以通过包含医学科学与临床问题、实验设计、操作视频和自测题的线上资源进行在线学习和自测反馈,并可拓展学习*新的临床和实验操作指南等。

内容简介

为浙江省普通高校“十三五”第二批新形态教材建设项目及2019年浙江大学本科教材立项项目。浙江大学在对临床医学等专业五年制的基础学科教育进行改革,整合横跨两个学期的实验内容,全书主要配合目前医学机能学实验及医学科研训练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进行编写。包括生理学实验、病理生理学实验、药理学实验和医学科研基础的内容,从医学科学研究基础、医学实验基本理论与技术,到以器官-系统为基础的分项实验,从动物实验到人体实验,从注重基础的经典实验到鼓励探索的创新性实验,全面进行了详细介绍。全书依托“重量精品资源共享课”、重量教学团队,拥有大量精美成熟的线上资源,以及长达五年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实践经验,在国内具有教学示范和优质教学资源辐射作用。

目录

**章 绪论/ 1
**节 生理科学实验概述 / 1
第二节 生理科学实验课程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形式 / 1
第三节 实验室守则 / 3
第二章 实验研究基础/ 5
**节 医学科学研究概述 / 5
第二节 实验研究的基本原则和程序 / 6
第三节 资料类型及常用实验设计与统计分析 / 10
第四节 文献检索与积累 / 17
第五节 实验研究论文的撰写 / 22
第三章 生理科学实验常用仪器和设备/ 26
**节 生物信号特性及处理技术 / 26
第二节 生物信号采集处理系统 / 32
第三节 实验室分析检测常用仪器 / 39
第四节 小动物行为学仪器 / 40
第五节 实验装置和器械 / 44
第四章 实验动物基本知识/ 55
**节 善待实验动物 / 55
第二节 生理科学实验常用实验动物 / 56
第三节 实验动物的品系和分类 / 61
第四节 实验动物选择的一般要求 / 62
第五节 实验动物的选择与应用 / 64
第六节 医学科研课题对动物实验的有关要求 / 66
第五章 动物实验技术/ 69
**节 动物实验的基本操作 / 69
第二节 实验动物的麻醉 / 78
第三节 动物实验用药剂量和常用溶液 / 82
第四节 实验动物手术 / 86
第五节 实验动物体液的采集方法 / 92
第六节 实验动物的急救和处死方法 / 96
第六章 神经和骨骼肌实验/ 97
**节 基础性实验 / 97
实验1 不同强度与频率的刺激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 97
实验2 前负荷对骨骼肌收缩的影响 / 101
实验3 蟾蜍坐骨神经干复合动作电位及其传导速度的测定 / 103
实验4 蟾蜍坐骨神经干不应期的测定 / 107
第二节 综合性实验 / 108
实验1 一块骨骼肌能产生多大的收缩张力? / 108
实验2 探究蟾蜍坐骨神经干双相动作电位波形特征的形成机制 / 112
实验3 神经干动作电位、肌膜动作电位与骨骼肌收缩同步观察 / 117
第三节 疾病动物模型 / 120
第七章 血液系统实验/ 122
**节 基础性实验 / 122
实验1 红细胞渗透脆性试验 / 122
实验2 红细胞沉降率的测定 / 124
第二节 综合性实验 / 125
实验1 血液凝固及其影响因素 / 125
实验2 家兔急性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模型建立及分析 / 129
第三节 疾病动物模型 / 132
第八章 循环系统实验/ 134
**节 基础性实验 / 134
实验1 蟾蜍心脏兴奋传导顺序分析 / 134
实验2 蟾蜍心脏期前收缩与代偿间歇 / 137
实验3 颈动脉窦压力感受性反射 / 140
实验4 高钾对兔心电图的影响及其解救 / 142
实验5 体液分布改变在家兔急性失血中的代偿作用 / 145
实验6 离体心肌细胞动作电位及兴奋不应期的测定 / 148
第二节 综合性实验 / 151
实验1 探究肾上腺素对心肌收缩力抑制性因素的拮抗作用 / 151
实验2 家兔动脉血压的神经和体液调节 / 155
实验3 家兔急性右心衰竭 / 159
实验4 家兔急性左心衰竭及抢救 / 163
实验5 家兔降压神经放电与动脉血压调节 / 166
实验6 药物对家兔动脉血压的作用 / 168
实验7 离体大鼠主动脉环实验 / 172
实验8 离体大鼠心脏Langendorff 灌流 / 176
第三节 疾病动物模型 / 180
第九章 呼吸系统实验/ 183
**节 基础性实验 / 183
实验1 缺氧和影响缺氧耐受性的因素 / 183
实验2 家兔膈神经放电和呼吸运动调节 / 189
实验3 胸内负压测定和气胸的观察 / 192
实验4 影响气管平滑肌张力的因素 / 194
第二节 综合性实验 / 196
实验1 吸入气异常、酸中毒、麻醉品及肺牵张反射对呼吸运动的影响 / 196
实验2 家兔急性呼吸衰竭 / 200
实验3 家兔实验性肺水肿 / 203
第三节 疾病动物模型 / 205
第十章 消化系统实验/ 208
**节 基础性实验 / 208
实验1 药物对离体豚鼠回肠的影响 / 208
实验2 胆汁分泌的神经体液调节 / 210
第二节 综合性实验 / 213
实验1 氨在肝性脑病发病机制中的作用 / 213
实验2 肝功能不全及铵盐酸碱度对氨中毒的影响 / 216
第三节 疾病动物模型 / 217
第十一章 泌尿系统实验/ 221
**节 基础性实验 / 221
实验1 尿生成的影响因素 / 221
实验2 家兔急性肾损伤 / 224
第二节 综合性实验 / 227
实验1 肾泌尿功能调节与急性缺血性肾损伤 / 227
实验2 腹水的形成及利尿药的作用观察 / 230
第三节 疾病动物模型 / 233
第十二章 内分泌系统实验/ 235
**节 基础性实验 / 235
实验1 血糖的动态影响因素 / 235
实验2 糖皮质激素的抗炎作用 / 236
实验3 子宫平滑肌兴奋药对离体大鼠子宫的作用 / 238
第二节 综合性实验 / 240
实验 胰岛素的过量反应及其解救 / 240
第三节 疾病动物模型 / 242
第十三章 神经系统实验/ 244
**节 基础性实验 / 244
实验1 家兔大脑皮层运动功能定位和去大脑僵直 / 244
实验2 反射弧的分析和反射时的测定 / 247
实验3 小鼠小脑损伤引起的共济失调 / 249
第二节 综合性实验 / 250
实验1 热板法镇痛实验 / 250
实验2 探究药物对抗电刺激引起小鼠惊厥的作用 / 253
实验3 药物对小鼠学习记忆功能的影响 / 255
实验4 局灶性脑缺血动物模型及药物的保护作用 / 258
实验5 精神分裂症样行为动物模型的建立与分析 / 260
第三节 疾病动物模型 / 273
第十四章 药物代谢动力学和药物效应动力学实验/ 275
**节 基础性实验 / 275
实验1 药物剂量对药物效应的影响 / 275
实验2 给药途径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 277
实验3 药物在体内的分布 / 278
实验4 肝功能损害对药物作用的影响 / 280
第二节 综合性实验 / 282
实验1 肾功能损伤对家兔苯酚磺酞清除的影响 / 282
实验2 普鲁卡因半数致死量(LD50)的测定和计算 / 285
第三节 药物临床前研究和临床试验 / 290
第十五章 多系统综合实验/ 294
实验1 循环和泌尿系统综合实验 / 294
实验2 循环、呼吸和泌尿系统综合实验 / 296
实验3 休克综合实验 / 299
实验4 酸碱平衡紊乱综合实验 / 301
第十六章 人体功能实验/ 304
**节 人体感觉系统实验 / 304
实验1 视觉功能实验 / 304
实验2 林纳试验和韦伯试验 / 311
第二节 人体神经肌肉系统实验 / 312
实验 人体肌电图描记 / 312
第三节 血液系统实验 / 317
实验1 血细胞计数 / 317
实验2 ABO 血型鉴定及交叉配合试验 / 320
第四节 心血管系统实验 / 322
实验1 人体动脉血压测定及运动、体位对血压的影响 / 322
实验2 人体心电图检查及心音检查 / 326
第五节 呼吸系统实验 / 329
实验1 人体肺通气功能的测定 / 329
实验2 人体呼吸运动的影响因素 / 332
第六节 泌尿系统实验 / 334
实验1 人体尿液分析 / 334
实验2 人体尿生成调节实验 / 335
第七节 神经系统实验 / 337
实验 人体脑电图检查 / 337
第八节 内分泌系统实验 / 339
实验1 糖耐量试验及运动对人体血糖的影响 / 339
实验2 甲状腺激素测定 / 341
第十七章 虚拟仿真实验/ 344
**节 机能学(生理科学)仿真实验 / 344
实验1 药物对神经兴奋性的影响 / 345
实验2 肌梭传入冲动的测定 / 347
实验3 离体心脏定量实验 / 349
实验4 药物对家兔动脉血压的作用 / 351
实验5 急性右心衰竭 / 353

展开全部

作者简介

医学博士,浙江大学医学院病理学与病理生理学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担任精品资源共享课“生理科学实验”课程运行负责人。中国病理生理学(肿瘤专业委员会)学会会员;浙江省抗癌协会会员;美国癌症研究协会AACR会员。

预估到手价 ×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确定
快速
导航